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_第1页
幼儿园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_第2页
幼儿园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_第3页
幼儿园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_第4页
幼儿园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本案例为上海市松江区2015届学前研训中心组在开展关于“学习故事”专题研训中的一次活动,记录了区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组成员在此过程中的亲历与感受,可能它并不完美,但却是难忘的记忆与珍贵的足迹,在此与大家分享。第一部分: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活动方案一、故事分享——我的“学习故事"(13:00——13:40)分享前两次的“学习故事”,感受两次故事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学习故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一)故事分享分享撰写两次“学习故事”的感受(分享者:王绪)(二)感受交流要求:每人轮流用一二句话谈谈自己第一次与第二次修改“学习故事”的感受。二、讨论共识——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学习品质”(13:40——14:20)通过对“什么是学习品质""幼儿生活活动中学习品质典型表现”的讨论、为新教师进一步了解并为之后的“学习故事"研究作专业支持。(一)自主交流什么是学习品质?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可见吗?(二)分组讨论1、分组要求:分成4组,各组成员中必须要有小、中、大班教师,每组最多不超过9人。2、讨论话题:依据《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补充幼儿生活活动中学习品质典型表现。3、讨论时间:20分钟。(三)分享交流要求:每组请出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讨论结果,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四)共享《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幼儿生活活动学习品质观察表的分享。三、尝试解读——小班“学习故事”例(14:30——15:10)以小班幼儿“学习故事”为案例,尝试运用《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进行识别与分析。(一)集体阅读:学习故事《紫希的午餐》。(二)尝试解读:紫希的行为中体现出哪些“学习品质"的发展?参考“幼儿生活活动学习品质观察表”,运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每人接力分析其中一点。(三)建议提示:1、先储备:了解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品质”的典型表现。2、再借助:以“幼儿生活活动学习品质观察表”为依据。3、后关联:分析幼儿的实际行为与发展的关联。四、小结延伸——优化“学习故事”(15:10——15:30)(一)提示:运用“幼儿生活活动学习品质观察表”,发表“学习故事”的意见与建议。1、作业:参考“幼儿生活活动学习品质观察表”修改自己第二次撰写的“学习故事"识别部分。2、推荐阅读:《与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第二部分: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活动实录一、故事分享——我的“学习故事”(一)故事分享:撰写两次“学习故事”的感受故事名称:诗诗和我的“戒狗大戏”故事作者:岳阳幼儿园王绪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在讲故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写这篇故事的前后感受。首先,说说,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故事。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写这个故事。因为,既然是“戒狗”,我想一定要有个结果性的东西,最终是戒掉了。而我和诗诗折腾了两个星期,虽然过程很有趣,也感有成效,但是,诗诗每天还是会带着小狗来幼儿园,所以,第一感觉就是这故事写出来可能意义并不大。但非常巧合的是,在交作业的前一天,诗诗的班主任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诗诗终于愿意把你的狗狗放家里了,因为我在小朋友面前介绍了近期手足口病的肆意蔓延,让她一定把小狗放在家中好好休息,不能让狗狗乱跑,否则会传染到。”看完这条短信后,我心里的感受其实很复杂,第一是感动:因为我出班后并未特意关照过班主任,让她们继续关注诗诗的狗,而作为班主任的徐老师替我一直关注诗诗的表现以及诗诗与狗的故事。老师的用心,让我感动!第二是内疚:看完这个短消息后,我就开始回忆我和诗诗这两个星期上演的各种“戒狗大戏”,除了有趣、好玩,更重要的是诗诗的点滴进步,我内疚自己怎么没有用心去总结她的点滴进步,怎么没有去大大地表扬、鼓励她,而去纠结这个“狗狗”到底戒掉没有,是我太功利,关注结果,差点放弃这个故事核心价值。