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优教高中语文名师系列目录感受匠心——鲁迅杂文艺术鉴赏04总结深化——领悟纪念的主题和谋篇05厘清文章思路,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学习运用《为了忘却的记念》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帖,紧密严谨。教学目标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学习反语讽刺的批判艺术。学习革命先烈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教学目标见微知著,词句品读1.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是愤怒到了极点!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和珍“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强调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3.“庸人”“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4.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段政府诬蔑这一次惨案的发生缘由是游行队伍“丛击军警”,政府军被迫作出反击。背部中弹,说明不是正面冲突。“斜穿心肺”这一“斜”字,隐含了子弹有很强大的力量,说明开枪者就在附近,是一种近距离的射杀。5.同去的张静淑君想去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中了四弹,当时游行请愿的人非常多,而一个人在一瞬间就中了四弹,说明军警很多;“其一是手枪”,“手枪”一般是军官拿的,说明军官不仅指挥屠杀,还亲自动手杀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立仆”说明是致命的伤。“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估计一是敌人居高临下,二是直接用枪抵着她的肩膀射击,子弹从肩一直穿透了胸还出来了,说明子弹的威力相当强大。“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杨德群受的是重伤,她应该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而这一个兵还要击打她,说明了杀人者是要置人于死地,反映出杀人者凶残到了极点。表面平静的叙述蕴含着作者藏于笔端的巨大悲愤。6.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作者认为,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先以“煤”作比喻,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评价“三一八”事件,但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作者认为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也就足够了”。引用陶潜的诗句说明,徒手请愿而流血,尽管影响不大,但能在亲族、师友、爱人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血也就没有白流。鲁迅先生针对请愿还说过:“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这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是大大的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你同意不同意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看法?谈谈你的观点。(1)被我们忽视的一个“也”和两个“只”。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7.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虚词是值得重视的。无论是重点段落,还是一些不起眼的段落,就虚词我们都可品出无限的情味。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这两段话,大家可能不会注意虚词“也”,这个“也”有着怎样的意味呢?这个“也”,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的,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提出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一个“也”字,鲁迅先生觉得不够,还辅以一个“早”字,这就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两个“只”,比较容易理解,强调鲁迅先生自己的感情用文字不能倾诉,但又只能用文字来倾诉,足见悲愤之情深沉浓烈,表现了当时鲁迅先生自认为没有更好的形式来纪念逝者的无奈与伤痛。(2)被我们忽略的“正”字。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里的“正”是“刚、恰”的意思,联系句子,这个“正”强调了写作的好时机,突出了必要性和针对性,因为此时写的文章,可唤醒“庸人”,去除健忘症,牢记血债。(3)被我们弱化的两组虚词。①第一组;“才”“便”;“但”“竟”;“向来”“然而”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表明请愿是临时发生的,并没有经过“预谋”,而惨案发生是那么的突然。“才”“便”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没有想到“执政府”竟如此残忍地杀害“请愿群众”。“居然”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诧异,他都不相信“噩耗”,怀疑是“传说”,可见反动派是多么的凶残。“但”“竟”“向来”“然而”“也”写出了统治者下劣凶残的程度闻所未闻:“况且”“更”,表明善良谦和的刘和珍竟“无端”遭遇毒手,更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这一系列虚词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惊”与“疑”,还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大愤。②第二组:“竟会”“竟至”“竟能”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三个词都有完全没有料到之意,但又有细微的差别。“竟会”,指完全没有料想到,居然会如此,突出了“凶残”的程度;“竟至”,指完全没有想到,居然能达到,突出“下劣”的程度。这两个词均含着憎恶贬斥的情感;“竟能”,指完全没想到,居然能做到,突出了中国女性临难“从容”的程度,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她们勇毅精神的颂赞之情。感受匠心,艺术鉴赏1.品味个性鲜明的语言。(1)下面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会其表达效果。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本段文字的个性体现如下:首先,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与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其次,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例如,有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句子(“沉……亡”);有把抽象事理形象化的句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有重复含深意的句子(始终微笑着/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已经说过/还有要说的话)。