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B细胞介导的免疫只针对流感病毒表面蛋白HA和NA起作用;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针对流感病毒的抗原X起作用。HA和NA极易变异,而抗原X不易变异。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注射以H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吞噬细胞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B.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可产生与该病毒结合的浆细胞C.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记忆细胞可帮助人体长期预防流感D.注射以X制备的疫苗后,有望对流感病毒变异株起到预防作用2.人体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其原因是()A.运动过度,肌肉拉伤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运动量大,ATP用完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和云母片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透过琼脂却不能透过云母片C.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D.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4.金鱼在有性生殖时,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性状各异的子代。基因重组的意义是()A.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保持生物性状 C.减少后代数量 D.改变自然环境5.某生物中发现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具有较强抗菌性和溶血性的多肽P1,科研人员预期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药物,下一步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多肽P1的DM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设计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结构D.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有关“媒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媒介”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B.该“媒介”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细胞的代谢产物不参与该“媒介”的形成和维持7.如图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物质Ⅰ和物质Ⅱ都能与病菌特异性结合B.病菌被细胞A特异性识别并处理后会暴露出它特有的抗原C.与细胞C相比,细胞D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Ⅱ相关的基因D.细胞A和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8.(10分)空气中的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进入鼻腔时,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机体打喷嚏,通过剧烈排气,将入侵病毒排出。而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血液中的一些蛋白质会诱导吞噬细胞吞噬被感染的细胞并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刺激鼻黏膜引起的打喷嚏属于非条件反射B.吞噬细胞吞噬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免疫C.血液中相应的浆细胞不能识别病毒,但可产生识别病毒的抗体D.病毒感染者体内的效应T细胞能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凋亡二、非选择题9.(10分)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验结果如下表:环境绿色螳螂褐色螳螂经过日期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绿色草地200453519天褐色草地252520011天试用相应的进化理论来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_____。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这一特性一般是_____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3)环境对螳螂起了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了_____。10.(14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d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4)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_______细胞引起的。应用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5)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细胞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免疫发挥作用。11.(14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2)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启动子位于基因的___________(首端、尾端),它是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将目的基因导入土壤农杆菌之前,可以用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其变成感受态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培养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的培养基中,可以加___________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叶片组织细胞。(4)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用______________技术,要用______________作探针。12.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丙中A为第________营养级,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kJ。(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________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2、二次免疫:(1)原理:特异性免疫中,初次免疫形成的记忆细胞在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便会迅速分裂,产生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来对抗抗原。(2)特点:①强度更强;②更迅速;③持续时间更长。(3)应用:制备疫苗。【详解】A、注射以H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吞噬细胞即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B、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可产生与该病毒结合的抗体,B错误;C、由于HA和NA极易变异,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记忆细胞不能长期预防流感,C错误;D、抗原X不易变异,所以注射以X制备的疫苗后,有望对流感病毒变异株起到预防作用,D正确。故选D。2、B【解析】处于暂时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以获取能量,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据此分析作答。【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为了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骨骼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痛。B正确,ACD错误。故选B。3、B【解析】生长素的研究从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详解】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影响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A错误;B、波森•詹森的实验选择明胶和云母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B正确;C、温特的实验不需要在单侧光下进行,C错误;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错误。故选B。4、A【解析】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金鱼在有性生殖时,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性状各异的子代。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故选A。5、C【解析】已经获得该目的基因片段,不需要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A错误;需要构建含目的肽的DNA片段的表达载体,但这不是下一步,B错误;蛋白质工程的第一步是根据蛋白质的功能,设计P1氨基酸序列,从而推出其基因序列,C正确;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是蛋白质工程最后一步,D错误。6、C【解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3、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该“媒介”指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A错误;B、该“媒介”指内环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D、CO2是机体代谢产物,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且CO2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C。7、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图中细胞A表示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详解】A、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细胞因子不能与病菌特异性结合,A错误;B、细胞A为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大多数病菌,无特异性识别作用,B错误;C、细胞D和细胞C是同一个个体内的不同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因此两者内的基因是相同的,没有特有的基因,C错误;D、细胞A表示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8、B【解析】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细胞膜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3、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pH一般维持在7.35~7.45。【详解】A、打喷嚏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吞噬细胞吞噬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在吞噬细胞内部将所吞噬的细胞连同病毒一起降解,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浆细胞不能识别病毒,但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识别病毒,C正确;D、效应T细胞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种群(2).变异性(3).不定向(4).生存斗争(5).动力(6).选择(7).定向的(8).适应是相对的【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种群。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变异是不定向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2)螳螂与鸟的关系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生存斗争,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3)环境对螳螂起了选择作用,即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所以自然选择是定向的。(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适应是相对的,取决于生活的外界环境。【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0、(1).体液(2).B细胞和记忆细胞(3).acd(4).球蛋白(5).T(6).免疫抑制剂(7).细胞【解析】分析题图:此过程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详解】(1)该特异性免疫能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图中b效应B细胞(浆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2)图中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c、d。(3)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发生二次免疫,人体内产生d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d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4)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T细胞引起的。应用免疫抑制剂,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5)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细胞后,宿主细胞成为靶细胞,此时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裂解死亡,主要发生的是细胞免疫。【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内部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2).E·coliDNA连接酶(3).T4DNA连接酶(无顺序)(4).T4DNA连接酶(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6).首端(7).RNA聚合酶(8).Ca2+(CaCl2溶液)(9).农杆菌转化法(10).酚类(11).DNA分子杂交(1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图,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其过程为:获取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用含有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细胞。其次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虫基因的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抗虫植株,其过程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过程A表示构建重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常见的DNA连接酶有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其中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中有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将目的基因导入土壤农杆菌之前,常用Ca2+(CaCl2溶液)处理农杆菌,使其变成感受态细胞,易于吸收DNA;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多用农杆菌转化法;在培养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的培养基中,常加酚类化合物以吸引农杆菌移向叶片组织细胞。(4)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DNA分子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