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T 047-2023 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_第1页
DB1331-T 047-2023 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_第2页
DB1331-T 047-2023 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_第3页
DB1331-T 047-2023 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_第4页
DB1331-T 047-2023 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40P62DB1331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GuidelinesforpowerutilizationofpowerconsumersinXiong'anNewArea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发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34电网结构规划原则 4.1220kV电网 4.310kV配电网 54.40.4kV配电网 55用户等级、供电电压等级及容量选择 5.1用户负荷分类与用户重要等级划分标准 5.2供电电压等级选择 65.3用户用电容量选择 66电力用户及电源接入方案 6.1一般规定 6.2供电电源点 6.3220kV用户接入 76.4110kV用户接入 86.510kV用户接入 86.60.4kV用户接入 86.7充电设施接入 86.8分布式电源接入 96.9负荷管理 97用户设备配置 107.1一般规定 7.2一次主设备 7.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17.4自动化系统 7.5通信 7.6电能计量装置 7.7直流及站(室)内不间断电源系统 7.8低压交流系统 7.9低压直流系统 7.10自备应急电源 7.11多表合一采集 7.12智慧应用要求 7.13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7.14分布式电源设备 8用户工程建设 198.1一般要求 8.2设计要求 8.3施工及验收要求 209用户用电管理 219.1安全管理 219.2运行管理 239.3试验和校验 259.4应急与保障 25附录A用户供电方案拓扑图 附录B用户配电室典型电气主接线图 附录C定制电力技术的相关设备及功能 附录D重点电力用户行业分类及示例 本标准用词说明 43 44贯彻落实安全、绿色、高效能源发展战略,打造绿色低碳、高效节约、安全可靠、智能共享的现代能源系统是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旨在提升雄安新区电网可靠性及用户供用电安全水平,加强电力用户用电管理,是对新区电网“最后一公里”的规范与指导。本规范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为日常管理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主编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陈振华李振伟施莉马慧卓祁天星王永辉张洪治韩璟琳李如锋张亚杰付龙谢兴利侯若松檀晓林周颖季经纬单雅静孙胜霞罗茜文刘蒙蒙康伟娇李壮孙浩刘喆朱士加范晓乐韩斐李树荣张禹森张绍光金映丽周利东李昕东董欢杨书强樊会丛顾辰方王会彬主要审查人员:王泽乾李津赵树军周开峰唐宝锋李洪涛邢志坤郭天鸿张正文陶陈彬唐杰本导则规定了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等级、供电电压等级与容量选择、电力用户及电源接入方案、用户设备配置、用户工程建设、用户用电管理等基本要求。本导则适用于雄安新区0.4kV~220kV电力用户工程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等。2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20《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T68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的一般要求》GB/T7260.1《不间断电源设备第1-1部分: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T7260.2《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627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408《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T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1048《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T51313《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50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59《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84《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504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49《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DL/T5491《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NB/T33015《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DB13(J)/T8463《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1331/T030《雄安新区变配电站规划设计规范》DB1331/T031《雄安新区电缆通道工程技术规范》DB1331/T032《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3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用户工程customerengineering由用户出资并组织建设的电力线路和变电站(配电室)等电气设施建筑安装工程。3.2产权分界点propertyboundaries供用电双方按产权归属确定的资产、运行维护的责任分界点。3.3供电方案powersupplyscheme由供电企业出具,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电力供应具体实施方案。供电方案具体包括外线接入方案、受电系统方案等。3.4N-1准则N-1criterion电网供电安全所采用的准则,要求同级电压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下任一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分段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时,电网应能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a)110~220kV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b)10kV线路中一个分段(包括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电缆线路的一个环网单元或一段电缆进线本体)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3.5N-2准则N-2criterion同级电压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下任意两个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分段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网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3.6重要电力用户importantelectricpowerconsumer在国家或者雄安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供电中断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3.7双花瓣doublepetal由两个来自不同变电站、相互重合的“花瓣”组成,每一个“花瓣”来自同一母线、合环运行,“双花瓣”之间接入的开关站分段开关分列运行、互为备用。3.8智能分布式终端intelligentdistributedterminal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基于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功能,实现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快速隔离及非故障失电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的二次设备。3.9电能计量装置ElectricEnergyMeteringDevice由各种类型的电能表或与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相连接组成的用于计量电能的装置,包括电能计量柜(箱、屏)。3.10室内信号分布系统Indoorsignaldistributionsystem4简称“室分系统”,是指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3.11多表合一采集系统acquisitionsystemofmultimeter依托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的广泛采集终端和通信资源,将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智能冷热表融为一体集中采集,将多表采集数据集中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反映,实现电、水、气、冷热各类用能计量信息统一查询、交费和联合账单等“一站式”服务的系统。