(2)整体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并体会这种语言风格所传达的思想。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明显,本文非常突出地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一些特点。归纳为如下几点:①否定性的语言,更能体现深挚复杂的情感;②语言的紧张对立,如“真的猛士”和“庸人”;③反复,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④善用整句、长句表达复杂的情感;⑤反语,讽刺,显出鲜明的战斗性。(3)理解鲁迅先生“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行文方式,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行文方式,也是贯穿他一生的主题之一。鲁迅的一篇小说《在酒楼上》中说过,吕纬甫像苍蝇一样飞开去,绕个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鲁迅是极不相信自己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鲁迅先生不相信文字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却又不得不写下去。终其一生他都在说谎骗人和说真话之间徘徊,以致临死之前还写下了“我要骗人”。这是鲁迅先生思想上的矛盾,要注意体会其中深沉绝望却又反抗绝望的情感。我要骗人2.品味特殊的表现手法。(1)贬己扬他的反衬。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先生先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是从形式上的师生关系角度说的。当时鲁迅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刘和珍是该校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确是师生关系。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从刘和珍牺牲的意义角度说的。刘和珍为爱国而献身,而自己却“苟活到现在”,就此而言,她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应当尊敬的先生,“我”应当对她奉献我的尊敬。这里通过贬己扬他的反衬,使得文章所呈现的思想内蕴不但感人至深,而且发人深省。(2)形象生动的类比。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大量的木柴”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人类前行的历史。这里用类比的写法,指出向反动派请愿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3)传神的漫画笔法。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污……。短短的一段话,极为精彩,极具讽刺意义。“昂起头”“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极不协调的形象活画出中外杀人者凶残无耻的嘴脸。(4)短促的句式。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一段在句式上有何特点?鲁迅先生多用急促的短句。一是表达内心的沉痛,如开头一句,一字一顿,气断声吞,声声泣血,字字含悲;一是表达一种无法控制的激愤情绪,集中在后半部分。(5)富赡的长句。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一长句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一是与追悼会现场沉重悲凉的氛围合拍,二是指出这一天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天,照理,这样的民国政府理应是民众的政府,可现在沦为了屠杀民众的凶手。这是应牢记在心的,血债需要血还;这一天,让我们无比的悲痛。3.品味标题的特殊意味。“记念刘和珍君”,这一标题值得揣摩。首先,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在自己的学生“刘和珍”后着一“君”字,仅是出于礼貌吗?不仅如此,还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这位谦和、善良、富于反抗精神的学生的敬重。“记念”注解上说,现在写作“纪念”,也就是说二者等同。这样说是否符合鲁迅先生本意呢?让学生揣摩,学生们一般能说出“铭记与怀念”“记住与惦念”“记述与纪念”的意思,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多了一些情味。从标题上可以见出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主要是第三部分,加之相关的部分也不及文章一半,那么,可否将标题改为“‘三一八’惨案有感”?这里就涉及切入点与情感表达的问题。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更能表现段政府的凶暴、流言家的下劣,更能表现鲁迅先生内心的沉痛与激愤,更能表达鲁迅先生的反思与总结。4.品味特殊的结构。《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篇简单的写人的文章,特有的结构,为文章思想感情服务。总体来说,明线是“纪念刘和珍君”,暗线是“鲁迅先生的悲愤的思想感情”文章按“纪念目的”“纪念内容”“纪念意义”三部分来结构全文,重心在“纪念”。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的两周来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内陆水路货物运输代理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传媒行业设计人员派遣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征收与补偿安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上市公司人事劳动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个人旅游线路设计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钢结构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承包合同2篇
- 2025版智慧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内墙批灰与智能家居照明系统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破损兵马俑修复的碎片多尺度全局T o k e n掩码学习分类研究
- 2025年度商铺租赁合同(含租赁物安全责任)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教学查房及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
- 三方采购协议范本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倾听是一种美德
- 武汉东湖宾馆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