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8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标题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核重点,近几年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主要从标题的含义、作用、选用等角度命题,指向于语言的建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考向一标题的含义考向一【典例引领】(2021·云南德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啦、刺啦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不由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里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个,另一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她看见儿子拿着胡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胡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胡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小说以“暮鼓”为标题,有哪些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方法技巧】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有时分析标题的意蕴注意分析其比喻和象征意义等。【通关训练】1.(2022·广东潮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竖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13期,有删改)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六月雪陈盛村子的最大最高的建筑,要数祠堂——红砖红瓦,重檐翘脊,歇山式房顶,就是村里最好的“四扇厝”“八扇厝”也没它气派。村子有个传统,在大的节日,一些在神灵前许过愿的村民,都会主动请闽剧团来祠堂演戏还愿。戏台子就搭建在祠堂前,铺上幕布后,整个祠堂庄严肃穆,不许小孩儿攀爬玩耍。五岁那年的上元节,我记忆深刻,大寒过后是立春,本是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大好节气。当天却是天寒地冻,我很着急,父母亲为我裁剪的新衣裳,显然是穿不上了。我在屋里郁闷着,石蛋急赤白脸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下雪了。”“南方会下雪?”我就没有搭理他。“你就不想跟着我一起演一回《六月雪》①?”石蛋不依不饶。我心里一动:记得去年上元节,村里来了一个福州闽剧团,我跟石蛋缠着一个老演员学戏。我们学得快,学了青衣、花旦、三花,又唱了江湖调、洋歌调、逗腔……当教到《六月雪》的时候,石蛋特别入戏,老演员感叹道,要是来一场雪就好了……想到这里,我也顾不上新衣裳了,我说:“石蛋,你上台表演,我给你两翼掠阵。”石蛋还是那个急脾气,他一拉,把我拉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我们一前一后顶着漫天的雪花来到了村里的祠堂。石蛋翻上戏台即兴上演了《六月雪》。当天大雪纷纷扬扬,居然没过了脚踝。石蛋告诉我:“很过瘾。”我们约好第二天戏台上见。当晚,因为下雪,非常叫座的几台闽剧也没有如期上演。第二天早上,雪停了,我准备出门。父亲推门进来,一脚的泥泞,他的眉头紧蹙,熟练地燃上一支卷烟,可是,刚吸上两口,便大声咳嗽。紧接着,裹着小脚的奶奶,踉踉跄跄地也从外面回来。她附在父亲的耳朵说着什么,父亲不时奇怪地看着我。没等我明白过来,他突然操起一根树枝就把我抽懵了。我挺着脖子,不闪躲,不掉眼泪。母亲刚好从外头回来,看到我,仿佛看到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一把将我抢了过去。母亲责备道:“你们父子俩,就是两头犟驴。”我不能失信于石蛋,过了会儿,我忍着痛偷偷地跑了出去,跑到了戏台前,没看到石蛋,又跑到石蛋家里,石蛋的院子聚集了好多人。我在屋里找到石蛋,石蛋蜷缩着小身子,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双眼睛惊恐地瞪着。他们说:“是石蛋冒犯了神灵,一夜之间,田野的庄稼全部冻坏了,他自己也烧坏了脑子……”那一年,整个村子都是缺吃少穿的,石蛋更是饥饱不匀,我偷偷地从家里拿出吃的接济他,母亲当作没看见,父亲见了,免不了对我又是一阵呵斥。石蛋从此不能去上学了,我在上学的路上,有时候蓦然回首,发现后面跟着石蛋。石蛋的身上总是有新的伤口,他没了性子,对着人只会呵呵地傻笑。我的性子却长了不少,我想为石蛋出气,但是,我不知道该找谁。我后来离开故乡,升学、工作,再也没看见过石蛋。我跟父亲的话依然不多,电话回去,他直接转给母亲。有一天意外地接到父亲的电话,让我抽空回去一趟。我问什么事儿,他嗫嚅了半天,说:“村里祠堂翻修……让母亲跟你说吧。”说着就把电话给母亲。母亲说:“我帮你许了个愿,你得回来还。”为了祖宗门楣,我回去一趟。家乡变化很大,老房子不见了,四处是簇新的别墅;翻新了的祠堂果然威武,房顶是高级的重檐庑殿式;戏台也更加高大,村里还愿的戏排到一个月之后。许久没有回到家乡了,我就想到石蛋家里看看。母亲在厨房张罗着吃的,听说我要出门,拽着我的手臂不让,再三交代我不要四处乱跑,娘俩好久没有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外头锣鼓喧天,我找了个借口,一个人往祠堂而去,闽剧团的演员正在粉墨登场。我在人群中穿梭,我有点期待,或许,石蛋就在拥挤的人潮中。“在找……石蛋吧?”父亲原来一路都跟着我。我停了下来。“石蛋……不在家。”父亲说得轻描淡写。“不在家?他能去哪里?”我盯着父亲问。“石蛋的父母过世后,石蛋的生活起居就由两个兄弟轮番照顾。前年村里征地拆迁,石蛋要在家里的话,就得分一份——”“就这样,石蛋被送走了?”我有点歇斯底里,“他不知道,这是去送死吗?”戏台上的光线照亮了我狰狞的表情。“石蛋死活不肯离开,两个兄弟就威胁他,要是不走……就让神灵将他彻底带走……”父亲慌乱地看了我一眼,他习惯地卷了一支烟,半天却没能燃起,接着便是使劲儿地咳嗽……“结果让人给五花大绑了吧?”我看了一眼高高的戏台子,我知道,这声音是从我的牙缝中蹦出来的。“石蛋还是油盐不进,最后,他的一个兄弟跟他说,一起去找你,那儿在下雪。石蛋高兴了,他说跟你约好,再搭档一回《六月雪》——”我一甩手,迅速地消失在夜色里。(原载《台港文学选刊》2021年2期,有删节)【注】①《六月雪》,文中指闽剧《六月雪》,剧本唱词改编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窦娥冤)。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小说标题“六月雪”的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3.(2022·四川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滚烫的冰雕王筠1071.1高地上银装素裹,一片冰封雪冻的景象。大雪遮盖了一切,散兵坑、堑壕、堑壕里的人,所有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积雪包裹着,欧阳云逸和他的部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刀削斧砍一样的寒风从阵地上掠过,刺穿了战士们单薄的衣裤,使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慢慢变得麻木僵硬。士兵都蹲在堑壕里,蹲在深深的雪窝子中,他们的头上雪花席卷,狂风飞舞,漆黑如墨般的苍穹笼罩着冰冻的大地。没有一个人要求下山,没有一个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风,他们在等待着美国人的到来。极度的严寒摧残着大家的身体和意志,更折磨着他们饥饿的神经。部队没有一点可以果腹、可以提供热量的食物,饥饿和寒冷把他们推到了承受力的极限。