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_第1页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_第2页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_第3页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_第4页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TOC\o"1-2"\h\u8891第1章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4280931.1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416541.2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4121611.3技术推广的意义与目的 431081第2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5124252.1农业遥感技术 5247872.1.1作物生长监测 5210932.1.2病虫害监测 5112752.1.3土壤湿度及肥力监测 5130472.2农业物联网技术 5178632.2.1精准施肥 6115352.2.2灌溉管理 653132.2.3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防治 6202222.3农业大数据分析 6119012.3.1作物生长模型构建 6324582.3.2农业市场分析 6136252.3.3农业资源管理 62222.3.4智能农业决策支持 625159第3章设施农业技术 6321153.1现代化温室技术 621543.1.1温室结构优化设计 6168993.1.2智能化控制系统 7301893.1.3节能技术 7101123.2植物工厂技术 773013.2.1植物生长灯技术 728603.2.2水培技术 7218293.2.3植物工厂控制系统 7305293.3设施农业环境调控 723443.3.1环境因子监测 7168443.3.2调控设备应用 728193.3.3智能化管理平台 723398第四章精准农业技术 755894.1精准施肥技术 852964.1.1土壤养分检测技术: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8150594.1.2作物需肥规律研究: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863384.1.3施肥设备与方法的研发:推广施肥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施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893804.1.4肥料品种的选择与优化: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提高肥料利用率。 830434.2精准灌溉技术 84214.2.1作物水分需求研究: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规律,为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8310544.2.2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指导灌溉。 8136204.2.3灌溉设备与方法的研发: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8204314.2.4灌溉制度优化: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8123604.3精准种植技术 8277614.3.1品种选择与优化: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适应性。 850954.3.2播种技术:研究不同作物的播种密度、播种深度和播种时期,提高播种质量。 8275564.3.3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如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等,保障作物生长环境。 951794.3.4收获与储藏技术: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品质要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期和储藏方法,降低产后损失。 931870第5章生物农业技术 923835.1农用微生物技术 938385.1.1微生物肥料技术 9170885.1.2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 9157435.2生物育种技术 976515.2.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948025.2.2转基因技术 967055.2.3组织培养技术 964495.3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 9179115.3.1生物农药技术 10177365.3.2生物防治技术 10280555.3.3靶向农药技术 107247第6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1025396.1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 10168326.1.1秸秆还田技术 1037056.1.2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10105156.1.3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燃料技术 10324186.2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 10222226.2.1生物质发电技术 10104826.2.2生物柴油技术 10130516.2.3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 1187576.3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1165046.3.1种养结合模式 1197346.3.2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 11265696.3.3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 11289056.3.4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114658第7章农业机械与自动化技术 1121027.1农业机械化技术 11270857.1.1概述 11180157.1.2关键技术 1198797.2农业自动化装备 12302907.2.1概述 12326147.2.2关键装备 12243317.3农业技术 12257077.3.1概述 12267677.3.2关键技术 1223495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 1235598.1农产品加工技术 12297278.1.1粮食加工技术 13112268.1.2油脂加工技术 13258478.1.3肉类加工技术 13313378.1.4果蔬加工技术 1347738.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3121398.2.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369398.2.2重金属检测技术 13314108.2.3微生物检测技术 13312048.3农产品储运技术 13206368.3.1保鲜技术 1412728.3.2冷链物流技术 14240728.3.3包装技术 14208308.3.4储藏技术 146396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4178449.1农田土壤保护技术 14152389.1.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 1446249.1.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 1488639.1.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14163489.2农业水资源保护技术 1464189.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 14249859.2.2农田排水技术 1458179.2.3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15270529.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5324009.3.1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技术 15103999.3.2农业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15313399.3.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5139629.3.4农田景观多样性保护技术 1518773第10章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 152673510.1技术推广体系构建 151583710.1.1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主体 151480310.1.2构建多层次的技术推广网络 152147110.1.3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15509110.2技术推广方法与手段 161678110.2.1现场演示与培训 162633010.2.2媒体传播 161785910.2.3信息化手段 162855310.2.4创新推广模式 161789510.3农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16465410.3.1制定农业技术培训规划 16816610.3.2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61561710.3.3创新培训方式 163099710.3.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16617210.3.5加强农民职业技能鉴定 17第1章现代农业技术概述1.1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耕地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1.2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绿色化: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3)标准化: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4)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值。(5)多元化: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1.3技术推广的意义与目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以下意义与目的:(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规范农业生产过程,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4)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5)提升农民素质: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助力农民增收致富。