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2815第1章绪论 3143391.1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概述 3194851.2工程制图的基本标准与规范 318786第2章制图基本知识 4252232.1图线、字体与比例 4274342.1.1图线 4632.1.2字体 4293042.1.3比例 530882.2尺寸标注与公差 583022.2.1尺寸标注 5271572.2.2公差 5149232.3剖面符号与简化画法 5158322.3.1剖面符号 591102.3.2简化画法 531326第3章投影原理 547183.1投影基本概念 560673.1.1投影的定义 6305803.1.2投影的种类 6168173.1.3投影的特性 6158533.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6128173.2.1三视图的形成 6281733.2.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6143533.3轴测图 7190863.3.1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7169423.3.2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73066第4章基本几何体的绘制 788974.1平面几何体的绘制 7121184.1.1矩形 7201044.1.2正方形 7151184.1.3圆形 731614.2曲面几何体的绘制 8133914.2.1球体 819424.2.2圆柱体 841534.2.3圆锥体 87944.2.4椭圆体 81929第5章组合体的绘制 863275.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8104125.1.1组合体的构成 844795.1.2组合体的视图表达 990555.1.3组合体的线型表达 913855.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9251505.2.1尺寸标注原则 994925.2.2尺寸标注方法 9271315.3组合体的剖面图 9262995.3.1剖面图的绘制原则 9294555.3.2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922411第6章剖面图与断面图 1066856.1剖面图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074296.1.1基本概念 1093236.1.2剖面图的类型 10199816.2断面图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02796.2.1基本概念 10189026.2.2断面图的类型 10135536.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089106.3.1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136136.3.2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19774第7章零件图的绘制 1197167.1零件图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1133007.1.1基本要求 11109397.1.2内容 1122857.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法 11307537.2.1视图选择原则 11149377.2.2表达方法 12319117.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工艺要求 12126847.3.1尺寸标注原则 1270107.3.2工艺要求 124223第8章装配图的绘制 12298818.1装配图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12110198.1.1基本要求 1256358.1.2内容 12180518.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法 13202808.2.1视图选择 13233388.2.2表达方法 13100048.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明细表 1336538.3.1尺寸标注 13269678.3.2明细表 144572第9章工程图样的表达 14266389.1建筑施工图的表达 14162319.1.1图纸布局 1440959.1.2投影法 14115139.1.3线型与符号 14127299.1.4尺寸标注 14145019.1.5文字说明 14112159.2机械设备图的表达 1492679.2.1视图选择 14185089.2.2细节表达 15274929.2.3标注与符号 15282589.2.4技术要求 1544279.3电气工程图的表达 1548229.3.1图纸分类 15178059.3.2符号与线路 15258089.3.3标注与说明 1521819.3.4安全要求 1525054第10章计算机辅助绘图 152805910.1计算机辅助绘图概述 15498310.2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162184910.2.1软件界面及功能模块介绍 16237410.2.2基本绘图环境设置 16126710.2.3命令输入与执行 163250710.3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162852310.3.1基本二维图形绘制 162085410.3.2二维图形编辑 162571610.3.3图案填充与渐变色的应用 161805910.4三维图形的绘制与渲染 161529310.4.1三维图形绘制基础 1695010.4.2三维图形的编辑 16187210.4.3三维图形的渲染 16第1章绪论1.1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概述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基础技术,其涉及各类工程图纸的绘制与解读。工程图纸作为工程技术交流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意图,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绘图技术则是实现工程制图的方法和手段,科技的发展,其技术和工具也在不断革新。工程制图主要包括平面制图、立体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平面制图主要表达物体的平面图形,立体制图则展示物体的三维形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制图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为复杂工程图样的绘制和修改提供了便利。1.2工程制图的基本标准与规范为了保证工程图纸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工程制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以下列举了部分常用的基本标准与规范:(1)图线标准:图线分为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不同类型的图线用于表达不同的物体和结构。(2)字体标准:工程图纸中应使用规范的字体,如仿宋体、黑体等,字高和字宽应符合规定。(3)比例标准:图纸的比例表示图形与实物尺寸的比值,常用的比例有1:1、1:2、1:5、1:10、1:20等。