“都找……找吃的东……西,看看还……有没……有。”欧阳云逸僵硬的喊声在凄厉的风雪中回荡着。一瞬间就飘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战士们缓慢而又机械地摸索着自己的挎包、口袋。他们翻找过无数次了,都知道自己的身上不可能再有任何吃的东西,但仍然机械地摸索,教导员下达了命令要找,他们就再找一遍。不少人一边摸索着自己的挎包,一边抓起身边的积雪往嘴里送,吞咽积雪也能让他们饥饿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满足。欧阳云逸再一次翻了翻自己的帆布挎包。挎包里装着他的洗脸毛巾、牙刷、牙膏、本子、笔、喝水的缸子,还有一个手绢包裹着的包包,那是鸭绿江中国一侧的江土,是他过江的时候带上的。挎包里没有任何可以充饥或是能够提供热量的食物,欧阳云逸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冻僵了的手还是在里面摸索着,他摸索了半天,最后拿出了那管牙膏。牙膏还有大半管,欧阳云逸一直用得很节省。他有一个习惯,不吃饭喝水可以,不刷牙洗脸不行,从国内带来的牙膏对他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东面,现在他把这个牙膏拿了出来。欧阳云逸的手指头已经完全僵硬了,他不得不用牙齿咬掉牙膏的盖子,牙膏也冻住了,好不容易挤出了一截,欧阳云逸把这一藏牙膏吃进了嘴里。牙膏已经有些干硬,但并没有完全冻结,欧阳云逸慢慢嚼着,一股辛辣的味道充满了他的口腔。他把这管牙膏递给身旁的战士,战士咬了一截,然后又传给了下面的战士。一个传一个,半管牙膏被大家吃光了,每个人都吧嗒着嘴巴,每个人的嘴巴里都散发着浓重的辛辣的味道。雪下得好像小了些,刺骨的寒风却更加猛烈。欧阳云逸害怕战士睡着了,他知道在这样严寒的夜晚,一旦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他喊叫着,要大家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或者抱在一起互相取暖。战士们艰难地站起来了,他们立在刀子般的寒风中,三五个人抱在了一起。欧阳云逸竭尽了气力喊道:“坚持……同志们,坚持住,我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这个阵地上,绝不让美国鬼子从山下跑掉!坚持啊,同志们,天……就要亮了……”欧阳云逸声大声地喊叫着,他声嘶力竭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耳边,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猛烈的寒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大家相互抱了一会又重新蹲在堑壕之中,毕竟整壕里面的寒风要比外面小一些,他们一个挨着一个,挤得紧紧的,似乎都觉得这样能够给他们带来些许的温暖。一个战士挤在欧阳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脸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说来说去还是我们江南好,没有这么……冷。”欧阳云逸紧紧搂着他的肩膀:“打走了美国……鬼子就……回去,回到我们的……江南。我们……江南,油菜黄,稻花香,八月桂花遍地开……”他们的目光极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过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而桂花的芬芳漫天弥漫着,从他们山清水秀的江南一直飘散到脚下的长津湖畔,飘到了他们的身旁。他们都张大了鼻孔和嘴巴,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风停雪住,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史密斯的部队开始往1071.1高地运动。昨夜的风雪彻底扫荡了长津湖地区所有的崇山峻岭,使得整个山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原有的积雪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而前进的道路又被新的积雪所覆盖。陆战1师走走停停,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1071.1高地的山脚下。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一片安详。师长史密斯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种安静过于反常,中国人的无声无息叫他摸不着头脑。以基本的常识而言,中国人不可能不向1071.1这个最后的关隘派出阻击部队,他心里想也许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史密斯命令他的陆战队员倍加小心,占领山头上的阵地。美国人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百十号人,都持枪而待,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阵地上的中国人好像都睡着了,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节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10月21日,有删改)请探究小说标题“滚烫的冰雕”的意蕴。考向二标题作用考向二【典例引领】(2022·河南郑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没有听到狗叫吗?【墨西哥】胡安·鲁尔福“伊格纳西奥,你在我背上,告诉我,你听到什么声音或者看到什么地方有灯光了?”“我什么也没有见到。”“我们该离目的地不远了吧。”“是啊,可什么也没有听到。”这两个人拉长了的黑色身影在小河沿岸一上一下地移动着,这黑影有时爬上了石块,有时缩小,有时增大。两人只有一个摇摇晃晃的黑影。月亮像一团圆圆的火球,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我们该快到这个村庄了,伊格纳西奥。你的耳朵露在外面,仔细地听听有没有狗叫声?你还记得有人对我们说过托纳亚就在山后面吗?我们从什么时候下山的?你回想一下,伊格纳西奥。”“是的,但我还是一无所见。”“我累了。”“让我下来吧。”老汉慢慢地朝后退着,一直退到身后的一块大石头边,但他没有放下背在背上的人,而是重新驮了驮。虽说他已感到两腿发软,但还是不想坐下来,因为一坐下来他便驮不起他儿子的身躯了。他儿子是几小时前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驮在他背上的。“你觉得怎么样?”“不好。”他儿子的话不多,而且越来越少。有时他仿佛睡着了。有时他好像又在发冷,浑身颤抖着。他问:“你痛得很厉害吗?”“有点儿痛。”儿子回答说。开始时,儿子曾对他说过:“放下我吧……就将我留在这里吧……你一个人走吧。明天或者等我稍微好一点儿后我会赶上你的。”这几句话他几乎说了有50遍了。现在他连这几句话也不说了。月亮正迎面高悬天空。这是一轮橙红色的大月亮,照得他们满眼生辉,使他们在地上的黑影拉得更长,显得更黑。“我不知该往哪儿走了。”他说。然而,没有人搭理他。在背上的那个人全身被月光照得透亮,脸色苍白,毫无血色,露出暗淡的反光。他仍在儿子的下面驮着他。“你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伊格纳西奥?我说我看不清路。”另一个人仍然沉默着。他继续赶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他时而弯下身子,时而挺直身子,还是一步一绊地走着。“不管怎样,我好歹要把你背到托纳亚。听说那儿有个大夫,我带你去找他看病。我绝对不会将你丢在这里,让人将你害死的。”他摇晃了一下,往路边跌跌撞撞地走了两三步,又挺直了身子。“我一定要背你到托纳亚。”“让我下来吧。”他的声音变得很低,几乎像在自言自语:“我想躺一会儿。”“你就在我背上睡吧,我一直把你抓得紧紧的。”几乎呈湛蓝色的月亮慢慢地在明净的天空中移动。皎洁的月光使汗流如注的老人的脸面闪着亮光。“我做的这一切都不是为了您(译者注:这段对话将“你”改成了“您”,意思是说话人已不将对方看成自己的儿子了),我是为了您死去的母亲,因为您是地的儿子。为此,我才这样做。”他一面说话,一面在出汗,但夜风将他的汗吹干了,在吹干后,又淌出汗来。