3.12定制电力customizedpower满足用户特定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需求的电力供应。3.13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为BIM。3.14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提供基本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保证区域内发电、配电、用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应用软件。3.15电力负荷管理powerloadmanagement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维护供用电秩序平稳、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用能效率,综合采用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对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控制和运行优化的管理工作,包含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措施。4.1220kV电网4.1.1220kV电网以相邻2-4座500kV变电站为枢纽,构建220kV供电区域,采用分区供电方式。正常运行方式下,各分区相对独立,分区内枢纽站220kV合环运行,分区间由专用联络作为备用,提供区间相互支援,支援能力宜满足区内线路N-2要求。区间、区外联络线在正常方式下开断运行,在严重故障情况下提供支援备用。4.1.2220kV用户接入不应改变公网网架结构,宜以终端负荷站的形式接入现状电网,其电源宜来自两个不同220kV变电站,宜采用辐射接线方式接入系统。220kV用户变电站供电方案参见附录A。4.2110kV电网4.2.1110kV电网依托220kV变电站布点,起步区、外围组团和战略留白空间构建双侧电源四链结构,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构建双侧电源三链结构。站内单台主变应具备来自不同方向的上级电源,当失去任何一个方向电源时,受电主变的供电不受影响,其他方向电源能够保证供给全站所需电力。4.2.2110kV用户接入不应改变公网网架结构,宜以终端负荷站的形式接入现状电网,其电源宜来自两个不同110kV变电站,宜采用辐射接线方式接入系统。110kV用户变电站供电方案参见附录A。4.310kV配电网4.3.110kV主干配电网结构起步区10kV电网宜建设“双花瓣”式网架结构,采用合环运行方式。外围组团和战略留白空间宜建设双环网,采用开环运行方式。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宜建设单环网,采用开环运行方式。“双花瓣”接线电源应来自不同变电站,每一个“花瓣”电源引自同一座变电站同一母线。正常情况下,每一个“花瓣”合环运行,两个“花瓣”之间联络开关断开。双环网、单环网接线电源宜来自不同变电站。双环网来自于同一变电站内的两路电源应来自于不同主变。4.3.210kV支线配电网结构起步区公用配电室宜采用双接入或串级级联方式接入开关站,必要时可采用双环网方式。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公用配电室宜采用双接入或串接级联方式接入开关站。采用串接级联方式的支线网网架结构,级联数宜为2级。用户配电室接入应根据地形地貌、道路规划、用户重要等级、负荷性质和用电需求选择电源点。用户配电室可选择开关站或公用配电室接入方式。4.40.4kV配电网4.4.10.4kV公用配电网网架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利于公用配电网设施的级间配合。4.4.2采用双回路供电的用户,应采取措施避免形成电磁环网。65.1用户负荷分类与用户重要等级划分标准5.1.1根据GB51348对用电负荷分级的划分,雄安新区用电负荷可划分为特级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5.1.2根据GB/T29328对用户重要程度的划分,雄安新区电力用户可分为重要电力用户和普通电力用户,其中重要电力用户可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5.1.3重要电力用户的认定由电力用户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自身情况提出,由供电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由县级或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重要电力用户实施动态管理,由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审核认定和变更。5.2供电电压等级选择5.2.1报装总容量在100MVA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宜采用220kV电压等级供电。5.2.2报装总容量在20~100MVA的电力用户宜采用110kV电压等级供电。5.2.3报装总容量在160kVA~20MVA的电力用户宜采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5.2.4报装总容量在160kVA及以下的电力用户宜采用0.4kV电压等级供电。5.2.5在用电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压供电的技术经济性明显优于高压供电时,低压供电的容量可适当提高。供电半径较长的用户,当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宜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5.3用户用电容量选择5.3.1综合考虑用户用电设备安装容量、计算负荷,并结合用电特性、设备同时系数等因素后确定变压器总体容量。5.3.2对于用电季节性较强、负荷分散性大的10kV供电用户,可通过增加变压器台数、降低单台容量来提高运行的灵活性,解决淡季和低谷负荷期间变压器经济运行的问题。6.1一般规定6.1.1根据电网条件以及用户的用电容量、用电性质、用电时间、用电负荷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供电方式和受电方式。6.1.2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任何一路或一路以上电源发生故障时,至少仍有一路电源能对保安负荷供电。6.1.3用户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保安措施的配置、谐波等电能质量治理的措施应与用户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运。6.1.4电力用户应经常或持续对注入电网电力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供电企业。当电力污染超过相关标准要求的范围时,电力用户应进行治理,将注入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闪变等电力污染控制在GB/T14549、GB/T12326、GB/T15543要求的范围内,不应引发电能质量事故,造成其他用户的损失。6.1.5接入公用配电室的用电负荷的确定应经过供电企业审批。6.2供电电源点6.2.1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特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三路电源供电条件,其中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不同的变电站。当任何两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第三路电源应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任一路电源在峰荷时应能带满所有一、二级负荷。特级重要用户电源不宜串接其他用户。特级用户电源应能追溯至220kV变电站不同母线。b)一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双电源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应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或开关站,也可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或开关站的不同母线,上级电源应能追溯至220kV变电站不同母线。c)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可来自同一个变电站或开关站的同一母线。d)重要电力用户宜采用同一电压等级电源供电。来自不同电源点的特级重要用户、一级重要用户的进线电缆线路应采用不同路径敷设。e)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按照用电负荷重要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通过临时敷设线路或用户配置发电设备等方式满足双电源或多电源供电要求。f)重要电力用户应配备自备应急电源(如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等),且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6.2.2普通用户应结合所在区域的供电水平及电网规划采用适宜的供电方式。6.3220kV用户接入6.3.1220kV用户接入应研究其接入对公共电网的影响,着重校核冲击电流、潮流、谐波、电压、频率等指标,开展系统稳定校验,存在问题的,应提出解决措施。6.3.2用户220kV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86.4110kV用户接入6.4.1110kV用户接入应研究其接入对公共电网的影响,着重校核冲击电流、谐波等指标,存在问题的,应提出解决措施。6.4.2用户110kV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单母分段接线。6.510kV用户接入6.5.1在满足供电电源点要求前提下,可根据用户单路配电容量确定上级电源接入方式,并根据用户终期接入容量校核线路负载率,避免过载。