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学【本章要点】1.
我国史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其特点。2.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3.
中国古代的史籍类型。本章目录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进程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典籍概览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进程一、从史官的出现到史书的诞生二、史学进入官书与私人著述并存的时代三、史学从自立门户到多途发展的阶段四、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五、我国史学的总结和转化期本节主要内容一、从史官的出现到史书的诞生记录方式:口耳相传——卜辞与金文——史书职责:沟通人神之间事务、既烦且广——后世逐渐简化职能总体趋势:史官职权范围愈古愈广,时代愈后则愈小,但其作为神职的性质一直到春秋时期仍没有改变。二、史学进入官书与私人著述并存的时代首创:春秋末期,孔子在参考各国史书的基础上,将鲁国史官所撰的《春秋》依据自己的见解删削成有着独立思想体系的历史著作,书名仍沿其旧称。举例:相传左丘明除作《左传》外,还有外传一书,即《国语》。它和记事周详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不同,它是分国记言的文献汇编,属于国别体史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编次,共21卷。书载春秋各国的“训诫谏说之辞”,常有精辟之论,比同为记言的《尚书》更富政治见解和历史意识。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上,它发展了《春秋》重人事的进步思想,几乎达到了《左传》的高度。春秋左传注疏正义三、史学从自立门户到多途发展的阶段中国古代史学萌芽于春秋及之前,确立于两汉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代表作:纪传体通史:《史记》;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宋书》等;编年体断代史:《汉纪》、《后汉纪》;少数民族史学:《十六国春秋》;人物传记:《高士传》、《高僧传》;谱学与地方史志四、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从唐到明,史学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每朝别具一格的阶段性成果又令黄金时代的史学大放异彩。就纪传体正史而言,仅唐太宗时就编撰了八部。这八部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这八部书都是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名著。这一时期的正史共编撰了十五部,占“二十四史”的二分之一强,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史学范围的扩大,大量优秀史学著作的相继出现,官修史书取得的显著成绩,把中国古代史学推向了繁荣的阶段。五、我国史学的总结和转化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繁荣和不断拓展,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史学进入全盛期,史学名家不断涌现,优秀史著不断问世。往昔已有的各种著史体裁在这个时期都有后继回响,这使得古代史学的终结尚能余晖闪耀。举例:编年体中的“实录”,现存《清实录》是卷帙最大、有着极高文献价值的实录。纪传体的“正史”系列,尽管《明史》修撰时兴时辍,几近百年,学术价值罩有浓重的政治阴影,但是比起“《宋史》繁芜、辽金二史又多缺略”典制体的“会要”形式,清有《春秋会要》、《三国会要》、《宋会要辑稿》等,而清乾隆时踵美“三通”,官修《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书,合称为“九通”。纪事本末体史书清有《辽史》、《金史》、《西夏》、《明史》等纪事本末专著。学术史、地理史和史学评论更是力作不少。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秉笔直书、书法不隐的治史态度二、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三、推重信史、关注人事的撰史原则四、德才学识,史家四长本节主要内容一、秉笔直书、书法不隐的治史态度秉笔直书、书法不隐是我国古代史家治史的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是古代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古代,记载历史是一项十分神圣的事业,史家历来把史事记录视为坚持大义、区别善恶的“神事”,要求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美德,力图在自己的著作中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虚美,不隐恶,以直书为荣,以曲笔为耻。为了达到实录的目的,他们秉以公心,不为利诱,不畏权势,不避风险,甚至不怕坐牢,忍受羞辱,抛却生命,坚决维护历史的真相和人格的尊严。不少史家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世楷模。相反,如果缺乏对历史的尊重,趋炎附势,任意抑扬,曲笔阿谀,则会遭到世人的非议和鄙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代代秉笔直书、刚直不阿、舍生取义的史学家,我们才有了大量的“信史”和“实录”。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拥有无上权力的君主们才不得不有所顾忌。实例:1、《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因荒淫暴虐而引起国乱,自己在内乱中为将军赵穿所杀,当时赵盾任正卿。内乱平息后,晋太史董狐记下“赵盾弑其君”,赵盾认为这不是事实,而董狐反驳道:“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赵盾对此也无可奈何。孔子听到此事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庄公因与权臣崔杼的妻子私通而被崔杼指使手下杀死,另立景公为君。事后,齐太史据实直书“崔杼弑其君”,被崔杼杀害。太史的两个弟弟又先后继任太史,他们继续如实记录,也先后被杀害。崔杼为太史兄弟的正义行为所慑服,不敢再行凶。而南史氏听说三个太史尽死,担心齐国的历史中断,携简册前往,准备继续如实记载。半路上得知此事已如实记入史册,才放心返回。二、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我国古代史家往往都怀着经世致用的目的,把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或者为将来提供借鉴作为史学的首要任务。首先表现为史学家们往往把治史视为个人济世安邦、治国平天下、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其次表现为历代史家十分重视史学教化的功能。还表现在史学家们对其以史为鉴、鉴古察今作用的高度重视。三、推重信史、关注人事的撰史原则推重信史评判史著优劣的标准对史实的辨别和取舍尊重历史事实是史学家的根本行为准则关注人事强调历史中人的因素和真实反对天命论、不讲鬼神作用对历史事实的不断求证上四、德才学识,史家四长史家是史学活动的主体,史学的传统与史家的自身修养休戚相关。国人历来对“良史”寄予厚望,而“良史”就有赖于治史者具有相应的人格和基本素养。