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裴伷先,宰相炎①之从子。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炎死,坐流岭南。伷先性直,惜伯父无罪被害,上章求面陈得失,武后召见,盛气待之,曰:“炎谋反,法当诛,尚何道?”伷先对曰:“陛下唐家妇,身荷先帝顾命,今虽临朝,当责任大臣,须东宫年就德成,复子明辟,奈何遽王诸武、斥宗室?炎为唐忠臣,而戮逮子孙,海内愤怨。臣愚谓陛下宜还太子东宫,罢诸武权。不然,豪桀乘时而动,不可不惧!”后怒,命曳出,杖之朝堂,长流瀼州。岁余,逃归,为吏迹捕,流北庭。无复名检,专居贿,五年至数千万。娶降胡女为妻,妻有黄金、骏马、牛羊,以财自雄。养客数百人,自北庭属京师,多其客,候朝廷事,闻知十常七八。时补阙李秦授为武后谋曰:“谶言‘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乎?今大臣流放者数万,若其判乱,社稷忧也。”后谓然,夜拜秦授考功员外郎。分走使者,赐墨诏,慰安流人,实命杀之。伷先前知,以橐驼载金币,从宾客奔突厥。行未远,都护遣兵追之,与格斗,为所执。械系狱,以状闻。会武后度流人已诛,畏天下姗诮,更遣使者安抚十道,以好言自解释曰:“前使使慰安有罪,而不晓朕意,擅诛杀,残忍不道,朕甚自咎。今流人存者一切纵还。”繇是伷先得不死。中宗复位,求炎后,授伷先太子詹事丞。迁秦、桂、广三州都督。坐累且诛,赖宰相张说右之,免官。久乃擢范阳节度使、京兆尹。以京师官冗,奏罢畿县员外及试官。进工部尚书。年八十六,以东京留守累封翼城县公,卒官下。(节选自《新唐书•裴伷先传》,有删改)(注)①裴炎,睿宗时丞相,武则天揽权,他进行谏阻,要求武则天还政天子,因其是“受遗老臣,倔强难制”,最终被诬以谋反罪杀害。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B.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C.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D.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即古代的流刑,指把罪犯押解到边远地方服劳役或戍守,永远不得离开该地区的刑罚。B.“顾命”取临终遗命之意,后称帝王临终前的遗诏为顾命,接受的大臣被称为顾命大臣。C.“社稷”本是土神、谷神总称,古时君主为祈求国泰民安每年都要祭祀社稷,后代指国家。D.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的都护府,长官称都护,文中指北庭都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伷先遭遇挫折,展现耿直性格。他因恩荫入仕,但受到伯父牵连,被流放岭南;他痛惜伯父无罪被害,面见武后,指出其错误做法,激怒了武后。B.裴伷先审时度势,看淡名誉礼法。因从流放地逃回故乡,他被流放北庭,开始做生意,他经营有方,积累了很多财产;娶了胡人为妻,增加了财富。C.裴伷先面对危机,敢于奋起反抗。武后决定用计策杀掉流放人员,他事先得到消息,准备逃往突厥,都护派兵追赶,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最后被抓。D.裴伷先大难不死,之后入朝为官。他被捕后,恰逢武后因诛杀流放罪人的事自责,得以不死;中宗继位,他入朝为官,曾多次担任要职,结局圆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炎死,坐流岭南。伷先性直,惜伯父无罪被害,上章求面陈得失。②养客数百人,自北庭属京师,多其客,候朝廷事,闻知十常七八。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听叶芝讲爱尔兰“聊斋”柳青①即便在他的那个时代,叶芝也被视作一个神神叨叨的爱尔兰人,他一辈子对神秘世界信以为真,垂垂老矣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早在28岁上,叶芝就在童年生活过的爱尔兰西北海岸村庄采风,和当地农人聊天,收集各种传说和故事,就跟我们这儿的蒲松龄一样,整理结集了一本爱尔兰版《聊斋》——《凯尔特的薄幕》。②在叶芝看来,若没有天堂、地狱、炼狱和仙境,只这荒芜人间对于讲故事的人而言显然是不够的。比起所有理论,他更喜欢听到象牙门在铰链上转动的声音,也相信只有穿过这道撒满玫瑰的门槛的人,才能窥到远方牛角门的幽幽光亮——在西方传说里,象牙门通向幻境,牛角门抵达真实。③象牙门吱吱呀呀地打开,那个世界如此截然不同,其实也就一句话概括:此乃鬼魂出没之地。在那些终日听着惊涛拍岸的小村子里,农夫村妇们尽讲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总是一些鬼怪和仙人,他们和我们比邻而居,各自相安,偶尔的,两个世界有些交集。这些讲故事的人贫穷、严肃,他们的讲述里有种优雅的机智,和一种奇特的放肆,他们生存的地方荒芜至极,但他们头顶的天空总布满神奇莫测的云彩④某一天,叶芝和他一个“终身远离辘辘车轮声”的朋友,以及一个通灵的小女孩,在爱尔兰西部的海滩上散步,他们走到一个传说仙人们活跃的地方。一时间,冰冷的海风和隆隆海水声似乎隐去,然后他大声呼喊起仙人的名字。很快,女孩说她听到了岩石中传来的音乐,看到了住在里头的小仙灵,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然后仙灵们的王后出来了,那一刻叶芝很恍惚,又觉得很真实,不久女王就消失在岩石里,留下警告:“不要试图太了解我们。”她消失的那一刻,海上的冷风又吹了起来。⑤宛如梦境的描述,但叶芝信誓旦旦说,他在精确描述他的经历,他曾写下这诗句:“走吧,人间的孩于/和一个仙灵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这人间哭声太多,你不懂”这不是幻梦的憧憬,他从来相信,仙人们确确实实存在,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过着它们激情四溢的生活,他何其羡幕它们,“它们品尝过无拘无束的恨和毫不含糊的爱,永不厌烦地宣称着是和不,从不曾把双足羁绊在可能和也许的遣憾之网中,”那才是一个完美无瑕、尽善尽美的世界,那世界像一大丛玫瑰一般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层下,叶芝说,仙人们住在那里,用风中摇摆的芦苇的叹息,用鸟儿的歌唱,波浪的呻吟,用小提琴柔情的泣声,哀悼我们陨落的世界。⑥他对这人世间总不免失望,于他,“人间只是脚下的一片尘土”,是人类高悬袍衫充当战旗的绝望之地。而象牙门的那一头,是他心灵退守的地方,也是映射着爱尔兰智慧的小天地——⑦“我们没有微弱烛光来指引脚步,也没有零星鬼火在前方沼泽上跳舞开道,所以,我们只能在住满奇形怪状的鬼魂的大片荒地上模索前行,我们要在壁炉里、灵魂中,保留一点火种,张开双臂欢迎所有出色的生灵前来取暖,不管它是人是鬼,哪怕对鬼魂本人也不残忍地呼喝‘滚开’。”