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分层作业(一)【夯基达标】1.“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戚继光抗倭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是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戚继光抗倭属于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故选D。2.(2022春·河南新乡·七年级新乡市第十中学校考期末)下面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它是为了纪念郑和(

)A.开疆拓土 B.发展贸易 C.航海创举 D.换取奇珍【答案】C【详解】依据邮票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创举,C项正确;开疆拓土、发展贸易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换取奇珍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春·山东聊城·七年级统考期末)海上探险,郑和堪称世界第一人!比哥伦布还早几十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他七次下西洋,跨越了半个地球,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高峰。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波罗的海沿岸C.大西洋沿岸 D.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中的关键词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未到达波罗的海沿岸,排除B项。同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未到达大西洋沿岸,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而不是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故选A项。4.(2020春·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据《明史》记载:“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这一记载反映的史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清军抗击沙俄【答案】C【详解】根据“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可得出这与明朝的戚继光抗倭有关,他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C项正确;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宋代,排除AB项;清军抗击沙俄是在清代,与戚继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春·河北承德·七年级统考期末)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对联“北拒蒙军,南歼日寇,舞剑挥戈为武将;封侯无意,报国有心,填词作赋是诗人”相关的史实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岳飞北伐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收复雅克萨【答案】A【详解】依据“北拒蒙军,南歼日寇,舞剑挥戈为武将;封侯无意,报国有心,填词作赋是诗人”和所学知识可知与戚继光有关,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来自日本的倭寇,捍卫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并作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A项正确;岳飞北伐抗金反抗的是女真贵族的劫掠,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排除C项;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春·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意大利【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B项正确;西班牙、英国和荷兰没有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培优促能】1.(2022·河南新乡·一模)朱元璋认为:“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郑和下西洋A.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B.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C.展开贸易赚取大额的利润 D.积极开拓发展新海上航线【答案】B【解析】根据“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可得出这是明代朝贡贸易政策,因此郑和下西洋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换取海外奇珍,排除A项;朝贡贸易并没有获得大量的利润,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积极开拓海外航线,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春·山东日照·七年级统考期末)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名、庙宇以“三宝”命名。如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新加坡有“三宝山”。这一现象说明(

)A.这些国家盛行佛教 B.戚继光抗倭的胜利具有国际意义C.这些地区物产丰富 D.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地区友好往来【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东南亚”、“三宝城”、“三宝镇”,“三宝山”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三宝指的是郑和。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是为了纪念郑和,D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盛行佛教,排除A项;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与东南亚国家和“三宝”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东南亚的物产,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春·山东聊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古代东西方交往【答案】C【详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加强了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C项正确;从题干所提供的图片中,并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结论,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到达欧洲,因此并不能体现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的主题,排除B项;“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代中国提出的战略,并非古代,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一模)如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在明代(→表示使臣出使方向)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明代以前2088824681424共计1343年年平均次数0.130.650.0030.050.010.02明代161129916372270共计277年年平均次数0.64.60.060.130.080.25A.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的核心力量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的“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数据“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可以看出明代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D项正确;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的核心力量在题干数据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在题干数据中未涉及,排除B项;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在题干数据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值得我们纪念的英雄。“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组诗句分别与哪两位英雄有关?请从下列图片中选出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可知,1405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根据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明中期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因此材料所述的英雄分别指郑和和戚继光,故②③正确,B项正确;鉴真是唐朝时期的高僧,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与材料无关,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驱逐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台湾,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C、D项。6.(2022·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七年级期中)遍览中国古代史,有很多对外交往的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材料二远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航海家项目郑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524年1519—1522年航海次数7次4次3次1次航海的船只41—310艘3—17艘4—14艘5艘每次航行人数2.7—2.8万人90—1500人未知270人材料三元末明初,一些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武装抢劫,时人称之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海防松弛,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愈演愈烈。戚继光被调往浙东抗倭。1561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体现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分别列举相关史实说明。(2分)(2)根据材料二,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4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2分)(4)根据材料三,指出“倭寇”主要是些什么人。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战绩?(4分)倭寇:战绩:(5)根据材料三,说说戚继光的历史功绩。(2分)【答案】(1)玄奘西行,鉴真东渡。(2)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3)对外开放能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4)倭寇: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战绩: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宋朝时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其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高超的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5)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析】(1)根据材料一“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如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根据材料二“远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开放能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倭寇”主要是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取得的战绩,如,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宋朝时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其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高超的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核心素养】1.【史料实证】(2022·广东深圳·二模)在非洲东部的曼布鲁伊村遗址发掘中,考古队发现了永乐官窑青花瓷和明早期龙泉窑御用官器瓷片。这两种官窑瓷器的年代与郑和航海年代吻合,很可能是郑和船队从官窑定制的礼物。据材料可知(

)A.郑和到访非洲的史实基本确定 B.永乐是明太祖的年号C.郑和的船队规模大远航次数多 D.宋朝制瓷业非常发达【答案】A【解析】依据“这两种官窑瓷器的年代与郑和航海年代吻合,很可能是郑和船队从官窑定制的礼物”可知该瓷器的发现可以确定郑和下西洋曾到访非洲的史实,A项正确;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排除B项;依据题干信息可以证实郑和到访非洲,但不能说明郑和的船队规模大、远航次数多,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时期,不能证明宋代制瓷业非常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2.【时空观念】(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建立时空概念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图片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①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图②反映的是战国七雄;③反映的是元朝疆域;图④反映的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故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C符合题意;ABD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3.【家国情怀】(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中)“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抒发了明朝哪位民族英雄的情怀和抱负(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答案】C【解析】依据“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来自日本的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给沿海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基本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这些诗句正是抒发了戚继光保卫国家海疆的情怀和抱负,C项正确;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明清之际,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排除D项。故选C项。四、【挑战真题】1.(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观察下列一组图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在中国游历17年,后回国,写成《马可•波罗行纪》,激发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加强国际交往;郑和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交往。从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体现了中外交往,故选B;ACD不是三个人的共同点,排除。2.(2021·甘肃定西·中考真题)“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答案】D【解析】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材料中“永乐三年”是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故D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是西汉时期,排除A;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都是唐朝时期,排除B和C。故选D。3.(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孙中山说:“……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其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淝水之战 D.郑和下西洋【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三宝”等信息,结合所学郑和人称“三宝太监”,他首次下西洋时就有两万七千多人,可以得出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