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案_第1页
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案_第2页
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案_第3页
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案_第4页
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耻、矣”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上下文,与同学交流,理解课文大意。2.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两篇文言文提到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古人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2.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读书的名言【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教师播放“囊萤映雪”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体会人物勤奋苦读的精神。)导语:囊萤映雪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不陌生。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的晚上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冬天的晚上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这两个人物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才能有所成。其实,关于读书,古人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明确:“谈读书”表明本文是论述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文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词。2.教师检测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不耻(chǐ)下问默而识(zhì)之诲(huì)人不倦谓(wèi)诵(sònɡ)矣(yǐ)岂(qǐ)(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指导生字书写。◆书写指导:[耻]左右结构。左部提画偏下,右部底横长而有力。[诲]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每”竖折的竖段略向左斜。[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右上部“田”上宽下窄。◆易错提示:[诲]右边的“每”不要写成“毎”。(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3.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效果。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学习第一篇1.教师介绍出处,补充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2.教师指导点拨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好(hào)]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知也]这就是智慧。知,同“智”,智慧。[厌]满足。[默而识之]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识,记住。[诲]教诲。3.学生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大意。(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预设:学生先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留待下一步的学习。(2)课堂讨论,解决疑难。预设:采用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由代表提出疑问,学生先自行解决,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各小组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可以归纳整合,一起处理。(3)复述原文意思,教师点拨。预设:在解决所有词句理解上的问题后,教师点名一位学生读句子,另一位学生翻译句子。有读的不到位或翻译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引导纠正,注意将文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4.教师出示“阅读探究”,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课件:阅读探究。①理一理:这六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②说一说:你能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③议一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2)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与同桌讨论交流。(3)汇报展示,品读经典。①理一理:这六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论语》中有很多有关学习的名句,本文所选的六句话就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学生要能进行辨别,分条陈述。②说一说:你能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点拨。③议一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预设: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只要学生讲得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予以肯定。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体会。示例:学习要不耻下问,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变更多的“未知”为“已知”。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课件:《论语》中的其他句子。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子揭示的道理。示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持之以恒)(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融汇新旧知识,获得新的感悟。)(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五、作业。背诵课文第一部分,并能向别人说出每句话的意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文意。3.读准节奏,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生背诵课文《论语》中的内容。2.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论述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句子,懂得了在学习时要勤奋好学、谦虚诚实、持之以恒。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我国另一位大学问家朱熹的“读书有三到”,看一看他对读书有怎样独特的见解。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注意重点词语。(1)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朱熹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易学启蒙》《朱文公文集》等。(2)理解重点词语。[余]我。[尝]曾经。[谓]说。[漫浪]随意。[急]要紧,重要。[岂]难道,怎么。2.分小组朗读课文,读准节奏,疏通文义。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课文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3.品读感知。(1)对照译文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明确:心到、眼到、口到。(2)文章是怎样论述“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的?明确:①运用了假设和因果推断;②从反面得出结论: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不能记→记亦不能久;③运用反问句说明心到则眼、口到之间的关系,从而强调“三到之中,心到最急”。4.学生结合实践,谈对课文的理解。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竟然记住了大部分内容。5.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背诵指导:背诵文言文,应先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再根据译文背诵课文。