用户接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单路配变容量大于800kVA的用户宜由开关站供电。b)单路配变容量小于等于800kVA的用户宜由公用配电室供电。6.5.2除临时用电、施工电源、市政路灯、景观照明、泵站及普通用户充电设施外,其他用户不应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模式。6.5.3配电室应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从公用电网受电,高压侧根据电源和负荷情况选择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或单母线三分段接线;低压侧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用户配电室典型电气主接线参见附录B。6.5.4箱式变电站可采用单回路从公用电网受电,高压侧宜采用单母线接线。6.5.5受限于外线输送容量,无法通过一个配电室或箱式变电站受电以满足用电需求的10kV用户,可自建多个配电室或箱式变电站受电。6.5.6重要用户10kV侧应装设分段断路器,可根据电源及用电需求配备自投功能。配备高压分段断路器的用户,应采取必要的闭锁措施以防止合环操作。普通用户10kV侧不宜装设分段断路器。6.5.7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6.60.4kV用户接入6.6.1民用建筑的负荷等级划分应符合GB55024和GB51348的规定,一级负荷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特级负荷除双电源供电外,还应设置应急电源。6.6.2配电室应设置于负荷中心区域,低压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6.6.3道路路灯低压交流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m,且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6.7充电设施接入6.7.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应符合GB/T36278、GB/T51313和DB13(J)/T8463的规定。6.7.2电动汽车充电配电网络应与主体建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6.7.3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均应具备自用桩直接装表接电条件,将低压主干线、分支箱、低压分支线、集中表箱、电缆通道等表箱前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表箱后线缆通道应建设至每一车位,线缆长度不宜超过50m。公共车位应同样具备直接装桩接电条件。6.7.4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采用双回路接入公用电网的,电气主接线宜选择两条独立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单回路接入的,宜选择单母线接线形式。6.7.5配电室变压器容量应满足远景按照总停车位100%比例建设充电设施的接入要求。96.7.6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应从配电室出线柜单独引线。6.8分布式电源接入6.8.1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有序实施的总体原则,符合雄安新区电网规划和综合能源专项规划布局,并根据实际发展阶段适时配置一定比例的分布式储能。6.8.2分布式光伏严禁超容量接入,各级电网主变(配变)所接入的光伏容量不应超过设备额定容量的80%。其中配变接入的光伏容量已达设备额定容量80%的区域,若上级电网仍有开放容量,应以10kV专变方式接入。6.8.3储能系统开发建设可结合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再生能源站、用户需求等同步建设,可参与电力平衡,平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和多元负荷波动,实现雄安新区绿色电力安全供应,应符合GB/T36547、GB51048和NB/T33015的规定。6.8.4分布式光伏、储能接入的电压等级应按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原则,统筹考虑接入容量、所在地区配电网情况等因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6.8.5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以虚拟电厂接入配网的,应具备群调群控功能,宜具备在线监测、一次调频、惯量响应及动态无功响应能力,满足电源特性要求。6.9负荷管理6.9.110kV及以上高压电力用户应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6.9.2用户负荷接入应与用户受电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和同步投运。6.9.3用户按自身产权范围出资开展建设工作,包括开关、负荷确认、接入负荷管理系统等,确保保安负荷不接入负荷管理系统。6.9.4用户应主动配合做好负荷管理装置等安全防护工作,不得私自迁移、更改、破坏系统正常运行。7.1一般规定7.1.1连接在公用电网上的变电站、开关站和配电室,其电气主接线方式、保护方式、电能计量方式等内容应与供电方案相符。7.1.2重要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应优先选用国内外技术性能领先、运行成熟的设备,其它电力用户可选用国内外运行业绩、质量优良的设备。7.1.3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有特殊要求时,应采取定制电力等技术手段,实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综合措施,保证正常用电。定制电力技术的相关设备可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固态切换开关(SSTS)、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以及储能系统(ESS)。7.1.4所有工程应满足相关BIM移交标准。7.2一次主设备7.2.1设备短路电流用户侧各电压等级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最小值详见表1。表1设备短路电流水平电压等级(kV)2200.4设备短路电流水平(kA)4020/25/31.5/40短路电流根据实际短路容量进行核算说明:开关站10kV设备短路电流水平不应低于25kA,配电室7.2.2开关设备配置220kV及110kV侧设备应选用气体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GIS)。根据额定电流、系统短路容量等要求,断路器柜可选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中置式封闭开关柜以及气体绝缘环网型断路器柜。气体绝缘型断路器柜宜选用环保气体型。用户配电室变压器支路所带变压器总容量在800kVA以下时(不含800kVA),可选用环网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0.4kV低压开关柜宜选用抽屉式成套柜设备;分段开关及进线开关宜选用框架式断路器,低压出线开关宜采用塑壳断路器。低压开关应采用带有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保护功能的电子脱扣器。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满足GB/T13955和GB/T6829相关要求。公用配电室低压开关柜宜选用智能断路器,光柜、户表箱内的断路器宜选用智能塑壳断路器。智能断路器应采用带有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保护功能的电子脱扣器。应具有故障定位功能;应具备电压、电流、电量等信息采集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监测功能;应具备电气拓扑识别、停复电主动上报、台区户变关系识别、线损分析、健康诊断等功能;应支持电力线载波(HPLC)和微功率无线(RF)双模通信。7.2.3变压器配置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宜选用有载调压、低噪音、低损耗变压器。配电室应选用节能环保、低损耗、低噪音的干式变压器,并满足GB20052规定的二级能效要求。用户配电室低压侧电压为0.4kV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2000kVA,当仅有一台时,不宜大于1250kVA。7.2.410kV箱式变电站配置箱式变电站10kV设备应采用紧凑型柜体,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800kVA,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11。低压进线主开关宜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并配置电子脱扣器。箱体外壳应满足正常户外使用条件,箱体应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性能。7.2.5线路及附件110kV及以上电缆宜选用铠装单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10kV及以下电缆宜选用铠装三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10kV架空配电线路宜选用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线。电缆终端和接头的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的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10kV及以上电缆接头应采用防火槽盒、隔板、防火毯、防爆壳等防火防爆隔离措施。过渡阶段宜采用架空线路接入现有供电回路方式,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建设标准。架空线T接处,应新装用户分界断路器,具备过流保护功能、快速自动隔离故障功能、故障后查询功能。7.2.6无功自动补偿配置变电站、10kV配电室和10kV箱式变电站应配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装置调节方式应符合GB50052的规定。