(4)尺寸标注: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标注文字与尺寸线对齐,标注位置避免与图线重叠。(5)符号和代号:工程图纸中应使用统一的符号和代号,以表达各种部件、材料、工艺等信息。(6)投影法:工程制图采用正投影法,投影方向和投影面应符合规定。(7)图纸布局:图纸应布局合理,图面整洁,避免出现过多的空白区域。遵循这些基本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提高工程图纸的可读性和准确性,保证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第2章制图基本知识2.1图线、字体与比例2.1.1图线图线是工程图纸的基本要素,用于表达物体的外形、结构、尺寸及位置等。图线分为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等,各自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使用场合。(1)粗实线:用于表示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剖面线等。(2)细实线:用于表示隐藏线、引出线、中心线等。(3)虚线:用于表示不可见轮廓线、投影线等。(4)点划线:用于表示辅助线、断裂线、对称线等。2.1.2字体工程图纸中的字体要求清晰、工整、易于识别。常用的字体有仿宋体、黑体、楷体等。字体的大小应根据图纸的大小和内容进行选择。(1)仿宋体:适用于标题、说明文字等。(2)黑体:适用于图名、图例、标注等。(3)楷体:适用于技术要求、注释等。2.1.3比例比例是表示图纸尺寸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值。常用的比例有1:1、1:2、1:5、1:10、1:20等。在制图过程中,应根据图纸尺寸和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比例。2.2尺寸标注与公差2.2.1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表达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重要手段。尺寸标注应遵循以下原则:(1)清晰:尺寸标注应避免交叉、重叠,保证清晰可读。(2)准确:尺寸标注应与实际尺寸一致,避免出现误差。(3)完整:尺寸标注应包含所有必要的尺寸,以保证零件的加工和装配。2.2.2公差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公差分为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在标注尺寸时,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2.3剖面符号与简化画法2.3.1剖面符号剖面符号用于表示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形状。剖面符号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全剖面、半剖面、局部剖面等。剖面符号的绘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剖面符号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2)规范:剖面符号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以保证图纸的通用性。2.3.2简化画法简化画法是指在满足表达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简化的图形和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结构。简化画法可以减少图纸的绘制工作量,提高制图效率。常见的简化画法有:(1):不必要的细节,突出主要结构。(2)对称:采用对称图形表示对称结构。(3)相似:采用相似图形表示相似结构。第3章投影原理3.1投影基本概念投影原理作为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的基础,是表达物体形状和尺寸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投影的基本概念,包括投影的定义、投影的种类以及投影的特性。3.1.1投影的定义投影是指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映射。这种映射遵循一定的几何关系和光学原理,以保证物体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与实际形状相符的图像。3.1.2投影的种类根据投影的方法,投影可分为以下几种:(1)中心投影:以一点为投影中心,将物体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上。(2)平行投影:在投影过程中,投影线相互平行,且与投影面保持等距。(3)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4)斜投影:投影线与投影面呈一定角度。3.1.3投影的特性(1)真实性: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图像能真实反映物体的形状。(2)相似性:物体及其投影在形状上具有相似性。(3)等距性:在平行投影中,物体上的任意两点在投影面上的距离等于这两点在实际空间中的距离。3.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三视图是指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上,将物体进行正投影所得到的视图。本节介绍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3.2.1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如下:(1)正视图:将物体放置在水平投影面上,从正前方进行观察,得到的视图称为正视图。(2)左视图:将物体放置在垂直于正视图的投影面上,从左侧进行观察,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3)俯视图:将物体放置在垂直于正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面上,从上方进行观察,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3.2.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1)长对正:正视图与左视图的长度相等。(2)高平齐: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高度相等。(3)宽相等: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度相等。3.3轴测图轴测图是一种将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表现在二维平面上的图形。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投影方法,使得物体在平面上的图像能直观地反映物体的三维形状。本节介绍轴测图的基本概念及绘制方法。3.3.1轴测图的基本概念轴测图是在一个特定的投影面上,将物体的三个坐标轴进行等距缩放后,将物体上的点沿这三个轴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图形。3.3.2轴测图的绘制方法(1)选择适当的轴测投影面。(2)确定物体的主视图方向,并在轴测投影面上绘制坐标轴。(3)按照坐标轴的方向,将物体上的点进行投影。