还可以结合句式特点或者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背诵。6.课堂回顾,总结方法。小结:本课时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的第二则,在继续加强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学习和读书的方法,如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而最重要的是心到。只要我们认真领悟、运用,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收获很多。【板书设计】24古人谈读书25忆读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过程与方法: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2.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1.出示课件:名人名言。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2.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由熟知的读书名言导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很快地走进了文本。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出示课件:学生根据初读要求读文。(1)朗读。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①重点词语:舅父津津有味一知半解勉勉强强兴亡盛衰朦朦胧胧真情实感②多音字:(2)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来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及读书的方法,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作者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中心句,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三、提取信息,概括要点。1.出示课件:围绕课后练习,梳理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并抓住关键词,概括第2至第10自然段的内容要点。(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读《三国演义》起,陆续读了《水浒传》《红楼梦》、书刊、《西游记》,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2.出示课件: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回忆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我在十二三岁时”“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设计意图: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四、课堂小结。作者读了许多书,但读书的好处是重点,我们下节课继续讲。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析“读书好”“读好书”的有关内容。2.联系实际感悟读书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二、品读“读书好,读好书”。1.本文重点写的是哪些内容?(读书好)出示课件:自学提示:学生小组讨论“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小组整理后回答。2.学生交流,指出读书的好处,师出示课件:(1)读书能扩大知识面。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历史。(2)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3)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设计意图:抓住“读书好”,引导学生深入读文,体会读书的好处,由“读书好”引导“读好书”。3.读好书。(1)书多了,关键在读的时候要“挑选、比较”。(2)你认为什么是好书?(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必须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意蕴深刻。)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就“从脑中抹去”,对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课文中写道:“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你有过类似的读书经历吗?回想一下,然后写一写。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方法。小练笔:学生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读书往事写下来。提示:写清楚读书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心理活动。2.交流展示,集体评议。示例:我上学了,一下子认识了好多好多的字,读书没有了拦路虎,我可以读更多的书了。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让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买书,我开始读《西游记》《鼹鼠的月亮河》《吹小号的天鹅》《海底两万里》《窗边的小豆豆》。这些好书让我发现,原来不是只有玩耍才会有喜悦、笑声,读书比玩耍获取的乐趣更多。现在的我,已经十岁了,读起书来更加得心应手,我的书架也更加丰富了,像杨红缨、沈石溪、秦文君、冰心等,我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我开始看一些字比较多的长篇小说。在看《鲁滨孙漂流记》时,我感受到了鲁滨孙的勇敢、坚强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看《爱的教育》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中人物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在看《上下五千年》时,我知道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最令我痴迷的要数沈石溪写的《狼王梦》了,我常常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一连几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几乎都在看它,几万字的小说被我在三天内看完了。这些书让我如醉如痴,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四、感受读书,总结归纳。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冰心奶奶与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这是读书带给她的另一种享受。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叙说自己读过的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2.教师总结归纳: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给自己增长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最后送给你们三个词语: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设计意图:最后及时教育学生在以后读书的历程中,一定要把冰心奶奶给我们提出的三个要求记住,并加以运用。【板书设计】25忆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过程与方法: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1.大家看过《西游记》吗?怎样才能长生不老呢?其实老师也没听过哪种果子能让人长生不老。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师生齐读课题)3.课文中给“长生果”加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正的长生果,那是指什么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设计意图:由《西游记》中的长生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二、学生自学,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自读要求:要求把生字读准,课文读通,并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生自学生字词。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和的几件事。(第3—14自然段)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降低了难度,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自读自悟,填表。1.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她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关于读书的段落,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完成表格。2.