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以规范作业程序。一、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1、搭设双排外脚手架,井架垂直运输,水平运输用架子车、灰斗车。2、先砌墙,后浇筑抗震构造柱混凝土。3、圈梁和楼层板、屋面梁和屋面板宜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包括檐口板)。采用满堂红立柱支撑或工具式支撑,模板采用木模板。4、混凝土浇:筑一律采用机械拌和,机械振捣。5、回填土:采用小型振动夯夯实,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厚度,和回填土的含水率。(二)施工顺序1、首先平整好施工场地,挖好临时排水系统。3、建筑房屋主体(注意:水、电管道口预留孔洞,电线管预埋,配电箱、开关、插座、灯座、门窗安装预埋件,走廊栏杆、上人层面栏杆预埋件,设备安装预埋件)。屋面防水,外墙面粉刷。4、地面基层和室内外地下管线制作安装。5、楼地面装修、室内顶棚、墙面装修。6、水、电设备安装。7、室外道路、地面混凝土。8、平整场地、清运垃圾、绿化。二、施工质量计划(一)质量方针科技先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优质取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施工,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标准作业、过程控制,以最好的工程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企业的生命力,以顾客为中心,保证顾客满意,实现我们对顾客的承诺。(二)质量目标指挥部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认真施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树立精品意识,落实质量措施,确保实现以下工程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路总公司颁发的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2、本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优良率达到80%,构筑物优良率达到90%,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3、确保实现建设单位提出的创优目标。(三)质量控制和指导原则1、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强化“项目管理,以人为本”。2、严格过程控制和程序控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现ISO9000要求,树立“过程精品、业主满意”的质量意识。3、制定质量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质量责任,权力彻底落实到位,严格奖惩制度。4、建立严格而实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在工程项目上坚决贯彻执行。5、严格三检制度,工序交接制度,质量检查和审批制度。6、广泛深入开展质量职能分析、质量讲评,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的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7、大力加强图纸会审,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三、资源配置(一)人员配置技术负责人:范少斌质检员:程亮试验员:潘文文(二)机械配置序号名称型号台数序号名称型号台数1吊车QY1616变压器200KVA12对焊机UN10017水泵3~7.5KW13钢筋弯曲机GJ40A18木工电刨TB10614钢筋切断机GQ40A19木工电锯TJ10615钢筋调直机TQ4-8110平板震动夯1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开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开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放样开挖基础施工放样开挖基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运输现场取样作试件基础定位复测支立基础地基、梁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二)脚手架1、脚手架应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施工期间在可能出现的规定限值内的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2、要有适当的宽度和步架高度,拉结点、和踢脚板设置牢固可靠,并在易掉落材料部位设置防坠网,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运输的需要。3、架子地基应平整夯实(或作基础),并抄平后加设垫木或垫板。不得在未经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4、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绑好、拧紧或插挂好)。5、脚手板要铺满、铺平和铺稳,不得有探头板。6、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墙杆、斜撑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缆绳和吊索,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才能使用。7、架设工具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加强对架设工具材料的统一管理,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剔除不合格品。8、作业层的外侧面应设挡板、围栏或安全网。9、设置供人员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梯道上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10、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脚手架应有可靠接地。雷雨季节高于四周建筑物的脚手架应设避雷装置。11、双排脚手架里立杆距离模板的距离为0.35~0.50m;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的长度大于0.15m;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横距为1~1.5m;单排脚手架立杆与模板的距离为1.35~1.8m;立杆纵距单立杆为1~2m,双立杆为1.5~2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5m;第一架步高1.6~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m;剪刀撑每隔10m设一组,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护身栏杆高1.0m;挡脚板高0.4m;杆件对接或搭接位置应上下左右错开,设在不同的网格内。12、不得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得攀登架子上下;不得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缆绳;起吊构件和器材时避免碰撞扯动脚手架;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和大雪天气下应暂停在脚手架上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13、在钢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振动器等,要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者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缆线要严格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电焊机、振动器外壳要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14、避雷装置接闪器应使用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管,设在脚手架四角的直杆上,高度不小于1m,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杆连通,形成避雷网络;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为1.5~2.5m钢材,如直径大于20mm的圆钢;接地线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铝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2mm2的铜导线。15、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或阴云密布将有雷雨时,钢脚手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三)模板工程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安装前,进行中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桩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2)根据施工图用黑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3)将标高直接引到模板安装位置。(4)进行找平工作,设定模板定位基准。(5)模板应涂满隔离剂,支承支柱的土壤地面应平整夯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梁、板、柱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图放样、弹线放样、弹线找平、清理凿毛混凝土顶面拼装模板加固调整模板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运输材料、机具准备现场取样作砼试件灌筑混凝土侧模拆除混凝土养护底模拆除砼试件试压2、模板的支设安装(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承件应着力于外钢模。(3)预埋件与预留孔洞位置必须准确,安设牢固。(4)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梁柱接头模板必须连接准确、可靠。(5)支模时认真检查模板的拼缝宽度、高低差和紧固件的紧固牢靠度。(四)钢筋工程1、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装卸钢筋不得从高处抛掷。