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_第1页
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_第2页
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_第3页
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_第4页
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介入护理案例分享汇报人:xxx20xx-04-01急诊介入护理概述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护理案例二:脑卒中急诊取栓术护理配合案例三:创伤性出血急诊栓塞治疗护理目录CONTENT案例四:其他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实践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急诊介入护理概述010102定义与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诊介入护理在急救医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急诊介入护理是指在急诊情况下,通过介入性技术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护理方式。急诊介入护理重要性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等危急重症患者,急诊介入护理能够迅速开通血管、止血或解除梗阻,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通过急诊介入护理,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如急性疼痛、癌痛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急诊介入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适应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大出血、急性疼痛等危急重症患者。此外,还适用于需要快速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如急性血管栓塞、气管异物等。禁忌症对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恶病质等患者,应谨慎考虑急诊介入护理。同时,对于某些特殊部位或器guan的急诊介入护理,如颅内、心脏等,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护理02患者基本信息及病史患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6岁病史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多年,长期吸烟。此次因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手术名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过程患者入导管室后,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桡动脉成功,置入6F动脉鞘管。经鞘管注入肝素3000U、硝酸甘油200μg。在JL4.0指引导管支撑下,将RunthroughNS导丝送至左冠状动脉开口,沿导丝送入EBU3.5指引导管至左冠开口。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选用BMW导丝通过闭塞病变至远端,沿导丝送入BuMA支架一枚(3.0×24mm),释放支架后造影显示支架膨胀良好,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急诊介入手术过程描述术后护理要点与效果评价3.抗凝治疗护理按医嘱给予抗凝药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小时。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变化。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配合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术后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未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案例二:脑卒中急诊取栓术护理配合03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表现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嗜睡状态,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行头颅MRI+MRA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入导管室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吸氧。在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尾端连接三通及持续加压输液装置。在泥鳅导丝引导下,将6FGuiding送至左侧颈内动脉近端,微导管及微导丝配合下通过闭塞段,微导管造影证实位于真腔,经微导管送入取栓支架,释放支架后撤出微导管及微导丝。等待5分钟后,将取栓支架与Guiding导管一同撤出体外,见取栓支架上捕获大量暗红色血栓。再次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显影良好,前向血流TICI3级。0102030405急诊取栓手术过程描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防止ju部血肿形成。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加强基础护理和康复锻炼。01020304术后观察与并发症预防案例三:创伤性出血急诊栓塞治疗护理04根据出血部位和原因,创伤性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速度快,呈喷射状,短时间内可导致大量失血;静脉出血速度较慢,呈涌出状;毛细血管出血速度最慢,多表现为渗血。出血类型创伤性出血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速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大量失血可导致休克、多器guan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快速、准确地评估出血类型和危害程度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危害程度评估创伤性出血类型及危害程度评估术前准备包括患者准备(如建立静脉通道、备皮、导尿等)和器械准备(如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准备导管、导丝等)。栓塞治疗过程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出血动脉并注入栓塞材料,阻断血流以达到止血目的。栓塞材料可根据出血部位和速度选择,常用的有明胶海绵、dan簧圈、聚乙烯醇等。术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栓塞效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热、感染等)。急诊栓塞治疗过程描述栓塞后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和栓塞部位的情况(如疼痛、肿胀、皮肤颜色等)。同时,需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以判断有无误栓情况发生。效果评价栓塞治疗的效果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来评价。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栓塞后出血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栓塞是否成功;临床表现则可反映患者的出血症状是否得到改善。一般来说,栓塞成功后,患者的出血症状会迅速缓解,生命体征也会逐渐平稳。栓塞后观察与效果评价案例四:其他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实践05协助医生进行患者评估,准备手术所需器械、药品及介入材料,确保手术室环境符合无菌要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如递送器械、药物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护理记录。030201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护理配合评估患者病情及溶栓指征,向患者解释溶栓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溶栓前护理协助医生进行导管插入及溶栓药物输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溶栓效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溶栓中配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并发症发生,做好护理记录及交接班工作。溶栓后监测肺栓塞导管溶栓治疗护理要点针对不同类型急诊介入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器械准备、药品准备等。术前充分准备与医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手术部位观察、并发症预防等,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细致观察其他类型急诊介入手术经验分享总结与展望06实时监测与调整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安全。高效团队协作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确保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强化培训与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急诊介入护理经验总结沟通不畅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护理人员压力大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减压途径,保持团队稳定性。设备与资源不足争取医院支持,更新和补充急诊介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