作者从写作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反馈:(1)最早在家里印着“水浒”等故事的小画片津津有味后来小学校园里连环画;小书废寝忘食小学小镇上的文化站文化站里的所有文艺书籍不求甚解后来学校图书馆大部头小说着迷(2)从表上所填的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作者很爱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3)她这样如醉如痴,废寝忘食地读书,简直就是一个(书迷、书虫、书痴、书狂)。(4)作者从写作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长生果的含义:将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越来越成熟的。5.你觉得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设计意图:用填表的形式来学习课文,学生在填表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四、品读语言,学习积累。1.你觉得作者的文章写得“美”吗?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2.你发现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生动的比喻: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恰当的词语:流光溢彩、津津有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好习惯。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随之作者的收获也在不断增加。小结: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地表现出自己努力读书思考的一面,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探究等方面,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和写作手法。六、拓展思维。这篇文章对你的阅读与写作有什么帮助?七、课堂练习。1.作者读的书是、、、等。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3.作者悟出的道理是。

【板书设计】26*我的“长生果”长生果:书读书经历: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作文往事:《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能分条讲述,把喜欢的理由说清楚。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教学重难点】要讲清楚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自己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回顾读过的文学作品或者观看过的影视作品,照样子完成课本上的表格填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一导,引出话题。1.教师出示柯南、孙悟空等常见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这些人物形象你们是不是特别熟悉?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出自哪本书或者哪部影视作品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些人物形象都很感兴趣。他们有的活泼机灵,有的英勇顽强,有的忠厚老实,有的顽皮搞笑,有的特别狡猾……这些人物形象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回忆。2.引导学生交流最喜欢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哪个人物。预设:(1)第三单元课文《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和“快乐读书吧”里《田螺姑娘》等作品中的人物。(2)第八单元课文中提到的经典书籍,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人物。(3)儿童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中的热点人物。3.点明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话题。(教师板书: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过渡:刚刚同学们回忆了自己学过的课文、阅读的书籍和看过的动画片、电视剧、电影,说出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家为什么对这些人物形象记忆深刻呢?是因为大家很喜欢这些人物。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吧!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板书话题中的“最喜欢”三个字,明白在说话的过程中要说清楚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及理由。二、读一读,领会要点。读课本上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白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1.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将自己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介绍给大家。预设:这里介绍了开展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形式——举办交流会。既然是交流会,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活跃的氛围。2.交流之前,搜集并整理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照样子填写在表格里。人物出处喜欢的理由哪吒动画片《哪吒闹海》1.年纪小但武功高强,能变出三头六臂……2.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有一次,他救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预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交流内容来确定对象,填写喜欢的理由。这一项是交流会的必要准备,不仅能让学生在交流时有话可说,而且能让听众接纳并引起共鸣。示例:牛郎——课文《牛郎织女》——忠厚老实、勤劳勇敢,敢于追求美好的生活。张飞——小说《三国演义》——生性耿直、粗鲁莽撞、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粗中有细。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勤奋、耐劳、隐忍、爱动脑筋、坚持不懈,容易得意忘形。3.分条讲述,把喜欢的原因说清楚。明确:“分条讲述”只是提供了方法,并不是让学生在讲述时完全分条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而是把理由整合处理,加入适当的内容形成一段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话。4.听人说话时能抓住重点。三、说一说,总结评价。1.选2~3名学生作代表交流,听的学生评价其是否做到了分条陈述、理由明确。预设:(1)学生缺少开场语或结束语,提示可以加上“大家好,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或“谢谢大家,我介绍完毕”。(2)引导学生把表格里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话表述出来。(3)学生在语言表述上不清楚,没有做到分条讲述时,师生评价,学生代表梳理语言。2.教师根据此环节学生的发言,分别从“听”与“说”的角度给予评价。3.教师示范表达,学生边听教师的介绍边思考怎样介绍人物形象才能吸引人。示例:大家好,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吒,他出自动画片《哪吒闹海》。我喜欢他的理由有三个。第一,他年纪虽小但武功高强,有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等宝物;第二,他能够见义勇为,救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第三,他敢于担当。当四海龙王联名奏请玉帝捉拿李靖夫妇问罪时,哪吒为了不连累双亲,自己承担责任,牺牲了性命,他的孝道感动了龙王,李靖夫妇也因此得到赦免。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哪吒吗?预设:教师在示范表达时,指出用上关联词、过渡句等能使表达更自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分条讲、说清楚,提示学生抓重点。4.学生品读教师示范的内容,班级交流,梳理出使人物形象吸引人的介绍方法。预设:(1)可以把喜欢的理由说得再具体一些,加上具体的事例。比如,介绍哪吒敢于担当的特点时可以举出他敢于担当的例子。(2)可以从多个角度,选取典型的事例进行介绍,丰富人物的形象。(3)在介绍时注意语气的变化,增强语言的感染力。5.教师总结。小结:同学们在说的时候要做到“分条讲,说清楚”,为了使介绍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列出具体事例。听的同学做到“听人说,抓重点”。四、评一评,汇报展示。1.小组内开展交流活动,介绍“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相互评价。(1)学生自己练习,做好交流准备。(2)小组内轮流展示。(3)学生合作填写“评价单”,反思自己的表现。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代表性的表达例子。预设:(1)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他是《》中的人物,我喜欢他的理由有个,分别是①;②;③……

