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愚公移山》_第1页
第23课《愚公移山》_第2页
第23课《愚公移山》_第3页
第23课《愚公移山》_第4页
第23课《愚公移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答案】(1)《列子·汤问》;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解析】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特色。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塞()(2)出入之迂也()(3)寒暑易节()(4)杂然相许()(5)且焉置土石()(6)何苦而不平()(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固不可彻()(9)虽我之死()【答案】(1)苦于阻塞(2)曲折,绕远(3)交换(4)赞同(5)疑问代词,哪里(6)愁(7)草(8)明白(9)即使【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虽”古今异义词“易”词类活用3.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两处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答案】A 【解析】考查句式。“何苦而不平”句式反问句,意思为:还愁这两座大山不能铲平呢。BDC是倒装句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子子孙(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答案】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于是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簸箕装运到渤海边上。(3)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______________”而言的。【答案】(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5)河曲智叟无以应。【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6.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答案】B【解析】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7.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8.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寓意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字.不少于2个.【答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点拨:要能体现出执着的精神.【解析】拓展开阔视野,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寓意相同即可,具有执着精神的。9.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愚公难移》之山,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什么问题?答:【答案】社会上反映强烈的看病贵,房价高及教育收费难以承担等问题,已成为百姓生活中难移的“大山”。【解析】考查联系社会生活能发表自己的看法。10.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答:【答案】示例:愚公的“开路”精神表现出的是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是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成就,这是新时代的愚公“开路“精神.【解析】理解愚公精神的内涵,结合当代生活实际,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停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11.按要求填空。(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答案】(1)寓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河曲智叟亡以应。(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写作手法和文章内容的理解12.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答:【答案】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解析】理解愚公精神的时代内涵。重点语段阅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3.从选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几个方面?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答:【答案】困难有:山高而且大;运土石的工具很简陋;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愚公移山的任务非常艰巨,这一点在文中多处表现。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四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从搬运土石的路途遥远;北山愚公者年纪,就是从愚公的年事已高;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移山的工具简陋,这几方面充分反映出移山的任务的艰巨。1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愚公又是怎样驳斥他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答案】智叟的理由:愚公年老力衰?无法移走大山.愚公的驳斥:我的子孙绵延不绝,他们会一代接一代挖山不止,而山不会增高,总有一天会被铲平.1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答:【答案】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16.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答:【答案】示例1:愚公不愚.原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_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下定决心移山_“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故事的结尾,愚公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神仙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示例2:智叟不智,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很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而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17.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答案】示例: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有志者,事竟成.课外拓展提升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1\*GB3①鄙:边境。=2\*GB3②南海: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3\*GB3③瓶:水瓶=4\*GB3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5\*GB3⑤顾:难道,反而。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我欲之南海()(2)越明年()(3)西蜀之去南海()【答案】(1)到(2)到了(3)距离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答:【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解析】20.文中令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答: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21.文中两个?“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是否完全相同?试做分析。答:不完全一样。前一个是询问,意在了解情况;后一个表感叹,意在指出毫无可能。22.本文和《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共同的道理?答:【答案】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参考译文?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买船顺江而下?还没能去成?你靠什么去呢??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沙场点兵——中考体验(2021·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操蛇之神闻之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A.句意:河湾上聪明的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止:使……停止,阻止。句意: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止:通“只”,仅有;B.句意: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句意: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C.句意: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句意: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闻:听说。二者一样;D.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诚:诚心。句意: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故选C。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答:(2)甚矣,汝之不惠!答:【答案】(1)冬夏换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