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标准DBJ15-***-20**备案号J*****-****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spongecitydevelopment(征求意见稿)****_**_**发布****_**_**实施本标准不涉及专利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spongecitydevelopmentDBJ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日期:****年**月**日***出版社****年**月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6】300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建设要求;4.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规划;5.设计与监控;6.施工;7.工程验收;8.运营维护;9.附录。其中第5.1.8、5.5.43、5.11.2、5.15.2、7.1.1、7.1.2条为强条。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编:510500)。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分院新地中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南沙区建设中心广东广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金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杨仕超隋军吴晓瑜李廷李胜郭佳曹姝文陈茜赵吉赵璧奎汪传新牛樱阳重阳朱玉玺朱理铭段乔张万辉张学兵邵孟新江刚陈贻龙毕东河何天乐黄丽娜陈程雄马燕飞张真江马振强张颖刘成林李锐敬潘靖阳陈瑞君张桂生主要审查人:目次TOC\o"1-2"\h\z\u1总则 广东省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DBJ×-20XX条文说明
目次1总则 842术语和符号 862.1术语863基本要求 11773.1基本要求873.2控制性指标933.3引导性指标944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规划 954.1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求954.2规划专章编制技术要求985设计与监控 1025.1一般规定1025.2建筑与小区1085.3市政道路1095.4公园绿地1095.5技术措施1105.6排水管渠系统1215.8调蓄池1235.9截流井1255.10附属构筑物和设施1265.11排涝除险行泄通道1275.12排涝泵站1275.13削峰调蓄池1285.14调蓄下沉广场1295.15调蓄下沉绿地1295.16调蓄隧道1305.17内湖泊1305.18内河道1315.19监测系统1335.20控制系统1345.21水力模型1346施工 1356.2施工技术措施1357工程验收 1377.1一般规定1377.2工程子项验收1378运营维护 1428.1一般规定1428.2绿色海绵系统运营维护1448.3绿色海绵设施维护1458.4排水管渠系统运营维护149
编制说明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6】3007号)的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修编,会同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分院、新地中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办公室共同编制而成。为便于广大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学校和管理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用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编:510500)。
1总则1.0.4本条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设理念。1海绵城市建设的的核心理念是建立绿、灰、蓝结合的现代城市排水防涝、径流污染控制体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构建以源头减排设施系统(即绿色“微排水系统”,MicroDrainageSystem)、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即灰色“小排水系统”,MinorDrainageSystem)和应对极端降雨的排涝除险系统(即蓝色“大排水系统”,MajorDrainageSystem)的现代城市排水防涝、径流污染控制体系(3MSystem),并与城市防洪系统、污水处理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系统有机衔接。通过源头、过程、末端不同环节和尺度的综合施策,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总量、峰值、污染等多重目标的控制。源头减排设施(绿色微排水系统)主要应对大概率低强度的中小降雨,以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规划控制指标;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灰色小排水系统)主要应对较小概率短历时的强降雨,以满足一定强度降雨事件的排水安全要求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排涝除险系统(蓝色大排水系统)是为应对小概率长历时的极端强降雨,以满足城镇内涝防治规划设计重现期标准的要求为控制指标,为超出源头减排和排水管渠设施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提供行泄通道、调蓄和最终出路、防治内涝等任务,排涝除险系统强调在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和泵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城市低洼区、沟渠、道路、河道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水体,发挥其调蓄与行泄功能,确保城市具有能有效应对超强降雨的内涝防治综合能力,确保城市安全。2规划应解决雨水径流的空间分配问题,这是解决雨水径流出路的核心问题。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城市空间规划应为雨水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规划应进行现状及规划管网排水能力评估,进行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合流制溢流风险评估、地表漫流分析,识别城区内涝高风险区域和地表漫流路径,安排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减排设施与通道及调蓄空间,提出地表漫流路径及调蓄空间治理和保护的要求。注重排涝除险出路。加强蓝线、绿线与竖向高程规划管控,为涝水提供可靠的调蓄空间和行泄通道。科学划定城市蓝线、绿线,为河道漫滩的泄洪通道预留足够的开敞空间。对规划中识别的洼地,应注重保护雨水的自然积蓄空间,宜优先考虑将洼地作为禁建区或作为城市雨洪公园,划定保护范围。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26“汇水分区”突出海绵设施汇流服务范围,如某生物滞留等源头减排设施的服务范围。
3基本要求3.1一般规定3.1.1海绵城市建设应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以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基本目标,同时实现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水体环境质量、保护城市水体生态性岸线、雨水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控制与城市绿色发展等目标。3.1.2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现代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的综合管理,总体技术路线由传统的“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管控模式由传统的“快排”为主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系统管控,通过综合系统构建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目标。如图3.1.2及表3.1.2-1~3.1.2-3所示,城市径流总量及径流污染与不透水下垫面比例强相关,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是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措施。