(2)我(什么时间)读了《》这本书,书中的这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①,②,③……因为文章(填喜欢的原因,如“生动形象的描写”或“人物内心入木三分的刻画”等)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人物。

(3)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来自《》这部电影,影片中的扮演者是,人物的个性鲜明,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比如①,②,③……这样生动形象的演绎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人物形象。

3.小组推荐优秀代表依次交流展示。4.评选出介绍得最吸引人的学生,并述说理由。预设:(1)我认为×××介绍的人物最吸引人,他在介绍的时候不但做到了分条讲、说清楚,而且列举的事例特别生动,突出表现了这个人物的特点。(2)我觉得×××介绍得很好,因为他十分自信,声音响亮。我不仅听得很清楚,还被他的声音感染了,我要向他学习。(3)我想说,×××不仅介绍得好,还能在介绍时加上一些表情、动作。听了他的介绍,我特别想读一读原著,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小结:同学们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大家的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我们还学到了:与别人交流时不仅要会讲、做到分条讲,说清楚;还要善于听,听人说、抓重点;要想了解更多的人物形象,就要多阅读,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教师出示作业,拓展训练。(1)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一步了解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2)办一期“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手抄报,可以配上人物插图,加上解说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目标】1.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地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写清楚,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回顾自己曾看过的好书,从中选出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一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出示一些书,激发学生回想自己喜欢的书,引出主题。导语: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学生争相回答)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书!老师也喜欢读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相信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收获。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过的书,想想哪本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借着这次习作活动把它推荐给其他同学吧!2.教师结合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推荐?学生交流后明确:(1)内容健康、有趣;(2)语言优美、生动;(3)图文并茂、给人美感;(4)启迪智慧、教人做人;(5)使人获得有益的知识。二、明确要求,完成习作。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的第一段文字,理解推荐图书的必要性。预设:这一段文字用精妙的比喻阐述了读书的好处,也形象地说明了向他人推荐图书的必要性。“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书读得越多,交的朋友就越多。当你把好书推荐给他人的时候,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人一样,会给他人带来欢乐,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同时,朋友在互相推荐好书的过程中既可以增长知识,也加深了友谊。明确: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他人很有必要。2.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第二段文字,了解推荐图书时介绍的主要内容。预设: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向他人推荐图书,并不是仅仅告诉他人图书的名字,而是要向他人充分展示这本书好在哪里,以引起阅读的兴趣。明确:向他人推荐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这主要是方便他人去查找图书;其次要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这主要是为了引起他人的阅读兴趣。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提示“注意”的文字讨论向他人推荐一本书的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交流结果。学生交流后明确:怎样向他人推荐一本书呢?①要交代推荐书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在第一段中交代)。②要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介绍(如果是叙事类,要交代主要人物和情节;议论或说明性质的作品,要交代主要观点和知识点)。③要具体说明推荐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等。推荐的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要分好段落。④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理由,可以转述和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引用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4.根据写作内容和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听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意见。5.指名汇报自己推荐的书。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向你们推荐一本我觉得非常好看的书——《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以学生日记的形式写的,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读来感到非常亲切。书中的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形形色色的小学生形象,他们虽然各有缺点,但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书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善良。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觉得我生活的这个世界,周围的人们也都是这么爱我,我感到无比幸福!6.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介绍。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理由。7.学生独立完成习作。三、点评习作,修改誊写。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点评重点:(1)是否条理清晰,突出了重点;(2)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理由;(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2.点评完后,学生尝试自己修改习作。修改重点:(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范文一:向你推荐一本书从小我就喜欢读书,无论是精巧感人的小说、优美动人的散文集,抑或是精辟真挚的小故事,我都喜欢。它们或让我了解了人生的至真至纯,或使我懂得了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限。在这些书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一本叫《再试一次》的书,今天我就把它介绍给同学们。①我的数学成绩一向不好,无论我怎么认真听讲,努力做题,成绩永远是70分。我有点儿心灰意冷,想放弃努力。看到我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我生日时送给了我一本书,名字叫作《再试一次》。②这是一本并不起眼的书,淡蓝色的封皮淡雅而普通。书中讲的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商海中艰苦创业,摸爬滚打,失败了许多次,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③情节并不新奇,甚至有些俗套,但有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当你失败了许多次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如果此时失去成功的信念,之前的失败就白费了。