钢筋(含加工完毕待安装的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放在仓库(棚)内,并分类立标牌。2、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4)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I级钢筋不得大于2%;II、III级钢筋不得大于1%。3、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受拉光圆的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2)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的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5d。(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4、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5、钢筋的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电弧焊接时均应采用双面焊缝,仅在脚手架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双面焊缝搭接焊接长度I级钢筋为4d,II级钢筋为5d;单面焊缝搭接焊为其长度的两倍。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6、焊接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取样进行试验。即在同一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接机均相同)的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从中切取三个(搭接焊)或6个(闪光对焊)作试验。7、每次改变钢筋级别、直径、焊条型号或调换电焊工时,应预先用相同材料、焊接条件和参数,制作2个拉力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8、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要求。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9、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网架,在运输、安装和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2)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立筋垂直围紧;箍筋与立筋交叉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10、钢筋骨(网)架宜先行预制,并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补入辅助钢筋或在钢筋的某些交叉处焊牢,但不得在立筋上起弧。11、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应妨碍浇筑工作正常进行,并不应造成施工接缝。12、钢筋(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必须架设交通跳板或另搭脚手架。13、人工搬运和绑扎钢筋时,应互相配合,同步操作。钢筋不应直接往下甩。钢筋起吊时,应捆绑牢靠。14、在带电导线附近进行钢筋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电焊钢筋时,应防电弧光击眼和灼伤。(五)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拌制(1)混凝土拌制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宜用强制式搅拌机,自动配料机。混凝土原材料的重量允许偏差应小于规范规定。特别要注意各种衡器应定时检验,经常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2)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根据气温变化控制在1~3之间,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试验人员要跟班操作,一旦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增大或出现泌水,应迅速追查原因或将该批混凝土报废。在施工初期每种混凝土施工时,对抗压强度试验件,包括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增加制作的组数和养护的龄期,以便及早和更准确了解混凝土的质量。(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强制式搅拌机不小于2min,自落式搅拌机不少于2.5min。2、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运输采用不漏浆、不吸水的器皿,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2)吊斗出口到承接面之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卸料斗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3)混凝土浇注平台上的减速漏斗,应以吊具固定在平台或钢结构件上,不得用扒钉或铁线拉挂。漏斗外边的缝隙,应用木板封闭,漏斗、串筒的挂钩、吊环均应牢固可靠。悬挂之串筒应有保险钢丝绳串联。(4)脚手平台上运送混凝土时,其走道应满铺脚手板,并安装栏杆。(5)使用吊斗灌注混凝土时,应先通知作业人员避让,并不得依靠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6)吊车指挥人员应由对起重作业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人员的哨音、手势和旗语应宏亮、正确、清楚。如遇有妨碍司机视线处,应增加传递信号人员。3、混凝土浇筑(1)使用混凝土震捣器时,必须检查以下内容:震捣器的外壳、接地装置及电缆线情况;电线与震捣器的连接情况;震捣器的搬移地点以及在间断工作时电源的开关情况。(2)插入式震动器的操作一定要作到快插慢拔,每插点的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高频震动器最短为10秒,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止。(3)混凝土分层灌注时,分层厚度约为30cm左右,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不得漏振。每次移动距离约为40~50cm,不宜紧靠模板震动,且应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混凝土表面和接近模板处不得重复震捣和过度震捣,以免表面砂浆过多而形成裂纹。(4)浇注混凝土时,为避免混凝土分层离析,当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斜槽或溜管等下料。(5)混凝土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对于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允许间歇时间不应大于2小时;当气温达30C。左右时,不应大于1.5小时;当气温在10C。左右时,可延至2.5小时。对于掺加外加剂或有特定要求的混凝土,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在浇筑前通知施工负责人。当间歇超过规定时间时,应停止浇筑按施工缝处理,同时抹平混凝土表面并插连接钢筋。(6)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b、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应凿除,并应用水冲净、湿润,但不得存有积水。c、新混凝土浇筑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c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竖向施工缝处可刷一层水灰比为0.3左右的薄水泥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新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然后再接续浇筑新混凝土。d、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应捣密实。(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析水时,应采取措施予消除,但不得扰动已浇筑的混凝土。(8)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4、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即应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为14天。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度。(2)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接触时,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50%以上设计强度为止,并不得少于七天。(3)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应将刚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塑料布内应具有凝结水,并应经常检查。(4)当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5、混凝土拆模(1)混凝土拆模时,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梁板底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跨度≤2m时,50%;跨度>2m、≤8m,75%;跨度>8m,100%(2)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3)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他预埋部件时,混凝土不得受损。(4)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5)拆除模板前必须设立禁区。(6)拆除模板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先拴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模板、材料、工具等不得往下扔。用人工拉绳拆除模板时,拉绳应有足够长度。施工人员与拆下的模板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6、混凝土通病防治6.1蜂窝