图3.1.2不透水下垫面与径流系数(Urbonas等,1990年)表3.1.2-1:标准城市区域和污染物产出(Burton和Pitt,2002年)污染物土地用途(lb/acre/yr)a商业停车场住宅区–密度公路工业公园购物中心高中低b总固体21001300670450651700670不适用720SS1000400420250108805003440Cl4203005430947025不适用36TP1.50.710.300.91.30.030.5TKN6.75.14.22.50.37.93.4不适用3.1NH31.920.80.501.50.2不适用0.5NO3+NO23.12.921.40.14.21.3不适用0.5BOD5624727131不适用NA不适用不适用COD420270170507不适用200不适用不适用Pb2.70.80.80.104.50.201.1Zn2.10.80.70.102.10.4不适用0.6Cr0.15不适用不适用000.090.6不适用0.04Cd0.030.010000.020不适用0.01As(mg/l)0.02不适用不适用000.020不适用0.02alb/acre/yr和kg/ha/yr之间的差异不超过15%,此表中所显示数值的准确性不会因此等差异而受到影响b受监控低密度住宅区是通过沼泽地排水的cNA=不适用表3.1.2-2:按照土地用途类别划分之所有现场的中间事件平均浓度(EPA,1983年)成份土地用途住宅混合型商业开放/非城市中间COVa中间COV中间COV中间COVBOD5(mg/l)100.417.80.529.30.3COD(mg/l)730.55650.58570.4400.78TSS(mg/l)1010.96671.14690.9702.92总Pb(μg/l)1440.751141.351040.7301.52总Cu(μg/l)330.99271.32290.8总Zn(μg/l)1350.841540.782261.11950.66TKN(μg/l)19000.7312890.511790.49651NO3+NO2(μg/l)7360.835580.675720.55430.91TP(μg/l)3830.692630.752010.71211.66溶解P(μg/l)1430.46560.75800.7262.11a变化系数=标准偏差/平均表3.1.2-3:城市径流与生活污水水质参数比照表(mg/l)成份城市径流生活污水独立排污处理前生物处理后范围平均范围平均标准COD(mg/l)10-27575250-1,00050060TSS(mg/l)20-2,890150100-35020020总P(mg/l)0.02-4.300.363663082总N(mg/l)0.4-20.0220-854015铅(mg/l)0.01-1.200.180.02-0.940.10.05铜(mg/l)0.01-0.400.050.03-1.190.220.03锌(mg/l)0.01-2.900.020.02-7.680.280.08粪大肠杆菌(每100ml)400-50,000106-1082003.1.3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宜有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作为支撑;限于条件,如果未开展上述专题研究,但有上层次海绵城市规划作为参照和指导的,则应满足上层次海绵城市规划明确的控制性指标。控制性指标为建设项目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径流峰值控制目标、管网排水标准、内涝防治标准、城市防洪标准、水体质量要求、生态岸线恢复要求、雨水资源利用率、水域面积率等;引导性指标为各个项目规划设计时参考的标准,包括下沉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城市热岛缓解、地下水位变化等。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控制目标的选择应以当地降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径流污染状况、内涝风险控制要求以及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等,并结合当地水环境突出问题、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有所侧重的确定。3.1.4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格局的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截留、入渗、洼蓄、储存、蒸发(腾)、产汇流等水文功能,优先依靠自然手段进行雨水管控,最大程度维持城市开发前后水文特征,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以及径流污染等指标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3.1.5应合理确定城镇源头减排海绵设施、城镇排水管渠、排涝除险系统设施和受纳水体之间的规模、平面、竖向等定量关系。源头减排海绵设施、城镇排水管渠系统、排涝除险控制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应合理衔接,且不应降低城镇排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标准。3.1.6跨市省级开发建设规划应包括河、湖、海等水体资源的详细目录和名称,指出其重要性并设定相应的保护标准,并应设定评估和控制岸线侵蚀情况的程序,还应在参考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的情况下说明负责执行计划的拟定机构及组织结构。制定沿水域中非点源污染的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控制措施。用于控制水域沿岸污染物排放的在经济上可行的管理措施,应采用最适用最佳的非点源控制措施、技术、程序、现场准则、操作方法或其它备选方案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减少雨水径流与面源污染。3.1.7由各城市建设项目排水建设许可条例细化。3.1.9新建地区易采用分流制,改建地区应结合地块改造、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等工程,开展雨污混接、清水入溪改造,污水不得通过雨水管渠系统排入水体,溪水、施工降水不得进入污水及合流管道。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不得有污水溢流进入水体。3.1.10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侧重点是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流量控制、水质管理、污染物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地下水补给、城市热岛效应、雨水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控制,或此等两个或多个目标的组合形式。各个控制目标均拥有某些不同的水文学参数要求如图3.1.10,而从实现此等目标的角度考虑,这些要求是需要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图3.1.10降雨量频率分布与水环境事件控制点(引至CRC,1996年)海绵城市建设不同设计目标对应不同的降雨(水文学)事件,一般,水质管理控制(污染物清除、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地下水补给范围降雨)对应降雨事件为1~3年一遇(应对短历时降雨,内河常水位),径流峰值流量控制对应的降雨事件为3~10年一遇(应对短历时降雨,输水管、渠最大能力、内河高水位),内涝控制对应的降雨事件为20~50(100)年一遇(应对长历时降雨、部分道路排水,内河齐岸水位),超出50~100年一遇内涝控制标准对应的降雨事件(长历时降雨,泛洪区淹水)的风暴降雨按应急防范措施防范除险。3.1.11不同的地区对内涝、径流峰值流量和水质的控制水平不同。洪水、内涝按相关标准强制性实施;峰值流量控制一般按不溢出(河道、地面等)控制;水质和污染物去除按年降雨或径流量的70~90%控制径流。水质控制应侧重于年径流总量,而不是峰值流量事件,有效的水质控制需要管理较小的降雨事件,例如25mm以下的降雨事件以及一般约占年降雨和径流量70~90%的大概率的较小降雨。3.2控制性指标3.2.1已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各自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准;未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城市可参考附录A。3.2.2本条主要参考《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取定。3.2.4本条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精神制定,城市内河湖不得出现黑臭,不应劣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3.2.5本条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53号制定:珠三角及沿海地区城市的水域面积率不低于10%,山区城市不低于6%。在规划阶段,按照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复核区域内水域面积率,考虑海绵城市主要是控制径流总量与污染及缓解城市内涝,评价、复核水面率时应不包括外江及骨干河道水域,只统计内河涌、湖泊等对区域雨水调蓄具有直接作用的水体。根据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析区域内河湖水体的雨水调蓄能力,以此确定规划水平年的水域面积率目标,对水域面积率不满足要求的区域提出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的建议措施,相关措施纳入相应管控分区的管控指引。在建设阶段,要结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建立城市水域面积监测制度,确保项目开发建设后应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少,对已破坏水系应逐步恢复原有状态,并将水域面积率作为建设项目验收的一项要求。3.2.6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发挥自然生态功能,预留足够的城市绿地空间,增加可渗透地面,积蓄雨水宜就地回用。3.2.7新建河涌、排洪渠、人工湖等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应尽量建设生态护岸,现状“三面光”河道、排洪渠等应结合城市更新逐步改造为生态型堤岸。3.3引导性指标3.3.2绿地下沉比例,系指包括植被过滤带、简易式生物滞留设施(使用时必须考虑土壤下渗性能等因素)、复杂生物滞留设施等所有低于场地的绿地面积之和,占全部绿地面积的比例。3.3.3透水铺装比例,系指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具有渗透功能铺装面积占除机动车道以外全部铺装面积的比例。3.3.4改建项目设置绿色屋顶,需应经屋面荷载验算和防水性能鉴定。3.3.5雨水资源利用率系雨水收集并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杂用、工农业生产、冷却等的雨水总量(按年计算,不包括汇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量和自然渗透的雨水量),与年均降雨量(折算成毫米数)的比值;或雨水利用量替代的自来水比例等。