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对你的考验,多一次失败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再试一次,或许你就成功了。”短短的几句话,却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要再试一次,成功就在前面向我们招手。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当我的成绩不如意时,我就会想起《再试一次》,我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再试一次,我就会成功。”终于,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上个月的模拟考试中竟一跃排在了班级的前几名。④《再试一次》改变了我,教给了我深刻的道理,给了我前进的力量。今天,我就将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希望你们用心读懂它,并将它好好珍藏。⑤句段赏析:①在读过的许多书中突出《再试一次》,可见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之深。②文中的妈妈真是用心良苦。③简单介绍《再试一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④写出书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几句话,并结合自身实际来阐述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⑤总结推荐的理由,激发同学阅读的欲望。总评:读完本文,心中也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的确,有时候一本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小作者是一个用心生活的人,能从一本书中感悟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文章娓娓道来,不加雕琢,却能使人深受教益。范文二:推荐《寓言中的道理》同学们,想必大家读过的书肯定不少吧!我一向都认为要“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寓言中的道理》。①一听这本书的名字,可能你会不屑一顾,觉得平平无奇,但是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寓言中的道理》是由一篇篇生动的寓言故事以及从中得出的启示和感悟组成的。每一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标题上面有从故事中总结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话,然后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还配着插图;在故事后面,有对故事寓意和生活哲理的揭示或总结;最后还会讲一篇与寓言主题相关的真人故事。几部分结合起来能让我们读透寓言,学到很多知识。②当然,只是说这本书的组成部分,你可能还感受不到它的魅力。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一篇吧!《井底的驴》是这本书中的第一篇寓言,让我受益匪浅。它讲的是一头驴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主人没有办法把它救出来,决定把它活埋在这口枯井里,顺便把这口枯井填上,于是请了几个人来帮忙填土。驴嘶叫着,可当它忽然明白了什么之后,便停止了嘶叫。主人很惊奇,没想到驴竟然把每一次落在身上的土都抖下来,踩在脚下,不一会儿,驴子竟到了井口。这篇文章揭示了两个道理:一是永远不要灰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放弃;二是关键时候,你会发现真正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③像这篇寓言一样,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传授给我一个又一个道理、一句又一句哲理。这样一本可以在生活中给予我莫大帮助的好书,难道还不让你动心吗?④句段赏析:①开篇点题,交代要推荐的书,简洁利落。②用简洁的语言对本书的篇章结构进行总体介绍,使人大致了解了整本书的体例。③通过对书中具体内容的介绍,使读者对书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精彩的故事情节也能引起读者对本书的兴趣。④结尾既是对前面介绍的总结,也是作者推荐这本书的理由。首尾照应,文章结构完整统一。总评:本文从书的体例、篇章结构、具体内容几方面对书的概况进行了介绍,语言简练,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小结: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喜爱读书,所以一涉及与书有关的话题,我们的话就多了,写起来也得心应手。作文就是这样,写熟悉的人、物、事,我们就能“下笔如有神”,顺利成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都能常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们和书成为朋友吧!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2.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4.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对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5.背诵《观书有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选择课外书的方法,更广泛地阅读。2.品味句段,进一步感悟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3.赏书法、学古诗,多方面感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选择课外书的方法。2.品读有关书的比喻句,照样子说一说,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3.读句子,连句成段,体会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单元回顾,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与读书有关的,尤其是后两篇,作者不仅写的文章好,在文中还列举了许多经典的书籍目录,说明要想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就要广泛阅读。可是书海茫茫,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好的书来阅读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选择课外书的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选择课外书的方法。交流示例: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外还要广泛阅读。你们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吗?生:阅读课外书成了我的“必修课”,我每天都要读一会儿课外书。师:那么你们是怎样选择课外书的呢?生:爸爸帮我列了课外阅读图书清单,还帮我做了每学期的阅读计划,我会按照计划去读课外书。生:每学期老师也会为我们提供课外阅读图书篇目。生:我在网络上找到了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单。生:我会优先阅读课本中“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书。……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选择课外书的方法,看来同学们都很重视课外阅读!这样很好,希望大家能坚持阅读。3.教师出示其他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过渡:刚刚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选择课外书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他同学选择课外书的方法,看能否给你一些启示。(教师出示课件)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我觉得冰心的《忆读书》写得很有趣,便找了她的其他作品来读。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4.学生朗读体会,交流感悟。明确:(1)有的学生是根据所学课文来选书读的。我们所学的课文一般是节选自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我们在学完课文后可把原文或原书找来读一读,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2)有的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是类推比较法。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如果对它感兴趣,可以把这一类的书找来读一读,进行比较探究,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5.交流总结,学会运用。(1)教师总结。小结:上面同学交流的选择课外书的方法非常契合我们学习的实际,可概括为“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一本书到读同一类书”。同学们也可以试一试。(2)学生分组交流其他的方法。二、词句段运用。(一)照样子说比喻句。1.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特点。