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0/00/wKhkGWcRkPOAfqChAANBePJ9tQM032.jpg)
![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0/00/wKhkGWcRkPOAfqChAANBePJ9tQM0322.jpg)
![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0/00/wKhkGWcRkPOAfqChAANBePJ9tQM0323.jpg)
![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0/00/wKhkGWcRkPOAfqChAANBePJ9tQM0324.jpg)
![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0/00/wKhkGWcRkPOAfqChAANBePJ9tQM0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PAGEPAGE8高雄都会区竞争趋势下的发展研究策略.()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发展策略--地区行销与互动管理之实证分析汪明生*马群杰**摘要高雄市正由一个依赖重工业的都市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失业率的增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即成为当前地区发展所面对的首要挑战,两岸又已于去(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成为正式会员,可预见往后高雄所面临的发展情势必将比今日更为严峻。加上长期以来中央政策的推展未能结合高雄地方民意的需求,导致地方发展资源的错置;而长期被忽视的结果也造成地方各界对地方发展事务被动冷漠,究其原因之一,乃在于地方公私部门间长期缺乏理性的沟通与互动所致。因此,在进行「地区行销」(placemarketing)中对外招商、吸引产业与人才的同时,如何进行内部行销以促进地区内部各界积极参与及共识达成,才是更为根本与迫切的工作。本文先对地区行销之发展背景及理念作一审视,再藉由区位商数分析来探求今日高雄地方产业的困境;同时透过互动管理(interactivemanagement,IM)的研讨机制归纳出「两岸加入WTO后高雄地方发展」的十项竞争策略,并绘制增强结构(enhancementstructure)图,藉以有效厘定地区发展策略并厘清规划盲点。研究中亦发现虽然高雄地区内部公私群体间对于地方发展策略存有差异,但经由两回合三阶段的互动会议后公私两群体间之认知差异已能有效降低。研究结果建议,由于面临到地区发展资源的日趋匮乏,因此在进行策略性的地区行销规划时,唯有凝聚共识与厘清地方发展问题,才能将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配置。本文所介绍的方法与成果应可提供有关单位相关作法之参考。关键词:地区行销互动管理高雄地方发展增强结构图*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壹、绪论在全球化经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已不再重要的现在,地区兴起、地方自主已然成为区域发展最有效的方向。因应这个时代趋势的推展,在地方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行政管辖日益减少,而地区和地区之间也开始以充分合作的方式来求取竞争优势,进而以企业化竞争方式提升地方发展优势;在地方政府的角色方面,政府塑造良好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吸引人才内流,而地方企业吸引到好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素质对地区发展前景极有正面助益(钟起岱,2000)。当此之时,传统地方向中央申请补助、被动执行中央政府决策的地区发展政策已经有所不足,同时既有的行动成果已无法切合现阶段地区发展所求(Drucker,1997;Stough,1998),因此,地区发展行动也遭遇到重大瓶颈。就此而言,高雄市的地方发展也同样面临到类似的发展课题。高雄地区以往建设皆依靠中央,而传统注重工业发展的背景更使地区形象长期受扭曲,导致人口及产业逐渐流失、地区经济发展减缓(汪明生,马群杰,1998)。为求突破此一发展瓶颈,高雄市政府主动配合经建会规划的「绿色硅岛」愿景,在行政院的支持下计划结合高雄港和高雄都会区优越的产业与地理条件,积极推动地区产业的转型,以「制造业培养服务业,服务业支持制造业」的理念,规划发展出包括「多功能经贸园区」、「高雄软件科技园区」与「国际软件研发中心」等投资专区;特别是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的动工兴建,更将为高雄都会区连结成一个体系完整的地区经济体。若高雄地区能再有效配合与掌握外在环境发展契机,就可望调整高雄都会区的产业失衡状态,将其发展成为高生活品质的新兴都会。虽然高雄地区正积极朝向都会区的再发展目标迈进,但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经常扮演主导者的角色,既有的地方发展行动也多采取从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因而多数民众对地区发展缺乏参与感,对地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且行动力不足;另方面,也因政府与民间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互动,故民众对于地方发展信息的了解不足,无法有效凝聚对于地区发展的行动共识,从而影响到地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导致地方发展迭遭困境。「地区行销」(placemarketing)是为因应地区发展的困境而产生,其有别于传统由上而下的社会模式(socialmodel)地区发展策略,而强调采取由下而上(bottom-up)的新需求面经济模式(economicmodel)(Porter,1995),将地区视为一市场导向的企业、地区未来的发展视为一可吸引人的产品,透过由下而上的地方管理策略来提升地方民众对地区发展工作的认同(Kotleretal.,1993;Kotler,2002;ShortandKim,1999)。同时藉由结合地区公私部门的资源,考虑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的策略定位,锁定目标市场(即标的产业及人口)的需求以主动地进行地方发展的策略规划行动(Harvey,1989;KearnsandPhilo,1993;LoganandMolotch,1987)。由于在策略规划的行动中,地方多元群体不能只是被动等待政府政策的形成与执行,因此唯有掌握地区行销的精义,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凝聚共识、认清地方发展问题所在,如此才能为地方谋求最佳的利益(谢庆达译,1998,吴秀光,2001)。尽管近年来国内地区对于地区行销的研究众多,然相关研究多着重于短期形象策略的研拟(黄泽铭,1998;郭幸福,1998;骆焜祺,2001;潘有谅,2001;杨雅惠,2002),鲜少探求到地区行销的基本意涵与较深层的发展理念,对于地方发展的助益多限于治标的层面,而未就地区整体发展与长远规划做考量,因而行销策略的规划与整体资源的配置无从紧密结合。事实上地区行销所注重的不只是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强调地方民众的支持与对未来发展的共识(Ward,1996),由于地区行销的规划行动往往牵涉到多元社会中利益与认知的冲突,其需要地方公私部门、利益团体及市民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地方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确认利害关系人及组织居民的共识,也就成为地方策略规划的最核心问题(汪明生,张宁,2001)。换言之,地方群体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针对地区行销策略的规划进行优先排序以达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应该是当前国内地区推动地区行销策略的重点课题。由于两岸已相继于去(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故而日后高雄地区除了面临国内地区间的资源竞争外,更将直接面对国际与大陆地区的严峻挑战。当此之际,高雄地区如何建立发展共识,并形成标的与策略,即有赖公私部门对于地方发展规划的协力参与。因此,本研究即先对高雄地区进行区位商数分析以了解地方发展困境,其次并以探讨「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为核心,藉由结合地区行销之由下而上的地方发展理念与互动管理(InteractiveManagement,IM)之集体决策辅助机制来研拟高雄地方发展策略,以了解地方公私群体对于高雄地区长短期发展策略之优先排序,期能凝聚共识,使有限的地方发展资源达成最适的配置。贰、竞争趋势下的地区整体发展一、企业性地方发展的兴起在二次大战之后的三十年间,随全球经济情势的改变,传统对地区发展采行的计划管理模式已逐渐转向市场途径来做地方发展。