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2.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是: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1时期,刚接种的酵母菌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期,一般不分裂,种群数量增长缓慢B.在2时期,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其增长速率不断变大C.3时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后,由于代谢产物积累、营养物质消耗等原因,种群数量会下降3.调查某地喜鹊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的喜鹊种群数量最少 B.喜鹊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C.第5—8年的喜鹊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D.第6年以前喜鹊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4.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B.转基因生物基因组D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D.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5.噬藻体是一种侵染蓝藻(蓝细菌)的病毒。关于噬藻体与蓝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噬藻体细胞壁成分与蓝藻不同B.噬藻体的拟核位于细胞中央C.蓝藻的淀粉颗粒位于叶绿体中D.蓝藻没有具膜的细胞器6.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小肠部位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C.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7.科学家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种子萌发率(%)对照组无光照8.5组1红光98组2红光→红外光54组3红光→红外光→红光100组4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42组5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9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B.将组2处理的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萌发率不变C.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D.红光的促进作用可以被随后照射的远红光降低8.(10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因星射线的牵引导致着丝点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因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加倍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二、非选择题9.(10分)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副交感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0.(14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它的构成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等。(2)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________(填“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3)过程d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过程e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技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_______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该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岛)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薛增加。为分析北极狐的引入是否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生态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Y岛的生态系统由岛上所有的生物与________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________者。(2)研究者调查了若干Y岛和W岛的海鸟密度,统计结果如图。由图可知,Y岛上的海鸟密度比W岛________。(3)进一步调查发现,Y岛上单位面积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岛。研究者选择Y岛上的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施肥实验证明了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所致。综上所述,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北极狐的引入导致的植物群落变化。A.岛屿土壤肥力降低B.北极狐捕食海鸟C.土壤中的鸟粪减少D.海鸟数量减少北极狐引入并定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群落变化。12.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__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结构。(2)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3)〔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1〕线粒体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5)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6)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同时加工蛋白质合成脂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7)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8)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囊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基因(DNA)的主要载体。【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所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也存在基因,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具有多个基因,所以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D、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只是组成染色体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D。2、B【解析】分析题图: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图示是酵母菌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1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2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3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详解】A、在1时期,种群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A正确;B、“S”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当种群数量大于K/2后,增长速率不断减少,B错误;C、在3时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并保持稳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D、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后,由于发酵装置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代谢产物积累,酵母菌种群数量会下降,D正确。故选B。3、C【解析】1、据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2、由图可知:在第1~第3年之间λ>1,喜鹊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3~9年间,喜鹊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时λ=1喜鹊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详解】A、第1~6年时,喜鹊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J”型曲线的λ值是固定值,而且种群数量是一直增加,A错误;B、喜鹊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错误;C、第5—8年,λ<1,喜鹊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C正确;D、第6年以前,λ>1,但不断减小,所以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减小,不是“J”型增长,D错误。故选C。4、A【解析】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详解】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属于个体水平上的鉴定,A项正确;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包括:首先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即转基因生物基因组D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B项错误;其次要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即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项错误;最后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即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D项错误。5、D【解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错误;B、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D、蓝藻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只有唯一的一个细胞器核糖体(无膜结构),D正确。故选D。6、A【解析】分析实验:①与②对比,实验自变量为稀盐酸刺激部位,因变量为胰液是否分泌;①和③对比,自变量为稀盐酸刺激部位是否含有神经,因变量为胰液是否分泌;②和④对比,自变量为是否含有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因变量为胰液是否分泌。【详解】A、①②④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调节,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错误;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正确;C、②和④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有关,①和③对比,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以上实验并未直接探究胰腺分泌胰液与神经的关系,因此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对比,可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调节,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D正确。故选A。7、B【解析】由题干及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因变量是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黑暗处理作为对照组,表格数据显示,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下莴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其中第1组、第3组和第5组的发芽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4组,且接近于100%。【详解】A、比较第1组和第2组,第1组只用红光照射,发芽率高达98%,而第2组先用红光照射后用红外光照射,发芽率只有54%,可推测红光诱导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会逆转红光的作用,抑制莴苣种子发芽,A正确;B、分析表格可知,在黑暗处理、最后红光处理,最后红外光处理等条件先,种子萌发率都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将组2处理的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萌发率会发生改变,B错误;C、组3、组5最后的照射为红光,种子萌发率接近100%,而组2、组4最后照射的为红外光,种子萌发率明显下降,说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C正确;D、比较组1、组2可知,组1只有红光照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接近100%,组2先照射了红光后再照射红外光,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降低为54%,说明红光的促进作用可以被随后照射的远红光降低,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8、B【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减一末期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减二后期发生染色体短暂性加倍,恢复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详解】A、着丝点的分裂并不是星射线牵引的结果,A错误;B、核DNA分子复制不会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加倍,着丝点分裂才会,B正确;C、若减一前期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则等位基因分离可能发生在减二后期,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C【解析】1、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2、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素,使血糖浓度降低。【详解】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则反馈信息和输入信息相反,故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血糖浓度升高,通过①和②途径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释放,B正确;C、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C。10、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c③.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④.限制酶Ⅱ⑤.基因Ⅰ⑥.农杆菌转化⑦.植物组织培养⑧.脱分化、再分化⑨.蛋白质⑩.因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对很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还不了解【解析】分析图解: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利用mRNA进行逆转录合成目的基因,c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d表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e是水稻细胞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目的基因的两侧分别有-GGATCC一、-GATC-两种序列,根据两种酶的酶切位点,限制酶Ⅰ只能切割左侧的序列,而限制酶Ⅱ可以切割两侧的序列。【详解】(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c重组质粒,它的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2)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后采用PCR技术进行扩增。据图分析,目的基因的两侧有-GGATCC一、-GATC-两种序列,由于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因此只能选择限制酶Ⅱ获取目的基因。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基因插入到基因Ⅱ中,因此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Ⅰ作为标记基因。(3)过程d通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过程e将水稻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株。(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因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对很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还不了解,目前该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成功的例子不多。【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1、(1)①.非生物环境②.消费(2)小(3)①.B②.D③.C④.A【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小问1详解】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消费者。【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