“我的脊梁会被压伤,但是我一定要背您到托纳亚,让人给您治一治您身上的伤。我知道,等到伤一治好,您就又会去千您的歪门邪道。可这就不关我的事了。您只要给我滚得远远的,不再让我知道您的事就行了……因为您已经不是我的儿子了。我已经诅咒过您从我身上继承的血液。我说:“让我给他的那部分血液在肾脏里腐烂吧!这话是我获悉您在拦路抢劫,您以窃为生,还杀了人……杀的是好人后说的。”“你看看是不是看到了什么,或者说,是不是听到了什么。你在我背上能做到这一点,我不行,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耳朵聋了。”“给我点水喝。”“这里没有水喝,只有石头。你忍一忍吧。即使有水,我也不会让你下来喝水。你一下来就没有人再来帮我把你背在背上了,而我一个人又无法背起你来。”“我渴得很,也困得很。”“我想起你生下来时的情形了。那时候,你就是这样的:饿了就醒,吃饱了又睡着了。你妈妈只好喂你水喝,因为你将她的奶水都吸干了。你总是吃不饱,脾气又暴躁,可我没有想到,这暴躁的脾气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上升到你脑子里去了……你妈妈希望你健壮地成长。她以为你长大后一定会使她有所依靠。她只生了你一个。她在生第二个孩子时死了。即使她这时还活着,你也会气死她的。”他感到被他背着的这个人两只膝盖不像刚才这样夹紧了,两只脚往下垂着,在左右摆动着。他觉得被他背着的人的脑袋在晃动,像是在流泪。“你哭啦,伊格纳西奥?是我对您母亲的回忆使您哭的吧,是吗?可是您却从来没有为她做过好事啊!我们的好心得不到好报。看来我们传给您的并不是慈爱之情,却是一肚子坏心眼。您现在总该知道了吧,人家把您给打伤了。您的朋友呢?他们全都给杀死了。不过,他们没有亲人。他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没有什么人可以可怜的。’可您呢,伊格纳西奥?”村庄已在眼前。月光下,他见到屋顶在闪闪发亮。在最后几步路里,他感到他的腰弯得很厉害,儿子的体重都快把他压垮了。当他走到村庄第一座房子时,他斜靠在路边的栏杆上,无力地放下他儿子,浑身上下的骨头架子也好像都散开了。他费劲地分开儿子一直抱住他脖子的手指。当他感到如释重负的时候,他听见到处都是狗叫声。“你刚才没有听到狗叫吗?”他说,“你连这点希望也不想给我。”(屠孟超译,有删改)小说标题“你没有听到狗叫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方法技巧】饭呢西文章的标题作用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通关训练】1.(2022·安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绝唱谈歌民国三年,宝立的戏班唱得正红。他唱武生,扮相俊俏,风流潇洒,上台亮相总能博来满堂彩。沿河百里的戏迷都坐船来小城看宝立的戏,挤得小城其他武生戏班没了生意,便散了。这年秋天,小城来了一个武生戏班。班主是个女的,名叫李小童。李小童先到宝立的戏班拜码头。宝立冷眼看李小童,见她二十几岁,杏眼桃腮,说话平和,礼节周到。宝立不好寻衅,就淡淡道:“客不压主。每晚我的戏散了,李老板方可开戏。”李小童拱手笑道:“自然。”第二天晚上,宝立散了场,便在台下看李小童开戏。李小童先唱《长坂坡》,手眼身法步,念唱跳做打,功夫十分到家。与她配戏的大花脸,功夫也极厚实。宝立问过,此人名叫张和。这场戏唱得一片喝彩声,宝立心中掠过几丝不快,戏没散,就起身走了。这日,李小童请宝立到聚英茶楼饮酒,宝立略加推辞,就去了。宝立坐定,李小童起身深施一礼:“承蒙宝立老板盛情关照,今日备薄酒谢您的大德。”李小童戏班子的人齐向宝立敬酒。宝立爽然一笑,饮了,就道:“我有一言相告,诸位随李老板在小城已威风了几日,也该另寻码头了。”李小童笑道:“我们再唱两晚,凑足十场,图个吉数,便上路。还求宝立老板宽容。”宝立笑道:“如此最好。”这天夜里,宝立唱罢,李小童开场。李小童唱《战华山》,开场不久就要从五张八仙桌上翻下来,站稳亮相,是叫好的绝活儿。宝立在台下看,见李小童爬上那五张桌子,似有些腿软,这场鼓多敲了两趟,李小童才猛地翻下来,竟仰面摔倒在台上。台下大哗。“什么武生戏?退票!”有人起哄。李小童站起,朝台下施一礼,然后重新爬上那五张桌子。台下死静,宝立提起了心。李小童猛地翻下来,晃了晃,就站定,亮相,盯住台下宝立,嘴角溢出血来。宝立迎住李小童的目光,心头一震,就站起身,大吼一声:“好!”率先鼓掌,又对周围的人吼:“叫好啊,叫好啊。”李小童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到台上。宝立不忍再看,颓然坐下,埋下头,泪就淌下来……第二天,宝立就带着自己的戏班走了。宝立沿河唱了半年,才又回小城。刚刚进城,就有相熟的人迎住宝立,说李小童已成了新任县长的相好,并把小城的戏园子包下,不许别的戏班在小城唱戏。宝立听了一怔,安顿下戏班,就去找李小童。在门外候了好一刻,也没见到人。宝立心中不快,却发作不得,就到戏园子去包戏。戏园子老板十分为难,对宝立说:“戏园子已包给李老板,没有她的吩咐,是不能让人包戏的。请您再找李老板商量。”宝立大怒,掉头再去东街找李小童。这回并不敲门通报,径直破门而入。半年不见,李小童变了,再无卑微谦恭的样子。见宝立进来,淡淡笑道:“宝立老板,请坐。”宝立不坐,拱一拱手:“李老板,为何不许戏园子包戏给别人?”李小童道:“我已包了戏园子,怎能让别人唱戏。不过宝立老板曾捧过我的场,我也不能知恩不报。这样吧,每晚我唱完,你再开场。十日之后,你另寻码头。如何?”宝立紫了脸,恶笑一声,也不告辞,转身就走。回来时,戏班有人来告,说张和来找宝立老板。宝立见了张和,冷笑:“你来作甚?”张和说道:“天下之大,你何必在这里苦争三寸闲气。我有个亲戚在京城,我愿引线,请你到京城去唱。”宝立苦笑:“莫说笑话,京城名角如云,我如何唱得动。”张和笑道:“你若去,我定保你唱红。”宝立道:“如此最好。不知张先生为何要成全宝立?”张和叹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李小童恩将仇报,我也是看不公正。”宝立就随张和去了京城,由张和的亲戚引线打点,宝立拜了几个名角为师,发愤苦练,两年之后,真唱红了京城。那天,张和向宝立告辞:“宝立老板功成名就,我也该告辞了。”宝立道:“宝立唱得正红,张兄理应同我共享,怎的要走?莫非是怠慢了?”张和笑道:“宝立老板不要乱想,我要回老家。”宝立就湿了眼:“我有今日,全仗张兄周全,不知怎样谢你才好。”张和叹一声:“你要谢李老板才对。”“李小童?”宝立诧异。张和道:“当年李老板看你功底好,不想让你在小城荒废,才想出激将法逼你来京城。我在京城并无相识,皆是李老板派人在此花钱打点。”宝立就呆了。张和长叹:“可惜她没能见你功成名就。”“怎的?”“她那年摔在台上,受了内伤,求医问药,终未治愈,去年病故了。”宝立仰天大笑:“我好糊涂。”泪如雨下。那天,宝立回到小城。小城轰动,各戏班子来请酒,戏园子来求戏。宝立一概回绝,只是打听李小童的坟在何处。人们竟不知晓。宝立就到河对岸的山中寻坟。苦苦寻了十几日,竟寻不见。那天夜里,宝立就在河边闷坐,后来就唱开了:白水茫茫无影踪,眼见得生生死死恨煞人,青山绿水何处寻?我的官人啊……戏文唱得高亢、凄绝,听得一城人心中酸楚,就拥到河边。那戏文却不再唱,也不见宝立。暗夜中,一条船缓缓远去了。只有余音袅袅……(有删改)小说以“绝唱”为标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2022·安徽淮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花鼓桥高军黄昏时分,陈士榘端着一个瓦盆来到了花鼓桥边。从来到青驼寺到现在已经一年了,这中间因和“扫荡”的鬼子周旋,多次离开又回来。这次师直机关在这里进行整军,就又回来住下了。一天的工作结束,尽管很疲惫了,陈士榘还是赶紧去打水准备给房东刘大娘洗脚。刘大娘七十多岁了,身体很是虚弱。前几天,陈士榘发现她走路总是一踮一踮的,显出很不舒服的样子。他还发现大娘好像根本不洗脚,除了是裹的小脚外,可能还是因为脚指甲长得太长不修剪造成的。于是他就决定给她洗洗脚,剪剪脚指甲。和大娘说的时候,她开始有些羞涩坚持说不用,陈士榘反复讲解洗脚的好处,讲不能露脚是封建宣传,最后才答应下来,但要求说要用花鼓桥北边的水来兑热水洗。陈士榘很奇怪,就问这是为什么。大娘告诉他那个地方的水有仙气,当年葛仙翁在这花鼓桥南边的客店住宿时被青蛙声吵醒,他随手写了一张字符扔进河里,青蛙立马就不叫了,那水就成了仙水了。陈士榘感到这个传说很有意思,于是就拿着瓦盆去了。来到桥边,他看到的是一座很小的石板桥,但桥两头用鼓形石头支撑着,桥面的青石栏板上刻有一些精美的花纹,叫花鼓桥确实是名副其实。桥边有老乡热情地告诉他,这里真的很奇怪,夏天的时候桥南的青蛙叫得起劲,桥北的青蛙从来都没有动静。陈士榘听完后,就赶紧从桥北打上水,端着回去了。