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B卷)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3章第2节。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一种关键的金属——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期表中所在周期属于长周期B.和互为同位素C.和具有相同的性质D.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35〖答案〗C〖解析〗【详析】A.周期表中Re位于第6周期,属于长周期,A项正确;B.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C.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不同,C项错误;D.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分别为110、75,两者相差35,D项正确;故选C。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结构式: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乙烯分子的结构式:D.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答案〗B〖解析〗【详析】A.水分子中每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还有2对孤电子对,水分子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故A正确;B.聚丙烯的链节中只有2个碳原子在主链上,还有一个是甲基,故B错误;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每个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故C正确;D.甲烷为正四面体,且氢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故D正确;〖答案〗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与液溴在铁粉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得溴苯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溶液褪色C.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发生取代反应D.煤中含有甲苯和苯,可直接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详析】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氯化氢,A项错误;B.石油裂解气中含有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溶液褪色,B项正确;C.1mol乙烷中含有6mol氢原子,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mol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D.煤中不含甲苯和苯,且它们是在干馏时产生的,D项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物质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与乙烯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它们一定互为同系物D.和为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详析】A.和都是氧气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B.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C.不一定是丙烯,若是环丙烷,则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D.和均为3-甲基戊烷,属于同一种物质,D项正确;本题选D。5.在密闭系统中发生反应,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将粉碎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答案〗D〖解析〗【详析】A.反应有气体参加,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C.将粉碎,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容器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符合题意;故选D。6.下述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方案目的收集纯净的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分离苯和选项CD方案目的在光照条件下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答案〗D〖解析〗【详析】A.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B.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能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C错误;D.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类比”合理的是()A.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则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B.Mg、Al与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Mg作负极,故Mg、Al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也是Mg作负极C.铜与硫黄加热反应生成,则铁粉与硫黄加热反应生成FeSD.中Cl的化合价为+1,则中F的化合价为+1〖答案〗C〖解析〗【详析】A.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吸热,A项错误;B.Mg、Al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Mg作正极,B项错误;C.硫的氧化性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只能将其氧化至低价态,铜与硫黄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亚铜,铁与硫黄反应生成硫化亚铁,C项正确;D.F的非金属性大于O,中F的化合价为-1,D项错误。〖答案〗选C。8.在四个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且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mol⋅L⋅s B.mol⋅L⋅minC.mol⋅L⋅min D.mol⋅L⋅min〖答案〗A〖解析〗【详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A、B、C、D四个选项都用氨气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0.6mol⋅L⋅min,0.3mol⋅L⋅min,0.4mol⋅L⋅min,0.5mol⋅L⋅min,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mol⋅L⋅s;故A项符合题意。9.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以下装置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开展了实验探究,结合探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②③的能量主要转化形式相同B.装置②能形成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装置②③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原电池电极材料应满足的条件D.对比①②中Cu片上是否有气泡,可预测②中电流表指针会偏转〖答案〗A〖解析〗〖祥解〗由图可知,装置①③不构成原电池,而装置②构成了原电池;【详析】A.装置①③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装置②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B.装置②满足形成原电池的条件,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B项正确;C.装置②中锌、铜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装置③中两电极都是锌电极,不能形成原电池,则装置②③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原电池电极材料应满足的条件,C项正确;D.装置①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锌片上有气泡逸出,铜片上没有气泡逸出,装置②中锌、铜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逸出,电流表指针会偏转,D项正确;选A。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2.5mol⋅LK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KOH溶液的体积是()A.120mL B.60mL C.45mL D.15mL〖答案〗A〖解析〗【详析】总反应中Cu为还原剂,为氧化剂,得电子数为,则Cu失电子数也为,,反应生成,恰好沉淀需,,A项符合题意。11.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A.状态Ⅰ→状态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状态Ⅱ的总能量小于状态Ⅲ的总能量C.该过程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D.状态Ⅲ→状态Ⅳ可用方程式表示为〖答案〗B〖解析〗【详析】A.状态Ⅰ→状态Ⅱ的过程中,水吸收太阳能断裂O-H键,该过程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B.状态Ⅱ到状态Ⅲ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则状态Ⅱ的总能量大于状态Ⅲ的总能量,B错误;C.变化过程涉及氢氧极性键的断裂、氢氢非极性键和氧氧非极性键的形成,C正确;D.状态Ⅲ→状态Ⅳ过程中过氧化氢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项正确;故选:B。12.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2.8mol水蒸气,发生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容器中,第1min时氢气的反应速率mol⋅L⋅minB.甲容器中,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C.反应过程中,甲容器的温度比乙容器的温度高D.乙容器中C点时,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0%〖答案〗A〖解析〗【详析】A.甲容器中,第1min时氢气的反应速率是指瞬时速率,无法计算,A项错误;B.由图可知A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点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B项正确;C.