变电站、10kV配电室和10kV箱式变电站应采取措施防止向电网反送无功电力。功率因数应满足供电方案和供用电合同中所约定的标准。7.2.7接地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接地设计应符合GB/T50065的规定。10kV一次设备绝缘水平均按不接地系统技术要求配置。10kV电流互感器与保护装置均按低电阻接地系统技术要求配置。7.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7.3.1110kV及以上继电保护变压器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220kV变压器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主保护及完整的后备保护,且选用主、后备保护一体式装置,不得存在保护死区。主变本体配置单套非电量保护。b)110kV变压器应配置两套微机型保护装置,每套保护装置包含完整的纵联电流差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功能。线路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220kV线路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主、后备一体式保护装置,应具备失灵远跳功能。一般馈线配置距离保护及零序电流保护。若有保证系统稳定、设备安全、全线速动的要求或为有效改善地区电网保护配置水平、距离保护整定难以配合、用户接有分布式发电等情况时,应加装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优先选用专用光纤通道,具备条件时采用“四通道、三路由”配置。b)110kV线路应配置距离保护及零序电流保护,若有保证系统稳定、设备安全、全线速动的要求或为有效改善地区电网保护配置水平、保护整定难以配合等情况时,应装设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优先选用专用光纤通道。c)220kV、110kV电缆线路应配备过负荷保护。母线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220kV母线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母线保护应含失灵保护功能。b)需要快速切除母线故障时,110kV母线应配置一套专用的母线保护,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保护应包含失灵保护功能。c)配置母线差动保护的变电站内对应的母联(分段)开关应单独配置充电保护。110kV及以上变电站应配置专用的故障动态记录装置。7.3.2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当所在10kV系统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10kV线路应配置零序过流(方向)保护,零序过流(方向)保护应采用保护自产零序电流;配电变压器应配置零序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宜采用专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变电站10kV侧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变电站10kV出线应配置三段式相间过流(方向)保护及两段式零序过流(方向)保护。当10kV出线为电缆或线路长度小于3km或为环网接线结构时应配置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b)220kV变电站10kV母线应配置专用母线差动保护。c)10kV母联(分段)应配置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10kV开关站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开关站10kV进线和环出线应配置主后一体化保护,主保护应优先选用专用光纤通道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应具有过流(方向)保护、零序过流(方向)保护功能。b)开关站10kV馈线应配置相间过流(方向)保护及零序过流(方向)保护。c)接入分布式电源或者所带配电室为两级及以上的10kV馈线宜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d)10kV母线应配置专用母线差动保护。e)10kV母联(分段)应配置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及合环保护。公用配电室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配电室10kV进线及环出线应配置主后一体化保护装置,主保护具备专用光纤通道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应具有过流(方向)保护、零序过流(方向)保护功能。b)配电室10kV馈线应配置相间过流(方向)保护及零序过流(方向)保护。c)变压器保护高压侧具备三段式相间过流保护、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功能,低压侧具备零序过流保护、过负荷告警功能;变压器的过温及超温保护分别动作于报警和跳闸。d)10kV分段应配置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及合环保护。用户配电室保护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10kV进、出线断路器柜应配置三段式相间过流保护及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光差保护应根据10kV网架结构与安全运行需求差异化配置。b)10kV母联(分段)应配置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c)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800kVA时,可配置高压熔断器保护。7.3.3安全自动装置10kV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可根据用户需求退出重合闸功能。110kV变电站高、低压侧分段开关、构成“双花瓣”网架结构的开关站10kV侧、双接入公用配电室10kV侧应配置独立备自投装置。构成双环网和单环网(包含串接级联)网架结构的开关站和配电室,应配置智能分布式终端装置,用于实现故障后的快速自愈。高压侧采用单母三分段接线的10kV用户配电室,其高压分段开关应配置独立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高压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的10kV用户配电室,其高压分段开关可配置独立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0.4kV分段应配置独立的低压备自投装置,具备自投自复、自投手复、手投手复、并联切换等功能;对于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客户,备自投装置还应具备顺序控制,定时自复及负荷管理功能。分布式电源保护装置应具备低频低压解列功能。7.3.4定值整定根据继电保护“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要求,依据GB/T14285、DL/T684、DL/T584和DL/T559的规定进行定值计算。用户内部需与供电电网进行配合的继电保护定值、安全自动装置定值应经由供电企业审核确定,电力用户不得自行更改。7.4自动化系统7.4.1110kV及以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符合DL/T5149的规定。7.4.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在确保设备运行监控及事故分析与处理的同时,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需7.4.3110kV及以上变电站监控主机宜采用双机冗余配置。7.4.4110kV及以上变电站应部署调度数据网双平面,包括路由器、交换机。7.4.5110kV及以上变电站应部署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包括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防火墙、隔离装置等。7.4.6110kV及以上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Ⅱ区(或Ⅰ区)部署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采集变电站站控层涉网区域的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和安防设备自身感知的安全数据及网络安全事件。7.4.7开关站及配电室应按照“四遥”(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遥视)配置相关设备。7.4.8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远方调度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应设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7.5通信7.5.1110kV及以上变电站用户厂站应建设至相应调度端的系统通信通道,满足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调度电话、电量信息采集等业务的接入需求。110kV及以上变电站至相应调度端应具备两条独立的通信通道。光缆应至少具备2个路由,站内应具备2条及以上独立的光缆敷设通道。同一方向的多条光缆或同一传输系统不同方向的多条光缆应避免同路由敷设进入通信机房和主控室。随每回220kV/110kV电力线路同步架设/敷设光缆,架空线路应采用光纤复合地线(OPGW),其他采用管道光缆。一次线路为单路由的重要用户厂站应同塔架设2根光缆,采用OPGW型式。单根架空光缆芯数宜采用48芯及以上,管道光缆芯数宜采用96芯。变电站应部署SDH光传输设备,按调度关系和通信网络需求配置传输网设备,承载生产控制类业务,由省、地两级调度的,应配置省、地两级光传输设备。设备配置要求应满足业务接入需求并符合雄安电力通信网总体规划。变电站应配置数据通信网设备,承载管理信息类业务。变电站应配置调度电话接入设备,宜采用IP接入设备。