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依据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推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独创了活字印刷术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斗争C.“四大独创”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拓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起先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意好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3.《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气这些论述的主旨强调应当敬重A.文明的互补性B.文明的同一性C.文明的排他性D.文明的多样性4.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芜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家乡,不是为了找寻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缘由主要是A.解决粮食问题B.经济利益驱使C.传播伊斯兰教D.商业活动须要5.在学习《十二铜表法》时,甲、乙两个同学绽开了争辩:甲说:“《十二铜表法》仍旧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所以它不是平民斗争的成功!"乙说:“《十二铜表法》是维护平民利益的,因为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学问的垄断。”你认为他们的观点A.甲正确B.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不正确6.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B.《圣经》《古兰经》C.《荷马史诗》《圣经》D.《古兰经》《荷马史诗》7.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阅历。一个社会集团全部的种种发觉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沟通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B.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C.19世纪英国殖民者起先在澳大利亚建牧场D.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8.下图是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非洲是黑人的家乡,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A.大西洋三角贸易B.正常的人口流淌C.美国的对外扩张D.工业革命的推动9.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心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担当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缄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务有关A.其次次鸦片斗争B.甲午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10.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斗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酷爱C.反映元代中外沟通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11.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成功,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长久。这说明白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B.希腊城邦几乎折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12.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趋势的是13.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14.“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探讨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四周地区的居民进行教化,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育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A.限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供应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15.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大量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运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常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该材料反映了布达拉宫爱护面临的主要威逼不包括A.文物管理薄弱B.建筑材料有缺陷C.工业化城市化浪潮D.地震的破坏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16.(14分)图4、图5、图6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归纳图4所反映历史时期思想状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8分)(2)分析图6和图5之间学术思想有何关联,并说明这一关联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改变。(6分)17.(14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居住地分界线与古长城重合。当气候出现显著改变时会影响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摘编自张利《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学问予以阐述。(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为启蒙思想的传播供应了条件。如下所示摘编自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材料蕴含了诸多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学问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9.(13分)茶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却在近代时期的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风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全部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渐渐成为英式校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辩中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肯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予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