(教师出示句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预设:这些句子有两个共同点。一方面,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都是“书”,喻体分别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全世界的营养品”“朋友”“故地”。另一方面,这些比喻都阐明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2.分组讨论,品味句子,交流展示。交流后明确:(1)把书比作“长生果”,生动形象,揭示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2)把书比作“营养品”,这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对书的评价,赞美了书籍对全世界的滋养,表现了书是全人类的精神财产。(3)把书比作“朋友”是人们能与书促膝谈心,从中获得帮助;把书比作“故地”是人们通过读书能去喜欢的地方重游,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表达了人类对书浓厚的情感。3.引导学生谈感悟,仿写句子。过渡:的确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书籍,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书籍。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能丰富我们的阅历,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同学们觉得书还有哪些好处?学着上面的例句来说一说吧!示例:

书是智慧的钥匙。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书是人类的良药,帮助人们医治愚昧的顽症。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二)读句子,连句成段。1.学生读句子,引发思考。(教师出示句子)()阅读是什么?是吸收。()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思考:这几句话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预设:教师先指名读这几句话,分别找出每个句子中的关键词。(第一句的关键词是阅读、吸收;第二句的关键词是“拿出来”;第三句的关键词是“吸收营养”;第四句的关键词是“进、从外到内、出、从内到外”;第五句的关键词是写作、表达。)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关键词有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讲“吸收”,第一句是总述,第三句是具体说明;第二句和第五句的关键词有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讲写作是什么;剩下的第四句和其他几句都有关系,阐述了阅读和习作的关系。)明确:对象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吸收,即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是进,是从外到内;写作是表达,是出,是从内到外。思考:说明的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了第四句话的含义就能明白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阅读是吸收营养,是知识的积累;写作是表达,是对积累的知识的再运用。简单地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高质量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写出高水平的文章。2.学生给句子排序。过渡:给句子排序的难点在于厘清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朗读、思考,我们基本弄清楚了各个句子的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试着给句子标上序号。预设:在弄清楚了句子之间的联系的情况下,给句子排序的关键在于确定首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第四句话中找到线索,第四句话是在阐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从“阅读和写作”可知应该先说明“阅读”。结合生活实际,是阅读积累在先。所以第一句话应该作为首句。确定了首句,后面的排序就简单多了。明确:正确的排序是(1)(4)(2)(5)(3)。3.教师总结方法。方法总结: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一般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句子主要说的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比较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方位顺序,或按逻辑顺序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序依据排列;第五步,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如发现有的句子的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直到读起来通顺连贯为止。4.学生读一读这段话,再抄写下来。5.学生谈一谈读了这段话后的感悟,深入理解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预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来说感悟。三、课堂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首先交流了找书的方法。同学们不仅从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总结出可以根据所看的文章(课文)去找,由部分到整篇,由一本书到一类书,并且介绍了自己在学习中选择课外书的方法。大家的方法都很有效,表明了大家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然后我们进行了两个词句段运用的训练。一是照样子说说关于书的比喻句;二是排句成段,读一读,写一写。同学们表现积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加深了对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深刻理解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欣赏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掌握书写楷书的方法。2.朗读、背诵古诗《观书有感》二首,体会诗人读书的独特感悟。【教学过程】一、书写提示。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导语:书法是我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按照文字的特点及其含义,以不同的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而成的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人们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我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书法大家,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2.教师出示欧阳询的字帖,引导学生认读。提示:教师不必要求学生领会句意,只要能认读即可。3.引导学生了解欧阳询和《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简介: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和元朝赵孟頫)。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其代表作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欧阳询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等。◆了解《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写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是欧体楷书的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铭”,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距、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4.师生合作研讨欧阳询的楷书,学生练习书写。(1)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欧阳询楷书字体的特点。明确: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2)学生可尝试用毛笔描摹、临摹《九成宫醴泉铭》,教师指导。方法指导:学生在练习楷书时应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方法正确等。二、日积月累。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导语:同学们,在本单元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对读书的看法,他的“读书有三到”很精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