孩子的努力让我感动,更让我内疚!这两点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原动力。然后,我再说第一次撰写“学习故事”与第二次撰写的不同。第一次写故事,没有任何经验,只好借鉴了其他人的作业,基本上是当作一篇观察记录来写。第二次写故事,是在唐老师培训指导过以后,了解了写“学习故事”的框架和要素的基础上写的。前后对比,有以下几点不同:(1)故事要素不同:第一次只有观察与一些分析,其实这些分析是我内心的独白;第二次故事要素齐全,观察、识别、回应均包含。(2)故事陈述不同:第一次是第三人称陈述,更像是旁观者评述;第二次是第二人称陈述,更像是朋友对话。(3)专业视角不同:第一次是将“狗狗”作为问题力图戒掉;第二次是将“狗狗”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契机,剖析问题的原因,提供有效支持。我觉得,第二次写的“学习故事”更有情感,更有温度,印象深刻。最后,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故事。(二)中心组成员交流分享朱静:第一次撰写“学习故事”让我试着转变视角,从寻找问题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思考对策到去思考我还能为孩子做什么。第二次撰写则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第一次撰写识别部分时,我高高在上,用审判的口吻显得冷冰冰的,第二次我试着蹲下来,用平等对话的形式发现和分析孩子行为背后所具备的学习品质,果然“学习故事”温暖、温情了很多。我想有温度的“学习故事”才会更有深度。殷永杰:第一次我写的是他和他们的故事,有点冷冰冰;而第二次是我和你的故事,带着丝丝暖意,这是两次最大的不同和感受。李佳:初尝“学习故事”:疑惑、茫然、无从下笔,选点是最难的。再试“学习故事”:故事是“有情”的,温暖、走心、有新意,让我学会了换一种角度看孩子;蹲下来走进孩子:“学习故事”是“有意”的,让我学会了多角度地去捕捉幼儿的“哇时刻”,会观察,会分析,会对策。居晓莉:第一次写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从教师角度寻找切入点,当有任务来完成;第二次写带着感情,用心在撰写,用眼看孩子,挖掘他们的“哇时刻”,故事内容显得有血、有肉、有灵魂。褚文婷:第一次零经验撰写,感觉像盲人摸象,似懂非懂。但是经过学习后,视角开始转变,发现原来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但想写的东西太多却不知从何说起,选择怎样一个切入点才能表述出我想要表达的,或者哪个点才最有价值的是我比较困惑的。期待一次次的培训能逐渐打开我的思路。王佳:第一次写“学习故事”我是站着看孩子怎么做,第二次写“学习故事”我是蹲着和孩子一起做。徐佳:第二次修改“学习故事”,不仅是结构和文字的修改,更是观念与视角的转变。杨益:由于没有参加之前的一次中心组活动,觉得自己少吸收了好多养分。在自主学习和修改的过程中,特别是学习了大家邮箱中的“学习故事”,最大的感触是大家写得都太棒了!对我自身而言,可能第一次撰写的“学习故事”理性的成分偏大,就像之前撰写案例的思路,而第二次的修改,让我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有了感性的成分,可以说是故事温情的部分。胡沈燕:第一次写的是案例,第二次写的像个故事了;第一次干巴巴,第二次有血有肉第一次基于找问题,第二次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我的感悟:一日生活中故事很多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童真,都能有故事感动到我们。许晓娴:第一次写“学习故事”,感觉懵懵懂懂,不知如何下笔,从哪里开始写,不知道“学习故事”和案例到底有何区别,也不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写,就好像有一扇门,想走进去,但不知道怎么走,也不知道先跨哪只脚。经过第一次“学习故事”的学习和辅导后,我对“学习故事”有了初步认识,可以走到门口,看到门里头的风景那里充满阳光和温暖,是如此绚丽和美好。我跨出了走向“学习故事”大门的第一步,在门口欣赏故事里的风景。我修改了第一次“学习故事”,这次让我感受到自己原先的不足,也让我感受到“学习故事"需要三个多一点:多一点聚焦——聚焦人物、聚焦事件,点可以小一点,事件可以再放大一些说;多一点温暖——表述的方式从第三人称换为第二人称,文笔更柔和一些,不要那么直白和理性,就好像这个孩子坐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一个他的故事一样,让文字的颜色从冷冰冰的蓝色变成红色;多一些思考——思考故事中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寻找让我感动的源泉。唐凡雅:第一次的学习故事就像是一杯白开水,因为不知如何写、写什么,写出的“学习故事”平淡无奇。第二次的学习故事就像一杯巧克力,因为慢慢走进了孩子、理解了孩子,写出的故事香甜可口。这样的故事不仅是我喜欢的,也是孩子和家长所爱的。薛思怡:上一次的培训带给我收获、带给我触动、带给我惊喜,我重新写故事的时候带着满满回忆,故事更有感情。当然,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的识别依旧有很多困扰,所以需要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去解读、识别、分析幼儿,前路漫漫,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夏楠楠:我的“学习故事”之旅伴随着这样的一个过程:胆小鬼(不敢写)——不怕不怕(尝试写)——美了美了(能用美的眼光记录“学习故事”并沉醉其中)——你是风儿我是沙(随处可见的“学习故事”原来每天都在发生)——让我飞得更高(写得更好)。