(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

(2)搅拌不匀;

(3)模板漏浆;

(4)振捣不够或漏振;

(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

(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

(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防治措施为:

①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

②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

③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

④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⑤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

处理措施为:

①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②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③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6.2麻面

(1)同“蜂窝”原因;

(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

(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

(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

(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

(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防治措施为:

①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

②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

③振捣应充分密实;

处理方法:

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6.3孔洞

(1)同蜂窝原因;

(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

(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防治措施为:

①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配以人工插捣;

②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

③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

处理方法:

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固。

6.4露筋

(1)同“蜂窝”原因;

(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

(3)缺保护层垫块;

(4)钢筋过密;(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防治措施为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及保护层垫块位置正确,木模板应充分湿润;

②钢筋密集时粗集料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③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与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

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可洗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④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可洗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6.5烂根

(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

(2)浇注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

(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

(4)浇注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高析或石子赶堆;

(5)振捣不实;

(6)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6.6缺棱掉角

(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

(2)木模未提前湿润,浇注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

(3)模板缝不严,漏浆;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

(5)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

(6)养护不好。

防治措施为:

①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要充分湿润或涂刷隔离剂;

②按规定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③按规定时间拆模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6.7洞口变形

(1)模内顶撑间太大,断面太小;

(2)模内无斜顶撑,刚度不足,不能保持方正;

(3)混凝土不对称浇注将模挤偏;

(4)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移动

6.8错台

(1)放线误差过大;

(2)模板位移变形,支模时无须直找正措施;

(3)下层模板顶部倾斜或涨模,上层模板纠正复位形成错台;6.9板缝混凝土浇筑不实

(1)板缝太小,石子过大;

(2)缝模板支吊不牢、变形、漏浆;

(3)缝内杂物未清,或缝内布管;

