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_第1页
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_第2页
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_第3页
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_第4页
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暨快速路八横线联络线勘察设计电照设计说明第页一项目概况及照明设计范围、项目概况本项目西起于现状钢花路交叉口,整体走向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终点与钢铁路、重钢立交衔接。钢花支路主线全长900.493m,另包含A、B、C、J四条匝道。A匝道为钢花支路至钢花路定向左转地通道;B匝道为钢花支路至钢花路出口匝道,;C匝道为钢花路至钢花支路进口匝道;J匝道为重钢立交至钢花支路定向地通道(J匝道沿用重钢立交J匝道命名),下穿道段已纳入重钢立交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仅含出口下拉槽段。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36m,设计速度40km/h;匝道采用城市次干路设计标准,A匝道为单向双车道,B、C匝道为单向四车道,J匝道为单向单车道。B匝道受纵坡限制设计速度为20km/h,A、C、J匝道设计速度30km/h。本项目主要构筑物包括14段挡墙、一条下穿道、两座人行天桥以及一个景观平台,下穿道长约87m、1#无障碍设计人行天桥全长450m、2#人行天桥全长31.2m、景观平台面积约1768㎡。本次设计道路照明用电新建一台箱变,供电半径800米。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10.《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1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6《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17.电力电缆用导管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DL/T802.2-201718.本院相关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图纸。3)、上阶段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意见及回复: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9.3章节设计依据中补充《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回复:已按意见在设计依据中补充《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2、9.12节能篇章中,变压器能效参数应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节能评价值要求,且设计采用的节能规范为无效版本。回复:已按意见调整节能规范为最新版,明确变压器能效参数应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节能评价值要求。3、供配电系统说明补充电力负荷参数,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补充电力变压器设计参数,100kVa。回复:已按意见在供配电系统说明中补充电力负荷参数,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补充电力变压器设计参数。4、初设文本中未见无障碍电梯配电系统设计、未见人行天桥、地通道及景观平台的电气设计内容,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等相关规范完善电气文本说明。回复:已按意见在文本中补充无障碍电梯配电系统设计、人行天桥、地通道及景观平台的电气设计内容,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等相关规范完善电气文本说明。5、地通道的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设计应满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要求,应急启动后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0h,消防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完善相关文本说明。回复:已按意见调整,地通道的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设计满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要求,应急启动后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0h,消防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已完善相关文本说明。6、C-F-06、08图,地通道宜设置专用应急照明配电箱,并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方向标志灯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平行时,灯具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m。回复:已按意见调整,地通道设置专用应急照明配电箱,并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疏散标志灯设置间距调整为10m。建议性意见1、建议补充箱变设置要求,,建议采用彩绘或绿植梅花遮挡。回复:已按意见补充箱变设置要求,采用绿植梅花遮挡。4)、照明设计范围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施工范围线内道路照明系统,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道路照明安全接地系统设计。