以往中央政府对地区发展采取主导规划的方式来掌控地区发展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然到了1990年代,随着国际间的竞争越趋激烈,地区发展工作也从原本的中央管制到地方分权,创造出适合地区特色的地区发展模式(GoldandWard,1994;OsborneandGaebler,1992;ShortandKim,1999)。由于既存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过于偏向衡量地方表现、而不是探讨对地区竞争优势有正面助益的因素上。因此,必须要将现在的研究焦点由以往着重在研究市场因素(marketfactors)转向研讨有助于地区竞争力的非市场因素(non-marketfactors)(CalavitaandCaves,1994;Stimsonetal.,2002)。换言之,地方发展除了硬设备应要加强,如城市的整体规划、公共财的提供外,在观念的更新与共识的凝聚上面更为重要(LoandYeung,1998)。传统的地区发展较注重实体空间的配置问题,为一蓝图式的规划方式(汪明生,马群杰,1998),其重视的是实质面的建设并以设计为导向,偏重公共决策中的过程面,这种传统蓝图式的规划的盲点由于过份强调实质环境的规划面,因而造成都市发展目标的不明确以及民众参与的不足(GoldandWard,1994)。地区发展的工作相当复杂,一方面涉及到公共财和社会福利效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市场法则的运作,故应在地区发展的市场中从事激烈的竞争,获取有形或无形的利益(GoldandWard,1994)。因此,针对传统都市计划的缺失,Faludi(1987)提出了「决策中心观」(decision-centeredview)的规划观念,认为都市规划的目标不仅是一个组合完备且适合居住的都市空间而已,亦应为一个组织良好的公共决策系统。依照决策中心的发展理念,其将地区发展由传统技术面的都市规划转化为政策面的公共事务管理。换言之,地区发展企业性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以计划管制的方式进行,而应以自由市场的概念,透过私人资金、企业精神、及公私协力间的有效汇合以获取经济目标的达成,藉此将以往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地区发展行动转为朝向着重市场竞争取向的地区企业性主义(regionalentrepreneurialism)方向迈进(KearnsandPhilo,1993)。由于今日地区间的竞争局势越趋激烈,因此这种有别于传统地区发展的做法,亦已被视为是提升地区本身竞争力的要项之一(Paddison,1993)。二、需求导向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地区要追求经济成长,即必须在企业主与产业间,发展出优势竞争的经营策略,作为当地经济的盘石;不论任何地区在现今经济环境下处于强势或弱势。在今日,地区与地区间相互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若一地区仅消极地要求地区发展维持现状,则其生存发展空间将愈来愈狭小,终至受到淘汰。因此不管是为了迎头赶上或仅求保持优势,越来越多地区与产业透过彼此通力合作以寻求一切足以维持竞争优势的作法-寻找新兴市场、更佳的供应厂商、改良经营方法、以及更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等。最近几年来,无论是经济发展扶摇直上,或在衰败中挣扎的地区,两者均同样面临到这项挑战(Kanter,1995)。为求有效地响应上述挑战,地区应发展另一种和以往全然不同的思考模式,以突破传统发展理论在地区经济发展遭遇到的瓶颈。就这方面而言,由Blakely(1994)所提出的替代法则可以将现存的概念做一整合,并做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行动基础,如【表1】。表1地方经济发展新旧概念比较元素旧观念新观念就业较多的工厂=较多的工作工厂应发展适合当地人口的工作发展基础建设经济部门建设新的经济制度区位资产比较利益奠基于实质的资产上面比较利益奠基于有品质的环境上面知识资源可提供的劳动力知识就是财富的来源资料来源:Blakely(1994),‘PlanningLocalEconomicDevelopment-TheoryandPractice‘,如【表1】所示,其为替代法则的新概念与以前的旧概念比较。在新的地方经济发展观念之中,所谓的「就业」不再只是运用降低工资的手段来增加就业人口,而是更进一步提供诱因以改善地方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增加劳动价值的目的。在发展基础上,由传统的「着重部门划分、忽略系统内部问题」,转而为「找出地区经济问题」及「改变制度的安排」,透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制度以求得总体经济发展。在地方资产方面,注重的是人力资源的品质而非土地价值;在知识资源方面,则强调地方经济发展将有赖地区使用高教育资源及研究机构的能力,藉此创造活化地区经济的工作机会,同时维持这些工作的稳定性。公共部门传统上在地区经济活动中掌控了所有资源,处理官僚行政的立即性问题,但随着整体经济情势的转变,拥有『前瞻性』事先的防范更重于事后的弥补,主要任务应是展望未来,做前瞻性的思考,将建议转换为政策。当此之时,市场机制的地区发展已是复苏地区经济「唯一可行的途径」(King,quotedinDuncanandGoodwin,1987)。这种前瞻性的政府做事不脱两项基本原则:一为预防胜于补救;一为以前瞻性的眼光考量地区未来发展方向。而整体经济情势之中最大的转变也由以往注重供给面经济转化为朝向需求面经济发展,这就是以Porter(1995)的需求面经济模式(economymodel)来取代传统的供给面社会模式(socialmodel),此可由【表2】中明确得知。过去数十年以来,尽管各国政府针对复苏地区的行动投下大量资源建设,但诸如地区定位、就业提供、财富创造及基础设备的建立等谋求地区经济永续发展的工作成果却仍有限(Swyngedouw,1997)。过去的社会模式(socialmodel)在引领地区发展方面,是以契合个人的需要为主要的工作重点,诸如住屋供给以及财产补贴等着重在有形资源的建设,这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对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却没有显著效率,这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全盘性、整体性的发展策略,将地区独立于周遭经济发展之外,因此地区发展将窒碍难行。换言之,过去的社会模式地区发展策略在现今情势下已经遭遇到瓶颈,无法有效吸引私部门对工作机会的提供和对产业的设置。传统-供给面社会模式(socialmodel)新-需求面经济模式(economicmodel)资本社会:重分配财富经济:创造财富组织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私部门、公私协力企业创造受补贴型的企业创造可获利的企业经济独立于总体大环境经济之外和地区经济发展相整合产业创造地区服务型的产业创造出口导向的产业人力有技术经验的少数人力贡献于社会服务部门有技术经验的多数人力资源致力于建设性产业机构创造出特殊性质的机构私部门及公私协力参与发展工作发展对策运用补贴的方法来平衡都市内部经营的缺失直接面对都市内部经营的缺失并予以解决产业经营政府以提供资金或服务的方式直接介入产业发展活动政府致力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表2内部都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料来源:Porter,1995本研究整理而经济模式(economicmodel)则是从需求面来进行考量,将地区产业做好定位,不仅着重对内供给,且考虑以外销来活化地方,进一步和其它地区、其它国家做竞争。这种地区发展的方式也就是将地区对产业由以往的涉入、主导影响角色转变为从旁协助,发展良好竞争环境,如此一旦产业获利,则地区亦可同时达成经济持续成长发展的目标。而这种永续成长需地区发展概念有一种特色,即是涉入者不仅限于单一单位,而是涵括了地区政府、私人产业及地区发展非营利机构的整合运作(Porter,1995),这种公私部门间的协力合作除了符合社会经济潮流的发展(吴济华,2001)外,更能有效地促进地方整体的发展(Stough,1990;Johanssonetal.,2001)。三、地区发展的整体性评估在进入到后WTO时代,由于面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规范及其它地区之激烈竞争,地区需不断地进行创造性资产并发挥其潜力(Ache,2000),其不但反映于都市意象之创造与提升上,更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使资源依照永续发展之原则作最佳利用,以提升生活水准、确保充分就业,此即为地区发展之基础(Knight,1995)。依此,Kanter(1995)认为「把才智之士、劳工及投资人留住的是生活品质和社区品质-也就是企业因与本地其它业者往来获致实力,才智之士因住在本地而得福祉」;因此,地区不仅必须吸引资源,还必须守住资源、发展资源,以型塑地区的优越品质。进言之,在地区发展行动中,除重视都市产业竞争力与就业机会等经济部门之强化与巩固外(ShortandKim,1999),在整体建设内涵与最终目标上,则「创造并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安全、自由并适于居住的发展环境」才是重点所在(吴惠林,2001)。