由图可知,甲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快,即反应速率快,所以甲容器中的温度比乙容器中的温度高,C项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乙容器中C点时生成1.2molCO,则同时消耗1.2mol,生成1.2mol,所以平衡时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1.2mol、1.2mol,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D项正确;故选A13.X、Y、Z、W为不同主族前20号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仅Z、W位于同周期,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M层有5个电子,原子序数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B.推测可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氧气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W>Y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B〖解析〗〖祥解〗由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知Z为O,Z、W位于同周期,且W在四种元素中半径最小,则W为F,根据Y原子的M层有5个电子可知Y为P,原子序数满足,则X为Ca。【详析】A.氟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项错误;B.推测与性质相似,都可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氧气,B项正确;C.氟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氟化氢的还原性比磷化氢弱,C项错误;D.Y为P,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是中强酸,D项错误;故选B。14.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色溶液中不含I⁻C取足量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硫酸有剩余D将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的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置于冷水、热水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置于热水中的试管比置于冷水中的试管先出现沉淀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详析】A.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也能氧化,所以无法判断、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B.氯水过量会将氧化成,再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B错误;C.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用稀盐酸、氯化钡检验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无法说明硫酸有剩余,C错误;D.两支试管中只有温度不同,所以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能引起痛风的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Q、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M同主族,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2)元素Y、Z、M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3)M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4)由Q、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___________。〖答案〗(1)①.第2周期ⅥA族②.(2)(3)①.②.离子键、共价键(4)①.②.(或)(5)〖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和图中各元素成键个数可知:Q为H,X为C,Y为N,Z为O,M为Na。(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Ⅵ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2)Y为N,Z为O,M为Na,根据层多径大、核大径小原则,元素Y、Z、M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M为Na,单质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化学式是,其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离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4)Q为H,Y为N,Z为O,由Q、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5)为CO2,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16.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Ⅰ.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按连接顺序填字母)。Ⅱ.在一定条件下可将还原。甲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___________。(4)在装置M中和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Ⅲ.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仅含NO、)。已知吸收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5)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α表示中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一定体积的恰好被25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g,则x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1)(2)ACDF(或ACDCF)(3)①.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4∶3(5)①.50%②.1.25mol·L(6)1.8〖解析〗(1)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装置为氨气的制备装置,C装置为干燥装置,D装置为收集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故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ACDF;(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铜和浓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NH3和NO2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NH3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5)由图可知,氮氧化物吸收率最高时,α=50%,c(NaOH)=1.25mol·L−1;(6)一定体积的NOx恰好被250mL2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g,根据题意可知,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aOH与NOx物质的量比为1:1,故NOx物质的量为0.5mol,故,解得x=1.8。17.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已知断开1mol、、键所需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若有2mol生成时,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2)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Ⅰ28082Ⅱ280124Ⅲ350a82①表中___________。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甲”或“乙”)。(3)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为,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适当过量的,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图2是和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①相同温度下,2mol和1mol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2mol具有的总能量。②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③下列叙述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C.的质量不再改变D.〖答案〗(1)①.放出②.92(2)①.②.Ⅰ和Ⅲ③.乙(3)①.>②.0.1mol⋅L⋅min③.70%④.AD〖解析〗(1)根据=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可得该反应=(946+3×436-6×391)kJ·mol-1=-92kJ·mol-1,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2mol生成时,放出92kJ热量;(2)①该实验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则NO初始浓度应保持一致,则a=;②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时,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实验Ⅰ和实验Ⅲ催化剂表面积相同,而温度不同,可达到实验目的;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结合图像可知乙表示实验Ⅱ的曲线;(3)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相同温度下,2mol和1mol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具有的总能量。②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0.1mol⋅L⋅min;平衡时的转化率=;③A.该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恒定,则密度恒定,不能根据密度不变判断平衡状态,故A符合题意;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C.的质量不再改变可说明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平衡时,,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D。18.烯烃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其反应机理及合成路线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Ⅰ.乙烯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相关离子未画出):(1)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Ⅱ.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2)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产物C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4)以下是合成苯乙烯的一种路线: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已知:,该反应为烯烃的臭氧化反应,R、R'和R''可以为任意烃基或者H原子。