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通鉴纪事本末》选文05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通鉴纪事本末》选文05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通鉴纪事本末》选文05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通鉴纪事本末》选文05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通鉴纪事本末》选文05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纸上谈兵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乃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标题系编者所加)【导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打仗是出生入死的头等大事,赵括却因读了几天兵法,就目空一切,把打仗看得很容易,最终只会祸国殃民,自己也死无葬身之地,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数让之让:谦让B.王不听。听:听凭,听从C.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坐:定罪D.赵王许之许:答应,允许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廉颇易与,且降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兵,死地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B.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C.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D.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2)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10.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标题系编者所加)【导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毛遂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故而敢于不畏同列的嘲笑,勇于向“领导”自荐,其结果,不仅出色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令人刮目相待,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在历史上还留下了美名。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使:派,派遣B.左右未有所称诵诵:颂扬,称颂C.平原君乃与之俱俱:一起,在一起D.十九人相与目笑之目:眼睛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毛遂自荐于平原君而君幸于赵王B.譬若锥之处囊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胜未有所闻某所,而母立于兹D.平原君乃与之俱与赢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B.毛遂自荐于平原君C.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D.十九人相与目笑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9.纸上谈兵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乃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标题系编者所加)【导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打仗是出生入死的头等大事,赵括却因读了几天兵法,就目空一切,把打仗看得很容易,最终只会祸国殃民,自己也死无葬身之地,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数让之让:谦让B.王不听。听:听凭,听从C.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坐:定罪D.赵王许之许:答应,允许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廉颇易与,且降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兵,死地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B.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C.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D.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2)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答案】1.A2.D3.C4.(1)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2)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解析】1.选A项。“让”在这里是“责备”“责怪”的意思。2.选D项。两个“也”都是表判断的句末语气词。A项,两个“与”都用作动词,前者是“对付”的意思,后者是“结交”“亲附”的意思。B项,前者用作副词,是“将”“将要”的意思;后者用作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C项,前者用作动词,可译为“像”“好像”;后者用作代词,可译为“你”“你们”。3.选C项。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兵法”是“学”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当”是“天下莫能”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言”是“兵事”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4.注意“合变”“东乡”的翻译。【参考译文】赵兵屡次被秦军打败,廉颇便下令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敌,气愤得多次斥责他。应侯范睢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10.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标题系编者所加)【导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毛遂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故而敢于不畏同列的嘲笑,勇于向“领导”自荐,其结果,不仅出色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令人刮目相待,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在历史上还留下了美名。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使:派,派遣B.左右未有所称诵诵:颂扬,称颂C.平原君乃与之俱俱:一起,在一起D.十九人相与目笑之目:眼睛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毛遂自荐于平原君而君幸于赵王B.譬若锥之处囊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胜未有所闻某所,而母立于兹D.平原君乃与之俱与赢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B.毛遂自荐于平原君C.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D.十九人相与目笑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答案】1.D2.B3.D4.(1)贤能的人活在世上,好比一个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会立刻穿露出来。(2)如果早把我放在口袋里,早就脱颖而出了,岂止是露出个锥尖而已!【解析】1.选D项。“目”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可译为“递眼色”“相视”。2.选B项。A项两个“于”都用作介词,前者表对象,可译为“向”;后者表被动,可译为“被”。B项两个“之”都用作助词,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两个“所”,前者用作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事物”;后者用作名词,表处所,可译为“地方”。D项两个“与”,前者用作连词,可译为“和”“跟”“同”;后者用作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3.选D项。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只是一般的陈述句。4.注意“其末立见”“蚤”“非特”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