⑧叶芝好“鬼”,是他骨血中的爱尔兰气质使然,那片岛屿上的人习惯以诙谐应对愁苦,天性中的豁达让他们和鬼魂们达成了和解,因这份对命运的安之若素,于是他们的鬼故事也许伤感,也许惆怅,却没有狰狞或是怨毒的色彩,一个故事里,冒失的农夫走进了着魔的小屋,然而两个鬼只是吓唬吓唬他,“胁迫”他为他们做了晚餐,讲了一晚上故事,第二天农夫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中。⑨“在爱尔兰,人鬼之间有着一种怯生生的亲情,双方其实都承认对方拥有情感,都不会对对方做过分的事,要在苏格兰,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你们已经扭曲了鬼魂和妖精的善良本性,你们永远不会和火、土、空气和水的精灵们达成协议,你们已经令黑暗成为你们的敌人,而我们,我们却能够和另一个世界彼此以礼相待。”叶芝谈“鬼”,是他本人对神秘主义的兴趣,归根结底,则是对爱尔兰文化的热情,当真是理解之深情。28岁的他,试图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唤醒同胞的民族身份感,而此时距离爱尔兰自由邦建立,还有28个年头——家国故因的纽带,就以这种又天真又浪漫的方式牵绊了他一生的创作。⑩74岁那年,叶芝病逝在法国,他的遗体在一年后悄悄迁回了故乡斯莱戈郡,也就是《凯尔特的薄暮》里大部分故事的发生地。终于,死亡将他送至传奇之地,在那里,他能在黛绿群山中与巨龙作战。1.对文章第②段的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芝的作品排斥所有关于理论的宣讲。B.叶芝喜欢从西方传说中提取创作的素材。C.叶芝的作品十分注重对神秘幻境的描述。D.叶芝的作品意在委婉地揭示世界的真实。2.第⑧段加点词“胁迫”用得好,请简述理由。3.第⑨段中说“在爱尔兰,人鬼之间有着一种怯生生的亲情”,作者用“怯生生”修饰“亲情”有何深意?4.叶芝是诗人,作者柳青的这篇书评,也体现“诗化语言”的特色,下面对“诗化语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第②③⑥段反复出现的“象牙门”,具有诗的节奏和韵味。B.第④段用“终身远离辘辘车轮声”,使“隐居”生活形象化。C.文章中直接引用了诗人叶芝的许多诗句和对话来印证作者的观点。D.第⑩段末句以抒情笔调展示了叶芝热爱自由、追求浪漫的生命征。5.作者柳青将叶芝的《凯尔特的薄幕》视为爱尔兰版的《聊斋》是因为_____。6.请筛选文本信息,为《凯尔特的薄暮》写一则简介。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遗憾莫高窟张晓惠特喜欢舞剧《丝路花雨》中伎乐天(飞天)的飘逸、灵动,他们使在凡间行走的吾等之辈有了飞翔的幻想。那女主角英娘身着绚丽的裙衫反弹琵琶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左膝微弯,右腿略收于左膝,左胯送出,张开双臂向上向后,举着一柄琵琶。舒展又典雅,含蓄又风情。这就是我心中最初的莫高窟。当跟随着莫高窟那位身着黑色上衣银色短裙的讲解员在一个个洞窟中转悠时,灰暗的灯光使我这视力不好的人看不见一位飞天,瞪大眼睛寻来看去,御风翱翔、翩翩起舞的飞天我真是一个也没看见,只看到人面蛇身的女娲、翱翔天际的凤鸟凌驾太阳的飞车,还有大大小小的佛。几个洞窟下来,我忍不住发问:飞天在哪里?讲解员头也不回,用手电筒不经意地向洞壁晃了晃,说:处处有飞天。那不是吗?模糊中终于看见,顶壁上似乎有几根圆润又流畅的线条。这线条勾勒的是飞天的裙袂吗?我还没分清是几位飞天在飞舞就被吆喝着去下一个洞窟了。我说:怎么没有画册上的色彩瑰丽?我又问:如何不见《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那种曼妙舞姿?那普通话字正腔圆却不带丝毫情感,职业性解说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把我上下打量一番,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还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话音未落又掏着钥匙吆喝着游人向下一个洞窟走去。丢下我一个,静静地伫立在莫高窟第三层的崖壁之间。开凿在鸣沙山崖壁上的莫高窟有492窟洞窟上下五层,高低错落,迤逦绵延。但栈道蜿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这样的景象与我来之前想象的苍茫间的古朴,古朴间的荒凉之景象很不一致。更大失所望的还不是没见着想象中的瑰丽的飞天,是那将莫高窟生硬拦起的绿色栅栏,是那将每一个洞窟冷漠地锁起的金属门,是那不能随心所欲选择洞窟观瞻只能跟着解说员的机械和匆忙。我魂牵梦萦这么多年,就这样跟着人流急匆匆地“游行”,连千佛洞都观瞻不到,且只能无序地看几个洞窟,真是不甘!可我知道,真的知道,这些自公元366年始建,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十多个朝代的苍老的壁画实在经不起大量的观者观瞻了。窟室、塑像、壁画、雕饰,或壮丽浓烈,或深邃逼真,或细密流畅,许多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已经黯淡或者损伤,早已不再光彩夺目。我想起樊锦诗这个名字。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位女性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她23岁时就在极其简陋和恶劣的条件下对莫高窟进行研究。是她提出关于敦煌石窟也必然从诞生走向衰退的观点,是她提出筹建数字敦煌、保护敦煌、展示敦煌三大综合中心的远景规划。莫高窟的对面,有一条小河,几株金色的向日葵在热浪中摇曳。小河的那面分布着几座小小的塔。那座圆顶的,就是那个为了一壶浊酒几块银圆,将莫高窟文物拱手送给斯坦因、伯希和与大谷光瑞等国际大盗的千古罪人王圆箓的圆寂塔。王圆箓也算长眠在此,目睹着莫高窟的兴衰存亡。这个姓王的道士在被人唾骂之时,会偶尔将眼光投向大英博物馆吗?心中是不是也有点些许得意:骂我呢!你看,我卖出去的东西不是得到很好的保护了吗?四周一片静谧。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以更好的设施与条件,也许樊锦诗们的计划将不再是纸上的梦想。如果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莫高窟研究者,也许可以令更多专业的目光关注这窟壁、藻井和人字坡上的壁画。