兑上热水,陈士榘伸进手去试了试,感到温度正好,就端到大娘面前想帮她脱鞋。“俺自己来。”大娘缩回脚去,自己慢慢脱起来。那热嘟嘟的脚臭气散漫开来,陈士榘感到鼻孔中一阵酸痒,强忍着才没有打出喷嚏来。陈士榘蹲在地上,把瓦盆向前推了推,帮着大娘把被裹缠得变了形的双脚放入水中。他看到的和自己的判断非常符合,大娘的脚指甲已经很长了,有的已剜到皮肉中去了。泡了一会儿,他把手又伸进水中,觉得有点凉了,赶紧起来提来热水壶,让大娘抬起脚来,慢慢倒入一些热水。再用手试试,觉得水温可以了,才让大娘把脚放进去。这个时候,他赶紧拿起大娘脱下来的裹脚布和袜子,到天井里又搓又洗,几次换水后,拧干水分,凑到鼻子跟前仔细闻了闻,觉得一点气味也没有了,才踮着脚给晾到了墙头上。天越来越黑了,陈士榘回到屋中,点上一盏小油灯,搬个杌子端到大娘跟前。给大娘擦好脚后,陈士榘把大娘的脚放在机子上就开始用剪刀给她剪脚指甲。“你说说,叫你这样……”大娘有些过意不去。陈士榘没有说什么,他看到大娘的脚指甲已经很长了,也已变得很厚很硬,他试了试用剪刀剪都很不容易。陈士榘左手轻轻扶住大娘的小脚,右手用剪刀小心地一点点剪除着。费了半个多小时后,总算是把脚指甲剪得差不多了。看到有些地方还需要剔除一下,但试了试还是太硬。“下次再泡后,可能会好一些。大娘,这次暂时到这里,明天我再帮你剪。”这时,陈士榘感到,屋子里的灯头好像更亮了,但周围却更加暗淡了一些。他觉得有些头晕眼花,就使劲摇摇头,感觉好多了。第二天傍晚,陈士榘再次端来花鼓桥北面的水来帮着大娘洗脚的时候,师部的警卫员看到了,赶紧过来:“参谋长,让我来,让我来。”陈士榘笑着说:“你来什么?这个活儿就是我的了。给大娘洗脚,是最轻快的事儿,还是我来。走吧走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这一次脚比较干净,就是泡的时间需要长一些。因为只有彻底泡透,大娘那已经剜到皮肉中的脚指甲才能剔除出来。大娘长时间盯着他看,他笑笑问:“大娘,您看什么呢?”“您哥啊,你多大了?”“虚岁三十三。”陈士榘知道沂蒙山区的人都喜欢用虚岁说自己的年龄,就这样告诉大娘。“唉!”大娘擦擦眼睛,“我那小儿子要是还活着,也像你这么大了。”陈士榘知道,大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得病去世,小儿子前年在日本鬼子的轰炸中丧了命,所以才这么孤苦伶仃地过着日子。“大娘啊,您就把我当您的儿子吧。来,让儿子给您修剪脚指甲喽。”陈士榘拿起剪刀,又干了起来。大娘眼睛逐渐湿润,接着泪珠一个个滚落下来,声音低下去:“好,好……”从此,陈士榘只要回到青驼寺,就来看望刘大娘。一年后,他到滨海军区担任司令员,临走前他用花鼓桥北边的水为大娘洗了脚。1947年4月,作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又回到青驼寺,紧张开展着临蒙公路出击战。这天经过花鼓桥,他脚步迟疑了一下,看了几眼桥下的水,还是因为战事太紧快速向前走去了……(摘编自2015年12期《小说月刊》)小说为什么以“花鼓桥”为标题?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3.(2022·安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西元当二斗伢子从坑道里钻出来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魑魅魍魉一样,即使是朝阳那并不强烈的光,也刺得睁不开眼睛。他紧捂双眼,像挨了子弹那样在薄雪上趴了好久,世界才一点颜色一点颜色,一块形状一块形状,一个弹坑一条战壕地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刚才,指导员把战斗报告交给二斗伢子,让他穿过山谷,在上午十时前送到师前指。二斗伢子跑出去十几步,又被喊了回来。指导员从手腕上摘下自己的瑞士手表,说,看着点时间!二斗伢子急了,一把推回去,说,这是你花了两年津贴才买到的,我可不敢戴!指导员苦笑了一下,说,贵不贵重的早看淡了,东西就是拿来用的,坑道里还有个马蹄钟。说罢,指导员把瑞士手表撸在二斗伢子手腕上,又在他屁股上拍了下,仿佛催一匹小马快点出发。枯草和积雪上,有散了架的手榴弹箱,有炸断了腿的骡马,还有丢弃了的苹果、香烟和罐头。所有那些在坑道里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二斗伢子都不能停下来去捡。他像一头机敏的狸猫,忽左忽右地跑,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又躲在树林里。他想象着自己在和敌人捉迷藏,当敌人扣下扳机前的那一刻,他便一跃而起,从对方的准星里逃出去。有那么一小会儿,二斗伢子特别兴奋,快活劲儿快要把身体胀破了。他差一点忘了还有个黑漆漆的东西在背后追着他,只需一刹那,就能把他变成尸体,和遗落在山谷里的那些物件没什么两样。二斗伢子发现,这山谷其实是活着的。有一大群棕色的大蚂蚁排成队,努力地从裂开口子的布袋里搬运炒面疙瘩。还有田鼠从地洞里警惕地探出头,然后窜到丢在野地中间的木筐边,偷偷摸摸叼走几粒带壳的花生。在一处薄冰之上,竟还有根发了翠绿色嫩芽的白萝卜。那嫩芽冻在冰里,闪烁着太阳光,还会继续长大似的。有一次,当二斗伢子卧倒时,看见草丛里伸出一截灰黑色的手,手腕上套着一只瑞士手表,和指导员的这只一模一样。他只敢匆匆端详两秒钟,就再次爬起来向前跑。不过,他也看清了,那只表完好无损,最长的秒针还在一下一下跳动着,真是奇迹。到了山脚下,二斗伢子发现这里多出一处战地医院,密林里搭了十几个帐篷。他钻进其中一个,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帐篷里没什么光线,行军床上躺着没了胳膊或腿的人,但他们没叫,也很少呻吟。一个穿白短褂子的女护士背对着二斗伢子,正在搓洗什么东西。二斗伢子急忙跑到她面前,大叫道,霓云姐!真的是你啊!女护士抬起头,正在走神的眼睛里慢慢有了泪水。她一下子站起来,把二斗伢子搂在怀里,颤抖着,用手仔细地摸二斗伢子。从头发开始,像寻找什么东西似的,抚过脖子,捏一捏胳膊,连脚踝也一左一右地扭了几下。检查过之后,她再次把二斗伢子牢牢抱住,脸贴着他的耳朵,说,都是好的,姐姐真高兴!这时,又来了几个穿白短褂子的女人,其中一个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她走到近前,开心地笑着说,这小伙子,长得可真漂亮!二斗伢子涨红了脸,故意把瑞士手表放在眼前看了看,就往师前指方向跑开了。他悄悄回头望了一眼,霓云姐姐孤零零地站在帐篷外面,一手捂着嘴,另一只手向他挥着。他觉得自己的心似乎被其种通人性的动物咬了一口,不是那种死命地咬,而是小心地,只在皮肉上留下牙印的咬。那颗不管不顾的,心里头,就这么落下了一颗姐姐的泪水。当二斗伢子回到坑道里时,指导员已经牺牲了。二斗伢子握起拳头,使劲儿地捶着脑袋,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指导员。临别时,他把瑞士手表摘下来送给了霓云姐姐。他觉得山谷里死尸手腕上的那块瑞士手表一定还在,回去时,豁出命去也要把它抢回来,还给指导员。可是,封锁线上的炮火太密集了,晚上和白天完全不一样,二斗伢子就像闯进了一个光芒刺眼的迷宫,任何熟悉的东西都找不到。表没了,似乎冥冥之中注定着指导员也一起没了。现在,弹药箱上依旧燃着一颗豆大的火苗,坑道里认识的战友已经没几个了,新来的连长指导员坐在那儿研究明天的仗该怎么打。第二天早晨,在美国人的炮弹地动山摇之后,二斗伢子和战友们冲出坑道。他看到东方的地平线上空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像一条从天而降的红色大河,用血一样的波涛把这个世界染得通红。二斗伢子深吸一口气,慢慢从战壕里立起身,迎着朝阳挺直了胸膛。然后,他沉着地拧开一只手榴弹柄上的铁皮盖子,对着正在冲上来的敌人猛地扔过去。(节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4期,有删改)结合二斗伢子执行任务的过程,分析小说的标题“生”是如何统摄全文的。考向三标题的选用考向三【典例引领】(2022·山西运城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泥湾侯发山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父亲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冷冰冰的,吓得以后我再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事实上,父亲不是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是他没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问过母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的底细,父亲是“流浪”到他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自然灾害肆虐,好多人缺吃少穿,四处流浪,父亲所说的话应该属实。