依据Blakely(1994)的研究,地区发展是结合自然资源暨人为要素的多元函数组合:地方/区域发展=f(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投资,创业精神,运输,通讯,产业构成,科技,规模,外销市场,国际经济情势,地方政府能力,中央政府预算补助,发展支持)在此函数式中,等号的右端代表地方或区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各函数的值越高即表示对地方或区域的发展越有正面的助益,也就是说函数内各变量标准越高,地区越有进步发展的可能,地区的成长发展也更为可期。由此方面而言,探讨地区发展不能再仅提供硬件建设就希望吸引到长远的产业进入,其更须由经济情势、能源供给、社会发展与政治环境方面来着手,也因此Stough(1990)与DeSantis(1993)咸认为经济发展的效果是受到各项资源投入的影响,故应由各方面进行整合探讨才能有效掌握及规划地区长远发展。在地区发展中,地区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唯有地区经济持续成长则地区的发展才有可期;然与此同时,由于地区亦面临到越来越多发展上的滞碍,如地区民众失业、地方公共建设不足、地方财源难以自给等地区经济问题的出现,也因而衍生出诸多都市社会问题,诸如都市治安不良以及地区教育及建设经费不足等(Blakely,1994)。这其中工作机会的供给更是重点,这方面的缺乏不仅会造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问题,甚至也会因此产生社会问题(Porter,1995)。因此,如果地区能藉由整体性规划,构筑优越的发展条件及良好的经济基础,除能对地方的消费者提供财货和服务外,更能进一步提供地方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成为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等资源的税收基础,为地区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相对地,虽然地区经济的稳定对地方发展有正面助益,但地区中就业机会充裕、公共建设完善以及公务施政品质等也都和地区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在汪明生与辛玉兰(1994)的研究中显示【图一】,对一个地区而言,在直接间接影响地方发展的行动中,可归结出「人口素质」、「经济与就业结构」、「建设与经营经费」及「发展策略与施政品质」等四项最主要的政策变量,而且这四项政策变量彼此之间,以及与指针变量间有着相当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整体之良窳可以藉由衡量地方人口素质、经济与就业结构、财政收支、以及发展策略与施政品质等要素,整体表现在如图中之交通旅运、居住品质、休闲设施、社会治安、经贸规划与产业建设等代表着各项整体社经福祉之项目上。吴钦杉与汪明生等(1995)的研究中也发现,地方发展发展会因地方经济衰退而受影响影响,唯有稳定而健全的就业及税收同时才足以应付都市交通、治安、公共福利、教育、建设等诸多的地区性的公共议题,经济发展与其它层面的建设不可偏废。当此国际互动日趋频繁之际,地区在考量整体发展时,除了着重在经济所得与物质消费之满足程度外,是否同时亦能兼顾生活品质与环境规划之良窳,这才是地区能否长期维持发展利基之所系。地區之經濟、社會與環境福祉地區之經濟、社會與環境福祉自然條件發展空間交通旅運居住品質休閒設施社會治安經貿規劃產業建設人口素質發展策略與施政品質建設與經營經費經濟與就業結構指標變數政策變數標的變數图一地区整体社经福祉评估系统资料来源:汪明生,辛玉兰(1994),本研究修改参、地区行销的兴起一、地区行销的涵义地区行销是一种去除地区过时销售的哲学与理念(Schudson,1984),这种视地区为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未来的发展远景定位为具吸引力产品的「地区行销」,其内涵就是藉由强化地方经济基础和更有效率的满足与吸引潜在和既有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客与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行销地方特色(GoldandWard,1994;Kotleretal.,1993;Kotler,2002)。因此,这种将市场竞争、顾客导向、民众参与及产出效率等观念导入地区发展的行动,亦可说是企业性地方发展精神的最佳展现(汪明生,1998,2001)。Kotler等(1993)认为,地区行销的目标有如下四项:为既有的人口谋求适当的工作;获得区域经济的稳定;建立多样化的经济和就业基础;提升都市整体生活品质。由上述的说法可知,地区行销者的基本目标就是藉由就业机会的维持与创造来增进个人所得、政府税收的地方发展策略,其最终目的乃在于有效改善地方经济与提升地区整体生活品质(Kotleretal.,199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Ward,1990,1994)。也因此,地区管理者与推动地区发展人士心中最关切的议题之一,就是认为「地区衰败,人口流失,失业率上升及税收不足等严重威胁了地区经济生命力,而欲促使地区主动追求经济的成长与复苏,地区行销就是一个相当有效的作法」(Poole,1986)。二、策略性地区行销的意涵地区行销有别于传统的地区规划,而是将企业中的行销理论运用在地区发展的课题上。在行销的行动过程中,将地区未来的发展远景视为一个置身于竞争市场的产品,透过了解产品的标的群体,来进行「产品」、「促销」、「定价」(如赋税奖励等措施)和「通路」(如促销管道和方式等)等行销策略的规划(Kotleretal.,1993),有别于传统上对地方发展的施政规划。因此地方政府唯有掌握企业化的精神,引进由下而上(bottom-up)的行销理念,主动地与民间进行沟通对话,以策略性思考的眼光看待未来,在了解地区民众的需求特性后明确锁定目标市场,如此才能有效掌握整体地区发展方向(Mintzberg,1994;Perrott,1996;Schoemaker,1995)。策略性的地区行销(strategicmarketingofplaces)所面临到的是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及高的未来,因此地区本身必须建立信息、规划、运作和管理系统,以主宰变化的环境,积极地应对变动的机会和威胁,藉由这种策略的规划过程,地方可以提出独特的行销主张,强调某些特定吸引因素,而不是所有因素(Kotler,2002)。透过这种由下而上的策略性行销规划行动,地区多元群体协力审核地方现状,掌握地区标的群体的需求,共同规划建构地区发展的远景(Lukeetal.,1988;Kotleretal.,1993)。这种活化地区经济发展(revitalizeeconomicdevelopment)行动对于地方经济与地区未来的发展将是一大助益(KearnsandPhilo,1993)。由于这种含有策略性意涵的地区行销是一种兼重行动导向与多元群体参与的地方发展规划行动,其强调了解一地区的强势及弱势、投资机会和竞争上的威胁,评估一个地方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机会后,就可分辨出地区的整体吸引力,并进一步研议因应策略。然要在众多发展项目与策略中作抉择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一个连贯的愿景,无法确定何者是最优先发展考量,地方也就不能在前在附加价值投资中进行抉择(Kotler,2002)。因此,如能藉由多元观点的决策行动来研议发展愿景并凝聚共识也就成为未来研究一个有用的方向(Larsonetal.,1998)。两岸已相继于去(2002)年1月1日间加入WTO成为正式会员,依据该组织规范,会员间除应遵守市场开放、法令措施透明化、无歧视与公平竞争之原则外,彼此间亦应打破贸易壁垒,让商品与服务充分交流,以提升人类整体福祉为目标(经济部国贸局,2003)。在此情况下,国内地区无可避免将直接面对到对岸的挑战与全球化竞争趋势的冲击,故可预见往后高雄所面临到的发展情势必将比今日更为严峻;当此之际,如果能藉由高雄地方多元群体的努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规划地区发展愿景、厚植发展实力,除了得以培养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外,更有助于达到地区整体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也就是一种符合策略性地区行销意涵的地区发展行动展现。PAGEPAGE13肆、高雄都会区发展概况一、区位商数分析在各种分析地方经济基础的技术中,区位商数分析是最易了解及实施的,其最常用的衡量因子就是生产额。当区位商数大于1时,意味着该财货劳务之产量相对地高,故其中有部份可供外销;该产业也被认定为经济基础且对整体地方经济有贡献。相反地,商数小于1时,该产业便被推定为在地型产业或非基础产业。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须将焦点集中于极值之上-商数大于1.25者(多为外销基础)及小于0.75者(有进口替代机会),而介于1.25与0.75间的产业则能生产足供地方需求的财货与劳务。表3北高两市大业别生产总值L.Q*.