徐文:其实孩子们的品质一直都在,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去肯定,去放大,让孩子知道,让家长知道,让我们自己知道,从而因材施救。孙婷:更新教育理念,巩国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识别其蕴含的学习品质,并作出恰当的回应,进一步助推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张慧兰:从第一次找问题到第二次找亮点,从第一次带着孩子走到第二次跟着孩子走,我在改变。今后,我需要沉下心来,用心去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这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曹敏:第一次用“他”来记录孩子的“学习故事”,第二次用了“你”,拉近了与孩子间的距离,似乎是在和孩子对白,仿佛能看到孩子在对着我傻乐,心里暖暖的。孙玮:我特别喜欢看电影,所以第一次撰写“学习故事”感觉就像看2D电影一样,有内容却不立体,有感触却不生动。通过培训,再次修改的“学习故事”逐渐有了看3D电影的感觉,画面立体了,识别生动了。接下去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我的“季习故事”更加生动,扣人心弦。(三)分享小结主持人:把握“学习故事”的儿童观: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与沟通者。“学习故事”写得好不好并不重要,但秉持“学习故事”的儿童观去写故事很重要。广义的学习是儿童与环境互动中所有的经验与经历,教师不应过分关注儿童学习的具体结果,而应关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儿童的兴趣点、儿童能胜任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品质。1、讨论共识————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学习品质”(1)自主交流:什么是学习品质?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可见吗?主持人:学习品质是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更具体地说,学习品质指的是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所要获得的那些知识、技能本身,而是指儿童自己怎样去获得各种知识、技能。——摘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冲关于学习品质的解读分组讨论讨论作业单:《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生活)幼儿姓名:日期:观察者:学习品质观察要点行为描述提示表现水平1表现水平2表现水平3学习态度好奇和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与习惯专注性坚持性创造性自我调节观察记录回顾分析下一步计划问题:我们观察到了什么?从幼儿的那些行为中我们识别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提供哪些材料、方法进一步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获得?(3)共享:《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2、尝试解读————小班“学习故事”(1)集体阅读:“学习故事”《紫希的午餐》(2)尝试解读:紫希的行为中体现出哪些“学习品质”。彭联群:能对别人怎么做感兴趣唐凡雅:有较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王绪:有参与活动的兴趣(3)建议提示:·先储备:了解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品质的典型表现。·再借助:以《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为依据。·后关联:分析幼儿的实际行为与发展的关联。3、小结延伸——优化“学习故事”(15:10——15:30)主持人:运用(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开展“学习故事”的意见与建议:·此观察表较适用于持续观察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学习品质,不包括对幼儿认知经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观察。·观察记录者可根据您的观察需要和幼儿情况,选择一个或若干个要点进行观察和描述。·行为描述提示中的举例仅列举了这个年龄段幼儿可能出现的主要表现行为,并非全部,观察者应根据您对所观察对象的了解,描述属于这个幼儿的独特的行为表现。·所记录的故事不仅要描述幼儿的行为过程,更应围绕观察重点细致描述过程中该幼儿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从而为更准确地分析幼儿,并提出适宜的调整方法提供依据。·“回顾分析”是您对自己所记录的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概括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