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人员以及讲解员相对丰厚的薪酬——毕竟这儿的气候与工作条件很艰苦——也许这块东方瑰宝能在沙洲中向世人展现出更美的佛教世界和永恒的艺术世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已是晚上8时了敦煌的太阳依旧高蹈着长天。这世界可以“如果”,但有许多“如果”岂是我一个写作者可以实现的?这人间的“也许”更是存在着若干的可能与不可能。将“如果”“也许”这两个词变成现实,真的会实现奇迹——一个积聚着智慧感悟与历史沧桑的莫高窟,一个古拙又厚重、神奇又雍容的新敦煌。那么,我的敦煌梦,将不是残梦。我将,再次、再次地朝拜这非个体生命一次就能解读、能感悟的莫高窟、大敦煌。(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头也不回”“面无表情”等词语表明讲解员工作态度不好,从文中看,作者对这位讲解员有所不满,但又能体谅她。B.作者对莫高窟中的文物感兴趣,不断地向讲解员提出问题,讲解员没有逐一解答问题,但夸赞作者对敦煌文化有研究。C.敦煌石窟历经十多个朝代得以保存下来实属难得,现在,由于接待大量的观瞻者,石窟内的壁画、彩塑变黯淡或受损伤。D.文章多次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文章后半部分“如果”引起的三个段落形成排比,突出了作者的思想观点。E.从表达方式看,文章运用了记叙、描写、论等表达方式,前半部分侧重于记叙、描写,后半部分侧重于记叙、议论。2.文章第一段中详细描写英娘的舞姿有什么作用?3.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樊锦诗和王圆箓?作者写他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观点?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筠州学记(宋)曾巩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矜高远而遗世用矜:自夸B.有庠序养成之法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C.州之士以为病病:弊端D.以干世取禄而已干:干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寤后之学者赵亦盛设兵以待秦B.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然士之出于其时者师不必贤于弟子D.讲先王之遗文予犹记周公之被逮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巩的文章,常以平凡之事示深远之理。本文标题为“筠州学记”,作者却并未拘泥于对筠州学舍建立的记叙,而论及历史上对先王之道的继承与学习、汉代人的教化风俗之美等。B.对于当世的读书人,作者赞赏他们能够钻研典籍、效法古人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他们虽然明晓先王之道,但是能够尊重而奉行的,却未必有那么多人。C.文章将汉代的读书人与当今的读书人相比较,指出由于推选人才的方式不同,他们所专注的方面不同,前者专注于自我修养,而后者更专注于学习D.作者认为董君仪、郑君蒨二君对于筠州的政事,是有追求的。庆历初年,筠州地理偏僻,未能应召建校,而在二十三年后董郑二君选地建学舍,并亲自讲解先王遗文,使学子们学得知识。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2)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B.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C.尾联意为;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诗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许自慰。D.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刺性。2.全诗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3)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5)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恨歌》)7、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150字左右。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150字左右。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150字左右。8、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远古时代,“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坚忍不拔和一心为民的品质与情怀;在现当代,英雄主义的书写被赋予极强的“唤醒”功能。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谈谈他(她)的“唤醒”功能。要求:符合原著,表达清晰。②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继上海之后,北京将于2020年5月1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为助力此项措施的推行,请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③“逆行者”是指那些灾难来临之际逆着逃生的方向朝着灾难点儿进发的人们。不管是在扑灭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时不幸殉职的多名消防战士,还是在疫情蔓延时临危受命的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和那些不惧生死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请你为他们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流畅。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2)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有真正的幸福。