二供配电系统1、考虑低压供电电缆的电压损失(须满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照明灯具端电压维持在额定电压的-10%~+5%)、断路器灵敏度校验、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性以及预留用电负荷,本线路段照明用电由K0+285新建的1#箱变引来,供电半径800米。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负荷容量为70kW,变压器负荷率按67%计,供电半径800米,最大电压降3%。2、本工程安装负荷约130KW,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计算负荷共约110.5KW。电力负荷参数:无功功率90.51Kvar、视在功率126.8KVA,箱变容量300kVa。3、本工程负荷等级按三级负荷设计,进线由就近市政供电网络引来。4、箱变适当预留后期广告和景观照明用电预留。箱变设置要求采用绿植梅花遮挡,避免重要景观接点处。5、照明供电电缆的电压损失须满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照明灯具端电压维持在额定电压的90%~105%。6、无功补偿:LED路灯灯具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5,其它设备功率因数补偿至0.85以上,由电源接入点再设集中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2。7、路灯控制:前期采用自动控制(可调光)和手动控制,并带手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预留通信接口,后期统一接入路灯管理处的四遥控制系统,在箱变内预留控制器的位置。8、电能计量:低压集中计量(广告和景观照明分别独立计度)。三照明系统1)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城市主干路及次干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道路部分照明参数计算如下:道路照明标准表级别车行道宽度m平均亮度Lav(cd/㎡)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I(%)最大初始值环境比SR最小值均匀度Lmin/Lav平均照度Eav均匀度Emin/Eav功率密度LPD(W/㎡)Ⅰ31m2.0100.50.4300.41.0Ⅰ23m2.0100.50.4300.41.07.5m1.5100.50.4200.40.89m1.5100.50.4300.40.8道路照明设计参数表级别车行道宽度m平均亮度Lav(cd/m2)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I(%)最大初始值环境比SR最小值均匀度Lmin/Lav平均照度Eav均匀度Emin/Eav功率密度LPD(W/m2)Ⅰ31m2.0100.50.433.60.40.8Ⅰ23m2.0100.50.433.60.40.87.5m1.5100.50.422.80.40.779m1.5100.50.422.80.40.77人行照明标准表道路等级级别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lx)路面最小照度维持值(lx)最小垂直照度维持值(lx)最小半柱面照度维持值(lx)主干路210232次干路210232人行照明设计参数表道路等级级别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lx)路面最小照度维持值(lx)最小垂直照度维持值(lx)最小半柱面照度维持值(lx)主干路210232次干路210232交会区照明标准值交会区类型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LX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500.4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10cd/1000lm和30cd/1000lm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50主干路与支路交会50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30次干路与支路交会30支路与支路交会20交叉口照度要求不小于50lx,照明应避免对车驾人员造成眩光影响,眩光限制:灯具在80°和9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30cd/1000lm和10cd/1000lm。2)道路照明布置方式道路灯杆主要布置在人行道上,距离路缘石1m位置,其光源为250w/90w大功率LED路灯,灯杆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方式。3)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1、灯杆高度为12m/10m,直线段间距为30m左右,在道路交叉段以及弯道处适当加密。灯杆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方式,灯臂的悬挑长度为2.0/1.5m,灯具的仰角为12°/5°。灯杆采用内外壁热浸锌圆锥型钢管喷塑灯杆,热镀锌层厚度≥70μm,锥度12/1000,外喷GB/T18922的1374号色哑光漆,壁厚不小于4mm,其制作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2、光源采用LED,要求显示指数大于等于65,色温4100K;色品容差不大于7SDCM,在寿命周期内光源的色品坐标与初始值的偏差不应超过0.012。在标称工作状态下,灯具连续燃点3000小时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应小于96%,灯具连续燃点6000小时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应小于92%。3、全线道路路灯采用截光型灯具,外观颜色应采用当地市政委指定的颜色或建设方指定的其他颜色,灯具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道路照明灯具维护系数0.7,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4、灯具效能116LM/W,配套相应高导热系数的散热主题等附件,灯具采用分体式。