(4)连接各投影点,得到物体的轴测图。第4章基本几何体的绘制4.1平面几何体的绘制4.1.1矩形(1)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矩形的长和宽。(2)使用直尺和铅笔,在图纸上画出矩形的两个对边,保证这两条边相互垂直。(3)以这两个对边为基准,画出矩形的另外两条边,形成封闭的矩形。(4)检查矩形的尺寸和角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1.2正方形(1)确定正方形的边长。(2)以任意一边为基准,使用直尺和铅笔,在图纸上画出与之相等且垂直的两条边,形成L形。(3)以L形的两个端点为基准,分别画出另外两条边,形成封闭的正方形。(4)检查正方形的边长和角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1.3圆形(1)确定圆的半径。(2)使用圆规,以圆心为中心,半径为半径,在图纸上画出圆形。(3)检查圆形的半径和封闭性,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2曲面几何体的绘制4.2.1球体(1)确定球体的半径。(2)使用圆规,以球心为中心,半径为半径,在图纸上画出球体的轮廓。(3)根据球体的轮廓,使用曲线板或自由手绘,描绘出球体的曲面。(4)检查球体的半径和曲面光滑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2.2圆柱体(1)确定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2)使用直尺和圆规,在图纸上画出圆柱体的底面和顶面。(3)以底面和顶面的边缘为基准,使用直尺或曲线板,画出圆柱体的侧面。(4)检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高和侧面光滑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2.3圆锥体(1)确定圆锥体的底面半径和高。(2)使用直尺和圆规,在图纸上画出圆锥体的底面。(3)以底面中心为基准,使用直尺或曲线板,画出圆锥体的侧面。(4)检查圆锥体的底面半径、高和侧面光滑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4.2.4椭圆体(1)确定椭圆体的长轴、短轴和高度。(2)使用椭圆模板或自由手绘,在图纸上画出椭圆体的底面和顶面。(3)以底面和顶面的边缘为基准,使用曲线板或自由手绘,描绘出椭圆体的侧面。(4)检查椭圆体的长轴、短轴、高度和侧面光滑度,保证符合图纸要求。第5章组合体的绘制5.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5.1.1组合体的构成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通过相互连接、叠加、切割等方式形成的复杂几何形状。在进行组合体的绘制前,需对其构成的各个基本几何体进行分析,明确各部分的相互关系。5.1.2组合体的视图表达组合体的视图表达主要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根据组合体的形状特点,合理选择视图数量和位置,保证能清晰地表达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5.1.3组合体的线型表达在组合体的绘制过程中,正确使用线型能够突出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常见的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等。5.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2.1尺寸标注原则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应遵循以下原则:(1)尺寸应完整、准确、清晰;(2)尺寸应避免重复和矛盾;(3)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的可见部位;(4)尺寸标注应便于测量和加工。5.2.2尺寸标注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定形尺寸:标注组合体各部分的基本尺寸;(2)定位尺寸:标注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装配尺寸:标注组合体与其他零件的配合关系;(4)标注尺寸公差:根据设计要求,标注尺寸的公差范围。5.3组合体的剖面图5.3.1剖面图的绘制原则剖面图的绘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剖面图应真实、准确地反映组合体的内部结构;(2)剖面图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能清晰表达内部结构的部位;(3)剖面图的线型和比例应与视图保持一致;(4)剖面图的标注应明确、清晰。5.3.2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组合体的剖面图绘制方法如下:(1)确定剖面线的位置和方向;(2)绘制剖面线,注意与视图的投影关系;(3)标注剖面图中的尺寸和符号;(4)填写剖面图的名称和编号。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组合体的绘制,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形体分析、尺寸标注和剖面图绘制等方法,提高工程制图与绘图技术的能力。第6章剖面图与断面图6.1剖面图的基本概念与类型6.1.1基本概念剖面图是指用图形符号表示物体某一特定位置的内部形状和结构的图样。它是工程制图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用于展示物体内部不可见的细节部分。剖面图通过假想切割的方式,将物体切割成适当的形状,以展示其内部特征。6.1.2剖面图的类型(1)全剖面图:完整展示物体内部结构的剖面图。(2)半剖面图:仅展示物体一半内部结构的剖面图。(3)局部剖面图:放大展示物体某一局部区域的内部结构。(4)斜剖面图:采用斜切方式展示物体内部结构。6.2断面图的基本概念与类型6.2.1基本概念断面图是指用图形符号表示物体在某一特定位置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图样。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截面的形状、尺寸和内部构造。6.2.2断面图的类型(1)水平断面图: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图。(2)垂直断面图:物体在垂直方向的横截面图。(3)斜向断面图:物体在斜向的横截面图。(4)穿心断面图:展示物体中心部分的横截面图。6.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方法6.3.1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切割位置:根据物体内部结构的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切割位置。(2)绘制切割线:用细实线表示切割线,切割线与物体轮廓线相交。(3)展示内部结构:根据切割线,用图形符号表示物体内部的细节部分。(4)标注尺寸和符号:在剖面图上标注必要的尺寸、符号和说明。6.3.2断面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断面位置:根据物体截面的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断面位置。(2)绘制断面线:用细实线表示断面线,断面线与物体轮廓线相交。