4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规划4.1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求4.1.1根据需要,宜开展生态敏感区保护、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水文地质、城市内涝风险、场地竖向控制、江河湖泊水系控制及海绵措施当地化等专题研究。海绵措施当地化研究,应基于当地气象、降雨等自然特性,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地下水、植被、现状开发建设情况等下垫面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适用建议。4.1.2从需求和实施条件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将相关市域层面指标或目标分解到海绵管控分区(或排涝分区)。4.1.3流域、排水分区及汇水区域的规划应该考虑的因素有排水体制、源头减排海绵设施系统、城镇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控制系统等海绵措施,合流制系统的溢流、调蓄设施、泵站的设置、污水处理厂及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蓄水层的蓄水能力,系统的水力性能及与之前的设计标准是否一致,系统出流下游区域受纳水体的水位、流量、流速、水质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应避免引起不可接受的环境危害及公众和工作人员健康风险。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受到服务区域地形、开发特性、汇水区、降雨、水文特性、受纳水体或雨、污水处理厂的便利性及接纳设计流量的现有系统的容量等因素的影响。排水系统的选择主要依照:——现有系统的体制;——受纳水体的水量和水质;——气候降雨、水文径流特性;——水文地质、土壤特性;——地形、城市建设密度、;——径流污染控制措施与污水处理厂;——其他实地条件。4.1.5基于总体规划拟定的近远期城市开发边界及市域开发建设计划,划定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近远期海绵化建成区域范围;结合规划、住建、国土、水利、道路交通、环保、园林、城市更新等涉海绵建设部门的工作需求和建设计划,拟定覆盖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各领域的近期建设项目库,推荐远期优先建设区、提出远期优先实施项目建议。4.1.6与城市水系规划的协调,应注重自然水系的保护和受破坏水系的修复。水系规划应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明确的生态岸线修复目标,并慎重对待江湖连通、水系间连通的方案;海绵城市建设针对水体水系提出的雨水蓄存及超标径流排放需求,水系规划应通过优化水系内部或水系间的调度方案、强化水体水位控制予以保障。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协调,应注重城市绿地对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特殊贡献。绿地系统规划应在确保绿地系统生态性、景观性、可游憩性等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强化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的可渗透性、可调蓄性,提出适宜的植物选择和相关技术要求,满足海绵功能和景观需求。海绵建设专项规划应基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整体建设格局与控制要求,发挥绿地的渗透、调蓄和净化能力:提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系统规划建设目标,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等控制指标;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绿地的海绵设施类型及设施布局原则;结合周边区域径流控制(渗透、调蓄、净化)及排涝除险消纳需要,明确相关控制设施和消纳设施的规模及布局原则。与排水、防涝规划的协调,应注重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的雨水系统与排水管网系统、排涝除险系统的协同。协调城市内涝风险区段和治理要求;协调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防治方式与排水系统调度运行的关系;协调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及利用方式;协调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的竖向、平面布局与城市排水管网的关系。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协调,应注重城市道路的交通需求特点。道路交通规划应通过区域统筹,优化道路系统的平面布局和竖向设置要求,构建区域排涝除险的径流行泄通道。海绵规划应明确道路交通体系的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控制要求,强化对道路雨水径流的控制能力。确因条件限制,在道路红线内不能实现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城市道路,应在控规阶段结合道路两侧公共绿地布置为道路服务的海绵设施。4.2规划专章编制技术要求Ⅰ城市总体规划4.2.1应基于当地已编海绵专项规划或相应的专题研究,全域范围综合考虑生态本底、现状排水条件、建设条件等因素,分区域确定生态保护、排水防涝、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和雨水综合利用等需求,以区域排水防涝、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改善为核心,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4.2.2制定分区目标应实事求是,宜依据已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专项规划或专题研究报告为基础。4.2.3系统布局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导向、海绵空间布局要求。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应在海绵城市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的前提下,包括城市规划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海绵化建成区面积占比目标、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水安全保障目标(以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准、排涝设计重现期标准、防洪标准为核心)。相关政策性导向和工程性手段包括海绵基质(含生态廊道)的布局与管控要求,蓝线(主要水体)与绿线(主要斑块)的划定,排水通道的保护,水污染防治策略等。Ⅱ控制性详细规划4.2.4城市控制单元主要各类用地地块的径流削减量占比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重要指标,为地块指标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一般地块径流削减量指标加权叠加后,应符合各类用地地块径流削减占比指标要求。4.2.5海绵城市专章的主要内容规定说明:5区域性海绵设施往往对排水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须作为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加以控制。控制性指标:在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要求的指导下,并参考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或专题研究报告,针对城市用地规划方案(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交通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河湖水系E1等各类用地的布局及占比)进行分类分解,要求分解细化到各个地块,明确各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主要指标;指导性指标:根据各类用地特点和各地块控制性指标要求,进一步设置地块海绵城市指导性指标。指导性指标主要用于指导雨水“渗、滞、蓄、净、用”等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落实,如下沉式绿地占比、渗透设施渗透量、绿色屋顶率、调蓄容积、雨水资源利用率等。6海绵设施的配置建议应基于对地块的规划用地类型、容积率、整体功能布局要求及周边水文地质等特点分析后确定。若海绵措施当地化适用专项研究缺位,广东省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可暂参考下表选型,并需根据相应的专项研究成果校核更新。表4.2.5不同用地类型海绵措施适用性推荐表用地类型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过滤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下沉式广场√√√○○○○√注:1.本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进行相应整合。】2.√宜选用○可选用×不宜选用7通过在控规中对蓝线、绿线等规划控制线的落实,明确河湖水域及绿地的范围。
