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_第1页
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_第2页
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_第3页
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_第4页
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一、人体的消化eq\a\vs4\al(考点1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eq\a\vs4\al(消化,系统)eq\a\vs4\al(\b\lc\{(\a\vs4\al\co1(结构\b\lc\{(\a\vs4\al\co1(消化道(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x(\a\al(功能:消化食物(糖类、蛋白质、脂肪),吸收营,养物质)))))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2)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①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eq\b\lc\{\rc\}(\a\vs4\al\co1(糖类(主要是淀粉)\o(→,\s\up7(消化),\s\do5(唾液、胰液、肠液)),蛋白质\o(→,\s\up7(消化),\s\do5(胃液、胰液、肠液))各种,脂肪\o(→,\s\up7(消化),\s\do5(胆汁、胰液、肠液))甘油和))eq\a\vs4\al(循环,系统)②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eq\b\lc\{(\a\vs4\al\co1(水,无机盐,维生素))(3)______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eq\a\vs4\al(考点2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1.酶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2.与人消化有关的消化酶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流入的部位________胃十二指肠________小肠消化液唾液________胰液胆汁肠液所含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多种消化酶无消化酶多种消化酶eq\a\vs4\al(考点3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________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是一种生物________。2.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不稳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3.人体中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4.人体细胞若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等。二、人体的呼吸eq\a\vs4\al(考点4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1.呼吸的全过程2.气体运输氧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运输的。3.气体交换(通过扩散实现,如图所示)考点5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呼吸作用概念:人体细胞不断从外界吸收氧气氧化分解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的过程。考点11.咽胃2.(1)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消化酶(2)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3)小肠考点22.口腔胆囊胃液考点31.活细胞蛋白质催化剂2.高效性专一性温度pH考点41.扩散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氧气2.氧合血红蛋白考点5有机物能量【例题精析】(2022•湖州)小肠是消化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能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这是因为小肠中有()A.多种消化酶 B.盐酸 C.小肠绒毛 D.胆汁【解答】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增大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故选:A。(2022•宁波)2022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下列行为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是()A.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B.只喝饮料,不吃果蔬 C.多吃少动,不控体重 D.只吃鱼肉,多盐多油【解答】解:A、应食物尽量多样化,粗细搭配,A正确。B、应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少喝饮料,B错误。C、多吃少动,不控制体重,会造成肥胖,就会影响生长发育,C错误。D、应常吃鱼、禽、蛋和瘦肉,饮食要清淡少盐,D错误。故选:A。(2022•嘉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将牛奶及奶制品摄入量由300克改为300~500克。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A.纤维素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蛋白质。故选:D。(2021•嘉兴)某人因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排放,并因此产生胆结石而致胆管堵塞。胆管堵塞后会直接影响消化的营养素是()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 D.脂肪【解答】解: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用脂肪的消化;胆管堵塞后,胆汁不能通过总胆管流入小肠,会直接影响脂肪的消化;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肠液和胰液;蛋白质的消化需要胃液、肠液和胰液;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故选:D。(2020•衢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解答】解:A、“蛋食主义者”说的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A正确;B、“我什么都能吃”说的是小肠,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B正确;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说的是唾液,口腔中具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C错误;D、“肝胆相照好兄弟”说的是肝脏和胆汁,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正确。故选:C。(2022•丽水)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方案,营养师用多种谷物配制了杂粮粉,并测得每100克小麦粉、玉米粉和杂粮粉的部分营养成分及含量如表。营养素食品蛋白质/克糖类/克脂肪/克钙/毫克膳食纤维/克小麦粉9.974.61.8380.6玉米粉12.466.74.61201.5杂粮粉26.954.72.41866.2(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表中最适合的食品是杂粮粉;(2)食物中的糖类(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解答】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物质,尤其青少年缺钙易导致佝偻病。因此,处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多种无机盐的食物。即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表中最适合的食品是杂粮粉。(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故答案为:(1)杂粮粉。(2)葡萄糖。(2022•杭州)小金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呼吸气路的设计:自救呼吸器使用时,需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嘴咬合呼吸软管进行呼吸。在正常呼气时,单向阀A和B的开闭情况是A打开,B闭合(选填“A打开,B闭合”或“A闭合,B打开”)。【解答】解:分析图乙,吸气时,气囊里边的气体通过阀门B、呼吸软管由嘴经咽进入肺部,这时,单向阀门B打开,单向阀门A关闭;呼气时相反,肺里的气体经咽、嘴、阀门A进入生氧装置,这时,单向阀门A打开,单向阀门B关闭。故答案为:A打开,B闭合【习题巩固】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莲都区模拟)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C.④处氧气浓度大于③处氧气浓度 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所以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A正确。B、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B正确。C、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所以④处氧气浓度小于③处氧气浓度,C错误。D、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D正确。故选:C。2.(2022•秀洲区模拟)模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一个或多个系统的复杂过程。如图是一个反映人体气体交换的模型图,图中①~④表示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a、b代表气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b中二氧化碳含量比a中低 B.①③过程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C.②过程要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D.④过程将动脉血转为静脉血【解答】解:A、b是呼出的气体,与a吸入的气体相比,b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a高,A错误。