灯具的电源模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GB19510.14的要求,且可现场替换,替换后防护等级不应降低。5、灯具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GB17743的要求,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的要求,电磁兼容抗扰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照明用电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T18595的要求。6、灯具电源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7、灯杆基础置于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如遇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灯杆基础周围回填土应按道路人行道压实度要求处理,回填土密实度不应小于95%。4)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新型控制技术,城市智能远程照明调光控制系统,系统采用RF射频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并与多种服务网络、多种技术架构的有机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城市道路路灯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高效的管理。系统可通时间和光感探头等传感器进行控制和监测,自动(或手动)调节终端路灯单灯的灯具功率,达到调节照度的目的,解决了夜间过压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有效地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照度标准,解决了在传统的间隔关灯方式夜间照度不均匀的问题,消除(亮、暗、亮...)效应,该系统配备远程通信控制功能,供管理单位远程后期操作,在箱变内统一安装,要求节能效率不得小于20%。智能远程集中照明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由时钟控制器发信号控制关灯、开灯时间,单灯可进行自主按既定设置进行功率调节,达到调节照度的目的。并预留远程控制端口,以备后期统一接入路灯管理处的三遥控制系统。5)照明线缆及敷设1、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的单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电源由箱式变电站供给。由供电干线引上至顶部灯具的分支线采用BVV-0.5KV-3X2.5的绝缘护套线,为平衡三相负荷,灯具的接线顺序为:L1,L2,L3,L1,L2,L3的三相跳接顺序。2、在每处灯杆旁均设置一个分线检查井,在电缆保护管过街处,其两端均设置检查井,其平面位置以大样图为准,"路灯平面图"中不再标注。普通灯杆下采用500x500型检查井,过街采用700x700型检查井,桥梁上检查井的位置为活动盖板,大样图见桥梁专业图纸,灯具的分支线与照明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电缆绝缘穿刺线夹的分线方式。检查井用UPVC75的塑料管接入附近的雨水系统,亦可采用自然渗漏的方式。3、电缆芯线的连接采用压接,所有的连接接头必须在检查井内,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4、在每一个接线井内的电缆应留有0.5m长的余量。5、采用钢筋混凝土井盖。6、照明供电电缆与其它介质管线、道路、构筑物之间的水平交叉安全间距,应符合GB50217相关规定。7、机械敷设电缆时,铜芯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70N/mm2。8、照明管道在人行道下采用红泥管CPVC110-4mm电缆保护管埋地暗敷,沿灯杆内侧敷设,在车行道下采用BWFRP100X2.0纤维编绕拉挤电缆保护管埋地暗敷。一个回路的配电电缆穿一根管道,照明管道中应预留8#铁丝,便于穿线。9、照明管道在人行道下埋深不应小于0.5m,在绿地和车行道下埋深不应小于1.0m。四智慧灯杆1)、系统平台架构智慧灯杆平台功能架构从上到下由终端层、应用服务层、运维管理层、感知层所组成。2)、层级内容1、应用服务层:包含智慧照明、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生活、智慧市政、无线覆盖六大应用服务。2、运维管理层:提供设备监控、报警推送、服务监控等运维服务,关于设备的全部基础信息在资产管理子系统统一维护。3、感知层:包含照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无线WIFI、紧急求助、公共广播、信息发布、USB充电等设备。4、核心部分:一是智慧灯杆前端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实现对现场灯具的控制以及数据感知、监测等。二是智慧灯杆综合管理平台,包含网页平台与移动APP,通过对智慧灯杆内部的灯联网组件、视频监控组件、公共广播组件、充电桩组件、环境监测组件等进行监管、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实现上述组件的综合利用,授权用户通过网页即可使用,同时还将实现移动访问,用户通过智能设备即可使用。3)、建设内容1、本次设计范围为:包括道路照明、市政工程信息化,同时作为载体为通信、市政、交通,安防等多个行业或部门的设备和传感器提供安装空间。上述行业或部门的上行系统设计,应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自行设计以及安装调试。2、本项目灯底部设一体化底座式设备仓。设备仓主要放置供电设备智能电源、网络设备智能网关、单灯控制器、救助报警设备、手机充电设备等。4)、杆体结构1、杆体结构由主杆体、横臂、设备仓(含扩展)、基础等模块组成。2、杆体采用分段设计。杆体及挑管材料采用Q355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材质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挑臂通过法兰与主杆连接。3、挑臂上的信号灯采用法兰螺对接,大型标牌采用标牌自带卡槽和挑臂连接,其余设备应通过卡槽和连接件安装。