5设计与监控5.1一般规定5.1.2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规划设计宜考虑的影响因素:1)位置条件、环境条件、现状特征与现有公用设施;2)相关建筑物的用途;3)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设施连接规划;4)对饮水水源地和饮用水的保护;5)现有排水通道和排水口的可用性;6)设施的规划和关联;7)施工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及潜在的经济代价;8)施工方法、工作空间、文明施工维护措施;9)建筑物的扩建及未来排水系统的建设;10)现状、规划和远期发展;11)现有排水设施的连接;12)特定构筑物及所占用的建筑物;13)实时控制的可能性;14)受纳水体的水位;15)潮汐与海浪的影响;16)地下水水位;17)检查和维修通道;18)地面洪水排泄通道。2应进行经济和工程技术评价:设计人员应考虑到各项方案的经济与工程技术条件,同时在作出决策之前充分考虑环境、实际运行、人力、社会、节约能源及其他因素。3应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1)应尽量收集地质勘测资料以便做出全面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a)管道/构筑物的地面荷载;b)地表状况;c)土壤下陷状况;d)孤石、溶洞;e)粘土的湿陷与膨胀性;f)地下水水位及其运动;g)地下各含水层的补给方式;h)邻近建筑物及公路的荷载;i)过去及现状土地利用类型;j)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k)可供选择的管道类型;1)可供选择的管道垫层;m)土壤侵蚀或地下水状况;n)应采集土壤和岩石的样本,尤其是在准备铺设管道或其他沟渠而进行开挖之前。2)现状排水设施;应尽可能确定现有排水管道、管渠、天然排水沟和河道的线路、水位、水力条件及构筑物情况等。3)其他现有公用设施;应尽可能确定其他现有公共设施的确切位置。4)入渗;当可能有大量有毒有害水进入排水系统之前,应调查其可能的危险性。5)地下水;条件允许时,应确定随季节变化的地下水水位。4确定海绵设施深度时应考虑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1)安全防护;2)防止发生洪、涝灾害;5)地表特性;4)地下水的埋深;5)与建构筑物基础的距离;6)与公用设施的距离;7)与树木或根系发达的植物的相互影响;8)防止霜冻。5考虑地面排水坡度的影响;优先考虑借助海绵设施汇水区域内的地面坡度使径流雨水自行流进海绵设施。但当地面坡度较大,地表固体物质易被冲刷进海绵设施导致沉积物累积时,可考虑设置预处理措施,预处理措施可同时具备消能和拦截大颗粒物质的功能。6广东省部分城市由于临海导致地下水水位偏高,而绿色海绵设施要求其底部距离地下水位不小于0.6m。无法满足此要求的区域可考虑:1)控制绿色海绵设施的结构层厚度,宜根据本规程5.5节推荐的绿色海绵设施各结构层的下限值,但应考虑抗浮;2)宜在绿色海绵设施四周及底部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防止地下水进入导致其功能失效。针对临海区域土壤盐碱度较大的特性,绿色海绵设施土壤层需考虑换土,且在设施的植物配置上,应选择耐盐碱的本土植物种类。7由于部分绿色海绵设施对于土壤性质有特殊要求,通过场地调查,原土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考虑换土,应重点调查土壤类型、土壤层厚度、密度、阳离子交换容量(CEC)、pH、土壤渗透能力、土壤饱和渗透能力、土壤营养物含量、地下水水位等参数。5.1.5本条是海绵设施组合形式和设施规模确定要求的说明。应根据区域的建筑密度、绿地率及规划布局等条件,结合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选择效益最优的单项设施及其组合系统。水安全问题突出的区域宜优先选择对于峰值流量削减较强的设施,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宜优先选择径流污染削减率较高的设施。5.1.8挖深较大的海绵设施,如湿塘、渗透塘等,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5.1.9本条是关于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控制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规定。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平面布局和规模需求,合理确定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城镇排水管渠系统、排涝除险控制系统和受纳水体之间的竖向高程关系。5.1.10本条是排水管渠系统设计的规定。应首先根据上位规划确定排水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指标,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再根据建设区规划排水模式和河网水系布局,对排水系统进行平面布局。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建筑、小区、绿地、道路与广场系统的源头减排海绵设施与排水管道及排涝除险排放设施和受纳水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类设施的总体布局,重点论证排水管道及排涝除险排放设施的排水能力。5.1.1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面和硬化地面弃流宜分别采用2~3mm和5~10mm径流厚度。2弃流设施服务范围的最远点至弃流设施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3经过海绵设施和绿地的硬化地面雨水径流可不设弃流设施。4当弃流雨水排至污水管时,应采取防止污水倒流的措施。5.1.13绿色海绵排水体制即污水管道系统+雨水径流绿色海绵渗透排放系统。控制雨水径流污染与溢流污染时,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宜小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不宜小于80%。现状城镇排水系统的改造设计应先收集分析建设区域城市道路、地表高程、雨水管渠系统、河网水系等现状和规划,针对排水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改造措施,减少污水溢流进入水体。截流倍数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水体的环境容量、水文、气候、经济和排水区域大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不同截流倍数。5.1.14本条是排水管道的服务范围确定的要求。排水管道服务范围应尽量考虑地形坡向,现状地下管线的汇集方向和规划就近原则,满足区域发展近远期的要求。5.1.15部分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降落地面后又会冲刷屋面、路面,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导致初期雨水部分污染物指标甚至高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将对水环境体系水质产生很大冲击。工业区、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雨水径流受路面沉积物、垃圾、路面老化、车辆尾气、轮胎磨损等影响,其污染程度远高于屋顶、绿地等的雨水径流;当道路红线内或外侧有绿化带可用于建设源头减排海绵设施时,道路雨水径流经初期弃流后宜利用源头减排海绵设施处理,而当道路红线内及外侧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用地十分有限时,宜将市政道路路面初期雨水全部收集处理,道路产生的初期雨水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全流程处理,处理后作为市政用水或生态用水。含有大量病原体的传染性医院、医疗科研用地等场地雨水宜经消毒等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全流程处理。日本采取对初期雨水进行降雨时收集存储,雨后送入污水厂处理的方式。德国大体上分三类情况:1.未被污染的雨水无需处理,主要是指自行车道、居民庭院及屋顶的雨水;2.轻度污染的雨水一般需要处理,主要是指生活及工业区屋顶雨水、交通顺畅地区、购物市场区雨水;3.严重污染的雨水必须得到处理,主要是指尿粪处理区、交通拥堵区、机场等区域的雨水,这些区域初期雨水采取收集、存储,雨后送入污水厂处理的方式。5.1.17海绵城市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水生态方面,可通过监测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下垫面产生的径流量进行分析;水环境方面,可通过监测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下垫面产生的径流污染量进行分析;水资源方面,可从雨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分析;水安全方面,可通过监测排水能力进行分析。I源头减排绿色海绵设施系统5.2建筑与小区5.2.1建筑与小区绿色海绵设施的主要功能是雨水的渗透、储存、净化以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和补充地下水,其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拦截污染物、沉砂及消能等。