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三年后,与同他年龄相仿的母亲成婚,算是入赘。我出生后,依照入赘的习俗,姓氏随母。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母亲不哭了,却还是不住地抹眼泪。有一天,那些批斗父亲的人来抄家,从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箱子,打开箱子,里边有一个小包裹——他们以为“铁证如山”,没想到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遗孤,我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为父亲讨个公道。父亲没好气地对我说:“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说实话,我不只是想为父亲要个待遇,也想为母亲、为我讨点好处,看到父亲如此固执,我便死了心。得知父亲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对他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儿。父亲难得“清闲”,一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捡出石头,拔掉杂草,都给弄出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地来。那时还是大集体,土地还没有分包到人,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有的地块小,其实根本算不上地,生产队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种子,或菜,或庄稼。我记得有块“地”,年年收四五颗玉米,因为地块太小了,实在不能多种。到了1982年,我已经上高中了。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异常匮乏,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不止榆林来的人失望,我和母亲也很失望。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啦?种地吃粮,问心无愧。”父亲的老家是河南的,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却来到了米脂?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家没亲人了,那地方也难……再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父亲说到这里,不自然地挠了挠头。当时母亲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还老实呢。”父亲赧然一笑,算是回应母亲的嗔怪。我没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让父亲给堵了回去。这时候,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天不亮就带着我下地,晚上星星出来了,还在地里忙活。在我们那个村,年年就属我家打的粮食多。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到哪里有了难,捐,可劲儿地捐。为此,家人没少跟他闹别扭。2021年夏的一天,父亲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我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我知道自个儿的病,上医院白花钱。八十个春夏秋冬了,就是一台机器也该歇歇了。”尽管父亲这样说,我还是请了村医。村医诊断后,开了点药走了,临走他留下话:“赶紧准备后事吧。”没过两天,父亲便溘然长逝。老人家临咽气的时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是在南泥湾①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我依照父亲的遗愿,背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后悔真相知道的太晚了,没早点带他老人家来。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这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他一直没改过。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选自《小说选刊》2022第二期)【注】①南泥湾: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有人认为将小说的标题换成“父亲”更为恰当,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法技巧】标题的选用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含义和作用等角度综合分析即可,不要面面俱到,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抓住重点,分析透彻。【通关训练】2.(2022·山东威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西元在这里,有个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地。当年,十六岁的二斗伢子第一脚踏上高地主峰,小腿就陷在了土里。这是一种被成千上万颗炮弹炸成灰尘状的黑色浮土,像炉膛里烧过的稻草灰。阵地上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草木,不远处立着半截炭黑色的树干,树皮早已被气浪剥光。二斗伢子跟在指导员身后,爬进一条朝西北方向的坑道。只见十七八米深的坑道里坐着或躺着二十几个人,全都是伤员。他们脸色灰黑,薄薄的皮肉包着颧骨、下巴,隐隐露出骷髅的轮廓。二斗伢子给伤员一个一个喂水,一个一个问他们部队的番号,二十几名伤员竟然来自十三支连队。那些队伍上来后,就再也没下去过……夜,是乌蓝色的。密密麻麻的星星又冷又远。二斗伢子挖了一夜战壕,指导员坐在他旁边。指导员问,你怕吗?二斗伢子问,怕什么?指导员说,死啊!二斗伢子说,不怕。指导员问,从坑道里拽出来那么多战友的遗体你也不怕?二斗伢子说,心里只想着报仇,不怕!指导员呵呵一笑,又问,你个小牛犊子,就从来没感觉到怕?二斗伢子说,从来没有。指导员不笑了,说,没感觉到怕,不是真的不怕。等你心里有了它,并且知道怎么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的不怕。回到坑道里,二斗伢子坐在老兵李大棉裤旁边。老兵打过不少仗。只见他往铝饭盒盖里倒了薄薄一层炒面,用小手指甲仔仔细细地翻弄,像犁地一样,把其中的容壳、沙粒挑出来,然后小心地放进嘴里。二斗伢子说,老李,喝口水呗,小心刮破了嗓子眼儿。李大棉裤摇摇头,说,水?过三天你再跟我说喝水的事儿吧。李大棉裤又说,等会儿敌人的炮弹打过来,你要学会分辨。如果是“呜儿呜儿”发尖的声音,那是远炮,你不用理它。如果是“呼——噗”一下过来,那就是近弹,你赶紧卧倒,能多快就多快……我说你个娃儿,别不当回事儿!二斗伢子用肩膀拱了李大棉裤一下,问,老李,你怕死不?李大棉裤说,肯定怕呀!但总得有人上战场啊!——二斗伢子又问,死是啥感觉?李大棉裤说,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突然间,只见李大棉裤的嘴一张一合,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二斗伢子在黑暗里上下翻飞,昏昏沉沉,气若游丝。