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原卷版)_第1页
7.2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原卷版)_第2页
7.2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原卷版)_第3页
7.2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原卷版)_第4页
7.2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课(一)——基础梳理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触觉的感觉器官是▲;嗅觉的感觉器官是▲;味觉的感觉器官是▲;听觉的感觉器官是▲;视觉的感觉器官是▲。2、人的▲和▲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作出分析,产生各种相应的▲。3、▲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觉、▲觉和▲觉等。4、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例如,触摸一般用▲,因为这个部位的▲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5、形成嗅觉的过程气味→▲→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中枢(形成嗅觉)。6、嗅觉特点(1)适应性:是指长时间接触某种气味,嗅觉对该气味的敏感性就会减弱,即大脑▲的缘故。(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3)人的嗅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7、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它里面有许多▲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8、形成味觉的过程食物→▲→味蕾上的▲→大脑▲神经中枢(形成味觉)。9、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10、声音的产生(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凡是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只不过不一定都能被听到。(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11、声音的传播(1)介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2)声速: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声音传播的快慢是▲的。一般在▲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12、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有广泛的用途,如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等。13、耳的结构(1)外耳①耳廓;功能是收集▲;②外开道,功能是传导声波。(2)中耳①鼓膜:功能是在声波作用下产生▲;②听小骨:功能是把声音▲后传人耳蜗:③鼓室:功能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保护▲。(3)内耳①半规管和前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觉头部位置的变化;②耳蜗:内有液体和▲,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产生信息。形成听觉的过程▲→鼓膜→▲→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形成听觉)。15、咽鼓管连通鼓室和▲,使▲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16、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保持身体▲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17、声音的三要素:▲、▲和▲。(1)声音的音调高低由▲决定。(2)响度与声源的▲和跟人距离声源的▲有关。(3)音色是声音的音质,跟发声体的▲、▲有关18、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音调就越▲。19、光源:我们把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如▲、▲、▲等。20、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光线;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实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注意: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无关。21、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年:光年是指▲。因为它不是一个时间单位,1光年约等于▲km。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22、光的色散单色光:不能▲的光叫做单色光。复色光:由▲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在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呈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的顺序排列的。2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所有色光,黑色物体▲所有色光。24、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在色散实验中位于▲外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肉眼看不见。红外线的特点:红外线具有▲效应,热作用强。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红外线的利用:红外线遥控器、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捕食、红外线照相机、红外线探测器等。(2)紫外线:在色散实验中位于▲外侧,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肉眼看不见。紫外线的特点: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且具有荧光效应。紫外线的利用:消毒杀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鉴别纸币的真伪。25、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26、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1)在反射现象中,▲、▲、▲在同一平面内。(2)▲和▲分居▲的两侧。(3)▲等于▲(∠β=∠α)(4)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通常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的反射现象属于▲反射。(2)通常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的反射现象属于▲反射。(3)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定律。28、平面镜成像(1)原理:遵循光的▲定律。(2)特点:像的性质:▲、等大的▲像。像的位置: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平面镜的作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29、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举例: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就是凸面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作用,举例: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制成的。30、光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1、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1)光折射时,▲、▲、▲在▲内。(2)▲和▲分居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4)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32、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形状作用生活中的应用凸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老花镜、放大镜凹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近视眼镜33、透镜的结构(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一个凸透镜有2个焦点。一个凹透镜也有2个焦点。(4)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4、虚像与实像:能够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36、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υ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等大或放大虚像或实像µ>2f—————f<u<2f————\u=2f————\u=f不成像\u<f———\—3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的原理制成的。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透镜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时,能在幕布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的原理制成的。38、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在▲上形成像,经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