业别高雄市台北市1996200119962001工业部门矿业及土石采取业0.450.130.090.02制造业1.131.060.710.63水电燃气业0.030.671.931.88营造业1.311.400.760.68整体工业部门1.111.070.760.68服**务业部门商业批发及零售业1.110.921.041.03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0.751.381.651.49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金融保险业0.350.631.902.02不动产租赁业工商服务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0.770.691.411.56社会服务与个人服务业医疗保健业1.261.090.960.82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它服务业整体服务业部门0.820.911.421.43资料来源:1996及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本研究L.Q.取至小数点后第二位,以下采四舍五入法进位**1996年至2001年,服务业部门中:商业分别独立成为: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独立区分成为:金融保险业及不动产租赁业工商服务业独立区分成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独立区分成为:医疗保健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与其它服务业由【表3】中,相较于台北市,高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着重在第二级产业的建立,如高污染重工业及低回馈性工业等,由区位商数的结果分析显示,高雄市不管在1996年时或2001年时,整体工业部门之L.Q.值均高于1,当中尤其以营造业为最高(1.31与1.40),而在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均小于1(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0.35与0.63;工商服务业:0.77与0.69),显示既有的产业结构为基础性产业,如石化及制造等产业产品以外销至外地为主。非基础性产业如消费者服务业等往往只占极小的比例,且明显地低于台北市(整体服务业部门为1.42与1.43),显示制造业一直是高雄的经济基础。而服务业比例过低,且过度依赖高污染性制造业的结果,使得高雄的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这种情况经过地区数年的经营,虽然从1996到2001年间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变动幅度却极微小,可见高雄市的产业失衡情况仍有待努力。二、策略性行销发展规划高雄地区虽然天然上的发展潜力雄厚,但长久以来一直被定位为「工业化」城市,许多国营的制造事业机构,如中钢、中船、中油等重化工业都以高雄为根据地。再加上中央政府并无积极地进行地方投资建设,使得高附加价值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企业总部无进驻意愿,在这种缺乏充足的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连带的对都市环境的维护及都市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有心无力,高素质人口于是外流。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整个都市地方发展陷入因境。高雄都会区自然条件优越,除具有天然海空两港外,地理区位更居亚太转运枢纽,进出口货物总量据全台第一位,因此行政院早于1995年1月即在「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中将高雄港规划作为「境外航运中心」,随后又于1996年间指示进行「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优先办理都市更新事宜。但随着国际政经情势的转变与台湾加入WTO的影响,高雄市所拥有的优势及发展机会逐渐流失;与此同时,由于直接面临到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冲击,因此高雄港其全球第五大转口货柜港的地位亦岌岌可危。在此情况下,如何以策略性的地方发展规划来满足公私部门多元群体的需求,同时检视与整合整体都会区的发展资源,就成为高雄地方发展首应考量的议题。当此之际,高雄都会区若能以本身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港阔水深的天然良港为基础,结合交通运输、居住品质、休闲设施、社会治安、经贸产业建设等相关规划,也就成为是否能强化生活环境优质化,从而带动都市之经济、社会与环境福祉的关键。因此,高雄都会区如能运用竞争性定位策略,透过由下而上的方式建立地方发展共识,并在地区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吸引高素质人力与潜力产业进驻,以达成活化地方的经济动能、提升地区整体生活品质的发展标的,这也就是一种符合策略性地区行销规划的具体行动展现。三、多元群体参与地方发展行动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地方发展所面临到的问题不仅多元而且庞杂,在激烈的竞争情势下,若地区发展的体制运作缺乏由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做支撑,而只是遵循由上而下的指导带领,则将很容易因为与地方实际发展需要疏离以及缺少在地的政策支持,终而无法持续性地去实现该政策目标(林锡铨,王鸿楷,2002)。基此,Christakis(1973,1993)认为若要解决这种日益复杂的地方发展事务可以藉由结合「民主哲学」(DEMOSOPHIA)理念与聚合「众人的智慧」(wisdomofthepeople)之集体决策技术来进行「跨学科的对话」(interdisciplinarydialogue)。透过这种跨越学科的对话,不仅可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完整的解构,并且能进一步达成「社会参与」(socialintervention)的综效(Taylor,1976)。由于地方发展的策略性行销规划取决于地方多元参与者的意见凝聚,其奠基于地方公私部门的协力与共识,因此体制的参与者应具有平等的发言权与决策地位,能在此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的协商和决策,其政策过程也必然是要符合民主的原则(Goymen,2000)。高雄地区一直以来对于公共议题的理性论述空间有限,而且民众长时期漠视地方发展所面临到的困境与挑战;再加上政府公部门与地方居民间因缺少面对面的政策沟通,故而对于公共议题的论述常落入各自坚持但难以形成共识的迷思当中,因此导致地方发展的努力多只见诸于零星的专业研讨与无系统的辩论,然实质上却缺乏跨学科的研讨与理性思维的论证空间,从而错失诸多发展先机。因此本研究即透过IM此种多元群体决策行动的整合机制,厘清界定议题,并由团体学习中找出方案、策略以缩减认知差距、形成共识,进而对高雄地方发展困境作清楚解构,以期能提出切合国际情势之竞争发展策略。伍、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本研究以探究因应「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策略取向」作为触发问题之核心,透过整合地区中关切地区发展的公私领域代表如产业界、地方行政官员、学者专家、传播界人士、民意代表以及非营利组织代表以及等多元群体代表共计14人担任IM参与者角色,引导其参与IM会议,并进行两回合的互动研讨(workshop)以聚纳地方群体对地区推展发展决策的认知差异。进言之,本研究乃采三阶段两回合式的实证设计,进行程序区分为「计划」、「互动」以及「追踪」等三阶段,而在「互动阶段」且进行两回合的互动研讨。整体研究时程为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间,共区分三阶段进行进行。在「计划阶段」,以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所硕士在职专班二年级学生担任IM规划者的角色,经过两个月7次集会来对于高雄市的现况进行互动探讨,整理并确认出足以涵盖研究主题的23项地区发展方案,以之作为探究IM行动之效益评估指标,分别于第一回合之互动会议与前与第二回合互动会议后对参与者进行前、后测问卷调查,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信度系数均在0.8以上,高于基本水准0.5,因此符合一致性检证之要求;在「互动阶段」,参与对象区分为政府公部门与非政府私部门之专家学者共计14人,其中公部门参与者8人、私领域参与者占6人,针对所选定主题「两岸加入WTO后促进高雄地方发展与竞争策略」进行两回合之互动会议研讨,两次会议期间相距一周。经由前两阶段之计划与互动,最后同时采用结合NGT与ISM的增强NGT模式进行策略性之地区发展规划,以便于产生想法及完成结构,IM成果则选择以澄题结构展现,其互动结果概略分析如下。二、研究方法与内涵(一)名义群体技术(NominalGroupTechnique,NGT)名义群体技术(NominalGroupTechnique,NGT)源自于1930年代AlexOsborn所发明的脑力激荡法,经由Delbeoq和Van于1968年所发展形成(DelbeoqandVan,1975;林振春,1991),其乃针对非结构化的问题,利用群体作业程序来引发各种意见,再经综合判断以增进其合理性与创意性的方法,其用途除了可确认某特定议题-政治、经济与文化层面之内涵元素之外,并可对于议题的目标或优先级进行确认与排列(DavidandKeith,1982;ThomasandDooris,1989)。