(6)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第2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2.1农业遥感技术农业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遥感通过对不同波段遥感数据的解析,实现对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监测、土壤湿度及肥力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2.1.1作物生长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包括作物长势、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参数。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作物生长周期内的变化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1.2病虫害监测农业遥感技术在病虫害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对遥感影像中作物光谱特性的分析,可以及时发觉病虫害发生区域,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2.1.3土壤湿度及肥力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等参数,为精准农业提供重要数据支持。通过对土壤状况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合理调配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农业产量。2.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2.1精准施肥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作物长势等信息,结合专家系统,为作物提供精准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2.2.2灌溉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根据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设备,实现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2.2.3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防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病虫害数据,结合专家系统,实现对病虫害的智能监测与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3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大数据分析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2.3.1作物生长模型构建基于历史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构建作物生长模型,预测作物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2.3.2农业市场分析通过对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关系等数据的分析,为农民提供市场动态,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2.3.3农业资源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资源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3.4智能农业决策支持结合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第3章设施农业技术3.1现代化温室技术3.1.1温室结构优化设计现代化温室技术以节能、环保、高效为目标,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温室的保温功能和光照利用率。采用高强度、抗腐蚀的建筑材料,延长温室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1.2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环境监测、智能调控、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温室内部环境因子的自动调节,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3.1.3节能技术采用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2植物工厂技术3.2.1植物生长灯技术采用LED植物生长灯,模拟自然光照射,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点,可显著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品质。3.2.2水培技术通过营养液循环供应,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实现作物的无土栽培。水培技术具有节省土地、节水、减少病虫害等优点,适合现代化农业生产。3.2.3植物工厂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植物工厂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植物工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3.3设施农业环境调控3.3.1环境因子监测利用传感器对设施农业内部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实时监测,为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持。3.3.2调控设备应用根据环境因子监测结果,采用遮阳、通风、加湿、降温等设备,对设施农业内部环境进行精准调控,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3.3.3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环境调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四章精准农业技术4.1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肥力状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通过精确计算,实现肥料种类、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的优化。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土壤养分检测技术: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4.1.2作物需肥规律研究: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4.1.3施肥设备与方法的研发:推广施肥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施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4.1.4肥料品种的选择与优化: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提高肥料利用率。4.2精准灌溉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是基于作物水分需求、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条件,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管理方法,实现灌溉水分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4.2.1作物水分需求研究: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规律,为灌溉提供科学依据。4.2.2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指导灌溉。4.2.3灌溉设备与方法的研发: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2.4灌溉制度优化: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3精准种植技术精准种植技术是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采用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方法,实现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4.3.1品种选择与优化: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适应性。4.3.2播种技术:研究不同作物的播种密度、播种深度和播种时期,提高播种质量。4.3.3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如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等,保障作物生长环境。4.3.4收获与储藏技术: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品质要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期和储藏方法,降低产后损失。第5章生物农业技术5.1农用微生物技术5.1.1微生物肥料技术农用微生物技术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肥料是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主要包括根瘤菌剂、磷细菌剂、钾细菌剂等,可促进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5.1.2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降低饲料成本。主要包括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等,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等途径,提高养殖效益。5.2生物育种技术5.2.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通过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实现精准育种。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持。5.2.2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体内,赋予作物新的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具有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优点,但需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及食品安全问题。