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科学七下培优题库第2章3氧气4二氧化碳解析版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B.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
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烟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说法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B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故C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D说法错误.
故选A.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是可燃物
D.
因为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答案】D【解析】A、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考虑;
B、根据液态氧和固态氧的形成过程考虑;
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考虑;
D、根据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原理考虑。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故选项错误;
B、氧气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液态或固态,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不是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B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
变红
B.
先变红后变紫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蓝后变紫【答案】B【解析】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受热时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碳酸不稳定,加热又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蕊由红变紫.故选B.4.普通灯泡的灯柱上常涂上一层暗红色物质,目的是除去灯泡中的少量氧气,以延长灯泡的寿命,这种物质是(
)A.
铁丝
B.
红磷
C.
木炭
D.
蜡烛【答案】B【解析】根据红磷在加热时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分析.解:新白炽灯泡的内壁上常涂有一层暗红色物质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气,这种暗红色物质是红磷;红磷在加热时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从而把残留在灯泡中的氧气除去,
故选B5.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
石灰水变浑浊C.
蜡烛熄灭
D.
杠杆左高右低【答案】D【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为物理性质分析。
A、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倾倒二氧化碳,杠杆左高右低,反映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Y,M均为纯净物
B.
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
硫在Y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答案】D【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A、X表示氮气、Y表示氧气,均为纯净物,M表示其它气体,为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X表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故选项错误;C、Y表示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D、X是氮气,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⑤【答案】A【解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其他物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不可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用来呼吸,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①错误;
②二氧化碳本身是无毒的,但是会引起窒息,不用供给呼吸;故②正确;
③氧气可以助燃,但不能燃烧;故③错误;
④光合作用是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故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且是气体肥料;故④正确;
⑤二氧化碳只能采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取,而氧气可以采用固液不加热或固态加热装置;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对维持地表温度起着重要作用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
高钙奶粉中含有的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
实验室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应在瓶底放少量水以防止瓶底炸裂【答案】A【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微量元素的概念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微量元素的概念、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维持地表温度起着重要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因此在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注:四朵花均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浸泡过并晾干)(
)A.
实验Ⅰ中紫色干花变为红色,只说明了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与本实验没有关
B.
实验II、III均为对照试验,说明水及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C.
实验III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是潮湿的,而实验IV中的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
D.
实验IV为验证实验,紫色干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答案】C【解析】依据实验现象以及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等知识结合各对比实验的情况分析解决即可.解:A、实验I说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B、实验II和实验III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成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C、实验III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是潮湿的,而实验IV中的二氧化碳不必一定是干燥的,故符合题意;
D、此图中的实验不能得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10.(2020八下·拱墅期末)2020年5月11日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有一定毒性
C.
具有可燃性
D.
有很强的腐蚀性【答案】A【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3)(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式CO2可知,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是氧化物,故A正确;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能燃烧,更没有腐蚀性,故B、C、D错误。
故选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
发生氧化反应时均会发光放热【答案】B【解析】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只是氧气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不发光.解: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只是氧气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B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C说法错误;D、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不发光,故D说法错误.故选B.12.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
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
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答案】D【解析】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物理性质描述,该选项错误。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是物理性质描述,该选项错误。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是用途的描述,该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是化学性质描述,该选项正确。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描述,解此题要在掌握氧气性质的基础上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红棕色,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同时伴有白烟
D.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答案】C【解析】A、根据加热“铜绿”时的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解:A、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同时伴有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1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D.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告诉学生不但要会做实验,更要学会观察,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解:A、使用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结论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光四射,有力地证明了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结论正确;C、使用此装置,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能证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结论正确;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从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而不是质量,故D错误.故选D.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最大,为78%,氧气的为21%
B.
蜡烛熄灭后,灯芯部位冒出一股白烟,此白烟为蜡烛小颗粒
C.
向等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后者最先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D.
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答案】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A、空气中氮气的条件分数最大,为78%,氧气的为21%,错误;B、蜡烛熄灭后,灯芯部位冒出一股白烟,此白烟为蜡烛小颗粒,正确;C、向等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后者最先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正确;D、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正确;故选A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A.
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用青铜片(铜锡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青铜片留有划痕
D.
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放有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燃着的蜡烛自下到上依次熄灭【答案】C【解析】A.根据铁的锈蚀条件来分析;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考虑;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切完西瓜后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容易生锈,故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C.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将纯铜片和青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将CO2沿着烧杯壁倒入盛有燃着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火焰从低到高依次熄灭,故正确.
故选C.17.(2019九上·义乌期中)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
省去装置甲和丁
B.
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
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D.
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原理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分析,结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性质进行解答。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通过丙增重质量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A、省去甲和丁装置空气中二氧化碳会对结果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B、甲装置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如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换用氢氧化钙溶液可能会除不尽二氧化碳,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会使生成气体不能全部吸收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可防止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结果更准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8.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答案】A【解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微溶于水,B选项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C.选项错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D.选项错误。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19.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A.
长的先熄灭
B.
短的先熄灭
C.
同时熄灭
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故选A。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0.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A错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向倒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又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蜡烛熄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错误;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正确。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和二氧化碳通入水中,都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21.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答案】C【解析】A、过氧化氢可以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这两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常用此方法来检验二氧化,故B说法正确;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故C说法错误;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常用来制取烧碱,故D说法正确;故选C.A、过氧化氢可以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可以据此解答;B、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可以据此解答;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可以据此解答;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可以据此解答该题.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22.(2019七下·宁波期中)如图是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方法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答案】(1)氮气
(2)沸点【解析】(1)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而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当液态空气的温度达到196℃时,液氮会迅速汽化变成气体,而氧气还是液态,这样就将二者分离开来。
(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氮气。
(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沸点不同。23.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常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分析:①怎样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你怎样证明这些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________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在燃烧匙中的状态是________态,实验完毕,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说明瓶内压强减小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温度下降所致,你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在集气瓶中没有燃烧起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一种)【答案】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固;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铁丝没有用火柴引燃【解析】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②从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③了解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现象,以及失败的原因有氧气浓度太低、铁丝太粗、表面的锈未除去,再结合题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①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②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③使用的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并且铁丝不能生锈,铁丝也不能太粗,铁丝必须用火柴引燃等等,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故答案为: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固;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铁丝没有用火柴引燃24.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氧气不纯;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
(3)2KMnO4K2MnO4+MnO2+O2↑【解析】(1)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2)根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进行解答;(3)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室制法中实验装置的选取、注意事项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与实验装置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改进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填: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故填:氧气不纯;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5.(2017九上·海宁开学考)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答案】(1)向上排空气法
(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解析】(1)气体收集的常用方法有两种: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2)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到物质的性质。(1)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密度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2)二氧化碳可进行倾倒和蜡烛熄灭是自下而上的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向上排空气法;(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分)26.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型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托班喝水课程设计
- 骑单车音乐课程设计
- 防盗警报课程设计
- GB/T 21667-2024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
- 2024污水泵维修与环保设施优化升级合同3篇
- 2024版居间合同格式
- 2024版技术合同保密期限是多长时间
- 2024版汽车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年厂房及设备租赁合同及能源管理系统集成3篇
- 2024版吊车出租合同包月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专项训练(解析版)
- 医生三级查房参考幻灯片
- 煤焦化焦油加工工程设计规范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22年版价格测算表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 中国子宫内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读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2024年第九届“鹏程杯”五年级语文邀请赛试卷
- 名师成长论名师成长的模式、机制和规律研究
- FSSC22000V6.0变化点和文件修改建议
- 2024年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语言文字运用Ⅰ刷题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