通信设备应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可采用一体化电源或独立通信电源系统,后备时间不小于4小时。7.5.210kV开关站及配电室采用光纤通信时,生产控制类业务应采用工业以太网承载,管理信息类业务应采用PON网络承载。开关站应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随10kV电力线路同步敷设光缆,光缆芯数宜采用96芯。公用配电室应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随10kV电力线路同步敷设光缆,应敷设2根48芯光缆上联至上级站点。用户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等站点,宜选择光纤通信方式,光缆芯数宜采用48芯。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宜采用光纤通信网络承载,并应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现场应具备三网通通信条件。7.6电能计量装置7.6.1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应符合GB/T50063和DL/T448的规定。7.6.2电能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点,垃圾焚烧电厂或新能源的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联网时,应在并网点上设置送、受电计量装置。7.6.3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位置应满足全封闭、集中安装、便于查表和维护的要求,并设立专用、独立的计量柜(屏)或计量箱。7.6.4住宅建筑电能表应集中安装在每层电气竖井内。公建设施电能表应单排集中放置在靠近公用配电室的独立计量间,每个计量间预留不少于2个三相表位。室分系统应按每座楼宇一个计量点位(一只表)进行设计,表计统一布置在独立的光柜配电间。7.6.5电能计量箱的箱体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不小于2mm,同一电能计量表箱内的电能表不宜超过12只;计量箱进出线不应采用上进上出方式,宜采用侧进下出方式。7.6.6配电变压器对应的电量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应预留至少2个三相电能表表位。公用配电室变压器电量采集装置电源应从0.4kV主进开关以下位置选取。7.6.7高、低压用户均应实现费控跳闸功能,按要求配置费控开关。7.7直流及站(室)内不间断电源系统7.7.1直流电源系统设计应符合DL/T5044的规定。7.7.2不间断电源设计应符合DL/T5491的规定。7.7.3直流及不间断电源系统宜采用由直流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直流变换电源(DC/DC)、站用交流电源等装置组成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应能统一监视控制。7.8低压交流系统7.8.1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GB51348和DB13(J)/T8463的规定。7.8.2楼宇光柜和力柜配电间应分开独立设置。光柜配电间要预留充足的检修空间。供电公司产权电缆与非供电公司产权电缆应分桥架敷设。7.8.3居民户内配电箱空气开关与光柜馈线分支断路器应设置二级漏保,配电间光柜出线塑壳断路器漏电动作延时可调,电流及时间整定应符合级差配置要求。充电桩电能表后应配置漏电保护装置。7.9低压直流系统7.9.1低压直流配电网宜采用±375V、±110V、±48V电压等级。7.9.2低压直流系统结构应根据负荷分布形式和负荷密集度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放射状、两端供电状和多端环状等形式。7.9.3低压直流系统应根据用电特性、环境条件或特殊要求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正确的接地系统。7.9.4优先选用分布式光伏、直流充电负荷及新型直流负荷密集度高的商业办公、科研教育等公共建筑楼宇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低压直流配电网。7.9.5低压直流系统应配置B型漏电保护器。7.10自备应急电源7.10.1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应符合以下原则:a)重要电力用户以及有重要负荷不能中断供电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需求的其他电力用户,应配置自备应急电源,且低压配电系统有重要负荷时,应设置应急母线。b)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应依据重要负荷的允许断电时间、容量、停电影响等负荷特性,按照各类应急电源在切换时间、切换方式、容量大小、持续供电时间、电能质量、节能环保、适用场所等方面的技术性能,选取合理的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应满足重要负荷的要求,并应达到保安负荷的120%。c)在用户科学、充足配置自备应急电源的同时,应在地面一层且易于发电车接入的位置设置外部应急电源接入装置,且同步建设停车位及电缆通道,并确保发电车行驶路由畅通。d)用户自备应急电源应配置闭锁装置,防止向电网反送电。e)启动时间应满足安全要求。7.10.2自备发电机自备发电机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符合GB2820规定的技术条件,配件和套件应符合技术条件规定。b)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性试验、启机试验和切换装置的切换试验。自备发电机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设置独立的发电机房、储油间,充分考虑机组运行时的通风、排烟、隔振和降噪的要求。b)应采用正确的接地方式。7.10.3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电能质量要求较高或用电负荷不允许瞬时供电中断的电力用户,应自备不间断电源。b)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应符合GB/T7260.1的规定,在电磁兼容性方面应符合GB/T7260.2的规定。c)应带内部旁路和紧急切断开关。不间断电源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a)安装地点宜接近负荷中心且进出线方便。b)应有良好的防尘设施,照度、通风、温度及湿度,满足运行要求。7.11多表合一采集7.11.1多表合一建设包含多表的计量装置、数据传输通道、计量采集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部分,应覆盖所有高低压用户,实现单户或末端单元用能数据的全量采集。7.11.2用户多表应采用智能表计,具备数据存储、事件记录、远程抄读、远程开关控制、阶梯价费、远程预付费充值、故障自检测与报警等功能。7.11.3集中器或采集终端可对电、水、气、冷热等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件记录、监控智能表和相关测量控制设备的运行状况等。7.11.4多表可根据自身特性,支持光纤、载波、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方式,并能够与集中器或采集终端进行通信。7.11.5用户新建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公共建筑等应从设计阶段考虑多表合一建设,满足多表接入位置及空间需求,留有数据传输通道,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便捷性要求。7.11.6采用电池供电的多表采集设备,电池使用寿命应大于6年。7.12智慧应用要求7.12.1电力物联网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用户变配电站宜配置相应智慧物联装置,构建物联管理平台实现电网全景感知,电力物联网应与雄安新区电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b)根据场景及业务需求,智慧物联装置应优先选择功能性强、兼容性好、运行性能高的设备,并应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c)配电台区应配置智能融合终端,具备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存储等基本功能,并支持拓扑识别、线损计算、电能质量管理、故障抢修、营配业务扩展融合、多元化负荷接入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等高级应用功能。7.12.2用户侧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应具备接入雄安新区城市能源管理系统相关条件。系统可部署在用能单位内部或第三方认证的云平台,部署在用能单位内部系统的机房应部署网关、防火墙、隔离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7.12.3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管理用户档案数据。用户档案数据应包含统一的户号、户名、地址等信息,当档案数据发生变更时,应通过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进行信息变更维护,以支持实现用户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7.12.4用户多表采集数据应接入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由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向水、气、热等能源供应方进行数据推送,同步将数据上传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侧计量采集系统,应遵循经济、可靠、高效的原则,采用多表合一的建设方式,保证用户用能数据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可支持实现用户用能联合打单、统一缴费、后台分账。