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安徽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安徽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安徽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安徽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BCDCCACDCDCA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能节约电能,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理念,故选项错误。B、加大森林砍伐力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保持大气中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理念,故选项正确。C、垃圾分类处理回收,能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理念,故选项错误。D、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理念,故选项错误。2.【答案】C【解析】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C。3.【答案】D【解析】A.微量元素硒能防癌,但并不是补充越多越好,选项说法错误;B.奶茶中含有蛋白质与食品添加剂,不能用奶茶取代水长期饮用,以防影响人体健康,选项说法错误;C.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洗净后也不可以食用,选项说法错误;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每天应适量摄入,选项说法正确。4.【答案】C【解析】A、甜蜜素含有六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B、甜蜜素的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3)=3:2,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甜蜜素内有氮元素,所以,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NO2气体,说法正确;D、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甜蜜素的每个分子是由6+12+2+3+1=24个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5.【答案】C【解析】A、氮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B、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故B错;C、氮气在空气中含量78%,所以在空气中含量最多,故C正确;D、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5,容易得到电子,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D错。6.【答案】A【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但是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7.【答案】C【解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故A错误;B.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B选项错误;C.它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是决定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分子间有间距是分子的性质,故D选项错误;8.【答案】D【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B、胃酸中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C、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和蚊子叮咬分泌的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D、在做消化道检查时,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是利用了硫酸钡不与胃酸反应,故正确;9.【答案】C【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砝码放在左盘,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高,故选项正确。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10.【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A.由Y的化学式(NH3)可知,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12):(2×28)=9:14,故不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保持不变,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故正确。11.【答案】C【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者不能反应,事实上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注入的水后变瘪,不能说明CO2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能被磁铁吸引,将硫粉、铁粉混合加热后得到的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和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将铜丝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现象,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故选项说法错误。12.【答案】A【解析】A、该实验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没有燃烧,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B、白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注射器中氧气可以换成空气,故B正确;C、细沙和纸棒可以阻止白磷随水流动,故C正确;D、气球可以收集气体,可以缓冲气压减少污染,故D正确。二、(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13.(6分)【答案】(1)混合;(2)纯铜片;斧斤;(3)2Cu+O22CuO;(4)BD。【解析】(1)青铜是含有金属铜和金属锡两种物质的合金,属于混合物;(2)青铜属于合金,纯铜片属于纯金属,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硬,所以表面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片;由青铜物件的数据可知,某铜锡合金中含铜82%含锡17.6%,最适合制造的器具是斧斤;(3)将青铜在空气中高温加热会出现发黑的现象是因为青铜中的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4)A、金属资源的储量有限,不可再生,故不符合题意;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保留金的金属光泽,所以金面具出土依然金光灿灿,故符合题意;C、青铜器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同时接触,而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所以青铜器生锈和铁生锈的条件不一样,故不符合题意;D、人类大规模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和金属活动性有关,即金属越活泼,人类认识和利用的越晚,故符合题意。14.(6分)【答案】(1)锥形瓶;(2)D;b;(3)AE;2KClO32KCl+3O2↑。【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若要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E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15.(5分)【答案】(1)Mg2+、Fe3+;(2)SO2;(3)CO2+2NaOH=Na2CO3+H2O;(4)升温。【解析】(1)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铁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Mg2+、Fe3+;(2)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4)温度为32.4℃,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大,降温的话氯化钠也可能析出,而升温的话,氯化钠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所以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16.(6分)【答案】(1)蓝色石蕊试纸变红;(2)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实验改进】碱石灰;将U形管和广口瓶调换一下。【评价与反思】将硫酸换成浓度很稀的硫酸。【数字化探究】(1)氧化锌和硫酸反应,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稀硫酸浓度降低;Zn+H2SO4=ZnSO4+H2↑。【解析】【进行实验】(1)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溶液呈酸性,所以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答案为:蓝色石蕊试纸变红;(2)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时易发生爆炸,且氧气是无气味的,不可能生成的是氧气,故答案为: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实验改进】U形管固体的作用是为了干燥氢气,所以为碱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容易带出水蒸气,所以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硫,再吸收水蒸气,将U形管和广口瓶调换一下,故答案为:碱石灰;将U形管和广口瓶调换一下。【评价与反思】有题意可知,硫酸浓度过高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所以可以将硫酸换成浓度很稀的硫酸,故答案为:将硫酸换成浓度很稀的硫酸。【数字化探究】(1)由于锌未打磨,表面有氧化物氧化锌,先与硫酸反应,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答案为:氧化锌和硫酸反应,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浓度逐渐减小,速度减慢,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稀硫酸浓度降低;Zn+H2SO4=ZnSO4+H2↑。17.(5分)【答案】(1)0.2;久置的铝箔表面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2)1.8g【解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