至其方法之优点,则约有如下数项(DelbeoqandVan,1975):由于每一成员具有同等之参与机会,因此可减少不同阶层人员之支配;小组成员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不成熟之评估、批评或对某特定意见的过度专注情形可被有效减低;由于可安静地书写意见,因此可将思考过程中所受之干扰减至最少;以书写方式可增加小组成员处理大量意见的能力,同时可避免意见之遗漏;讨论仅是针对意见之澄清,因此有助于消除误解而不减低小组的效率;以及能针对问题发挥创意性,并能避免漫谈及其它群体作业方法中效率降低的缺失。正常的NGT讨论小组是由5至9人组成,少于5人会影响意见的品质与多样性,多于9人的会延长议程且对意见的产出品质影响不大,因此林振春(1991)建议若参与讨论者超出10人时,最好分为两组进行,如此的NGT才具备有提高会议品质的功能。其过程系将讨论的问题向小组成员说明,每一小组成员尽可能写出对此问题的意见于一张纸上,然后每一位成员轮流纪录意见于黑板或大墙报纸上,在所有成员意见为写完之前不容许相互讨论。接着以互动群体作业,就每一意见简要地径付讨论,最后由所有成员一每项意见的重要性投票,表决其优劣排序(Delp,et.al.,1977)。由于本研究所将采行的IM模式是一种针对复杂事务所开创的集体参与决策机制,故其可说是一种以NGT技术为基础之公共决策管理系统(汪明生,张宁,2001)。(二)IM理念互动管理的理念系为JohnN.Warfield于1980年时自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中发展起来的。此后此一理论模式被逐步扩充,至今互动管理的实作运用已然被推广到许多层面,尤其是在企业界,互动管理的决策模式更已成为廓清非结构性问题的重要程序;相较之下,在倡言地方自治、民众参与的公共事务管理相关层面,所述及的多为对人的投票权,对于互动管理方面的发展就较少为人所注目。然事实上,这样的看法不仅丧失了民主的真意,且在代议制度民主政治之下,更衍生出许多违背民主原则的结果。因此,虽然透过专家、决策者与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式民主行动花费较高、费时较长,但可增加方案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并降低执行的阻力,更重要的是,所产生的决策,完全是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许文杰,2000)。由于互动管理的发展是基于一群人需要克服复杂事态的认知、博识事态、共同处理关心的主要层面,在分析与描述有效行为的基础下对事态作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建立在合作、承诺以及严谨而且努力组合架构的精神上(WarfieldandCárdenas,1994)。也因此互动管理可以说乃是一种针对复杂事务所开创的管理系统,其目的即在集体决策中运用以克服超越一般型态的问题,期能正确解决议题争端,这种以民众直接参与政策发展行动的机制不仅较切合地方民众的需求,其更足达成较优的决策品质,可说最为符合本研究针对地区形象发展工作由下而上的「直接民主」要求。(三)IM方法IM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名义群体技术(NominalGroupTechnique,NGT)、德菲法(Delphi,DLP)、诠释结构模式法(InterpretiveStructuralModel,ISM)及其它数种方法。由于上述的澄题结构(problematique)是以NGT产生和澄清想法,以ISM完成结构,故以NGT、ISM为较具重要性。DLP因小组不需聚在一起,所以就缺乏直接互动的好处,也因此在互动管理的活动当中较少引用,虽然如此,但当情况有所需要的时候DLP仍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辅助系统。IM除了典型的NGT程序外,另又提出了增强的NGT程序,这种的结合使得增强NGT模式更能对于解决混杂不清的问题时的架构建立行动有大助益。所谓的增强NGT(enhancedNGT)程序,其也就是省略掉典型NGT的最后部分,由于此一最后部分最主要存在目的乃在于产生最后分级,且当研究者发觉到在建立分级行动之时,ISM是为更合适的方法(WarfieldandCárdenas,1994),故即对此一部分予以割舍。在ISM的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回答计算机所呈现的问题,而问题的最后答案以过半数的民主规则为依据。使用此一方法期间,参与者也将被要求提供他们个人决定的依据,以便让其它人同时得知不同观点和信息,以供最终决策参酌之效。实言之,大部分的学习也就是在这种观点的交流之中产生(WarfieldandCárdenas,1994)。(四)IM成果与结构应用IM活动的有形成果为说明图,如组型(patterns)、结构图(structuralgraphics)、关系图(relationshipmaps)、图表(maps)或诠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structuralmodels)。当中以澄题结构进行表现的成果案例相当多(WarfieldandCárdenas,1994),其也是IM成果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增强结构(enhancementstructure)是求厘清焦点策略与定位,其因素间的关系是「将增强什么的价值」,由于因素间关联程度的增强,行动选择将对其他因素有显著影响,进言之,当选择完成,前向因子将增加后向行动选择的价值。个别产生增强结构是有缺点的,因为缺乏问题重要因素忽略关系解释,集体利用对话将能以强调好意见消除坏意见而使信息更精练,所以最后的形式不反应个人选择而反应集体的最佳思考,透过集体决策的进行,公共政策将能有效切合民众的需求,决策者不仅因此得以提升决策品质的稳定度,更能减少行政部门进行错误决策时对于有限资源的无端耗损。陆、实证结果与分析一、互动成果之展现由于互动管理乃采两回合三阶段之互动研讨程序,因此在经过第一回合的研讨后,参与者持续被要求对其中研讨意见进行想法澄清与语意上的细项修正,而此过程中原先提案之参与者需逐一说明前回合想法之意涵,其它参与者亦应详细阐述同意与否之理由,在所有问题皆厘清之后才能明确定义出地方发展策略。(一)NGT第一次互动研讨会时与会者提出第二项策略「以高雄为旅游事业入口,强化节点功能,牵动南台湾为深层生态文化」,经参与者厘清及吸纳原第八项之策略,参与者同意修正为「强化高雄双港功能,以高雄作为南台湾旅游网络节点,发展深层生态文化」。(二)第一次互动研讨会时与会者提出第六项策略「促进高雄产业成为工业工程发展中心」经原提议之参与者再作补述表示:「工业工程发展中心诠释的范畴较广泛,其语意系属高度复合型产业型态,根据不同产品作分工,多功能经贸园区还是需要工业」,经与会者建议修正为「促进高雄产业成为工业工程发展中心,推动进驻多功能经贸园区」。(三)第四项「提振住宅产业发展整体经济之策略」涵盖太多策略,经原提议之参与者再作补述厘清后,参与者同意修正成为「透过供给过程之弹性手法与多元化型态住宅之开发,提振住宅产业发展整体经济策略」。(四)第五项策略「扩建高雄国际机场、推动市港合一,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涵盖过广,内容互为增强关系是不正常的现象,经参与者厘清问题本质了解策略的重要性及因果关系后,参与者同意修正成为「推动市港合一,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且经修正后两者策略并无冲突。(五)第七项策略「振兴产业增加高雄市人口及强化基本都市建设」经与者同意修正为「强化基础建设,振兴产业,增加高雄地方人口」。(六)第八项策略「以提振旅游发展招商为手段,促进住宅产业进而因经济发展而稳定治安」因策略本身主题模糊,同时,可被第二项及第四项策略吸纳,故予删除。(七)经检视原始资料发现与会者提出的第四十八项「开放外资(含中资)来投资高雄的产业,以解决本地开发资金之不足」及第四十九项「开放政府部门建设准以外资BOT方式进行,以解决现阶段政府拮据之财务问题」等类似策略,因皆含有BOT精神来开发解决财政拮据现象,可增加成另一策略,经表决通过后成为第八项之策略,同时再经由参与者同意将其语意修正为「开放外资(含中资)采BOT方式投资公共建设解决政府财政拮据」。表4两岸加入WTO后之高雄地方发展与竞争十大策略项次标号*互动研议策略推动两岸签订刑事司法互助协议,防治两岸交流衍生犯罪问题。强化高雄双港功能,以高雄作为南台湾旅游网络节点,发展深层生态文化。放宽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湾观光,以高雄小港机场为优先。透过供给过程之弹性手法与多元化型态住宅之开发,提振住宅产业发展整体经济策略。推动市港合一,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促进高雄成为工业工程发展中心,推动进驻多功能经贸园区。加强基础建设,振兴产业增加高雄地方人口。开放外资采BOT方式投资公共建设解决政府财政拮据。辅导中小企业,使其活化再生,以发展高雄第二春。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加强公共服务,设立单一窗口。资料来源:本研究注:项次标号仅代表研议策略之产生时序,并未指涉相互间之权重衡量在研究中,由于参与者背景各异,故研讨时认知差距颇大,但也因此对厘清高雄地方发展之实质定位有所实质助益。在第一回合研讨中,参与者提出总计五十项未经完整定义的发展策略,而在第二回合中,参与者除进行想法的澄清与补述外,对于逻辑上有涵摄与相关的论述亦进行整并或删除,透过此互动程序,最终产生出十项攸关高雄地方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策略,其由【表6】中可得完整呈现。