4、杆体内采用分仓设计并预留足够的穿线空间,满足强、弱电线缆分离、固定和扩展要求。杆体内壁应光滑无尖刺,避免损伤线缆。5、杆体应为挂载设备预留穿线孔。预留穿线孔间距宜为0.5m,均匀布置,开孔向下。外接设备穿线时,穿线孔应做防水密封处理。6、杆体钢构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后表面可根据需要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杆体热浸锌防腐应符合GB/T13912-2002的规定,喷漆应符合QB/T1551的规定,喷塑应符合JG/T3045.2《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相关要求。7、杆体设备分按分合设计,满足强、弱电线缆布设、分离、散热、维护要求。8、杆体设备仓内设置设备安装支架和接地端子,设备安装支架和接地端子上方设置防护罩。9、杆体设备仓的检修门底部宜高于地面30cm,并高于浸水范围。四照明节能措施1、光源采用高光效、绿色节能、寿命长的大功率LED路灯。要求LED灯光效不小于116Lm/W,灯具效率不低于90%。光源的能效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能效标准的要求。设计选用高光效大功率LED路灯进行照度计算,光源技术参数分别为:90W:光通量为10440lm、光效为116lm/W、色温为4100K、寿命为50000h;180W:光通量为20880lm、光效为116lm/W、色温为4100K、寿命为50000h;250W:光通量为29000lm、光效为1161m/W、色温为4100K、寿命为50000h;300W:光通量为34800lm、光效为1161m/W、色温为4100K、寿命为50000h;光衰要求3000h/96%,6000h/92%.光源显色指数Ra≥65,3000K≤色温Tc≤5000K,灯具光效不小于1161m/W。2、色品容差不大于7SDCM,在寿命周期内光源的色品坐标与初始值的偏差不应超过0.012。3、所有的路灯灯具为成套LED灯,功率因数达到0.95;在箱变处设置集中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2。4、本工程采用节能环保要求的照明系统,采用新型控制技术的城市智能远程照明调光控制系统,系统采用RF射频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并与多种服务网络、多种技术架构的有机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城市道路路灯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高效的管理。系统可通时间和光感探头等传感器进行控制和监测,自动(或手动)调节终端路灯单灯的灯具功率,达到调节照度的目的,解决了夜间过压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有效地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照度标准,解决了在传统的间隔关灯方式夜间照度不均匀的问题,消除(亮、暗、亮...)效应,该系统配备远程通信控制功能,供管理单位远程后期操作,在箱变内统一安装,要求节能效率不得小于20%。智能远程集中照明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由时钟控制器发信号控制关灯、开灯时间,单灯可进行自主按既定设置进行功率调节,达到调节照度的目的。并预留远程控制端口,以备后期统一接入路灯管理处的三遥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智能控制器,加强路灯电压的控制、路灯开关灯时间的精细管理和分级管理实现节能,夜间经过节能控制后,主干路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10lx。5、照明箱变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能效参数应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节能评价值要求。6、电能计量:低压集中计量(广告和景观照明分度计量)。7、本工程变压器的容量除满足路灯的需要外,还预留了广告和景观照明的用电负荷,在相应的埋地管道敷设中,预埋了管道以备广告和景观照明穿线用。8、变压器设置于负荷中心位置,为三相平衡负荷。五安全措施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1.利用金属灯杆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与基础钢筋接地作可靠连接。低压进线总开关处设置电涌保护器,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2.对安装高度在15m以上或其他安装在高耸构筑物上的照明装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配置避雷装置。2)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1.路灯的配电采用TN-S接地系统。2.本工程设置专用PE线,为满足断路器灵敏度校验,PE线采用与相、零线同截面的铜芯线,且同管敷设。另外,为防止故障电压沿专用PE线串接,设重复接地;在人行道下沿灯杆全线通长敷设一根40x4热镀锌接地扁钢为灯具、灯杆作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水平接地体。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将灯杆埋地螺栓与热镀锌扁钢可靠焊接。接地扁钢在线路首端、末端、分支点处设重复接地极,接地极采用L50×5热镀锌角钢,2.5m长,埋深不小于0.8m。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具体做法详国标图集D501-1-4的P323。道路照明供电干线采用穿管直埋方式,具体作法详国标图集12D101-5的P42、P43。灯杆基础钢筋、镀锌扁钢、灯杆、基座、桥梁金属拦杆等非带电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桥梁上路灯基础与桥梁主体钢筋可靠连接。在桥上每根灯杆顶部设置专用避雷针,要求作为避雷针的圆钢直径不小于16mm,钢管不小于25mm。在每根灯杆处,利用桥梁主体内的结构钢筋,当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时,将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作为一组引下线。