中国古代史家这种对自身素养的严格要求和高度重视,不但是推动中国古代史家与史学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史家四长:才、学、识、德历代史家对史学素养的看法司马迁的史家素养被当做典范,受到史家们的普遍推崇刘勰:“体备周孔”、“辞宗丘明”、“直归南董”唐朝刘知己: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章学诚:“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春秋笔法按照《春秋公羊传》的解释,“《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意思是说,记录历史时遇到尊者、亲者、贤者,都应该采取“隐恶扬善”的曲笔,尽量多记其好事,不利的事即使无法完全舍弃,也应该加以隐讳。另外,《春秋》还将明善恶、寓褒贬作为史学的首要目的,对于同样的事件,往往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作者的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后世史家将此誉为“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冕”。作为正统史学的一个传统,这一随意取舍、任意拔高或贬低的做法,造成了许多历史记载的不实。尤其是各代官修史,免不了对当朝文过饰非。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典籍概览一、典籍概述二、史学典籍本节主要内容一、典籍概述“典籍”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孟子·告子下》曰:“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赵岐为“典籍”作注曰:“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可见那时典籍的概念还泛指文献。《尚书·伪孔序》则讲:“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后汉书·崔寔传》说崔寔“少沈静,好典籍”,大概这时候典籍的概念泛指典册书籍。中国典籍起于何时,实难考证。典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凡是典籍,无论人文社会科学,还是科学技术,都是人们意识的反映。真正的典籍,只能是学术发展的结果。我国先秦萌生的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医药、农桑种植以及儒、道、法、名诸子学,汉武以降的经学,直至宋明理学、清代汉学,都同时伴随着大量文化典籍的出现。自东汉佛教东传,道教崛起,其各自的教义学术千年不衰,各种典籍层出不穷。典籍的历史发展时期发展三皇五帝时期有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的典籍百家争鸣历史上第一次典籍产生的高潮两汉至明清由于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古代典籍旧有新传,代有新作,多如丘山,浩如烟海,将中华民族的睿智物化凝结成灿烂的华夏文化。二、史学典籍(一)以人为纲——纪传体:《史记》、《汉书》等(二)以时为纲——编年体:《春秋》、《资治通鉴》等(三)以事为纲——纪事本末体:《宋史纪事本末》等(四)各具功能的其他史学杰作:《通典》、《舆地纪胜》、《古今纪要》、《贞观政要》等等(一)以人为纲——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为记载中心的另一种历史表述方式,是继编年体之后出现的另一种重要的史书体裁,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特别符合“大一统”思想的要求,被尊为“正史”,在史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纪传体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的。班固的《汉书》是《史记》之后又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晋代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从唐代开始,官修断代史成为改朝换代后的一件大事,历朝相续,最终形成了一套系列纪传体丛书——“二十四史”(二)以时为纲——编年体在众多的表述形式中,按年月编排史事、按时间顺序记载史实的编年体,既开风气之先,又成为编写历史的最基本手段。《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东汉荀悦所著《汉纪》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皇朝史。宋代编年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代表性成果就是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此外编年类典籍还有《竹书纪年》《前汉纪》《后汉纪》《续资治通鉴》《国榷》《明纪》《明通鉴》等。(三)以事为纲——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记事为主、一事一篇、各自独立的历史叙述方法。这种方法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史书在产生之后,随着形式的发展,逐渐有了提供更多史料、考辨史实、改革体裁等日益丰富的内容和作用,为我国传统史学发展的多样性、连续性增加了新内容,成为史学的又一大流派。此外,纪事本末类典籍还有《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西夏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等。(四)各具功能的其他史学杰作功能代表作典章体《通典》、《明会典》等地理志《禹贡》、《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人物传记《烈女传》、《高士传》等学案体《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别史《东观汉记》、《续后汉书》等杂史《贞观政要》、《甲申传信录》等诏令奏议《西汉诏令》、《孝肃包公奏议》等史钞《汉书钞》、《新旧唐书合钞》等实录类《太宗实录》、《明实录》、《清实录》等时令《夏小正》、《岁时广记》等【思考题】1.
论述我国史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其特点。2.
举例分析史学典籍的各种类型。3.
谈谈你对刘知几“史家三才”论的理解。后人对此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与订阅合同6篇
-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件 第九章 小学英语教学媒体设计
- 阅读进阶之旅
- 2024年度三人合伙承包深海油气钻探工程协议书
- 2024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细选)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作与共享合同
- 《金属元素学生》课件
- 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沙子采购合同
- 2024年度二手电梯买卖安装维护合同2篇
- 玻璃制品行业员工转正汇报
- 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含答案
-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末梢采血护理课件
-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课件
- 职业规划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教育规划纲要
-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计划与指导
- 易货易物行业分析
- 《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药剂生职业生涯规划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