PAGEPAGE34二、增强结构(enhancementstructure)由于在增强结构图中,左方因素代表涵盖基本利益的策略,右方因素则为基本行动的结果;换言之,若以左方因素为A策略,右方策略为B策略,则在增强结构中即可谓「若采行A策略则得以增强B策略之价值」。在本研究中,NGT第一次互动研讨会所得十大策略,其两两相比过程一般以1→2、2→1,1→3、3→1..等方式,当时与会者系以1→2,1→3,1→4..等方式作两两相比,故呈现两两策略相比时,有出现非因果关系,今为呈现问题本质,第二回合研讨会议即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要求参与者先就上次会议十大策略所得之增强结构图再作考量及细部修正、澄清,使得策略在文意、排序方面所呈现的增强关系更通畅,同时,策略更单一化、具体化及明确化,并符合NGT精神,让与会参与者更能充分表达。至其增强结构则如【图三】所示。提昇公務人員素質,加強公共服務輔導中小企業,使其活化再生推動市港合一,爭取設立自由貿易港區提昇公務人員素質,加強公共服務輔導中小企業,使其活化再生推動市港合一,爭取設立自由貿易港區推動兩岸簽訂「刑事司法互助協議」開放外資採BOT方式投資公共建設強化高雄雙港功能,以高雄作為南台灣旅遊網絡節點,發展深層生態文化放寬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以高雄小港機場為優先開發住宅,提振住宅產業,發展整體經濟策略推動產業進駐多功能經貿園區,促進高雄成為工業工程發展中心加強基礎建設,振興產業,增加高雄地方人口资料来源:本研究三、评量准则统计分析(一)有效问卷基本数据分析本研究所探讨之主要有包含「交通旅运」、「居住品质」、「休闲设施」、「社会治安」、「经贸规划」以及「产业建设」等5个构面的23项评量准则,各准则皆以Likert的7等第量表衡量,由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做意见评选,越满意评选得分越高,且透过Cronbachα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以检定各评估准则之信度,由于Cronbachα系数在大于0.6时表示研究已达可信的程度(Malhotra,1993;TullandHawkins,1993),若Cronbachα系数大于0.7时更表示信度极高(Cuieford,1965),就本研究对两回合评选准则之检证,在第一回合问卷中之Cronbachα值为0.8885,第二回合Cronbachα值为0.8920,两者皆高过0.7之高标准,因此可见本研究之问卷衡量一致性无问题。(二)两回合相依样本T检定结果分析【表5】中列出IM参与者于接受IM互动研讨会议前后对于同一评量准则之选取得分。经由两回合平均得分之t检定得知,前后测平均分数均在5到7分之间,其表示受访者对于此23项地方发展准则的评分程度落于「有点重要」与「非常重要」之间;进一步比较进行IM互动会议前与会议后受访者得分差异程度的t检定,在第18项「落实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内特定区开发」与第22项的「振兴高雄住宅产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两准则选项中,在自由度为13时,两者的t值分别为-2.463与-2.876,其显著性则分别为0.029与0.013皆已经达到0.05的显著水准,表示IM参与者在进行IM会议之前与之后其得分有显著差异,可说IM会议之研讨对于参与者的思考认知有显著的影响,由此可知这种多元群体的决策思考模式对于扭转个人意见是有相当程度的效益。表5两回合评量准则样本T检定比较第一回合第二回合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显著性1.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6.64.746.71.47-.563.5832.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6.36.746.36.74.0001.0003.放宽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制6.07.926.001.36.193.8504.规划高雄观光旅游建设5.571.225.71.99-.396.6995.塑造港都形象特色6.50.656.50.76.0001.0006.强化都市艺文气息6.64.506.21.582.1210547.吸引高素质人口进驻6.071.276.21.70-.563.583.8.加强高雄都市行销6.57.516.29.731.749.1049.规划住宅产业转型为休闲产业5.571.405.57.85.0001.00010.开放两岸地方警政交流互访6.361.086.001.11.960.35511.签定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协议6.071.336.14.86-.193.85012.争取加入国际刑警组织5.861.466.21.97-1.046.31513.加强查缉两岸非法偷渡5.501.405.861.29-1.046.31514.两岸合作共同缉捕跨境重大财经犯罪6.21.896.21.89.0001.00015.加速推动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招商6.43.656.43.65.0001.00016.落实地方租税减免优惠措施6.21.586.211.05.0001.00017.引进跨国企业进驻高雄6.001.246.43.94-1.194.25418.落实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内特定区开发5.361.345.86.95-2.463.029*19.改善产业投资环境6.291.496.64.84-1.587.13620.加强引进外资投资房地产业6.071.075.571.221.336.20521.加速高雄公共建设投资6.29.736.43.65-.618.54722.振兴高雄住宅产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5.431.455.931.33-2.876.013*23.加速推动污染性产业转型5.931.006.001.24-.154.880资料来源:本研究.*P<0.05(三)第一回合公私部门独立样本T检定结果分析SPSS执行统计分析以进行独立样本t检定。研究中以职业为自变项,区分为公部门与私部门,依变项则为5构面的23项评量准则,分析时则采95%的信赖区间对两组样本平均分数差异进行区间估计。由于SPSS所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定会因变异数同构型Levene检定结果而有所差异,因此,当变异数同构型检定结果未达显著时,其结果应采原始之t值;相对地若变异数同构型检定结果达显著,表示两组样本变异数不同值时,则应采经过校正后的t值(张绍勋等,2000)。在第一回合公私部门的Levene变异数同构型检验中,「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吸引高素质人口进驻」与「规划住宅产业转型为休闲产业」等项之变异数同构型检定结果其F值分别为25.309、7.304与5.719,且P值均小于0.05,并未达显著水准,因此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时候,应采用校正过后的t值。同理,进行第二回合公私部门的变异数同构型检验时,在「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加强查缉两岸非法偷渡」、「引进跨国企业进驻高雄」以及「改善产业投资环境」等项中,由于其P值亦均小于0.05的显著水准,因此并未达显著性,由此可知其变异数明显不相等,故应采用经过校正后的t值来检测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所分析结果如【表6】、【表7】所示。由于独立样本t检定的目的就是在于当考虑样本个别差异及测量误差的变异量后,其平均数的差是否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准。因此经过对于公私部门的Levene变异数同构型检验后,其正确的t值与显著程度即如【表8】与【表9】所列。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回合的问卷中,第2项「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第3项「放宽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制」以及第21项「加速高雄公共建设投资」等三项评量准则之t值分别为-2.431、-2.489与2.340,三者之P值亦均小于0.05的显著水准,表示公私部门IM参与者对于此三项评量准则之得分平均数存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依变项的得分,会因为受试者本身职业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言之,在第一回合的问卷中,公部门与私部门受试者间对于此三项评量高雄地方发展的准则所给予的权重差异性较大,同时可以看出其差异性落于「交通旅运」与「产业建设」此两构面。在第二回合的问卷中,不同职业背景的公私部门受试者虽然意见仍有差异,但差异的项目却已减少,仅在「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此评量项中可以看到此一意见相左的情况(t=-3.363,P=0.006)。