不透水下垫面区域雨水径流应首先流入周围绿地,下渗或溢流雨水进入排水系统。绿地内宜采用植被过滤带、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技术措施和设施。溢流雨水宜优先利用湿塘(人工湖)调蓄雨水,湿塘(人工湖)四周种植耐湿植物,雨水径流进入湿塘前宜经过净化处理。湿塘调蓄水量可用作小区绿地灌溉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及中央空调冷却水等。一般流程可为:降雨-绿化屋面及雨水管断接或不透水地面-植被过滤带-过程生物滞留设施(就地回用、入渗或排放)-植草沟或管道-集中湿塘/调节塘/渗透塘-回用、入渗或排放。5.2.5设计时应确认被断接的雨水管仅接纳屋面雨水,禁止阳台洗衣、厨房等污水接入雨水管。屋面雨水接入地表绿色海绵设施前应设置消能措施。5.3市政道路5.3.1道路的绿色海绵设施主要是①非机动车道透水化;②道路绿化带设置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渗井等设施。设计时需考虑道路地下综合管线的具体情况,避免绿色海绵设施与其他管线冲突。5.3.7路沿石开口处宜设置拦污装置,以拦截雨水径流中的固体垃圾和大颗粒污染物。5.4公园绿地5.4.4应优先选用耐水湿(淹)且抗旱的植物,推荐采用翠芦莉、旱伞草、千屈菜、鸢尾、香根草、矮蒲苇、金红羽狼尾草、细叶芒等植物品种。5.5技术措施Ⅰ透水铺装5.5.1透水铺装地面宜在土基上建造,一般包括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和透水底基层;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采用不同的透水铺装形式以及透水铺装各垫层的厚度。5.5.3最大隔断长度可采用下式计算:L式中:Lpmax-透水铺装最大隔断距离(m);Dp-透水垫层厚度(m);Sp-透水铺装坡度5.5.4现行标准包括《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及《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等。5.5.5透水基层内排水管可选用缝隙式或圆孔式穿孔排水管,穿孔管管径宜为100~150mm,排水坡度应大于0.5%;穿孔管可接检查井排放或渗透井入渗。Ⅱ植被过滤带(下沉式绿地)5.5.6本规程中的植被过滤带(下沉式绿地)指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狭义的下沉绿地。5.5.8植被过滤带应结合汇水区域的划分设置,便于雨水的自然收集,见图5.5-1。图5.5-1典型植被过滤带5.5.9植物宜选择根系发达,长势强的耐旱、耐水湿的植物。Ⅲ绿色屋顶5.5.11现行标准包括《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5.5.12绿色屋顶植物选择可结合景观设计配置,选择具有耐旱、耐高温、抗虫害等特性的品种。可参考本技术规程附录C《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适宜植物表》选用。Ⅳ植草沟5.5.13转输植草沟一般只有土壤层,湿式植草沟设有台坎蓄水,渗透型干式宜根据不同需要设置砂滤层、砾石排水层、台坎等。植草沟的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总高度不宜超过600mm,底部宽度宜为0.6~2.4m。图5.5-2植草沟纵横剖面图(引致UDFCD,1999年)5.5.17边坡比指铅垂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5.5.18消能台坎的设置宜满足下列要求:1消能台坎可由缓凝土、级配碎石、卵石或其他材料构成;2消能台坎宜在植草沟内分散均匀布置,台坎高度宜在150~300mm之间,并低于植草沟的顶部;3消能台坎的间隔可根据植草沟坡度确定,可按下表进行选取:表5.5.21消能台坎间隔取值表植草沟坡度(%)消能台坎间隔(m)2303~512~206~96~1010~154~65.5.19种植物的耐淹时间应大于24小时,不应在植草沟中种植乔木及灌木。Ⅴ生物滞留设施5.5.22生物滞留设施的面积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A=式中:A—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V—生物滞留设施滞留雨水量(m3);h—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层深度(m);di—土壤层、砾石层厚度(m),pi—为土壤层、砾石层孔隙率(%)图5.5-3生物滞留设施(引致MDE,2000年)5.5.23生物滞留设施的溢流设施应低于周边路面50~100mm。应通过计算得出的溢流规模,合理选择溢流设施类型、溢流设施的个数等,并应复核计算溢流设施的过流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溢流设施的常用形式,通常可分为圆形溢流井、矩形溢流井及溢流口。当海绵设施的溢流量较大时,可选择圆形溢流井、矩形溢流井。溢流流量较小时,可选择溢流口。下面给出了二种常见的溢流设施的设计参考图及溢流口示意图。表5.5.10-典型溢流设施一览表溢流设施设计参考(图中尺寸仅作参考)溢流口意向图圆形溢流井矩形溢流井5.5.24覆盖层可采用枯树皮等地表覆盖物,以减轻径流雨水冲刷及土壤层水土流失,实现水土保持功能。5.5.25生物滞留设施的土壤层的土壤渗透系数不宜小于10-6m/s。5.5.28砾石排水层及穿孔排水管可按照以下要求设计:1排水层宜采用水洗级配砾石,砾石粒径为12~18mm且不小于穿孔管的开孔孔径,孔隙率不小于40%;2宜以每3米间距设置穿孔管,管径不宜小于100mm;3每根穿孔管宜设置不少于2根清洗立管,清洗立管管径宜为100~150mm。5.5.34若条件许可,可考虑更换场地的土壤或者采用土壤改良剂改善绿地土壤的入渗性能,改良后的介质土各组分可根据植物种类、场地条件、汇水区属性等情况进行配置,可由40%~55%中砂,5%~10%有机质以及不超过55%~35%的种植土组成。Ⅵ渗透塘5.5.36渗透塘的前置塘最小蓄水容积宜大于渗透塘可蓄水总容积的25%。图5.5-4渗透塘示意图5.5.40渗透塘的土壤层及介质层的渗透系数宜大于3.4×10-6m/s。5.5.43安全防护措施与警示牌的设置规定可参考《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要求。Ⅶ湿塘5.5.44前置塘深度宜为1.2~1.8m,容积宜占主塘的10%~15%。常用湿塘构造示意图如下:图5.5-5渗透塘示意图Ⅷ调节塘5.5.50常用调节塘构造示意图如下:图5.5-6调节塘示意图Ⅸ人工湿地5.5.57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进出水区填料粒径宜为40~80mm的卵石和砾石,长度宜为0.5m,宜分布于整个湿地床宽。处理区填料粒径宜为4~30mm。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填料由上至下分为覆盖层、填料层、过渡层、排水层。粒径分别为8~16mm,2~6mm,5~10mm,16~32mm。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依据维护周期及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等需求,人工湿地系统的填料宜在沸石、石灰石、砾石、高炉矿渣、碎石、陶粒、粗砂等材料中选用。5.5.58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一般表面流人工湿地宜选择浅根散生型和浅根丛生型湿地植物,如水生美人蕉、芦苇、灯心草、香蒲、菖蒲和千屈菜等。水平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宜选择深根丛生型和深根散生型湿地植物,如风车草、芦竹、花叶芦竹、梭鱼草、黄菖蒲等。不宜配置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湿地木本植物。根据实验研究资料,梭鱼草、风车草和香蒲可以显著去除污水中的氮磷,适合做人工湿地植物用于处理污水。广东地区推荐选用水生美人蕉、风车草、花叶芦竹、再力花、梭鱼草、黄菖蒲和千屈菜。也可参考本技术规程附录C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适宜植物表选用。Ⅹ雨水存储设施5.5.63①在地基不稳定的场地采用雨水存储池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雨水存储池不发生沉陷、挤压等损坏;②在高含盐土壤地不应采用模块化雨水储水池设施。5.5.64储水模块是雨水储水池组成的最小最基本的单元立方体。由于由它组合的蓄水池是埋设在地面以下,是回用雨水及调蓄雨水排水峰值的一个较为持久的构筑物,而且这种构筑物可能位于车辆行驶区、露天堆物场、景观区、人员活动广场等区域的地面以下。因此,它会受到地面上下不同荷载作用的影响。目前,国内生产这种塑料储水模块的企业超过30家,而且不同的生产企业均有着不同的构造和结构形式,其适用条件也不尽一致,在实际工程使用中曾出现过塑料模块雨水储水池塌陷案例。设计选用塑料储水模块时,应确保产品符合产品标准《模块化雨水储水设施》(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产品对短期抗压强度及性能试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以及产品长期稳定性(50年蠕变)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Ⅱ排水管渠系统5.6排水管渠系统5.6.1污水及重污染的初期雨水由污水管道系统排放至污水厂处理,雨水由绿色海绵渗透排放系统控制雨水径流量及径流污染。5.6.3地面及街道主要是用作人行、活动、车辆的通行、停放。但在实际情况下,地面及街道也起到雨水承载与部分输送作用。因而,应在首先关注人行、活动、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利用地面、街道来承载一部分雨水流动。此时应该与地面、道路管理机构紧密配合。市区地面或街道带有路肩的硬质面层设有一定的坡向,低处组成排水沟利于径流向排水口流动,道路横坡使街道中心高外缘低可保证水流从路面流向排水沟或排水道,街道边缘的纵坡利于径流向排水口流动。