B、①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③过程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错误。C、②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C错误。D、④过程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血液氧气浓度下降,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正确。故选:D。3.(2022•杭州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太极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太极拳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它十分注重“吐纳”修养技巧,合理锻炼有意身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钱阿姨打太极后腿部肌肉酸胀,这是有氧呼吸运动过量导致的 B.张爷爷吸气提脚时,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气压降低 C.李奶奶准备清晨天亮前到公园里打太极,因为此时氧气浓度在一天中是最大的 D.小王同学打了一套太极拳后,大汗淋漓,此时他产热大于散热【解答】解:A、运动后,骨骼肌酸胀无力,原因是无氧呼吸运动过量导致的,A错误。B、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气压降低,B正确。C、清晨天亮前,公园中的植物在夜间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清晨天亮前公园中的氧气浓度在一天中是最小的,不适合呼吸,C错误。D、运动后,大汗淋漓,此时他产热等散热,D错误。故选:B。4.(2022•海曙区模拟)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如图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D.如图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解答】解: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不是膈肌舒张,而是膈肌收缩。A错误;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不是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光合作用开始强于呼吸作用。错误。C、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会减少,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会增多,所以图中曲线应该是先降低后升高。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数量首先变少的是X,然后是Y,最后是Z,这说明最先被消化的是食物X,然后是食物,食物Z最后被消化。由此可以判断X是淀粉,Y是蛋白质,Z是脂肪。三种营养物质都能在D内被消化,说明D代表小肠;X淀粉在A内也能被消化,说明A是口腔;Y开始消化的部位C就是胃;B没有消化功能,且位于位于口腔中间,可以判断B是食道。C胃中的消化液是胃液,D小肠中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D正确。故选:D。5.(2022•西湖区二模)如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题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题图中可以知道pH=6左右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B.从题图中知道酶C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 C.从题图中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题图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解答】解: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5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A错误。B、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酶C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在继续上升,B正确。C、由左图可知,若酶未失活的情况下,pH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错误。D、根据右图曲线变化趋势,酶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C,D错误。故选:B。6.(2022•杭州二模)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X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 B.食物进入大肠前,Z被分解成氨基酸 C.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 D.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解答】解:A、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根据图像可知,X在口腔开始被消化,所以X曲线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A错误。B、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所以Z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肠中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C、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的消化部位是D小肠,C错误。D、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所以在消化道D小肠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正确。故选:D。7.(2022•龙湾区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过对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的研究,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水稻谷粒含有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解答】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属于大分子有机物,贮存着能量,在人体内都能氧化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水稻谷粒含有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A。8.(2022•临平区一模)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pH=a时,e点下移 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 C.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 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解答】解:A、pH为a时,酶的活性较低,酶促反应速率较慢,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B、淀粉量增加时,产生的麦芽糖量增加,e点上移,B正确。C、当温度升高时,酶促反应速率变慢,d点右移,产物量不变,e点不变,C正确。D、酶的量减少时,产生的麦芽糖量减少,e点下移,d点右移,D正确;故选:A。9.(2021•上城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选项实验或活动名称实验用品使用目的A观察和解剖花显微镜观察胚珠B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检验淀粉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亚甲基蓝溶液染色【解答】解:A、在观察和解剖花的实验中,观察胚珠的情况,用放大镜就可以了,A错误;B、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所以,在“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完全,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可以在密闭透明玻璃罩内放置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给植物叶片创造无二氧化碳的环境,与在密闭透明玻璃罩内放置清水的植物叶片形成对照实验,C正确;D、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便于观察要进行染色。染色时,使用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把一滴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D正确。故选:A。10.(2021•乐清市模拟)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该过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酶起催化作用 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解答】解: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消化过程属于化学消化。可见A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1小题)11.(2021•宁波一模)2022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帆船项目将在宁波东海之滨举行。届时,亚运健儿们将会上演“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壮观场景。在帆船航行过程中,运动健儿们需要根据风向随时对帆进行调节,完成这一活动最基本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比赛过程中,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空气进入肺的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这一系列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反射,参与反射的结构叫反射弧。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答案为:反射弧;收缩;神经系统和激素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2.