7.13电动汽车充电装置7.13.1应根据规划情况及周边配套设施配置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由用户自建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及经营权的充电设施供应商代建。7.13.2进行场地规划、配套设施建设、设备选型时应优先考虑V2G直流充电机、无线充电、群充群控充电机、大功率直流充电机及有序充电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需求。7.13.3充换电设施应接入河北雄安新区充换电设施监管平台。7.13.4公交车、环卫清扫车、货运车辆、大型充电船等大功率、功能性交通工具频繁停靠、活动、充电的场所(如公交总站、环卫中心站、仓储物流中心、工业园区、港口等)应优先考虑采用大功率直流充电或群充群控直流充电方式。7.14分布式电源设备7.14.110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在并网点安装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点、带接地功能、可开断故障电流的断路器,具备远方可控功能;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在并网点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端点、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关,开关应具备失压跳闸及检有压合闸功能,具备远方可控功能。7.14.2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超过本配电台区变压器额定容量25%时,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配置低压总开关,并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处装设反孤岛装置;低压总开关应与反孤岛装置间具备操作闭锁功能,母线间有联络时,联络开关也应与反孤岛装置间具有操作闭锁功能。7.14.310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远动功能宜由本体监控系统集成,本体不具备条件时,需独立配置远方终端,将站内信息远传至调度,并接收调度端的控制命令;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备信息远传以及接收供电企业控制命令的功能。7.14.4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电网统一调度控制,未经相关政府部门许可,制造商、集成商、安装单位均不得接入远方控制接口,应保留相应功能,将远方控制口令和密码在供电公司备案。7.14.5储能设备在满足应用功能的情况下,应选择经济、环保、高效、安全、可靠、少维护型设备。优先选用电化学储能,初始充放电能量、循环性能、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安全性能、绝缘性能、耐压性能等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6558的有关规定。7.14.6并网逆变器应具备快速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功能,应具备与本地能量管理系统、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调度系统等通信的功能,接收上级控制系统调节电源有功、无功功率输出的控制指令,并符合GB/T37408的规定。7.14.7储能变流器除应具备并网逆变器功能外,还应具有充放电功能和并离网切换等功能。8.1一般要求8.1.1用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向供电企业提供用电工程项目批准的文件及有关的用电资料,包括用电地点、电力用途、用电性质、用电设备清单、用电负荷、保安电力和用电规划等,并依照供电企业规定办理所需手续。8.1.2供电企业依据供电方案编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结合现场勘查结果、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及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与用户协商一致后,拟定供电方案。8.1.3电力用户应选择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供电方案开展受电工程设计,设计完成后用户应向供电企业提交设计单位资质文件进行审核。对于重要用户或特殊负荷用户,用户还应提交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8.1.4电力用户可自主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开展受电工程施工。对于重要或特殊负荷用户,在电缆管沟、接地网等隐蔽工程覆盖前,应及时通知供电企业进行中间检查。8.1.5工程竣工后,电力用户应向供电企业提出竣工检验并同时提交施工单位资质材料。8.1.6管廊、排管、工井等土建和机电配套工程应经供电公司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入廊单位施工前应向供电公司同步报送入廊申请,征得同意后方可实施。8.1.7竣工检验合格后,电力用户与供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及相关协议,并按照政府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结清业务费用后,供电企业应为电力用户装表接电。8.1.8临时用电期限除经供电企业准许外,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逾期不办理延期或永久性正式用电手续的,供电企业应终止供电。使用临时电源的用户不得向外转供电,也不得转让给其他用户,供电企业也不受理其变更用电事宜。如需改为正式用电,应按新装用电办理。8.1.9供电企业应当按规定为重要电力用户提供相应的供电电源。用户应做好自备应急电源的建设、运行和维护。8.1.10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前应履行项目备案手续,项目投资主体须对提交的备案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撤销备案。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取得备案手续和供电企业出具的接入系统方案前,严禁提前开工建设。8.1.11用户工程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8.2设计要求8.2.1电力用户选择的设计单位应具备以下资质:a)220kV电力工程设计单位应具备输变电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企业资质。b)110kV电力工程设计单位应具备输变电工程设计丙级及以上企业资质。c)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设计单位应具备输变电工程设计丙级及以上企业资质。8.2.2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建用户工程电缆宜采用排管或隧道敷设,不应采用直埋敷设方式。施工过渡期间可采用架空方式,正式投运时需拆除。8.2.3变电站进出线、回路集中区域、10kV及以上电缆数量在18根以上时,宜采用电缆隧道。电力隧道内应设置环境监测装置。8.2.4电缆敷设应符合GB50217、DB1331/T031的规定。8.2.5户外电力设施及建筑物应采取装饰措施,色彩、图案与外部环境协调。8.2.6开关站和配电室布置应符合GB50053、DB1331/T030和DB1331/T032的规定。8.2.7变电站、配电站(室)的防汛防涝建设应符合DB1331/T032的规定,对于重要电力用户、配电室位于地下或低洼地区的用户,应具有可靠的防范水淹及倒灌措施。8.2.8变电站、配电站(室)噪音值应符合GB3096和GB12348的规定,其取值符合1类标准,昼间不高于55dB(A),夜间不高于45dB(A)。8.3施工及验收要求8.3.1电力用户选择的施工单位应具备以下资质:a)220kV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原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具有电力监管机构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许可类别和等级包含二级及以上承装、承试资质。b)110kV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原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具有电力监管机构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许可类别和等级包含三级及以上承装、承试资质。c)10kV配电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具有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原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具有电力监管机构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许可类别和等级包含五级及以上承装、承试资质。8.3.2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工程建设的相同型号设备、材料等应经过政府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抽检,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物品实体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8.3.3凡是接入电网由供电企业运行管理的设备均须经过供电企业的认可,送电前完成相应的试验且合格后方可送电。8.3.4施工单位施工完成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竣工预验收报验表向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预验收。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向运行管理单位提请正式验收。正式验收合格后,各方人员签署验收意见。一般工程,供电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有特殊需求的工程,需经联合验收通过后,供电公司方可送电。