(4)无小振动棒插捣或不振捣或振捣不好。

6.10裂缝

(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

(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

(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

(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

(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

(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

(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11)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裂缝的特征.(六)屋面工程1、卷材防水(1)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平整。(2)掌握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施工技术措施。(3)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进场材料应按规定抽样复验,提出试验报告,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4)涂刷基层处理剂前,应用毛刷对屋面节点、周边、拐角等部位先行处理。(5)卷材铺贴方向应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搭接宽度短边为100mm,长边为70mm。(6)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7)屋面变形缝处附加墙与屋面交接处的泛水部位,应做好附加增强层。(8)卷材屋面施工操作过程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卷材施工工艺流程图油毡瓦屋面施工工艺流程图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休整防护层施工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铺、钉垫毡铺、钉油毡瓦检查验收淋水试验2、油毡瓦屋面(1)油毡瓦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外观质量要求:边缘整齐、切槽清晰、薄厚均匀、表面无孔洞、硌伤、裂纹、皱折及起泡。(2)屋面基层应清除杂物、灰尘、基层应平整、干净、有足够的强度、无起砂、起皮等缺陷。(3)根据设计要求,对屋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女儿墙泛水、檐沟等部位,用涂料或卷材进行防水处理。验收合格后进行防水层施工。(4)油毡瓦应自檐口向上铺设,第一层瓦应与檐口平行,切槽应向上指向屋脊,用油毡钉固定,第二层油毡瓦应与第一层叠合,但切槽应向下指向檐口,第三层油毡瓦应压在底二层上,并露出切槽125mm,油毡瓦之间的对缝,上下层不应重合。每片油毡瓦不应少于4个油毡钉。(5)将油毡瓦切槽剪开分成4块即可作为脊瓦,并搭盖两坡面油毡瓦1/3,脊瓦相互搭接面不应小于1/2。(七)室内给排水工程1、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应达到技术标准,其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检验,对其品种规格、外观性进行验收。消防用品应具有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许可证。2、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进入现场应分类放在库房内,并应有相应的标识。3、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压力试验,安装在立干管上起启闭作用的阀门应逐个试验,其他抽检10%。4、管道穿过地下构筑物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尽量避免管道穿越结构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不可避免时管道四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5、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应分别安装在同一高度上。6、管道穿墙、楼板应设套管,套管管径大于管道1~2号。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室内给水管道施工安装工艺流程安装设备安装设备预留、预埋预制加工支架制作安装管道安装管道通水管道强度试压管道防腐保温管道系统试压管道冲洗、消毒(生活用水)(干管立管支管)7、配合土建进行预留孔洞和预埋件施工。8、室内地坪以下管道,应在土建回填土夯实后,重新开挖施工。9、管道穿越基础及地面下构筑物外墙时,应设金属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同时穿过套管的一段管道应改为金属管。10、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作好记录。11、排水管道应进行灌水、通球试验、通球率必须达到100%。12、卫生器具安装前,要弄清楚设计图纸所规定的产品型号、规格,向产品生产企业要一套样品和安装说明书,在工地进行试安装,以便确定各种接口和预埋件的准确位置。13、卫生器具进场时,应进行检查验收,其外应光滑,造型固定,边缘光滑无棱角毛刺,无裂纹。14、安装卫生器具应平、稳、牢、准、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15、卫生器具应进行漏水试验和通水试验。(八)室内电器安装1、建筑电器装置及配线工程所需器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的规定。(1)技术文件应齐全。(2)器材的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国家现行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规定。a、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右生产许可证编号,按GB5023.1~5023.7-97标准生产的应有安全认证标志。b、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耐热、阻燃的电线,应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志。c、制造应按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应大于标称直径的1%。d、对电线的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测。2、按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坐标和标高、走向,确定接线盒的位置。经复核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图纸确定电器安装位置、导线敷设途径及导线穿过墙壁和模板的位置。并应确定配线的固定点,埋设好支持件。3、塑料管配管敷设(1)管材质量要求:硬质塑料管的材质应具有阻燃、耐热、耐冲击的性能。外观质量:塑料管的壁厚应均匀一致,无凸棱、凹陷、气泡等缺陷。(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定位下料加工测量放线定位下料加工安装箱盒敷设管路扫管穿带线箱盒定位制弯连接插接套管连接干线、分支线走向坐标(3)按照施工图纸,用小线和水平尺测量出配电箱、开关盒、插座合、接线合的准确位置和合理管线的长度,并注出准确尺寸。(4)根据设计管线的位置和长度下料,切口因平整光滑,弯曲制作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5)塑料管与盒(箱)的连接采用插入法,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在吊顶棚内敷设时,管与盒的连接必须使用配套的专用管接头。(6)塑料管敷设在现浇混凝土内时,应采取防止塑料管发生机械损伤的技术措施。4、电气照明装置安装(1)内灯具安装a、灯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浮膜剥落,灯罩破裂,灯箱歪翘等现象。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b、螺口灯头接线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c、穿入灯具的电线不得承受额外压力和磨损,灯内电线应绝缘良好,严禁有漏电现象。灯具配线不得外露,并保证灯具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力和可靠的安全运行。灯具线不许有接头,在引入处不应承受机械力。(2)插座、开关、吊扇安装a、各种插座、开关、吊扇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外观质量应完好无损,不得有裂纹和机械损伤。b、器具安装之前,将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