(高尔基)(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4)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5)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歌德)(6)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黄檗)古往今来,人们对“幸福”和“人生”进行了多方探寻和解读。请根据自己对“幸福”和“人生”的理解感悟,合理引用上述名言中的二至三句,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观点鲜明,有针对性,符合演讲词的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A3.D4.①裴炎死后,他受到牵连;流放到岭南。伷先的性格刚直,痛惜伯父无罪被害,呈上奏章当面陈述得失利害。②他先收养了几百个门客,从北庭到京城,一路上有很多他的门客,来探听朝廷的事情,朝廷的事他了解的十有七八。【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裴伷先未满二十岁,因为推恩荫补担任太仆丞,后来裴延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维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也没有屈服。“推荫”是“为”的状语,中间不能断,排除BD;“炎”是“曰”的主语,其前断,排除A。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永远不得离开该地区的刑罚”错,在刑期结束后,或遇到大赦,可以回来。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D项,“武后因诛杀流放罪人的事自责”错,原文“会武后度流人已诛,畏天下姗诮”,武后估计流放的人已经被诛杀殆尽,担心天下人讥刺。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坐流岭南,受到牵连,流放到岭南;面陈,当面陈述。译:裴炎死后,他受到牵连;流放到岭南。伷先的性格刚直,痛惜伯父无罪被害,呈上奏章当面陈述得失利害。②属,到;候,探听。译:他先收养了几百个门客,从北庭到京城,一路上有很多他的门客,来探听朝廷的事情,朝廷的事他了解的十有七八。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参考译文:裴伷先,宰相裴炎的侄子。裴伷先未满二十岁,因为推恩荫补担任太仆丞,后来裴延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维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也没有屈服。裴炎死后,他因被牵连流放岭南。裴伷先性格刚直,痛惜伯父无罪被害,(在去岭南之前)上疏请求当面申诉得失,武则天召见了他,接待他时气焰很盛,说:“裴炎谋反,按照法律应该诛杀,你还有什么话要讲?”裴伷先回答说:”陛下只不过是李家的媳妇,身上承担着先帝的遗命,如今即使临朝称帝,应该任用大臣,等待太子长大成人,德行养成,让位于太子,为何急忙就称帝,排斥李氏宗室?裴炎是唐代忠臣,而您却杀戮逮捕其子孙,天下之人都愤怒怨恨。我认为陛下应该交还太子的东宫之位,罢免众多武氏的职权。不这样做的话,豪杰就会乘着时机行动,不可以不恐惧!“武则天非常愤怒,命人把他拖出去,在朝堂上杖打一通,远途流放到了瀼州。一年多以后,裴伷先逃回来了,被官吏寻迹逮捕,流放到了北庭。不再顾忌名誉与礼法,专门蓄积财物,五年达到了五千万。娶降胡女为妻,妻子陪嫁有黄金、骏马、牛羊,凭借财富称雄。他先收养了几百个门客,从北庭到京城,一路上有很多他的门客,来探听朝廷的事情,朝廷的事他了解的十有七八。当时补阙李秦授为武后谋划说:“预言说”代替武的人是刘“,姓刘的人中并没有很厉害的,难道是指流放的人吗?如今大臣被流放的有数万人,如果他们叛乱的话,社稷就有危险了。”武后也赞同这种说法。连夜授予秦授考功员外郎一职。让使者分开行动,赐武后亲笔写的诏书,让他们慰问安抚流放之人,实际上是命令杀掉他们。裴伷先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用骆驼载着金币,跟从宾客奔往突厥。走了没多远,都护派兵追他,与他进行战斗,他被士兵捉住。被捆绑着关进监狱。恰逢武后揣度流放之人已经诛杀得差不多了,害怕天下讥刺她,于是重新派使者前来安抚,用好言替自己解释说:“之前派遣使者去慰问安抚有罪之人,他们却不知道我的意思,擅自诛杀了流放之人,残忍无道,我十分自责。如今幸存下来的流放之人全都让他们回去。因此裴伷先得以不死。中宗复位后,寻求裴炎的后代,授予裴伷先太子詹事丞一职。升迁至秦、桂、广三州都督。后来受牵连将要被诛杀,依赖宰相张说帮助他,才被免官(逃过死罪)。很久以后又被提拔为范阳节度使、京兆尹。因为京城官职冗杂,上奏请求罢免京畿县员外及试官。后来又升官为工部尚书。八十六岁时,凭借东京留守多次升迁被封为翼城县公,死在了官任上。2、1.A2.“胁迫”属贬词褒用,用来例证爱尔兰的鬼故事中的鬼是善良的;进而体现出一种爱尔兰人的“爱尔兰气质”,即优雅的机智、奇特的放肆,习惯以诙谐应对愁苦;天性豁达,对命运安之若素,对神秘世界信以为真。3.“怯生生”准确地传达出人鬼之间以礼相待,小心善待对方的情状。作者试图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唤醒同胞的民族身份感,在作者看来,爱尔兰的人和鬼之间都承认对方拥有情感,都不会对对方做过分的事。4.C5.(1)成书过程(故事来源)相似,都是由“采风”而来;(2)内容上,二者都讲述“鬼故事”,故事中的鬼大多善良;(3)两部作品都具有很高文学价值。6.《凯尔特的薄暮》,爱尔兰作家叶芝所著的一部神话传说故事集。作家通过和当地农人聊天,收集各种传说和故事,整理结集出版;作家想象力丰富,描写的鬼也大多善良;故事里的幻境其实是人间生活的折射,是作者对失望的现实的一种弥补,归根结底是作家对爱尔兰文化的热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无中生有,“排斥所有关于理论的宣讲”错误,于文无据。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回到文章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词语的含义需从表面和深层次进行分析,如有手法,应先点明手法,再分析效果。“胁迫”属于贬词褒用。胁迫:威胁强迫,贬义词。①表层含义:由文章第八段“一个故事里,冒失的农夫走进了着魔的小屋,然而两个鬼只是吓唬吓唬他,‘胁迫’他为他们做了晚餐,讲了一晚上故事,第二天农夫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中”可知,表面上看,“胁迫”指两个鬼威胁强迫农夫做晚餐讲故事。