渐渐地,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团微弱的亮光,像萤火虫似的飞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又像一束瘦小的火苗,随时会被狂风吹灭……黑暗中,有只手揪住二斗伢子的棉裤后腰,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坑道,颠簸了上百步,扔进了一个炮弹坑里。二斗伢子扭过脸,看到这人是机枪手大老张。大老张的手紫红色,手指头又粗又壮,每根都像茄子。他把机枪架好,瞄了瞄,对二斗伢子吼道,这两箱手榴弹归你!二斗伢子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大老张给了他一个大脖溜子,喊道,看准了再甩!那手榴弹都是拿命换来的!二斗伢子愣了一愣,盯着大老张的手,又摸了摸发烫的后脖梗子。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一巴掌过后,二斗伢子清醒多了,每次把手榴弹抛出战壕之前,总会把半个脑袋探出去,瞅瞅敌人已经冲到哪儿了。不知过了多久,那只手又重重地拍了一下二斗伢子的肩膀,并且紧紧抓住他的领子。二斗伢子哆嗦着,向高地下方望去,只看到了美国兵的后背和屁股。他们挤成一小团一小团,向远处跑了。二斗伢子腿软绵绵的,稍不用力,准会跪在地上。他抹了一把满脸的鼻涕和泪水,心想,原来仗就这么打啊!他感激地扭过脸,想对大老张笑一下,道个谢。可是旁边的那挺机枪枪管给炸弯了,大老张也不在身边。二斗伢子把胳膊探向肩膀,把抓住自己领子的那只紫红色大手拿到眼前……打退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之后,指导员就一直让二斗伢子留在坑道里。二斗伢子总在想大老张的那只手。大老张他怕过吗?他思量着。春天那会儿,部队还驻守在别处,有只白羽毛的红嘴小鸟大概是被炮弹炸昏了头,落进了坑道。没有人去管它,大老张却把小鸟握在手心里,将嚼过的炒面吐在指头上,逗它吃。后来,他还用树枝编了个笼子,养着小鸟,直到它能飞了,才把它放走。几十年后,二斗伢子依然清晰地记得大老张伸出那根紫红色粗手指去喂小鸟时的画面和他又欢喜又天真的表情。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勇气拉响爆破筒吧。坑道外面的仗一直在打。敌人的炮火覆盖高地时,战友们撤进坑道。待敌人发起冲锋时,他们再出去,把敌人击退。如此反复,从日出一直打到日落……不知多少天后的一个早晨,敌人的炮弹地动山摇之后,二斗伢子和战友们冲出坑道。他看到东方的地平线上空挂着一轮红彤彤的朝阳,像一条从天而降的红色大河,把这个世界染得通红。二斗伢子深吸一口气,慢慢从战壕里立起身,迎着朝阳挺直了胸膛。然后,沉着地拧开一只手榴弹柄上的铁皮盖子,对着正在冲上来的敌人猛地扔过去……那场战役中,连长、大老张、李大棉裤都相继牺牲了。古稀之年的二斗伢子说,当朝阳升起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死。打那之后,死就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他终生都在想一个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4期,有删改)有人说,小说标题可以改为“战士的成长史”,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2.(2022·湖北黄冈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剃头爷熊立功祖上有个爷,是剃头的。他头剃得光精,垸里人都叫他剃头爷。这剃头爷身上有故事,垸里长辈闲下没事,就爱聊他,可都讲不出个子丑寅卯。还算垸下三爷口才好、记性好些,我就常纠缠他,要听剃头爷的故事。三爷就给我讲了,我也把它记下了。剃头爷本不该剃头的,他读了一肚子书,相貌也不差,白白净净,一身的书生气。三国、西游滚瓜烂熟,说起评书叫人不眨眼。让他剃头是源于那次学生上街给人剪辫子,“叽咯,叽咯”的声音,让他有种快意,奏乐一般,口里的评书就情不自禁地流出来。当剃头爷剪辫子快要成瘾时,就有一只辫子军封了他们的校门,抓剪辫子的学生。后来听说军队头儿叫张勋,是个提督,抓剪辫子的学生是为了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政变。他剃头爷当时在大街上,正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逮着了一个身穿绸缎手提文明棍的家伙,那家伙的辫子大而长,从西瓜帽里拖着下来,一直到屁股。见了拿着剪刀的剃头爷他们几个学生,顿时面如土色,扭头就跑。迟了,剃头爷快准狠的剪刀已经触到那家伙的辫子了,咔嚓声里,辫子应声落地。剃头爷几个人正乐着时,从身后伸过来的几杆枪,把剃头爷几个人顶住了。抓他们的是几个蓄着长辫子的士兵,他们拷问剃头爷他们谁是领头的,现在在哪里?老半天,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见剃头爷他们默不作声,就把剃头爷他们三人关进一间昏暗的房子里,门口还安了岗哨。到了晚上,闷热潮湿的房子里,蚊子嗡嗡作响,叮得叫杨絮的女同学在身上胡乱拍打,并发出难受的叫声。剃头爷心生一计,把杨絮和另外一个男生叫到墙角,轻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嗯着,就各自准备起来。到了半夜,杨絮突然死一般惨叫起来,直喊肚子疼。剃头爷赶紧跑到门后,死劲地拍打门板,直呼救命。不一会,门被打开了,岗哨走进来,刚问怎么回事,就被身后扑上去的男同学拿裤带缠住了脖子。紧接着,剃头爷和杨絮也扑了过去,放倒的岗哨在剃头爷他们三人的厮打中,一阵挣扎后,就一动不动了。剃头爷他们三人刚跑出来不远,后面就来了追兵。噼噼啪啪的枪声中,男同学中弹倒下了。剃头爷跑过去摸了摸男同学脉搏,已经没反应了,就拉上杨絮,在弹雨中左闪右躲,拼命往巷道里钻……十几天的日夜奔波,剃头爷带杨絮逃回了家。剃头爷虽然学业未成,但带回来了一个共患难的姑娘。剃头爷的父亲便在杨絮和儿子的同意下,给他们办了婚事。回山里的剃头爷除了帮父亲打理一些生意外,还没忘替人剪辫子的功课。给谁剪呢?那时,剪辫子之风还没刮到山里,自己在族规的压制下,又不能明目张胆给人剪辫子,就用糖果哄着一些小孩,怂恿他们趁他们的爷啊爹啊熟睡后,把大人们头上的辫子剪成狗啃一样。那些大人们醒来后,除了大发雷霆外,当然还得找人修理。这时,剃头爷便有了用武之地,做起了好人。拿出一套山里人没见过的剃头家伙,剃头爷笑呵呵问:“蓄平头、分头还是光头?”人家正恼着哩,破口一句:“由你,随便!”剃头爷便对那狗啃样的头瞄一会,按人的相貌,年龄大小,开始在头上捣鼓起来。年龄大的,刮个光头,镜面样光,轻爽。离开时,拍拍光头,乐了:“不好看,可受用,轻松。”年龄轻的,要么理个分头,要么蓄个平头,人就精神起来。完了,剃头爷拿出镜子让人瞅,说:“是不是见年轻些?”板着的脸便起花了:“嗯。”慢慢儿,找上门的多了,刮了光头的还要刮。“不好看哩,还刮?”“看顺了,一样,还去头火。还有,你上回的三国还得听下去。”蓄分头理平头的隔些时又转来。“不扎辫?”“不了,蓄深了难受。再说,你那西游我还没听完哩。”还有人把剃头爷传得神了,说他剃头能给人治头痛病,失眠症。垸里常年患头痛失眠的族长,终于熬不住了。便找来剃头爷,问:“听说你有绝招,可以治好头痛失眠。”剃头爷看看尖嘴猴腮的族长那烂桃一样的双眼,红得放血。再看看那罩在他头上密密的发辫,就晓得那是头火重造成的,心里就有了数。就说:“要想治头痛失眠,你得听我的。”“你说,么样治?”“先把你辫子剪掉,再剃成光头……”剃头爷笑笑,说,“你敢破规矩?!”族长翻剃头爷一眼,没做声。“不行,那我走了。”一阵痛炸出来,像要族长的命。“来吧。”族长抱着要裂开一样的头说。剃头爷便扶族长坐上太师椅,拿剪刀剪起发辫来,每剪一剪,族长都要颤一下。剃头爷却在“叽吱”声里,来快感了,三国故事就从他嘴里溜出来。慢慢地,族长不颤了,不抖了。剪了发,剃头爷拿毛巾把族长的头敷热,再两指夹刮刀,轻轻在头上刮,顺刮,倒刮。刮得头皮泛白,发光。干完这些,剃头爷一双细嫩的手便在族长头上按开了,观族长闭上了眼,就关了话闸,把故事打了结。按着,揉着,竟让族长打起鼾。自那之后,剃头爷名声大震,来求他剪辫剃头的真可谓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了。欣慰中的剃头爷,在离不开他的族长的扶持下,撑起了剃头门面。剃头爷,开始以剃头为生了。妻子杨絮也没闲着,主动给剃头爷当起了下手,给来剃头的人洗头。这在山里,女人给丈夫之外的男人洗头,也是破规矩。开始,当然有闲言碎语,后来,杨絮用精湛的手艺堵住了人们的嘴。做娘做老子的看剃头爷成天乐颠颠的,还能养家糊口,便认命了。剃头爷夫妻给人剃头,不贪利,不图财,虽然成天忙得团团转,但总是乐呵呵的。(有删改)有人认为以“破规矩”为标题更好,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3.