9.1安全管理9.1.1基本要求电力用户不应有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用电秩序及窃电的行为。电力用户禁止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电力用户变电站、配电站(室)及电力线路的倒闸操作应执行电力行业安全有关规定和调度管理规程的规定。电力用户应设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管理本单位电气安全生产,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试。发现有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行为时,应立即制止。电力用户应随着季节和运行环境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主要包括防风、防雷、防寒、防雪、防冻、防污、防汛、防过负荷、防鸟害、防外力破坏、防异物搭挂、防小动物。电力用户应定期开展消除环境隐患工作,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和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不得存在以下行为:a)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易爆物品。b)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c)烧窑、烧荒。d)兴建停车场、汽车修理厂、建筑加工厂和料场(厂)等建(构)筑物。e)种植可能危及设施安全的植物。f)放置其它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供电企业需要中断供电时,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前通知电力用户。供电企业安装在电力用户处的计量、负控、采集装置等设备由电力用户负责保护。电力用户不应擅自开启计量柜、箱及表计上所加铅封,不应私自迁移、更换、破坏、伪造电能计量装置。9.1.2电气作业安全措施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措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应合格、齐备。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数量、规格、型号应满足工作需要,购置、使用、存放等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应采取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完毕后值班电工和电气工作人员应共同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因施工而暂时撤除的防护设施应及时恢复。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绝缘体、停电的电气设备在未装设地线前、任何使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均应视为带电设备(体),不可触摸。临近带电设备进行工作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人体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在电缆隧道及夜间巡线,雷雨、大风天气或事故巡视时,应按国家或电力行业安全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借供电企业停电时,在自己不能控制的电气设备上装设短路线、接地线或进行检修、维护等工作。禁止约时停、送电。0电气设备和线路应采取的组织措施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工作票、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等制度。1电气设备和线路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停电、验电、接地或绝缘遮蔽、悬挂标示牌或装设遮拦(围栏)。9.1.3安全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电力用户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用电容量、用电环境以及电气设备具体情况配备合格的、满足工作需要的安全工器具,并为作业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个体防护装备应包含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梯子、防护眼镜、帆布手套、个人保安线等。绝缘安全工器具应包含绝缘杆、绝缘隔板、高低压电容型验电器、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核相器、绝缘罩、绝缘靴(鞋)、绝缘胶垫、绝缘绳等。登高工器具包含脚扣、梯子等。安全围栏(网)和标识牌包含安全围栏、安全围网、安全警告牌、设备标示牌等。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与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安全工器具应统一分类编号,定置存放并登记在专用记录薄(册)内,账物相符、一一对应,应及时记录安全工器具的检查、试验情况。b)使用安全工器具的单位应定期统一组织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培训,凡是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使用后应妥善保管。c)绝缘安全工器具使用前、使用后应擦拭干净。d)各类安全工器具应进行国家规定的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使用中的周期性试验。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试验和检测。经试验合格后,应由试验检测单位在不妨碍绝缘性能且醒目的部位粘贴合格证。严禁超期或不合格使用。9.1.4消防要求变电站和配电站(室)应按相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灭火系统和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配置应符合GB50140的规定。变电站和配电站(室)中消防器材均应定期检查、维修、报废、更新。变电站和配电站(室)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229的规定。地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宜采用固定式灭火系统;配电室内干式变压器宜采用干粉灭火器。储能系统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设置消防措施,设计电池火灾专用消防装置、器材、预警系统,与站址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相关要求。电力用户应对从事变电站、配电站(室)和电力线路安装、运行、检修等现场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保证相关人员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9.2运行管理9.2.1基本规定电力用户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电气设备运行、检修和试验制度。电力用户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电气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注重新设备投入的培训工作。电力用户应加强和改善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并应结合季节、生产特点,编制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和维修工作计划,及时消除缺陷,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电力用户对仍在运行中的、存在安全运行隐患的电力设备应及时更换;技术不达标的电力设备应制定改造计划予以更换。电气设备危及系统安全时,应当立即检修或者停用。因用户原因导致供电企业无法向其他用户正常供电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需变更用电时,电力用户应到供电企业和有关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并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用户不得自行转供电。9.2.2设备运行方式用户变电站当高压侧有分段开关时应加装闭锁装置,禁止并路倒闸;如确需并路倒闸操作的,必须经供电企业批准。用户配电室10kV侧分段开关设备应符合以下运行原则:a)双电源10kV分段开关只允许手动操作模式进行倒闸操作。b)10kV分段开关进行倒闸操作时,与10kV进线断路器不应同时合闸运行(即不能合环运行)。10kV配电室低压分段应采用规范化的备自投装置,正常状态下,应置于自投手复位置。10kV配电室低压侧使用自动转换装置时,严禁双路电源并列运行。9.2.3运行人员配置在电气设备投入运行前,电力用户应建立健全用电管理机构。电力用户应根据变电站和配电站(室)的设备规模、自动化程度、操作的繁简程度和用电负荷的级别,建立值班、巡视制度,配备运行值班人员。不具备值班条件的,可通过相关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巡视。电力用户应根据用电负荷的级别、用电设备规模和分布、维护工作量,建立电气维护制度,配备相应的维修人员。电力用户可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但应配置相应的集控站或监控中心和维护操作人员,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各变电站和配电室的监视控制、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全部运行工作。