②深层含义:联系前文“叶芝好‘鬼’,是他骨血中的爱尔兰气质使然,那片岛屿上的人习惯以诙谐应对愁苦,天性中的豁达让他们和鬼魂们达成了和解,因这份对命运的安之若素,于是他们的鬼故事也许伤感,也许惆怅,却没有狰狞或是怨毒的色彩”可知,两个鬼“没有狰狞或是怨毒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肯定,并且体现了一种“爱尔兰气质”,“以诙谐应对愁苦”;天性豁达,对命运安之若素,对神秘世界信以为真。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回到文章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词语的含义需从表面和深层次进行分析。①表层含义:由文章第九段叶芝谈“鬼”的话“在爱尔兰,人鬼之间有着一种怯生生的亲情,双方其实都承认对方拥有情感,都不会对对方做过分的事,要在苏格兰,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你们已经扭曲了鬼魂和妖精的善良本性,你们永远不会和火、土、空气和水的精灵们达成协议,你们已经令黑暗成为你们的敌人,而我们,我们却能够和另一个世界彼此以礼相待”,可知,“怯生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鬼之间“都承认对方拥有情感,都不会对对方做过分的事”,描摹出双方以礼相待,小心善待对方的情状。②深层含义:由“28岁的他,试图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唤醒同胞的民族身份感,而此时距离爱尔兰自由邦建立,还有28个年头——家国故因的纽带,就以这种又天真又浪漫的方式牵绊了他一生的创作”可知,作者“试图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唤醒同胞的民族身份感”。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文章中直接引用了诗人叶芝的许多诗句和对话来印证作者的观点”错误。文章中间接引用了,并非直接。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作者柳青将叶芝的《凯尔特的薄幕》视为爱尔兰版的《聊斋》是因为。然后联系《聊斋志异》相关特点,回到文章中去通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勾画答题区间,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由文章第一段“早在28岁上,叶芝就在童年生活过的爱尔兰西北海岸村庄采风,和当地农人聊天,收集各种传说和故事,就跟我们这儿的蒲松龄一样,整理结集了一本爱尔兰版《聊斋》——《凯尔特的薄幕》”可知,叶芝的《凯尔特的薄幕》和蒲松龄的《聊斋》都由民间“采风”而来,成书过程相似;讲的都是“鬼故事”,故事中的鬼大都很善良,有情义,内容相似;《聊斋》和《凯尔特的薄幕》在文学史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请筛选文本信息,为《凯尔特的薄暮》写一则简介。然后回到文章中去通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勾画答题区间,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注意保留作家国籍、作品的题材和题材特点,作家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①作家国籍:由文章第一段“即便在他的那个时代,叶芝也被视作一个神神叨叨的爱尔兰人”可知,作者爱尔兰作家叶芝。②作品题材:由文章第一段“叶芝就在童年生活过的爱尔兰西北海岸村庄采风,和当地农人聊天,收集各种传说和故事整理结集了一本爱尔兰版《聊斋》——《凯尔特的薄幕》”可知,所著的一部神话传说故事集。也写出了其创作过程。③题材特点作:由“他们的鬼故事也许伤感,也许惆怅,却没有狰狞或是怨毒的色彩”可知,作家想象力丰富,描写的鬼也大都善良。④创作意图:由“那才是一个完美无瑕、尽善尽美的世界,那世界像一大丛玫瑰一般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层下”和“而象牙门的那一头,是他心灵退守的地方,也是映射着爱尔兰智慧的小天地”可知,故事里的幻境其实是人间生活的折射。⑤作品主旨:由“叶芝谈‘鬼’,是他本人对神秘主义的兴趣,归根结底,则是对爱尔兰文化的热情,当真是理解之深情”可知,归根结底是作家对爱尔兰文化的热爱。3、1.BC2.①表现英娘的舞姿充满美感。②表达了作者对飞天的喜爱之情。③为下文写作者向讲解员发问做铺垫。3.①作者面对许多壁画、彩塑失去光彩或受损的现实,想到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问题,故而想到樊锦诗。表达了作者对樊锦诗的远见卓识和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品质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要加强敦煌文物保护的观点。②作者看到了小河那面的王圆箓的圆寂塔,想到了王圆箓。表达了作者对王圆箓的独特看法,表达了对敦煌文物阴差阳错得到保护的欣慰。4.①作者为在莫高窟未能见到自己想象中的飞天、莫高窟而感到遗憾,为不能很好地观瞻莫高窟感到遗憾。②为那位讲解员不带情感地讲解,带着游客走马观花感到失望。③为我国在莫高窟研究、保护、文化传承方面的投入不足感到遗憾。【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B项,“夸赞作者对敦煌文化有研究”错误,曲解文意,讲解员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这是奚落之语,并非夸赞之语。C项,“……由于接待大量的观瞻者,石窟内的壁画、彩塑变黯淡或受损伤”错误,原因解释不全面,根据文意,还有时间因素、作品自身因素等。故选BC。2.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内容上,“那女主角英娘身着绚丽的裙衫反弹琵琶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左膝微弯,右腿略收于左膝,左胯送出,张开双臂向上向后,举着一柄琵琶。舒展又典雅,含蓄又风情”,表现英娘的舞姿充满美感;表达了作者对飞天的喜爱之情。结构上,为第二段“如何不见《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那种曼妙舞姿”“飞天在哪里”向讲解员发问做铺垫。3.