(2022·安徽省滁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航海长陆颖墨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海军走出第一岛链。就是那个傍晚,作为见习航海长的林之江在西昌舰驾驶舱里,看着编队驶入那个著名的海峡。忽然,他听得航海长说:“你看!”他顺着指向看去,右侧海面上出现了三艘军舰。它们和编队拉近了距离,顺着这边的航向,像是伴随航行。林之江心里一动,上级的研判真是英明,我们第一次出岛链,看热闹的肯定不少。舰长参加完会议,来到驾驶舱,正式下达上级的通知:“北京同意升旗时间由我们编队确定。升旗时间就看你们的了。”舰长宣布完命令离开后,林之江忽然心里一动,对航海长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咱们去测一下六分仪吧。”航海长马上同意。勘测结果,再一次证明了他们测算的准确。海面上依然有那几艘外舰在伴随。回到自己的舱室,见同室的其他三位都睡着了,他蹑手蹑脚地爬到了上铺,命令自己必须马上睡着。第二天,急促的起床铃把他叫醒。他和战友们赶紧起床穿衣,跑步冲去二楼盥洗室洗漱。但是刚进门,就看见一位身穿作训服的水兵,自己不洗漱,把水龙头让给了他。是谁把服装穿错了,抬眼一看是老朋友小周,舰上的广播员,衣服没穿对,还站在这儿磨磨唧唧让你让他的。他一把拉住说:“快去换礼服,来不及了。”小周说:“我要值班,录下早上六点半的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等你们仪式搞完了,我好播放。”见小周磨磨蹭蹭的,林之江又好气又好笑:“这不才五点多嘛,升完旗录也来得及!”小周说:“不是说有时差吗,你们忙来忙去算个不停的。”林之江提醒他:“这军舰朝西开,再有时差也是推迟。”小周说:“听说昨天就有时差,咋没感觉出来呢?”林之江说:“对,昨天比北京时间晚三十八分钟。”刚说完,心里猛地一惊,扭头就朝后甲板跑去。宽大的后甲板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列队,水兵的队伍都已经列好了。文工团的演员们也着装整齐,排好了队。林之江无助地看了一下右舷边不远处的海上,那三艘外军的军舰依然在伴航,依然睡着似的,似乎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立正!”值更官一声口令。林之江不由心头一紧,浑身变得冰凉。随着这声口令,肖远和编队指挥部领导从左舷大步走上了后甲板。紧接着出来的是舰长、政委,后面列队跟着航海长和各部门长。“稍息!”值更官口令。肖远站到了指挥官的位置,其他人也在各自指定的位置站定。林之江知道,一分钟后,值更官就要再一次喊“立正”,而后跑过去报告,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千钧一发,林之江大喊一声:“报告!”这声报告,像道闪电划破上空,全体在场官兵都很诧异地寻找这道闪电的出处。“出列!”值更官下达口令。林之江出列,迅速跑到肖远面前,报告自己测算时间上误差三十八分钟。在场的人都听到了,空气一下子凝固了。肖远沉吟片刻,很快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里透出一丝少有的轻松:“嘿,既然起了个大早,就不能赶晚集。”林之江吓了一跳,他结结巴巴地说:“首长……不能……”肖远没有理他,向乐队指挥招招手,指挥马上跑过来了。肖远看了一下表,说:“已过去两分钟了,给你三十五分钟,搞一个军乐联奏,全体大合唱,留下一分钟调整,而后奏国歌升旗。”指挥马上说:“首长,开始联奏要在一分钟后。”肖远说:“那你掌握时间,反正升旗比原定时间推迟三十八分钟,提前一分钟做好准备。把乐配好,有困难吗?”指挥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一曲《人民海军向前进》,结束了联奏。东方既白,甲板片刻宁静。“敬礼!”值更官口令。后甲板上所有人都抬起头来,仰望着舰桥上方的主桅杆。国歌响起,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几乎同时,一轮太阳从天边海面上跳了出来,冉冉升起。林之江再也控制不住,任由眼泪哗哗流了下来。这回没错,严丝合缝一秒不差。国旗升到了旗杆顶,猎猎作响迎风飘扬,这响声是自豪的响声。整个海面,已洒下了金色的阳光,连舰身也闪耀着金光。仪式结束,林之江非常难过地说:“首长,我差点酿成大错。”肖远说:“不,还是你自己报告的。我看,这次出访结束,你就不用回舰队机关了,就在这西昌舰干下去,把‘见习’二字干掉。”这时,昨天发来信号的外军军舰,又发来了信号。肖远和林之江都看得懂:“致敬,精确的中国海军!”(有删改)有人认为小说标题“航海长”不如“海上升旗”更具代表性,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一、(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命悬一线潘灵
段爱松大雨,持续的大暴雨冲刷着独龙江,也冲刷着距离独龙江乡政府孔当最南部四十多公里的马库。断路、断电、断信号……更为危急的是,马库村独龙族同胞在持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下,关乎生存问题的粮食、盐巴、食用油等生活物质出现严重短缺,如果不能冒险出去,与乡政府和外界取得及时联系,那么马库村的所辖4个村民小组共82户283人,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让云南文联派驻的扶贫队员——独龙江乡马库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龚婵娟心急如焚。龚婵娟记得,从2016年2月25日被派到独龙江已近三个月,她深深地感受到,马库村乡亲的淳朴善良,也感受到独龙族,这个云南最为偏僻落后的民族的条件艰苦。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一定要把独龙乡族乡亲当成自己的亲人,尽自己的最大的力量帮助独龙乡亲人们改善生产生活,最终脱贫致富!但眼前连续暴雨造成马库村的困境,让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犯了难。她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不出去就无法与乡政府联系,这里的情况也无法让外界得知,谈何救援?但如果冒险出去,连日的大暴雨早将马库通往乡政府的唯一通道——迪马公路多处冲断,并且沿路时时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人还没有出去……想到此,龚婵娟更加焦虑,但她同时下了最大决心:必须出去,马上出去,这漫天雨水啊,独龙族乡亲们,可实在是等不起了!5月22日11点多,龚婵娟和贡山县住建局派来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晓峰等五人,先后从马库出发了。他们先搭乘当地老百姓的摩托走一段,然后再徒步。雨,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紧紧地贴着龚婵娟下,另外还有来帮助马库村两委换届因暴雨不得不滞留的副乡长、马库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余金成和龚婵娟同行。路的上方大大小小的滚石,伴随着雨水山流,不断弹射下来,而路的下方,全是嶙峋悬崖的万丈深渊,由于接连的冲击塌垮,仅剩下宽度70多厘米的路基,在一阵强似一阵的暴风雨中飘摇,像是要吞噬人的幽灵般的忽隐忽现。余金成说:“龚队长,这路太危险,这样吧。我先走,先在前面探路,主要是我们得避开滚石。”龚婵娟在风雨中点了点头,紧跟着余金成往前走。“啊!”龚婵娟脚下一滑,不由自主地大叫一声。余金成转身一看,龚婵娟整个人跌倒了,便立刻冲了过来。龚婵娟在滑倒的瞬间惊恐万分,本能地伸手一阵乱抓,但是越是这样徒劳的抓,整个身体就越是往下滑坠。她的手里只抓到了一把泥石和雨水。余金成边跑过来边呼叫,但所有的声音此刻都被暴风雨淹没了。龚婵娟使劲地让自己贴着陡坡,试图依靠身体增加摩擦力,减小继续滑落的速度。所幸的是在她滑落10多米后,拼命挥舞的右手刚好抓住了一根从塌方泥石流堆中裸露出来的树根,这才勉强止住了下滑。与此同时余金成也冲到了跟前,看到龚婵娟拉着了树根,大声喊:“龚队长,别紧张!快把脚尖往泥里扣,踩实了再用力。”余金成边喊边实施救援,他左手找准旁边的一根树根拽紧,伸出右手,一点点地接近,最终紧紧扣住了龚婵娟的左手,泥石流不断的在龚婵娟和余金成的踏脚处滑落。