(3)展示截面形状:根据断面线,用图形符号表示物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4)标注尺寸和符号:在断面图上标注必要的尺寸、符号和说明。注意:在绘制剖面图和断面图时,应保证图形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歧义。同时遵循国家制图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图样的标准化。第7章零件图的绘制7.1零件图的基本要求与内容7.1.1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制图标准;(2)清晰、明确、准确、完整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3)便于指导生产、加工和检验;(4)简洁、明了、美观。7.1.2内容(1)一组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2)尺寸标注:准确、完整、合理地表达零件的尺寸;(3)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等;(4)标题栏:填写零件名称、图号、材料、重量等;(5)其他内容:如剖面线、符号、标注等。7.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法7.2.1视图选择原则(1)充分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2)避免视图之间的相互遮挡;(3)尽量减少视图数量,简化图形;(4)便于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的表达。7.2.2表达方法(1)基本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2)向视图: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向;(3)局部视图:突出零件的局部结构;(4)斜视图:表达不对称零件的结构;(5)剖面视图:展示零件内部结构。7.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工艺要求7.3.1尺寸标注原则(1)完整:标注所有反映零件结构形状和大小的重要尺寸;(2)准确:尺寸数值准确,符合零件的实际尺寸;(3)合理:尺寸布局合理,便于加工和检验;(4)清晰:尺寸线和尺寸数字清晰、易读。7.3.2工艺要求(1)表面粗糙度:根据零件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标注适当的表面粗糙度;(2)尺寸公差: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能力,选择合适的尺寸公差;(3)形状和位置公差:保证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精度;(4)其他要求:如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第8章装配图的绘制8.1装配图的基本要求与内容8.1.1基本要求装配图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正确、清晰地表达出装配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关系;(2)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企业标准;(3)便于指导生产、检验和维修;(4)图面布置合理,视图清晰,线条整洁。8.1.2内容装配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以充分表达装配体的结构;(2)剖视图:用于表达内部结构复杂的装配体;(3)局部放大图:对装配图中的关键部位或细小结构进行放大表示;(4)零件编号及明细表:列出装配图中所有零件的编号、名称、材料、数量等信息;(5)技术要求:包括装配体的功能、装配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的要求;(6)标题栏:填写装配图的名称、图号、比例等。8.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法8.2.1视图选择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应根据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主视图:选择能充分表达装配体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的视图作为主视图;(2)俯视图和左视图:分别从垂直和水平方向补充主视图所未能表达清楚的结构;(3)剖视图:对内部结构复杂的装配体,采用剖视图进行表达;(4)局部放大图:对关键部位或细小结构进行放大表示。8.2.2表达方法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正投影法:采用正投影法绘制视图,保证视图的准确性;(2)简化画法:对于重复出现的结构,可采用简化画法进行表达;(3)夸大画法:对装配体中的关键部位或重要结构进行适当夸大,以突出其作用;(4)虚线画法:用于表示隐藏线、轮廓线等。8.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明细表8.3.1尺寸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应满足以下要求:(1)标注齐全、准确,符合国家制图标准;(2)标注尺寸应包括装配体的总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等;(3)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避免分散标注;(4)对于具有配合要求的尺寸,应标注公差。8.3.2明细表装配图的明细表应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编号:按照装配体中零件的顺序进行编号;(2)零件名称:填写各零件的名称;(3)材料:填写各零件的材料;(4)数量:填写各零件在装配体中的数量;(5)其他:根据需要填写其他相关信息,如重量、加工要求等。第9章工程图样的表达9.1建筑施工图的表达9.1.1图纸布局建筑施工图的图纸布局应遵循清晰、有序的原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各类图纸应合理布局,便于查阅。9.1.2投影法建筑施工图采用正投影法,遵循平行、垂直、等角投影原则。通过投影法将三维建筑物体表达在二维图纸上,保证图形准确、规范。9.1.3线型与符号建筑施工图中,线型、符号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等,符号包括建筑材料、构造、设备等。9.1.4尺寸标注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遵循国家制图标准。标注内容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半径、角度等,以及必要的定位尺寸。9.1.5文字说明建筑施工图中应包含必要的文字说明,如工程名称、图纸名称、设计说明等。文字应简洁、明了,字体规范。9.2机械设备图的表达9.2.1视图选择机械设备图的表达应根据设备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后视图等,以全面展示设备的外形和内部结构。9.2.2细节表达对于设备的关键部位和复杂结构,应采用局部放大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方式进行详细表达,保证图纸清晰、易懂。9.2.3标注与符号机械设备图中,尺寸标注、公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