5.2.3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作物快速繁殖、脱毒、突变体筛选等。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花卉、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繁殖和育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5.3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5.3.1生物农药技术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具有对靶标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5.3.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该技术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特点,主要包括天敌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防治等。5.3.3靶向农药技术靶向农药技术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理、生化特性,开发具有特定作用机制的农药,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防治。该技术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第6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6.1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6.1.1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具体技术包括: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埋茬还田等。6.1.2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秸秆加工成饲料,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主要包括:青贮、氨化、微贮、膨化等技术。6.1.3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燃料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通过压缩成型、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制备生物质燃料,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6.2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6.2.1生物质发电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6.2.2生物柴油技术以油料作物、废弃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降低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6.2.3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将生物质资源(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压缩成成型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6.3生态循环农业模式6.3.1种养结合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农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6.3.2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形成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6.3.3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6.3.4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第7章农业机械与自动化技术7.1农业机械化技术7.1.1概述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机械设备替代或辅助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推广与提升。7.1.2关键技术(1)耕作机械化技术:包括耕翻、深松、旋耕等,实现土地的快速、高效耕作。(2)种植机械化技术:包括播种、施肥、覆土等,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3)植保机械化技术:采用喷雾、喷粉、熏蒸等方法,降低病虫害危害。(4)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等,减少损失、提高效率。(5)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脱皮、磨粉、榨油等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7.2农业自动化装备7.2.1概述农业自动化装备是指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控制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2.2关键装备(1)自动播种机:实现种子、肥料、土壤的精确配比和播种。(2)自动植保机: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自动调节喷洒量和喷洒范围。(3)自动收获机:实现对作物的自动识别、收割和清选。(4)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和气候条件,自动调节灌溉水源和灌溉量。7.3农业技术7.3.1概述农业技术是指利用替代人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7.3.2关键技术(1)视觉技术:实现对作物、病虫害等目标的识别和定位。(2)控制技术:实现对农业机械的精确控制,完成播种、施肥、植保等作业。(3)导航技术:采用卫星导航、激光导航等技术,实现在农田中的自主导航。(4)多协同作业技术:通过多个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以上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8.1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涉及的农产品加工技术。8.1.1粮食加工技术粮食加工技术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主食原料的加工。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的碾米、制粉、破碎等技术,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出品率。8.1.2油脂加工技术油脂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油料的预处理、压榨、浸出、精炼等技术。推广高效、低能耗的油脂加工技术,提高油脂产品的品质。8.1.3肉类加工技术肉类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屠宰、分割、冷加工、熟食加工等。重点推广高效、卫生、节能的屠宰分割技术和低温熟食加工技术。8.1.4果蔬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包括果蔬的清洗、切割、脱水、腌制、罐头、果汁等。推广高效、环保的果蔬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营养保存。8.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8.2.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包括样品前处理、检测方法等。推广快速、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8.2.2重金属检测技术重金属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推广快速、准确的重金属检测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8.2.3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法等。推广快速、高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保证农产品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8.3农产品储运技术农产品储运技术是保障农产品品质、降低损耗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产品储运技术。8.3.1保鲜技术保鲜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方法。推广适宜各种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减少损耗。8.3.2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包括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推广全程冷链物流技术,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8.3.3包装技术包装技术包括传统包装和新型环保包装。推广绿色、环保、高效的包装技术,降低包装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8.3.4储藏技术储藏技术包括常温、低温、气调等。推广适应性广、节能降耗的储藏技术,提高农产品储存效果,减少损失。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9.1农田土壤保护技术9.1.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坡耕地、侵蚀沟、风蚀沙地的土壤侵蚀防治。推广等高耕作、梯田建设、植物篱等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沟壑生物护坡、侵蚀沟填埋等技术减轻水蚀和风蚀危害。9.1.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通过有机肥、绿肥、生物有机肥等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降低过量施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9.1.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问题,研究并推广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技术,降低土壤污染风险。9.2农业水资源保护技术9.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2.2农田排水技术针对低洼易涝地区,研究并推广农田排水技术,降低农田渍害,改善土壤环境。9.2.3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根据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优化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