有绿化带的道路宜建设植被过滤带、植草沟及生物滞留设施等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措施。有草地的公园道路的雨水宜排入植被过滤带或植草沟及生物滞留设施。5.6.10输送区域雨水和污水的合流管道规模应满足设计重现期的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之和的输送要求;合流截流管道的规模应满足截流倍数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之和的输送要求。合流截流管道管顶宜低于合流来水管管底,以避免影响雨水排放。当径流污染通过弃流或调蓄池等设施排入污水管道系统,再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时,相应的输送及处理规模应考虑这部分径流污染量。弹性系数:污水管管径应留有余地,宜采用3~5倍的规划旱季污水量复核管道满流情况下的过流能力,应采用现状旱流污水量校核不淤流速。5.6.12管材一般情况下可如下选择:(1)管径小于等于DN500mm,埋深小于4m,可采用增强复合类塑料管材、钢筋混凝土类管材、球墨铸铁管等。(2)管径大于DN500或埋深大于4m,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类。(3)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宜采用双橡胶圈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材,或球墨铸铁管。(4)顶管法施工管材宜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材,亦可采用钢管或球墨铸铁管,并加强防腐。(5)拖拉法施工管材宜优先采用PE管材。(6)排水压力管道宜采用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7)排放有腐蚀性废水,优先选用复合类塑料管材或陶土管。(8)沿海盐分含量高的地区优先选用复合类塑料管材或球墨铸铁管。(9)管材接口施工时应严格密封,严禁采用无法密封的管材。5.6.13污水管埋深大,应选择安全、可靠之管材,除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外,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污水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内部的水压和外部的荷载,并应具有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能力,具有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纵向抗弯能力。(2)用于输送腐蚀性工业废水的污水管必须能抗腐蚀,宜采用特殊防腐管材。(3)污水管必须不渗水,接口严密,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他管线和建筑物基础。5.6.14对于新型塑料管材的环刚度,要根据管顶覆土、地面荷载、路面结构、回填材料及其密实度、管侧原状土的综合变形模量等条件,通过计算确定,未经计算一般不宜小于SN12.5;当埋深较大,管侧土综合变形模量较小时,不宜选择塑料管,如果选用,需进行刚度复核,必要时采用石粉渣回填或混凝土全包封加固。钢筋混凝土管埋深超过6m时,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等其他基础设施时,必须进行结构计算,必要时可采用混凝土全包封加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全包封应按结构要求,预留变形缝,管道接口宜采用柔性接口,接口位置宜同变形缝。5.8调蓄池5.8.1雨水调蓄池用于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雨水管控;合流调蓄池用于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排水的管控。5.8.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调蓄池进水时间宜采用0.5~1h,鉴于广东省地区降雨量大,雨季降雨时间长,宜适当延长进水时间。5.8.6雨水调蓄按位置可分为源头调蓄、过程调蓄、末端调蓄,位置一般按以下要求布置:(1)用于径流污染控制的调蓄设施宜优先选择源头调蓄;(2)用于削峰调蓄、排涝除险的调蓄池宜选择过程调蓄或末端调蓄;(3)雨水综合利用的调蓄设施宜设为源头调蓄、过程调蓄或末端调蓄。5.8.7部分排水设施具有一定的调蓄空间,如设计充满度以上的管渠空间,或平时使用雨季停用的用于清理维护的临时通道等。5.8.9蓄水模块作为雨水调蓄设施时,应考虑周边荷载的影响,其竖向荷载能力和侧向荷载能力应大于上层铺装、道路荷载、自重与施工要求;模块水池内应具有良好的水流流动性,水池内的流通直径应不小于50mm,塑料模块外围包有土工布层。应尽量远离建筑物和道路等公共设施。为避免对房屋建筑基础造成影响,建筑小区内蓄水设施应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设置防渗措施。5.8.10雨水调蓄池设置在地下构筑物内时应保证安全。5.8.11通过合流溢流污染控制调蓄池的调蓄作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匹配,实现受纳水体水质要求,并保护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安全,将降雨初期的高浓度合流水进行收集,对进厂水质、水量进行调节,防止对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冲击,有效保护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安全,同时,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潜力,使污水处理厂发挥最大效益。5.9截流井5.9.1分流制排水体制中,向水体直接排放雨水的排水口,因在降雨初期排放的雨水水质较差,会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当源头难以设置绿色海绵设施或弃流井时,应在排放口设截流井截留初期雨水并处理;雨污混接排水口需设置截流井;合流制排水体制中,在合流管渠末端设置截流井。5.9.3截流井溢流水位,应根据受纳水体常水位确定,当处于常水位以下时或感潮河段,应设置防倒灌设施。堰式截流井的堰高、槽式截流井的槽深和槽宽、槽堰结合式截流井的堰高和槽深应根据截污和排涝需求水力计算确定。合流管管径小于1200mm,宜采用堰槽式截流井,当管渠高程允许时,优先采用跳跃堰式截流井;合流管管径大于等于1200mm,宜采用闸门导流、限流。5.9.4避免泥沙和大尺寸杂物垃圾进入污水管道系统,造成淤塞。5.9.5合流制排水体制的截流井的入流应根据溢流污染的截流(倍数)流量需要进行控制管理;分流流制排水体制的截流井的入流应根据径流污染收集总量需要进行控制管理。5.9.6截流井需因地制宜地采用管道限流、堰(槽)限流或闸门限流;截污水量以旱季混合污水量为基准,应确保旱季混合污水量进入截污系统,并设置雨季限流措施;采用管道限流,其长度不宜小于20倍限流管管径。5.10附属构筑物和设施5.10.2规划范围内整体地形比较平缓,现状和规划道路的纵坡一般为1.5‰~3‰。分别计算了道路红线宽度为10m、20m、30m、40m、50m、60m,道路纵坡为2‰时雨水口的设置要求。如果道路单侧布管、采用双箅雨水口或等面积雨水口,当道路红线宽度达到40m时,雨水口间距不应超过20m;如果道路单侧布管、采用双箅雨水口时,当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时,雨水口间距不应超过25m。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道路较宽时,规划范围内现状雨水口设置不能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安全系数要求,为实现“小雨不积水”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需对道路雨水口进行能力提升改造,上述改造宜与道路的海绵化改造统一进行。5.10.9关于初期雨水收集量,有研究认为,1小时雨量达到12.7~25.4mm的降雨能冲刷掉90%以上的地表污染物;同济大学对上海芙蓉江、水城路等地区的雨水地面径流研究表明,在降雨量达到10mm时,径流水质已基本稳定;国内还有研究认为一般控制量在6~8mm可控制60%~80%的污染物量,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规定了调蓄量可取4~8mm。考虑到广东省全年降雨量较大,并且降雨场次间隔时间不长,道路污染物不容易积存,因此规定初期雨水收集量为4-8mm。Ⅲ排涝除险控制系统5.11排涝除险行泄通道5.11.1排涝除险系统包括过程调蓄、末端调蓄、地下行泄通道、开敞的行泄通道、经过设计预留出来的道路、道路两侧区域和其他排水通道。5.11.2选择作为排涝除险行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其断面及竖向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与区域整体排涝除险控制系统相衔接;其表面的积水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其汇水面积、绿色海绵设施系统设置情况和排水管渠系统泄水能力综合确定;当道路表面的积水超过侧石,延伸至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绿地、建筑物或围墙时,其过水能力计算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中的相关规定。5.12排涝泵站5.12.1在有内涝威胁的区域,应按内涝控制标准要求设置及启用排涝泵站。不同于排水管渠系统中所设的雨水泵站,当未受到排涝除险产生的内涝威胁时,排涝泵站不用工作。5.12.2排涝泵站设计规模应与排水管渠系统、区域整体排涝除险控制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综合协调,在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要求的前提下,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用地紧张的地区可采用全地下式单座或多座组合式一体化预制泵站。