在每根灯杆处,利用桥梁基础内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该引下线上部与避雷针焊接,下部与接地极焊接,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3.箱变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箱变接地装置采用角钢接地极L50X5L=2.5m,上端部埋深0.8m,水平间距5m,接地极连接扁钢-40X4,实测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详:国标14D504接地装置安装图集施工。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1\*GB3①变压器、配电柜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GB3②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等。=3\*GB3③电力电缆的金属接线盒和保护管。=4\*GB3④路灯的金属灯杆。=5\*GB3⑤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3)电缆分支方式的选择与要求灯具分支线与供电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穿刺线夹分线方式。4)结构安全措施与要求1.路灯手孔井井盖类别定为D400,试验荷载≥400F/kN,井盖试验允许变形值应符合GB/G23858-2009表7相关要求。要求井座底面支承压强≥7.5N/mm2。2.手孔井盖选用成品复合材料或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型井盖时,应满足GB/T23858-2009要求:复合材料井盖井座性能要求详见附录A,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型井盖井座性能要求详见附录B。3.地基应作压实处理,要求基础承载力≥180kPa,灯杆基础回填土密实度≥95%,管道回填土密实度≥90%。5)防盗安全措施与要求设计采用防盗手孔井。手孔井盖、户外路灯配电柜,均应设置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闭锁防盗装置和防盗措施。灯杆检修门要求设置合页式防盗绞链,并配用专用钥匙。6)接触电压的控制与保护1.在每个照明出线回路设置断路器对回路故障予以隔离;在每个单灯回路相线设置单相带漏电的断路器对单灯故障予以隔离。2.为提高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断路器灵敏度校验,相线与零线等截面配置。7)末端短路电流的控制与保护在每个单灯回路相线设置单相带漏电的断路器对支线短路故障予以保护;在各照明出线回路设置合适的断路器以实现干线末端短路电流的保护。8)其它安全措施1.本工程所有非砼中钢质材料均需采用热镀锌产品,所有金属焊接部位均应进行防腐处理。2.灯杆施工时应避开高压线,保持净距,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2093-2014第7.6.6条及条文解释规定。3.灯杆基础下法兰盘必须水平安装,要求灯杆倾斜度≤3‰。上下法兰盘采用双螺帽配平垫、弹垫固定。灯杆安装校正后,将螺栓打黄油后用塑料薄膜包扎,浇筑在人行道垫层内。安装完毕后螺栓多余部分应切除,固定螺帽顶外留10mm即可。4.灯具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5.照明箱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44,路灯配电箱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54。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六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配电设计)、地通道及景观平台电气设计1、人行天桥本工程有2座人行天桥,每座天桥有2台无障碍电梯,电源由本工程新建箱变单独供电380V,天桥下设置电梯配电箱2、景观平台本项目景观范围位于钢花支路东侧,其中包含观景平台以及连接平台的临崖栈道,观景平台一方面成为连接滨江腹地的主要出入口,另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了一处观景揽江的城市阳台。通过驻、游、揽的活动形式,打造滨江观江崖线景观。本工程景观照明设计在景观平台及步道,设计有庭院灯、草坪灯、踢脚灯,设置1台景观照明配电箱。3、车行地通道1)设计原则运营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使照明回路操作简便,并考虑隧道运营期间养护方便,同时尽量节约能源。本设计隧道加强照明,基础照明及应急照明均采用LED灯。2)照明标准及要求本项目为城市隧道,隧道等级均为四类,隧道长度80米,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表11.1.12中隧道照明中间段标准值,下穿匝道为20km/h,交通量按双车道双向交通N>1300辆/h,本次设计中间段照明平均亮度Lav取1.5cd/m2,灯具养护系数取0.7,亮度系数沥青路面取15,LED灯利用系数0.7。3)照明分段及亮度下穿匝道长度较短,本次仅设计基本照明与应急照明,照明亮度及长度计算过程如下:L20(S)取3000cd/m2,折减系数k取0.012,入口纵坡1.5%,停车视距Ds取20m,隧道净高h取4.5米,车速Vt取20km/h;中间段:Lin=1.5cd/m2;本次仅设计基本照明与应急照明,故实际使用中亮度取值高于1.5cd/m2,照明设计亮度如下:中间段:设计亮度5.6cd/m2;隧道应急照明亮度不低于0.5cd/m2。隧道地面水平最低应急照明照度值不应低于3.0lx。4)照明设计方案(1)负荷分类应急照明、基本照明负荷属于三级负荷。供电负荷为5kW。(2)灯具布设照明主要分为基本照明、应急照明两个部分。基本照明全线布置,照明灯具均采用高光效的LED灯具在隧道侧壁双侧交错布置。应急照明采用应急照明非集中控制集中电源箱供电,输出电源DC36V/1.5KVA.h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均为A类通用DC36VIP65,满足消防认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