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我想起樊锦诗这个名字。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位女性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她23岁时就在极其简陋和恶劣的条件下对莫高窟进行研究。是她提出关于敦煌石窟也必然从诞生走向衰退的观点,是她提出筹建数字敦煌、保护敦煌、展示敦煌三大综合中心的远景规划”,表达了作者认可樊锦诗加强敦煌文物保护的观点。“那座圆顶的,就是那个为了一壶浊酒几块银圆,将莫高窟文物拱手送给斯坦因、伯希和与大谷光瑞等国际大盗的千古罪人王圆箓的圆寂塔”“你看,我卖出去的东西不是得到很好的保护了吗”,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敦煌文物阴差阳错得到保护的欣慰,但是被保护的文物已经不属于中国。4.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遗憾莫高窟”,“遗憾”的意思是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遗憾莫高窟”表现在“怎么没有画册上的色彩瑰丽”“更大失所望的还不是没见着想象中的瑰丽的飞天,是那将莫高窟生硬拦起的绿色栅栏,是那将每一个洞窟冷漠地锁起的金属门,是那不能随心所欲选择洞窟观瞻只能跟着解说员的机械和匆忙”,即没有看到飞天,没有尽兴参观莫高窟的遗憾;“那普通话字正腔圆却不带丝毫情感,职业性解说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把我上下打量一番,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还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即对讲解员的失望;“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以更好的设施与条件,也许樊锦诗们的计划将不再是纸上的梦想”“如果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莫高窟研究者,也许可以令更多专业的目光关注这窟壁、藻井和人字坡上的壁画”“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人员以及讲解员相对丰厚的薪酬——毕竟这儿的气候与工作条件很艰苦——也许这块东方瑰宝能在沙洲中向世人展现出更美的佛教世界和永恒的艺术世界”,即为保护不足而遗憾。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4、1.D2.A3.D4.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5.①(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所不能比的。②那么,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没有比这时更容易的,只不过看你所用来引导的办法怎么样了。【解析】

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D项,“干”,求取。译文:来迎合世俗、求取禄位罢了。故选D。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B项,助词,所+动词=名词性结构;介词,与“所”一起构成“为……所……”被动结构。C项,介词,在,从;介词,表比较,比;D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A。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而在二十三年后董郑二君选地建学舍,并亲自讲解先王遗文”分析有误,原文是“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是说使筠州的读书人在学宫中相互出入,讲述先王的遗文,以求得知识。并没有说二君亲自讲述先王遗文。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句意断句。“而其义甚高”与“而其守不足者”对称,前后都要断句;疑问句“其故何哉”后断句;“故”表承接,后面是结论,其前一般要断句,综上断句为: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译文:(汉代的读书人)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们的道义很高;见闻很渊博,但是他们的操守却不够,这是什么缘故呢?缘于汉代的读书人是从乡里被推举的,所以(他们)不能不专注于自我修养。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于”,表被动,被;“乱”,扰乱;“传疏”,解释经义的文字;“知者”,博学的人,智慧的人;“此”,代词,这样;“及”,比得上。(2)“则”,连词,那么;“施化”,施行教化;“莫易于斯时”,状语后置句,应是“莫于斯时易”;“顾”,只不过;“所以”,用来……的办法;“导”,引导;“如何”,怎么样。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如本题借助人名词,比如“杨廷和”“诸臣”,虚词“耶”,“未雪”和“国耻”搭配,“自荣”译为增加自己的荣耀,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参考译文:周王朝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于是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谈道论德的人,自夸德行崇高远大而忘了为世所用;议论为政之道的人,力求卑下浅近而不去学习古人。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然而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没有草率简略的思想,他们对于物质上的索取与给予,官位上的提拔或黜退,道义上的取舍,一定会从礼义方面来考虑。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而到了当世,才有卓异的读书人从千年之外的典籍开始专研,阐明先王之道,来启迪让后学之子。世人虽然不能全部了解那些思想,但是却常常喜欢它。所以学习那些道理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们;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绕远。