5.13削峰调蓄池5.13.1城市雨水调蓄池设施建设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城市防涝减灾的能力,减小城市排涝泵站的装机规模,减少泵站建设投资。5.13.2排涝除险的排水仍会产生一定量的径流污染,有条件时考虑进一步削减。5.13.3削峰调蓄池可采用传统钢筋砼式。调蓄池类型的选择,应根据调蓄目的、服务面积和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及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受用地条件限制较多时,可采用全地下式蓄水池。5.13.4有条件的地区,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排水体制、管网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采用数学模型确定。没有条件采用数学模型的地区,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相关公式计算确定。削峰调蓄池的调蓄容积计算应考虑多种暴雨设计重现期的降雨情况进行合理分格。5.13.5初雨收集系统宜结合排水系统和调蓄池设置,初期雨水可排至污水管渠或利用就地处理设施处理后利用或排放。5.13.6有条件时,应采用重力放空。出水管管径应根据放空时间确定,削峰调蓄池应在降雨前放空,放空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2h。5.13.7地上和地下应统一规划设计,并应保证地面性质和功能不变。调蓄池覆土厚度宜为3m,最不利条件下不应小于1.5m。5.13.8宜选用无需外部水源的冲洗方式,应满足安全、环保、节能、操作方便等要求,宜采用水力自清和设备冲洗等方式,亦可采用人工冲洗作为辅助手段。5.14调蓄下沉广场5.14.3广场与调蓄池的总调蓄容积应不小于单独设置的全地下式削峰调蓄池。5.14.4排水系统可与调蓄池或排涝泵站的相关系统合建。5.15调蓄下沉绿地5.15.1下沉绿地同时具有控制径流污染和削减峰值流量功能,当其作为排涝除险控制系统时,功能以削减峰值流量为主。5.15.3绿地与调蓄池的总调蓄容积应不小于单独设置的全地下式削峰调蓄池。5.15.4排水系统可与调蓄池或排涝泵站的相关系统合建。5.16调蓄隧道5.16.2本条是调蓄隧道设计功能的说明。该设施除可削减排涝除险峰值流量外、还兼具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合流溢流污染、提高区域排水防洪和内涝防治标准等多种功能。5.16.3应避免与传统的地下管道和地下交通设施发生冲突,调蓄隧道建设前,应结合城市竖向规划对地质条件进行系统评估,依据国内外已建成的调蓄隧道工程经验和地区实际情况,对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5.16.4调蓄容量应满足地区相关排水、海绵城市规划及排涝除险控制要求。5.16.5本条是调蓄隧道的出水系统的说明。出水系统应排往城市下游的大型水系或水体,并设置防倒灌设施。5.16.6强排出水宜选择停雨或中小雨时错峰排放,当紧急情况时也可作为排涝除险行泄通道,隧道内蓄水应在降雨前放空,放空时间宜小于90%概率的降雨间隔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2~24h。5.16.7调蓄隧道总体布局及细节设计应符合《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中的相关规定。5.17内湖泊5.17.1本规程的内湖泊是指纳入城市蓝线规划的湖泊、池塘和湿地等天然或人工水体。城市内湖泊运行水位至高水位区间容积是排涝除险调蓄、滞留、净化的重要空间,应加以重点保护与合理利用。5.17.2需要对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湖泊水域进行保护与改造的,必须在确保水域面积不萎缩、岸线不被侵占的前提下,复核区域水域面积率与海绵城市规划指标的协调性,并与其他海绵设施有机结合、系统计算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5.17.3城市内湖泊应尽量采用生态护坡形式,并在其滨水空间布置滨水植物或沉水植物以净化水体,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以及对排涝除险调蓄、滞留和削峰等综合功能,增强湖泊与地下水的水量双向补给功能。5.17.4城市内湖泊调蓄计算应根据岸坡高程与防护能力确定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并推求湖泊的调蓄容量,可以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同时根据汇水区(或管控分区)内水域面积和容积,计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指标,评估汇水区(或管控分区)的排涝除险调控能力。5.17.5雨水沉淀、净化设施可以利用沉淀池、前置塘、滨水绿化过滤带以及具有过滤渗透功能的生态护坡等对地表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排涝除险通过溢流方式将地表径流污染直接带入水体。5.17.6应加强河湖水系调度管理,重点优化城市内湖泊与雨水排水系统、湿地(自然净化区域)、内河道所组成的海绵体,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充分发挥连通工程的综合效益。汛期应结合气象预报和洪水预报,制定预泄、回蓄调度控制方案,确保内湖泊滞蓄洪水功能的发挥。5.18内河道5.18.1城市内河道在排涝除险控制中主要起到输送、排放和削减雨水峰值流量等作用,内河道应具备对该区域内雨水的调蓄、输送和排放的功能。5.18.2河道对排涝除险的调蓄和调控能力,对山区河流和平原河网采取不同方法确定:(1)对于纵向坡度较陡的山区河流、排洪渠,应以流域为控制单元,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河道数学模型进行调节计算,推求河道水面线,提出下游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调度要求。(2)平原网河应以排涝分区或集雨分区为控制单元,根据河道两岸防护工程允许的最高蓄水位和河道正常蓄水位,推求河道对排涝除险的调蓄能力。5.18.3复核、计算河道过流能力及调蓄容量时,内河道超标洪水的排放应采用自排和泵站排放相结合的方式。有自排条件的地区,应以自排为主;受洪(潮)水位顶托、自排困难的地区,应设挡洪(潮)排涝水闸,并设泵站排放。5.18.4内河道两岸可采用植被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其设计选址应与城市雨水管渠的水系入口、经过或穿越水系的城市道路的排水口相衔接。根据调蓄水位变化选择适宜的水生及湿生植物,增强河道两岸对排涝除险和初期雨水溢流污染的渗透和过滤作用。建设新的内河道或扩大现有水体的水域面积时,应与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控制目标相协调,增加的水域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水体应根据调蓄水位变化选择适宜的水生及湿生植物。5.18.5内河道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河流的自然形状,平面形状要蜿蜒曲折,形成交替的浅滩和深潭,保留及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控制裁弯取直,减少高挖低填,减少土方工程量。有用地条件的河道水系,季节性河流护岸其岸线应设计为复式生态型护岸,河岸要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冲刷,河岸边界线宜设计成凸凹形状,或不固定水边线,由植物生长形成自然地水边线,同时自然摆放抛石;在水边不可能生长植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大小不规则的多空隙型护岸,形成低流速区域;对护岸加固的地方,应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岸对河流、湖泊等水体岸边带进行防护。5.18.6河湖水系连通是以江河、湖泊、水库等为基础,采取合理的疏导、沟通、引排、调度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或改善江河湖库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针对我省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河网密布、循环不畅、水环境压力大等特点,以及粤北生态发展区水系复杂、河湖萎缩、蓄滞洪水能力降低等问题,实施清淤疏浚、打通阻隔、新建必要的人工通道,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维系河网水流畅通,使河湖水系作为大海绵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调配功能。Ⅳ监测与控制5.19监测系统5.19.8监测点的选择应有代表性。宜设置在汇水区、排水分区、流域等出口点,相关的排水规律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和居民生活习惯等,应与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相近或一致。5.19.10降雨前监测人员可迅速到位,采样后可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5.20控制系统5.20.3项目管理系统应能及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度、运维等内容。可实现对项目的分级、分类、分阶段查询,对项目进行全过程信息的跟踪,对项目全要素的查看。5.21水力模型5.21.5相关数据包括汇水区域数据、海绵设施数据、管网数据,管网中的旱季、雨季的流量数据,排水系统内的附属构筑物的性质和运行情况,模型的边界条件,管道内的实际运行状况,沉积物的深度等。