电气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应熟悉与其工种、岗位有关的电气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b)应取得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类)。c)进网作业应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9.2.4运行管理规章制度电力用户应根据电力行业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现场运行管理规程。变电站和配电站(室)应建立以下运行管理制度:a)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b)值班制度。c)交接班制度。d)巡视检查制度。e)设备验收制度。f)设备缺陷管理制度。g)运行维护工作制度。h)运行分析制度。i)设备预防性试验制度。j)培训管理制度。k)场地环境管理制度。l)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其他相关制度。9.2.5技术资料管理变电站和配电站(室)应根据运行需要配备有关行业标准和规程、图表、记录等资料。变电站和配电站(室)的每台(组)设备均应建立设备档案,并有专人负责管理。9.2.6设备运行基本要求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过程中不得进行交接班。应根据巡视检查制度的要求,开展巡视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变电站和配电站(室)应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电气设备标识应清晰完整,并与模拟图板、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资料等保持一致。应根据环境变化及设备运行特点安排设备的清扫检查和养护。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记录并汇报。危急(紧急)缺陷应立即处理;严重(重大)缺陷应及时消除或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事故;一般缺陷应加强运行监视,制定计划限期进行处理,做好设备消缺记录。运行值班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变电站和配电站(室)的负荷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运行人员应掌握重要负荷分布及变化情况,并根据生产计划、设备开停机安排、负荷水平等动态管理重要负荷。b)重要负荷与非重要负荷不应混接,新负荷接入应有准接审批制度。符合以下情况的设备应进行更换:a)当设备运行年限超过生产厂家承诺的使用年限时。b)当设备运行年限未超过生产厂家承诺的使用年限,但发生过严重损害性故障或存在严重(重大)缺陷,经技术鉴定不能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c)设备关键零部件在市场中已无备品备件时。9.2.7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运行值班人员应对事故处理的正确性负责。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或事故时,值班员应按事故处理程序迅速查找原因,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严禁盲目操作,以防事故范围扩大。发生下列异常或事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应及时向供电企业报告,并配合供电企业开展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a)设备发生异常故障。b)电气火灾。c)停电期间向电力系统倒送电。d)操作不当。e)其他需要向供电企业报告的事件。供电企业调度范围内的设备发生异常或事故,威胁人身安全时,可先行处理,然后立即向供电企业和有关单位报告。9.2.8电力调度管理并网运行的电力用户并网前根据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和供电公司签订并网协议。由供电企业统一调度的电力用户应执行电网调度管理有关规定。9.3试验和校验9.3.1电气设备的试验新建、改造、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入运行前按照GB50150的要求进行交接试验。运行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按照DL/T596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严禁超周期运行。试验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9.3.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校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调试、校验应按DL/T995的规定执行。新安装的装置应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运行中的装置应定期校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调试、校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低压系统采用互投、自投接线时,低压主进及母联开关应定期进行传动试验,以确保开关的正确动作。9.4应急与保障9.4.1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电力用户应建立符合实际、内容充实、准确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本单位其他专业应急预案相配合,形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的综合预案体系。重要电力用户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电力用户还应具备应对电力中断的应急处置措施。电力用户在应急保障过程中,应在保证本单位各类应急预案有效联动的同时,做好生产和生活的稳定工作,积极配合城市和电力系统应急预案的执行。电力用户应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并参加供电企业组织的联合演练。供电企业负责协商电力用户编制年度有序用电方案。当发生电力突发事件需要启动有序用电方案时,由供电企业及时通知电力用户,电力用户应积极配合供电企业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全社会的安全有序用电。9.4.2重要活动安全用电保障重要活动安全用电保障前期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力用户应开展专项用电安全检查。包括各项技术资料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电气设备安全检查、自备发电机检查、防电气火灾检查以及防小动物措施检查。b)电力用户应根据用电负荷的重要程度,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对临时负荷的接入应执行审批制度,校核新增加的用电负荷对原有保护定值所产生的影响。c)电力用户应在重要活动开始前自末端重要负荷开始沿电气回路向上,逐级对接线方式、运行方式、自投方式设置进行核查,确保重要负荷的电源来自不同电源点,并以负荷影响最小为原则实现自动投切。d)电力用户应根据重要活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进行大负荷测试,大负荷测试期间开展相应的电气元件测温工作和状态检测。e)电力用户应结合实际用电情况制定电气事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重要活动期间安全用电保障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力用户应根据重要活动保障工作的整体安排,明确工作流程、各级保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与供电企业有效沟通机制。b)电力用户应定期进行负荷和温度测试,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做好巡视检查记录。c)电力用户应避免非必要的倒闸操作,确需进行倒闸操作时,应执行审批制度。d)电力用户如发生供电异常或停电事故时应及时与供电企业用电服务人员取得联系,并向供电企业通报事故情况。9.4.3电力用户政治保电工作应满足雄安新区重大政治活动高可靠性供电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用电。注:当电源来自公网配电室时,用户配电室单台变压器容量宜△△●●※※●―●―●――――●※※※※※―※※※※※※―※――●●※―※※―●●●――※―●●●●―馆造心场响营业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容纳5000人以上的市级重要文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1编制背景 472编制主要原则 48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494主要工作过程 505标准结构和内容 516条文说明 雄安新区电力网络存在以下特点:供电可靠性高、全面覆盖配电自动化和光纤通信网络、花瓣型电网和环网型电网的复杂配网网架结构以及绿色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建设要求。2020年3月4日,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发布《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试行雄安改发[2020]7号总结当前雄安地区用户电网建设经验,结合《雄安新区电力用户用电导则》(试行)反馈意见,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1规范常规电力用户设备选型及接入,对低压直流、智慧能源管控等新型用能方式进行指导,并预留新技术应用接口。2本标准符合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电力专项规划和综合能源专项规划的要求。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致。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