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所不能比的。然而能尊重而奉行的,就未必有那么多人了。所以像《乐》《易》那样淳厚的风气已经衰微了,而那种诡异欺骗、浅薄丑陋的风习占了优势。他们不论处在贫富、贵贱的地位,培养廉洁、远离耻辱的心意就少,而苟且迎合求得的行为就多。这是习俗教化的美德赶不上汉代的原因。(汉代的读书人)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们的道义很高;见闻很渊博,但是他们的操守却不够,这是什么缘故呢?缘于汉代的读书人是从乡里被推举的,所以(他们)不能不专注于自我修养。现今的读书人是用文章来选用的,所以(他们)不能不专注于学习。至于那些学习深入的,理解到了内心深处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种境界。从这个现象看,那么朝廷喜欢的东西,朝野的人一定比之更厉害啊,难道不是真的吗?如果使汉代和今天都有教化开导的方法,都有学校培养成才的方法,那么读书人在学问品行方面,难道有彼此之间的偏差,先后的过失吗?《大学》中的道理,将想用诚意、正心、修身,来达到治理国家天下,而必定要先求得知识,那么有知识的人,本来就是为善的开端,而一般人难以达到。今天的读书人,对于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知识境界,已经相差不远了。那么,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没有比这时更容易的,看你所用来引导的办法怎样了。筠州也算是个州,在长江的西面,地理偏僻与世隔绝。在庆历初年,天子下诏设立学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呼应诏令,筠州的读书人认为是个弊端。到治平三年,大概有二十三年了,才有人报告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就和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察看州的东南,发现一块高阔开朗的地方,在上面建造了学舍。在治平三年的春天开始经营,而在八月十五日落成。不久来学习的人常有数十到数百人。两位贤君就带着报呈的文书去了京城,并嘱咐我写篇记。我认为两位贤君对筠州的政事,真的是有所追求的。使筠州的读书人在学宫中相互出入,讲述先王的遗文,以求得知识。他们中有贤德的人能够超然自信而独立于世,那些中等资质的人得以自勉以等待上一位次的教育。那么这个学宫的兴造,不独使来学习的人品味思索一些空洞不实的言词,来迎合世俗、求取禄位罢了。所以替他们写上我的见闻而成了这篇记,等他们回来之后刻石记录吧!5、1.D2.①颔联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②颈联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揭示当时世态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③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或说明诗人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语言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逐句理解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辛辣”“极具讽刺性”程度过重,应该说语言整体是含蓄的,有些语句有讽刺意味。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歌对比手法的鉴赏能力。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指出表达效果。此类题目答题一般分两步走:一、指出哪里运用对比手法,什么和什么对比。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乱离社会,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中“贫”“贵”,“陋巷”“豪家”可以看出是对比手法。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揭示当时世态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潸;“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也说明诗人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读来给人以唏嘘之感。选择题是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循”“博”“彘”“涂”“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7、例文①“爸爸,我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同桌新买了平板电脑,向我炫耀好几次了。这次赶上我生日,我心想,爸爸肯定会说“你想要什么?”,然后我就顺势也要一个。“对呀,送什么呢?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去年我的生日,你送我了什么呢?”突然,我觉得无比惭愧。“对不起爸爸,我只知道要礼物,却从未给过你和妈妈礼物。”“傻孩子,你每年都在成长,这就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啊!”例文②致敬“逆行者”!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直面苦难的力量。面对疫情,内心蕴藏的善良与勇敢促使他们逆流而上,成千上万的医疗、警务、铁路等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同气连枝、心手同向,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是他们为我们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用责任和担当奏出了“逆行者”的最美旋律;是他们让蓬勃的希望从人心的地平线升起,一寸寸照亮大江南北,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例文③沈从文先生用极为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白河沿岸如诗如画般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走进《边城》吧,你定会获得极美的享受。