5.21.6将收集到的资料输入到模型软件中,建立起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然后再输入边界条件,对模型进行试算,查看相关的指标,测试模型的稳定性,并据此对模型的各项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6施工6.2施工技术措施6.2.1透水铺装的施工应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等相关规定执行。6.2.2相关规程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广东省各地如有相关做法也应参照执行。1种植土以排水良好的沙性壤土为宜,保证土壤渗透能力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土壤渗透性较差时,应通过改良措施增大土壤渗透能力。2下沉式绿地雨水集中入口前的截污设施、消能设施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净化初期雨水、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6.2.5本条是生物滞留设施施工技术要求的规定。1生物滞留设施的汇水区主要是周边的道路、广场等硬化的下垫面。2用以防止沟槽内水土流失进入管渠系统造成堵塞及污染,及防止周边土壤进入沟槽内对沟槽渗透性能、沟槽深度造成影响。3其作用是避免造成基层土壤渗透性能降低。6.2.7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均为无压力流动,如高程和水力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很有可能导致壅水、短流等现象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无法出水,因此对高程和水力坡度要求较高。采用穿孔管进行集配水时,多采用聚合材料。由于穿孔管对于孔径和间距均有最小要求,因此打孔后聚合材料管的结构强度较未打孔时显著降低,在施工中容易损坏。穿孔管一旦损坏,会导致集配水的不均匀,从而影响处理效果。6.2.12排水管渠系统施工应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等的相关规定执行。6.2.13排涝除险行洪通道、排涝泵站、削峰调蓄池、调蓄下沉广场的施工应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城镇内涝防治工程技术规范》GB512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7工程验收7.1一般规定7.1.4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所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检验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7.1.5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所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进场验收。7.2工程子项验收Ⅱ植被过滤带(下沉式绿地)7.2.8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Ⅳ植草沟7.2.12植草沟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总高度不宜大于600mm,顶宽范围为500~2000mm,应根据汇水面积确定。7.2.13植草沟植被检查方法:观察、量测。7.2.14植草沟的检查数量:每20米1处。检查方法:量测、观察。7.2.15本条是植草沟的边坡的验收要求。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检查数量:每20米1处。检查方法:水准仪和尺量检查。7.2.16本条是植草沟的进、出水口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水准仪测量,观察。7.2.17本条是植草沟设计流速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明渠流量计实测。7.2.18本条是植草沟沟底表面的土壤渗透系数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灌水观察检查、秒表时间测量。7.2.20本条是植草沟内植被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观察、量测。Ⅵ渗透塘7.2.29本条是渗透塘施工所用的材料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查对设计图纸。7.2.30本条是渗透塘构造形式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每座或100m2检测一点,且不少于10点。检查方法:量测、观察。7.2.33本条是渗透塘蓄水量、放空能力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现场灌水试验。7.2.34本条是渗透塘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口高程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水准仪。Ⅶ调节塘7.2.36本条是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的验收要求。检査数量:每50m3砌体或每100m3混凝土或每浇筑1个台班一组试块。检査方法:检査水泥砂浆强度、混凝土强度报告。7.2.37本条是调节塘的各级纳水量的验收要求。检査方法:检査测量报告、观察。7.2.46本条是湿塘(雨水湿地)所用的原材料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并查对设计图纸。7.2.48本条是湿塘(雨水湿地)构造形式、蓄水量、排空能力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现场进行蓄水量、排空能力试验。7.2.49本条是进水口、前置塘、主塘(雨水湿地为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的高程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水准仪。7.2.51本条是前置塘、主塘驳岸线形、结构、边坡坡度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Ⅹ植被过滤带(下沉式绿地)7.2.55本条是植被过滤带构造形式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核对设计图纸、测量。Ⅺ蓄水池7.2.59本条是蓄水池构造形式、蓄水量、排空能力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量测,现场观察。7.2.60本条是地基承载力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检查验基(槽)记录。7.2.61本条是蓄水池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功能的验收要求。检查方法:观察、量测、检查施工记录、检验报告。Ⅻ雨水罐7.2.62本条是雨水罐的质量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7.2.63本条是雨水罐的基础底座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施工隐蔽验收记录。7.2.64本条是雨水罐容积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观察。7.2.65本条是雨水罐地面周边的防护装置及安全警示标志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按设计图纸核对。7.2.66本条是进、出水管接口的验收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蓄水观察。ⅩⅣ排涝除险系统7.2.69排涝除险行洪通道、排涝泵站、削峰调蓄池、调蓄下沉广场的验收应按照《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城镇内涝防治工程技术规范》GB512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铸造车间数字化管理技术考核试卷
- 铝矿地下开采技术与安全考核试卷
- 非金属加工设备在精密电子元件的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风机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考核试卷
- 信用服务行业竞争力分析-洞察分析
- 高精度表面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洞察分析
- 嗅觉系统生态比较-洞察分析
- 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洞察分析
- 音乐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洞察分析
- 艺考培训宣讲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无人机部件委托生产加工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心里疏导课件教学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专项训练练习题
- 基于机器学习的供应链风险预测
- 2024-2025年职业技能:全国高速公路收费员从业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阜阳师范大学《法学概论》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2024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事业单位招聘4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