(2022•浦江县模拟)某同学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是否对淀粉有催化分解作用,做了实验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实验处理试管甲试管乙1加1%淀粉溶液4mL4mL2设置对照2mL唾液2毫升蒸馏水3温度处理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4加碘液1滴1滴5观察结果不变蓝色变蓝色(1)请将记录表中的待填步骤补充完整。(2)根据实验记录表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有同学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值相同,但不必考虑pH值大小。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实验失败。【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唾液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设置对照试管乙为2毫升蒸馏水。(2)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唾液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因此,该实验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有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虑pH大小的说法错误.因为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实验失败。故答案为:(1)2毫升蒸馏水(2)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不正确;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实验失败13.(2022•余杭区二模)已知酶的活性会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请回答:(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A。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37℃温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A.①④②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③②④⑤(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号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馏水碘液1号2毫升01毫升2滴2号2毫升1毫升02滴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第3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将硫酸改为硫酸钠。如果硫酸根离子不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实验改进后两支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两支试管的蓝色同时褪去。【解答】解:(1)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计实验,实验步骤的设计应为:试管编号→加入等量淀粉液→不同温度下水浴相同时间→加入等量淀粉酶→不同温度下水浴相同时间→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最合理的步骤是①④②④③⑤。(2)①第三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②设计对比试验时不能存在其它干扰离子,加入1%稀硫酸不但加入了硫酸根离子同时也带入了氢离子,所以在不知道氢离子对唾液淀粉镁催化效率有无影响的前提下,不可以加入稀硫酸,结合题干中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无影响,所以此处应该为1mL1%硫酸钠溶液加入到2号试管;③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所以只要淀粉消失则蓝色就会褪去,因为硫酸根离子(SO42﹣)不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所以两试管中的淀粉同时被消化分解,蓝色同时褪去;故答案为:(1)A(2)将硫酸改为硫酸钠;两支试管的蓝色同时褪去14.(2022•温州模拟)当我们细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而当我们狼吞虎咽时,这种甜味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唾液能使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我们感觉到了甜味。结合生活经验,小明提出“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会加快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速率”,于是小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药品有: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小刀、可调温的恒温水浴装置、蒸馏水、碘液、新鲜唾液(建议每次用2毫升)、新鲜的馒头适量等。(1)本实验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烧杯、滴管(例举2种)。(2)请你设计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会加快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速率”的实验方案(注: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借助装置图、表格形式阐述实验方案)取三份等质量的馒头和相同的三支试管,用小刀将其中两份切成体积相同的馒头碎块,模拟牙齿的咀嚼,并用玻璃棒的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编号馒头处理滴加试剂是否搅拌观察记录数据试管1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蓝色消失所用的时间试管2馒头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试管3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不搅拌说明:1、2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牙齿的咀嚼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1、3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舌的搅拌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解答】解:(1)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烧杯、滴管等。(2)该实验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速率,变量为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实验方案设计为:取三份等质量的馒头和相同的三支试管,用小刀将其中两份切成体积相同的馒头碎块,模拟牙齿的咀嚼,并用玻璃棒的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编号馒头处理滴加试剂是否搅拌观察记录数据试管1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蓝色消失所用的时间试管2馒头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试管3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不搅拌说明:1、2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牙齿的咀嚼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1、3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舌的搅拌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故答案为:(1)烧杯、滴管(2)取三份等质量的馒头和相同的三支试管,用小刀将其中两份切成体积相同的馒头碎块,模拟牙齿的咀嚼,并用玻璃棒的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编号馒头处理滴加试剂是否搅拌观察记录数据试管1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蓝色消失所用的时间试管2馒头块2滴碘液+2mL唾液搅拌试管3馒头碎块2滴碘液+2mL唾液不搅拌说明:1、2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牙齿的咀嚼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1、3号试管可以用来探究舌的搅拌对唾液消化淀粉速度的影响。15.(2022•上城区校级一模)为探究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了探究。他们把面包粉碎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用玻璃棒搅拌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实验过程设计如表,实验结果如图。试管编号①②③④加入物面包碎屑面包碎屑面包块面包碎屑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2mL清水处理步骤a充分搅拌A充分搅拌充分搅拌b37℃水浴保温5分钟c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注:“+”多少表示蓝色深浅,“﹣”表示不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若要探究舌的搅拌对面包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②号试管进行对照,那么A处填写的处理步骤是不搅拌。(2)如果选用①、④号试管进行对照,则同学们提出的假设是唾液能影响面包在口腔里的消化。(3)①号试管内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分析实验结果,④号试管内蓝色最深,说明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将面包切成碎屑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作用,牙齿能咀嚼食物;而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搅拌作用。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表格中①条件齐全是对照组,①与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舌的搅拌;①与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