【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在150字左右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其次要对相关的名著的内容、主旨或某些概念有准确的理解,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积累。考生如果选择①,要注意三点:第一,内容为“家庭聊天场景”,且要有自己的“心理描写”;第二,要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第三要表达明确的主题。考生如果选择②,首先要明确写作任务,即致敬疫情中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其次要以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最后力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考生如果选择③,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即“推荐阅读”;其次,必须要结合作品内容片段;最后要明确推荐理由。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8、①孙少安从饥饿到企业家的挣扎,他所承受的痛苦和考验不仅仅存在于肉体之上,更多的还在于心灵上。平凡世界里的英雄,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过好自己的一生,他们真实又有些卑微,但他们却像天空中最闪耀的那颗星星一样照亮了整个天空。伟大诞生于平凡,抑或伟大本来就深埋在平凡中。他让我们回到善良、回归质朴、回归自强不息。他唤醒了中国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内心的火种,这是英雄之火,它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平凡的中国人。②第一,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入普及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归类知识的宣传教育。第二,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培训宣传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专门为市民发放说明手册。第三,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这些学生回到家是很好的普及宣传员和监督员,将对家庭及周围人员进行教育,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③你,逆行的背影,牵动着多少颗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托起无数的生命。一纸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生死线上方显你的深情。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还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面目,只知道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他们是图片影像的记录者。他们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为城市建设悉心戮力,为国家发展鼓劲呐喊。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你们用一颗颗热忱的医者之心诠释了人性最无价的一面——担当、大爱。虽然你我素昧平生,但你已成为我心中的民族英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①要求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谈谈他(她)的“唤醒”功能。“唤醒”功能,就是能够激起人们的某种情感,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考生要选择一个最容易得到人们认可的“英雄”人物,简述他(她)的事迹,重点说说他(她)给人的启发或激励。比如,可以选择《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他是农村改革的先觉者,为此付出了很多,在他的带领下,农村改革如火如荼。这样的人物,敢想敢干,务实上进,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英雄。②要求为即将到来的“垃圾分类”提出合理建议。这是考查考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考查考生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考生可按照一定思路思考,不如分类实施之前要先宣传,该如何宣传;实际操作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比如有人不懂分类的知识,那么该如何让人人都懂得这些知识;该如何引导、监督等。或者按照政府、社区、居民各自该做什么来思考。表达要有条理,可以用数字表述。③为“逆行者”写赞歌,这要求语言要抒情、深情,可以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增加感染力,可以罗列“逆行者”的事迹。当然最主要的是,要把他们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把他们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之美写出来。9、简单就是幸福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简单就是幸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风景宜人的海边,生活着一位渔民,每天悠闲自得地在海里捕鱼,回家的路上总爱吹吹口哨,哼哼小曲,过得好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