由此推断分子式为的烯烃发生臭氧化反应最多有___________种产物。〖答案〗(1)①.催化作用②.(2)(3)(或)(4)①.加成反应②.(5)4〖解析〗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结合题干(3)可知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D为。(1)①由乙烯催化氧化的过程可知,和是循环使用的,故可认为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②乙烯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的化学方程式为n,故〖答案〗为:n;(3)据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或,故〖答案〗为:或;(4)①反应①为与CH2=CH2在H3PO4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反应①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②反应②为与CH3CH2Cl在AlCl3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HCl,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5)C4H8有如下三种结构:CH2=CHCH2CH3、CH3-CH=CH-CH3和,根据题中信息,C4H8中碳碳双键被氧化断裂的情况如下:,三种烯烃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有HCHO、CH3CH2CHO、CH3CHO、,故氧化产物最多有4种,故〖答案〗为:4。安徽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B卷)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3章第2节。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一种关键的金属——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期表中所在周期属于长周期B.和互为同位素C.和具有相同的性质D.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35〖答案〗C〖解析〗【详析】A.周期表中Re位于第6周期,属于长周期,A项正确;B.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C.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不同,C项错误;D.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分别为110、75,两者相差35,D项正确;故选C。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结构式: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乙烯分子的结构式:D.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答案〗B〖解析〗【详析】A.水分子中每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还有2对孤电子对,水分子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故A正确;B.聚丙烯的链节中只有2个碳原子在主链上,还有一个是甲基,故B错误;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每个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故C正确;D.甲烷为正四面体,且氢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故D正确;〖答案〗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与液溴在铁粉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得溴苯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溶液褪色C.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发生取代反应D.煤中含有甲苯和苯,可直接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详析】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氯化氢,A项错误;B.石油裂解气中含有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溶液褪色,B项正确;C.1mol乙烷中含有6mol氢原子,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mol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D.煤中不含甲苯和苯,且它们是在干馏时产生的,D项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物质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与乙烯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它们一定互为同系物D.和为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详析】A.和都是氧气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B.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C.不一定是丙烯,若是环丙烷,则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D.和均为3-甲基戊烷,属于同一种物质,D项正确;本题选D。5.在密闭系统中发生反应,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将粉碎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答案〗D〖解析〗【详析】A.反应有气体参加,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C.将粉碎,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容器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符合题意;故选D。6.下述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方案目的收集纯净的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分离苯和选项CD方案目的在光照条件下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答案〗D〖解析〗【详析】A.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B.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能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C错误;D.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类比”合理的是()A.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则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B.Mg、Al与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Mg作负极,故Mg、Al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也是Mg作负极C.铜与硫黄加热反应生成,则铁粉与硫黄加热反应生成FeSD.中Cl的化合价为+1,则中F的化合价为+1〖答案〗C〖解析〗【详析】A.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吸热,A项错误;B.Mg、Al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Mg作正极,B项错误;C.硫的氧化性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只能将其氧化至低价态,铜与硫黄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亚铜,铁与硫黄反应生成硫化亚铁,C项正确;D.F的非金属性大于O,中F的化合价为-1,D项错误。〖答案〗选C。8.在四个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且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mol⋅L⋅s B.mol⋅L⋅minC.mol⋅L⋅min D.mol⋅L⋅min〖答案〗A〖解析〗【详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A、B、C、D四个选项都用氨气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0.6mol⋅L⋅min,0.3mol⋅L⋅min,0.4mol⋅L⋅min,0.5mol⋅L⋅min,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mol⋅L⋅s;故A项符合题意。9.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以下装置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开展了实验探究,结合探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②③的能量主要转化形式相同B.装置②能形成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装置②③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原电池电极材料应满足的条件D.对比①②中Cu片上是否有气泡,可预测②中电流表指针会偏转〖答案〗A〖解析〗〖祥解〗由图可知,装置①③不构成原电池,而装置②构成了原电池;【详析】A.装置①③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装置②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B.装置②满足形成原电池的条件,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B项正确;C.装置②中锌、铜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装置③中两电极都是锌电极,不能形成原电池,则装置②③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原电池电极材料应满足的条件,C项正确;D.装置①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锌片上有气泡逸出,铜片上没有气泡逸出,装置②中锌、铜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逸出,电流表指针会偏转,D项正确;选A。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2.5mol⋅LK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KOH溶液的体积是()A.120mL B.60mL C.45mL D.15mL〖答案〗A〖解析〗【详析】总反应中Cu为还原剂,为氧化剂,得电子数为,则Cu失电子数也为,,反应生成,恰好沉淀需,,A项符合题意。11.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A.状态Ⅰ→状态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状态Ⅱ的总能量小于状态Ⅲ的总能量C.该过程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D.状态Ⅲ→状态Ⅳ可用方程式表示为〖答案〗B〖解析〗【详析】A.状态Ⅰ→状态Ⅱ的过程中,水吸收太阳能断裂O-H键,该过程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B.