进一步分析,在经过IM会议的研讨沟通之后,公私两部门受试者对于彼此间认知差距的程度已有效缩减,即在「放宽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制」与「加速高雄公共建设投资」等层面已取得相当程度的共识,虽在「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方面还存有显著差异,但细言之,藉由IM会议的研讨,对于公私部门前后问卷评量分数之变异数分别由0.571与0.167缩小至0.476与0.143,因此可知经由IM会议之研讨明显有助于扭转不同群体之意见并降低个别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决策之偏误,达到凝聚多元群体共识之决策成果。表6第一回合样本同构型检定分析变异数相等的Levene检定自由度t值显著性F检定显著性1.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25.3090.000*12-1.654-1.9300.1240.0957.吸引高素质人口进驻7.3040.019*12-1.104-1.2460.2910.2449.规划住宅产业转型为休闲产业5.7190.034*120.9330.8040.3690.457资料来源:本研究*P<0.05表7第二回合样本同构型检定分析变异数相等的Levene检定自由度t值显著性F检定显著性1.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5.3330.040*12-1.155-1.1550.2710.27313.加强查缉两岸非法偷渡13.4330.003*120.4000.4000.6960.69817.引进跨国企业进驻高雄5.4730.038*120.5550.5550.5890.59419.改善产业投资环境10.1270.008*121.6981.6980.1150.140资料来源:本研究*P<0.05表8第一回合公私部门独立样本T检定公部门私部门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显著性1.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6.38.927.00.00-1.654.1242.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6.00.76(.571)6.83.41(.167)-2.431.032*3.放宽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制5.63.926.67.52-2.489.029*4.规划高雄观光旅游建设5.75.715.331.75.616.5495.塑造港都形象特色6.50.766.50.55.0001.0006.强化都市艺文气息6.75.466.50.55.926.3737.吸引高素质人口进驻5.751.586.50.55-1.104.2918.加强高雄都市行销6.38.526.83.41-1.786.0999.规划住宅产业转型为休闲产业5.88.355.172.14.933.36910.开放两岸地方警政交流互访6.131.366.67.52-.922.37511.签定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协议5.881.556.331.03-.624.54412.争取加入国际刑警组织5.881.735.831.17.051.96013.加强查缉两岸非法偷渡5.501.695.501.05.0001.00014.两岸合作共同缉捕跨境重大财经犯罪6.13.996.33.82-.418.68315.加速推动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招商6.38.746.50.55-.346.73516.落实地方租税减免优惠措施6.00.536.50.55-1.714.11217.引进跨国企业进驻高雄5.751.286.331.21-.862.40518.落实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内特定区开发5.251.495.501.22-.334.74419.改善产业投资环境6.131.736.501.22-.452.66020.加强引进外资投资房地产业5.88.996.331.21-.780.45121.加速高雄公共建设投资6.63.525.83.752.340.037*22.振兴高雄住宅产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5.751.165.001.79.953.36023.加速推动污染性产业转型6.00.535.831.47.298.770资料来源:本研究*P<0.05表9第二回合公私部门独立样本T检定公部门私部门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显著性1.争取高雄成为自由贸易港6.57.536.86.38-1.155.2712.争取小港机场成为两岸优先直航机场5.86.69(.476)6.86.38(.143)-3.363.006*3.放宽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制6.00.826.001.83.0001.0004.规划高雄观光旅游建设.5431.276.00.58-1.082.3015.塑造港都形象特色6.43.986.57.53-.340.7406.强化都市艺文气息6.43.536.00.581.441.1757.吸引高素质人口进驻6.14.696.29.76-.369.7188.加强高雄都市行销6.29766.2976.0001.0009.规划住宅产业转型为休闲产业5.71.495.431.13.612.55210.开放两岸地方警政交流互访6.14.905.861.35.467.64911.签定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协议6.29.766.001.00.603.55812.争取加入国际刑警组织6.29.956.141.07.264.79613.加强查缉两岸非法偷渡6.001.005.711.60.400.69614.两岸合作共同缉捕跨境重大财经犯罪.614.696.291.11-.289.77815.加速推动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招商6.43.536.43.79.0001.00016.落实地方租税减免优惠措施6.29.496.141.46.245.81117.引进跨国企业进驻高雄6.57.536.291.25.555.58918.落实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内特定区开发.600.585.711.25.548.59419.改善产业投资环境7.00.006.291.111.698.11520.加强引进外资投资房地产业5.861.215.291.25.866.40321.加速高雄公共建设投资6.29.766.57.53-.816.43022.振兴高雄住宅产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6.43.535.431.721.470.16723.加速推动污染性产业转型6.43.535.571.621.331.208资料来源:本研究.*P<0.05柒、结论与建议当区域经济越朝向全球整合,对于地区未来的规划与策略的研拟就越形重要(Godet,1991)。地区发展的策略性规划需要考量到基础设施、资源、科技与信息才能保有地区发展的现代化与掌握全球性的竞争优势。在旧的供给面经济之中,地区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倾向于无弹性的与有所局限性的;相对的在新需求面经济之中,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的架构需要是更有弹性的、开创性的思维来看待地区。这种新型态的结构形式需要以创新的途径与分析来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面对未来,进行策略性竞争优势的重新定位(Hamel,1996;Stimsonetal.,2002)。在此前提下,地区行销此种策略性地方规划的观念正切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Schudson等所言,策略性的地区行销乃系需求导向的地区发展行动(Schudson,1984;Lukeetal.,1988;Kotleretal.,1993;ShortandKim,1999),因此地区内部参与者若越能有效整合区域内部成员之意见以建立共识,实时掌握时机向上提升,便越能事先洞察并掌握难得出现之机会(金家禾,2001),在激烈的地区竞争局势中胜出。在本研究中,IM参与者以「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加强公共服务,设立单一窗口」为高雄地区发展行动当中的首要策略,认其影响高雄地区之发展最为深远,并以之作为地方发展行动当中的长远努力方针;次要策略是为「辅导中小企业使其活化再生,以发展高雄第二春」、「推动市港合一,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开放外资采BOT方式投资公共建设以解决政府财政拮据」以及「推动两岸签订刑事司法互助协议,有效防治两岸交流衍生犯罪问题」等策略,相关课题由于多涉及立法权限、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以及两岸政治情势的考量,多为隶属于中央层级的政策性议题,因此虽然短期内难以采行,但可将之归为高雄地区发展的努力中程标的。