下面是千岩万壑的悬崖,悬崖底部,独龙江浊浪滔天,伴随着暴风雨发出阵阵狂怒的巨大声浪,仿佛要吞噬世界的一切。余金成拉着龚婵娟,慢慢地一点一点移动,随后又一步步地爬到了相对安全的地带。满身泥水,满身擦伤流血的疼痛,劫后余生的恐惧和委屈……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龚婵娟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从没有经历过危难困苦的姑娘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余金成默默地在旁边陪着,他深知每一位到独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艰辛,也更理解龚婵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队长的不容易。他看到雨水和泪水混杂在龚婵娟的脸庞,却让这张脸更加美丽,甚至有些崇高了。“你知道吗?我太想哭了,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而是因为在你的帮助下我脱离了险境,我现在好想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我很平安……这是我第一次冒险,但这里的干部群众却经常面临这样的险境,老百姓太不容易了,我们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龚婵娟使劲在摇着没有信号的手机,像是和余金成说话,更像是惊魂未定地自言自语。或者是老天感动于龚婵娟、余金成等人为马库独龙族老百姓冒死寻求救援的举动,连续多少日的大暴雨,居然慢慢地小了,停了。5月23日上午10点,独龙江乡组织党员民兵共24人为马库村送来了大米8000斤,食用油107桶,食用盐104袋,以及消炎药、感冒药、防虫蚊叮咬药等一大批应急药物,为马库老百姓解了难,救了急。正是有了龚婵娟等的驻贫工作队的舍生忘死的帮扶工作,马库村一天一天在变化,在发展,全部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的总目标。(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凸显了马库村所面临的受困缺食、外出无路的困境,交代了事件发展背景,为下文故事发展作铺垫。B.小说以扶贫干部的视角叙写独龙乡的地理环境、纯朴民风和贫困现状,更有利于展现扶贫队员的勇气与决心。C.小说综合运用了言行描写、心理描写和形象描写等描写手法,以山路上出现的危险场景渲染人物的形象特征。D.本文从马库村受困写起,以马库百姓获得救助结尾,灾情的圆满解决暗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总目标定能实现。2.文章多次写到暴雨与泥石流,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小说标题“命悬一线”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二、(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硕鼠吴金良上报纸的事是真的。而且是省报,头版二条,500多字。内容大意是:由老杜领导的“灭鼠保粮”办公室一年来工作成效显著,总计灭鼠若干,减少粮食损失若干。报道中两次提到老杜的大名,当然也提到了县里主要领导的名字。尤其厉害的是,报道中说老杜所在的这个县向来是“灭鼠保粮”先进县,并号召各地区向该县学习,彻底消灭鼠害云云。老杜把这个报道浏览了一遍,发现署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省报记者,不认识;另一个叫李小冬,认识。不但认识,而且很熟。李小冬正是“灭保办”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之一,是老杜唯一可以调遣的部下。老杜心里暗骂:这猫逮老鼠的事也值得你点灯熬油写文章登报纸!没事尽给老子找事!他心里狠骂,抬起头来看县长。县长正望着他笑呢,还热情地给他泡了一杯茶,掏出自己的烟来递给老杜一支。老杜慌忙欠着屁股连说“不会抽不会抽”。再呆再痴的人到了这时候也该明白了:这是件好事。老杜放了心,没惹麻烦就好,于是也笑了笑,心里也不再骂李小冬了。县长着实夸奖了老杜一番,说他为县里争了光,说咱们县上了省报头版还是第一回,被誉为“灭鼠保粮”先进县也是第一回,这全是老杜的功劳。老杜虽然厚道,到了这个时候该表示点什么还是知道的。他赶紧强调这是县长领导有方和上级重视灭鼠工作的结果,与自己的工作没多大关系什么什么的。嘴上说,心里又气又忿,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你们谁重视过?说是“灭保办”,平时连报纸也不给订,下乡回来报个差旅费都没人管签字。不是我老杜下死劲给你们抓老鼠,能有今天这一出?老杜为人方正,不大会使假,心里有事,眉眼上就笑得有点虚情假意了。县长可能也看出来了,忙转了话题:“老杜啊,咱县这个荣誉来之不易,要保持,要发扬,要珍惜呀!今后你们工作上有啥困难,你直接找我!”这话挺对老杜的心思,他便连连点头,脸上才又笑出了几分真诚。名字上报纸,怎么说也是件大事。大家都来挤兑老杜,让他请客。老杜推不开,只好掏腰包。候齐了人,开了两桌。花了百多元,喝倒了好几个。老杜半醉半醒、懵懵怔怔往家里走,想起百多块钱的花销,又骂开了李小冬,没事你琢磨点啥不成,给老子登报纸有你什么好儿!猫逮老鼠人逮我,害老子平白扔了百多块钱!踉跄着跨进门,却先打了手电去看那几只大老鼠。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老杜当了“灭保办”主任之后,特意弄个铁丝笼子养了几只老鼠,以便于“了解敌情”,摸清老鼠的生活习性。他用手电照了照铁笼子,老鼠们早就习惯了,都很坦然地接受主人的检阅。也许是长期关在笼子里养尊处优且不必担心天敌侵扰的缘故,这几只大老鼠都长得肥肥壮壮的。老杜看着,摇晃着脑袋笑起来:“想不到你们这些家伙倒叫我风光了一回!”拍拍笼子,回屋睡去。次日,县里开大会,隆重表彰老杜和他的“灭保办”。授锦旗、佩红花,发奖金100元。不过奖金没到老杜手里,早早被几个相好的拿去办了酒席,又喝了个半死。过了几天,地区行署下文件,正式命名该县为“灭鼠先进县”,号召各县向老杜他们学习。“灭保办”从没人待见的苦孩子一下变成了娇宝贝,老杜成了县城里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老杜的风头还没出足。该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安全管理协议3篇
- 贵州警察学院《素描石膏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麻醉机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
- 2024跨国公司信息保密英文协议版B版
- 2024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保密管理与使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含新能源)2篇
- 2024年绿色养殖基地建设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车辆试驾无偿租赁协议样例
- 2024标准化运维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安装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二造《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模拟试卷318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 触电与应急知识培训总结
- 分布式光伏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代理记账机构自查报告范文
- 项目贷款保证函书
-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单词默写表
- 面向5G网络建设的站点供电技术应用与发展
-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核心素养版)
- 洗涤剂常用原料
- 曼陀罗中毒课件
- (新版)焊工(初级)理论知识考试2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