状态Ⅱ到状态Ⅲ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则状态Ⅱ的总能量大于状态Ⅲ的总能量,B错误;C.变化过程涉及氢氧极性键的断裂、氢氢非极性键和氧氧非极性键的形成,C正确;D.状态Ⅲ→状态Ⅳ过程中过氧化氢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项正确;故选:B。12.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2.8mol水蒸气,发生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容器中,第1min时氢气的反应速率mol⋅L⋅minB.甲容器中,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C.反应过程中,甲容器的温度比乙容器的温度高D.乙容器中C点时,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0%〖答案〗A〖解析〗【详析】A.甲容器中,第1min时氢气的反应速率是指瞬时速率,无法计算,A项错误;B.由图可知A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点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B项正确;C.由图可知,甲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快,即反应速率快,所以甲容器中的温度比乙容器中的温度高,C项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乙容器中C点时生成1.2molCO,则同时消耗1.2mol,生成1.2mol,所以平衡时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1.2mol、1.2mol,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D项正确;故选A13.X、Y、Z、W为不同主族前20号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仅Z、W位于同周期,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M层有5个电子,原子序数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B.推测可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氧气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W>Y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B〖解析〗〖祥解〗由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知Z为O,Z、W位于同周期,且W在四种元素中半径最小,则W为F,根据Y原子的M层有5个电子可知Y为P,原子序数满足,则X为Ca。【详析】A.氟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项错误;B.推测与性质相似,都可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氧气,B项正确;C.氟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氟化氢的还原性比磷化氢弱,C项错误;D.Y为P,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是中强酸,D项错误;故选B。14.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色溶液中不含I⁻C取足量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硫酸有剩余D将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的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置于冷水、热水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置于热水中的试管比置于冷水中的试管先出现沉淀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详析】A.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也能氧化,所以无法判断、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B.氯水过量会将氧化成,再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B错误;C.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用稀盐酸、氯化钡检验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无法说明硫酸有剩余,C错误;D.两支试管中只有温度不同,所以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能引起痛风的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Q、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M同主族,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2)元素Y、Z、M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3)M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4)由Q、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___________。〖答案〗(1)①.第2周期ⅥA族②.(2)(3)①.②.离子键、共价键(4)①.②.(或)(5)〖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和图中各元素成键个数可知:Q为H,X为C,Y为N,Z为O,M为Na。(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Ⅵ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2)Y为N,Z为O,M为Na,根据层多径大、核大径小原则,元素Y、Z、M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M为Na,单质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化学式是,其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离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4)Q为H,Y为N,Z为O,由Q、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5)为CO2,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16.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Ⅰ.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按连接顺序填字母)。Ⅱ.在一定条件下可将还原。甲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___________。(4)在装置M中和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Ⅲ.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仅含NO、)。已知吸收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5)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α表示中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一定体积的恰好被25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g,则x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1)(2)ACDF(或ACDCF)(3)①.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4∶3(5)①.50%②.1.25mol·L(6)1.8〖解析〗(1)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装置为氨气的制备装置,C装置为干燥装置,D装置为收集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故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ACDF;(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铜和浓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NH3和NO2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NH3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5)由图可知,氮氧化物吸收率最高时,α=50%,c(NaOH)=1.25mol·L−1;(6)一定体积的NOx恰好被250mL2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g,根据题意可知,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aOH与NOx物质的量比为1:1,故NOx物质的量为0.5mol,故,解得x=1.8。17.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已知断开1mol、、键所需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若有2mol生成时,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2)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Ⅰ28082Ⅱ280124Ⅲ350a82①表中___________。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甲”或“乙”)。(3)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为,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适当过量的,在一定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升国旗活动方案
- 端午节聚餐活动方案
- 2024至2030年披肩式工帽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漂精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三合一复合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 2024至2030年中国乐香鸡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A字反光护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纸制台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货运代理合同代理服务内容
- 电力工程验收附件模板
- 简述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课件
- 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
- 砷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道路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
- 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措施
- 新版幼儿园安全用电课件ppt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客舱服务与的管理》课程标准.doc
- 材料成型概论 第四章 挤压成型
- 三峡教学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