相较之下,「促进高雄产业成为工业工程发展中心,推动进驻多功能经贸园区」、「强化高雄双港功能,以高雄作为南台湾旅游网络节点,发展深层生态文化」、「透过供给过程之弹性手法与多元化型态住宅之开发,提振住宅产业发展整体经济策略」、「加强基础建设,振兴产业增加高雄地方人口」与「放宽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湾观光,以高雄小港机场为优先」等诸因素即被参与者视为最次要之地方发展策略,虽其对于促进地方发展的效益最低,但由于相关规划层级不高,辅之以政治争议性较低,因此其在参与者的认知体系中评价值虽低,但诸如加速多功能经贸园区开发、推动信息软件园区、发展观光产业、开发海洋产业以及开拓就业机会等率皆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施政计划中的关键发展要项,究其主要原因亦在于此。高雄长久以来一直被定位为「工业化」城市。近年来,高雄市的地方发展面临到转型上的瓶颈,在由二级产业过渡为高附加价值的生产者服务业过程中,因产业发展重心的的调整未臻明确、常态性失业与产业转型停滞不前,从而整体都会区生活品质也未能随政经发展有所提升。在两岸同时加入WTO之际,也因受限于两岸转运功能迟迟无法开展的影响,故高雄港今(2003)年第一季货柜装卸量仅达两百一十二万个廿尺货柜(TEU)(高雄港务局,2003),这成绩不但落后于对岸上海港的两百四十三万个TEU,而且也不及深圳港的两百一十三万个TEU,如果此一情势持续不变,则高雄港今年则有可能从昔日全球排名第三的货柜装卸港掉落到第五名以外,其不仅会影响到高雄市的财政收入与就业机会,更将对地区整体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此外,由于高雄地区在进行地方发展规划时皆偏向由政府单位以由上而下的施政方式推动,因此既有之地方发展行动多失之于偏颇,未能确实符合民众对于地方发展的期望(汪明生,1998;萧元哲,马群杰,2003)。由研究中可知,高雄地方公私群体对于地方发展之需求决策存在差异性,但经由IM程序的进行则明显有助于拉近不同意见群体对于地方发展的认知差距,同时透过两回合三阶段的IM会议研讨亦可有效获取意见回馈。换言之,这种多元群体参与地方发展之集体决策模式不仅切合策略性地区行销行动「由下而上」的规划理念,并防范政府公部门在地方发展过程中落入定义错实质问题而陷入型三误差(typeⅢerror)(Dunn,1994;Raiffa,1968)的盲点,有助于解决多元认知冲突与凝聚公私部门共识的公共事务相关课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学家与规划者对于「猜测」未来或检验其「可能性」有其困难性,因此唯有藉由地方发展策略以型塑地区潜在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局势中掌握发展契机(Stimsonetal.,2002)。换言之,在进行地区行销规划时,唯有掌握由下而上的策略性地区行销精义,确实掌握民众对于地区发展的真实需求,厘清地方当前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将面临到的挑战,才能将有限地方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参考文献行政院主计处,2002。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及服务业普查报告,行政院主计处编印。行政院主计处,1997。1996年台闽地区工商及服务业普查报告,行政院主计处编印。交通部高雄港务局,2003。高雄港营运实绩,高雄港务局编印。林振春,1991。名义团体技巧与团体辅导,辅导月刊。林锡铨,王鸿楷,1992。边界地区永续性观光产业之政策体制研究,公共事务评论,第三卷,第二期。吴秀光,2001。政府谈判之博奕理论分析,台北市:时英。吴钦杉、汪明生等,1995。高雄市产业发展白皮书,高雄市政府建设局。吴惠林,2001。知识经济、科技与永续发展,2001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吴济华,2001。公私协力策略推动都市建设之法制化研究,公共事务评论,第二卷,第一期。汪明生,1998。政府与地区企业性转型与发展下的公共事务管理教育,中国行政评论,第七卷,第四期。汪明生、方之光,1994。公众对开发建设之风险知觉与其管理-以高雄地区公众为例,管理科学学报,第十一卷,第一期。汪明生、辛玉兰,1994。都会管理与生活品质-试论高雄市的都市行销,国家政策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中心。汪明生,邱忠民,何柏正,2001。企业性地区转型与发展时代下的公共事务管理教育,台大管理论丛,第十一卷,第二期。汪明生,马群杰,1998。地方经济发展与地区行销-以高雄为例,台湾土地金融季刊,第三十五卷,第三期。汪明生、张宁,2001。地方发展策略规划集体决策辅助之理论与模式,海峡两岸第三届公共事务管理及跨世纪发展研讨会。金家禾,2001,知识经济与地区发展机会,2001知识经济社会与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许文杰,2000。公民参与公共行政之理论与实践-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构,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博士论文。郭幸福,1998。都市整体形象及行销通路特性之研究,国立成功大学都市计划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张绍勋、张绍评、林秀娟,2000。统计分析-初等统计与高等统计,台北市:松岗。黄泽铭,1998。台北市政行销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新闻处之角色功能,国立中兴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杨雅惠,2002。宜兰绿色博览会之未来发展策略研究-由文化、观光、环保的观点出发,进行5年期程的未来推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未来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经济部国贸局,2003。认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出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部国际贸易局编印。潘有谅,2001。地方政府推动地区行销之策略规划研究-以燕巢乡为例,国立中山大学高阶经营硕士班未出版硕士论文。钟起岱,2000。从政府再造来看政策执行管理之变革,空大行政学报第十卷,第一期。骆焜祺,2001。观光节庆活动行销策略之研究-以屏东县黑鲔鱼文化观光季活动为例,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谢庆达译,RanaeHanson&JohnMcNamara原著,1998。伙伴:邻里-公司合作模式的社区复苏实例,台北市:创兴。萧元哲,马群杰,2003。公众参与地区行销策略形成之研究,民主治理与台湾行政改革学术研讨会。Ache,P.(2000)VisionandCreativity-ChallengeforCity,Futures32:435-449.Ashworth,G.J.andVoogd,H.(1990)SellingtheCity:MarketingApproachesinPublicSectorUrbanPlanning,London:BelhavenPress.Bailey,J.,(1989)Marketing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与村民饮用水合同范本
- 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 健身学院招生合同范例
- 康复辅具在康复治疗师培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东城员工食堂托管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手工风筝制作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会展类设计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历史讲解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变色效果五子棋套装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代理合同与居间合同范本
- 2022年陕西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合伙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中小学教师校园安全培训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DZT 0276.13-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
- (高清版)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 华为狼性培训课件
- 杏花乡卫生院岗位说明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