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2.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3.中华环境奖获得者殷玉珍种了32年树,让沙丘变成了绿洲。某毁林开荒形成的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树—山核桃群落。关于这两个群落演替实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沙丘变成绿洲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随着演替的进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将逐渐恢复到原状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可能使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D.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也会影响群落的演替4.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5.下列关于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a、b应分别为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B.图1中c、d应分别为消费者、分解者C.图2中的食物链是E→F→D→BD.图2中A为分解者,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6.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自身合成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B.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C.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属于激素不敏感型D.实验表明,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可提高该突变体茎的长度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光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B.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CO2形式传递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8.(10分)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时,既可作为感受器,又可作为效应器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以调节生物节律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关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2)图中蝗虫和杂食性鸟的种间关系是__,杂食性鸟可用眼睛辨别蝗虫,此时传播信息的信号是___,这是物理信息在发挥作用,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的功能。(3)该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相比,在能量来源上两者的区别是_____。若只考虑杂食性鸟,蜘蛛、蝗虫和草的情况下,图中的杂食性鸟需要获取1kJ的能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草占据的营养级最多需要提供的能量是_____kJ。10.(14分)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A.季节性 B.生态位 C.水平结构 D.昼夜变化11.(14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结果如下。306090120红光向光侧0.200.400.600.80背光侧0.200.400.600.80蓝光向光侧0.200.260.330.42背光侧0.200.550.901.22(1)植物具有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光敏色素,它在__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主要吸收__________。(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胚芽鞘将_____(填“向光”或“背光”)弯曲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该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3)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那么,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相同之处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12.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为人体内血糖来源和去向示意图,图2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①⑤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②⑥代表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_______一般不能分解为血糖。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时,机体内主要进行图1中的②的分解、_______和⑤代表的生理过程。(2)图2中Ca2+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使胰岛素以__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出细胞。如果机体发生图1中的④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填“不足”或“过多”)。(3)请列举图2中所示胰岛B细胞中ATP的两项生理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详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间关系、种群的增长曲线。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从图像判断种间关系,特别要把捕食跟寄生、互利共生区分开。【详解】由图可知ab之间为竞争关系,初期生活资源充足,竞争强度较弱,后期资源不足,竞争强度逐渐增加,最后b被淘汰;故AB错误;a种群为S型增长,到达一定程度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不再增加,C正确。b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D错误。3、B【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沙丘变成绿洲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农田弃耕后往往发展得和之前不一样,B错误;C、两类演替都可能从结构简单发展到结构复杂,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C正确;D、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人类的活动外,还有气候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D正确。故选B。4、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5个环节,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D。5、D【解析】AB、图中a、b之间为双箭头,分别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的其中之一,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因此b是非生物的物质,a是生产者;由于分解者能分解植物的残枝败叶与动物的遗体,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均会有箭头指向分解者,故d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A、B正确;D、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图2可知,A是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E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F、D、B是消费者,D错误;C、据图结合D项分析可知,图2中的食物链是E→F→D→B,C正确。故选D。6、C【解析】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拟南芥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是激素不敏感型。【详解】A、该实验中,赤霉素浓度属于自变量,是实验控制的量,相同赤霉素浓度下,野生型拟南芥的茎长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B、图乙中高浓度的生长素组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快,无抑制现象,B错误;C、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D、实验没有两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实验数据,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C。7、C【解析】图示是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为双向箭头,因此甲为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乙为消费者。【详解】A、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光能通过甲(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正确;B、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即甲(生产者)和乙(消费者),B正确;C、乙和丙均属于生物,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C错误;D、丙为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正确。故选C。8、B【解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下丘脑中存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A正确;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B错误;C、下丘脑既可以作为感受器(如渗透压感受器),还可以作为效应器(如作为腺体分泌激素)等,C正确;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的变化,还可以调节生物节律,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乔木、草本植物等生产者②.大型真菌、跳虫③.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2)①.捕食和种间竞争②.蝗虫形状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①.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而人工生态系统还需要人工投入物质和能量②.1000【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图,其中草本植物、乔木为生产者,蝗虫、蜘蛛、杂食性鸟为消费者,大型真菌、跳虫为分解者。【小问1详解】生产者能够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且能够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故该生态系统中的基石为乔木、草本植物等生产者。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在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大型真菌、跳虫,它们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小问2详解】由食物链和食物网可以看出,蝗虫可被杂食性鸟捕食,而二者又都以植物为食,故二者的种间关系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杂食性鸟可用眼睛辨别蝗虫,则传播信息的信号是蝗虫的形状。杂食性鸟和蝗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种间关系,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3详解】该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相比,在能量来源上两者的区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而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不仅来源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还需要人工投入物质和能量。若只考虑杂食性鸟,蜘蛛、蝗虫和草的情况下,则只存在一条食物链,即草→蝗虫→蜘蛛→杂食性鸟,杂食性鸟需要获取1kJ的能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假设草占据的营养级最多需要提供的能量是X,则X×10%×10%×10%=1,所以X=1000kJ。【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掌握能量流动有关计算是解题关键。10、A【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群落的时间结构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分层分布现象。譬如:麻雀分布在乔木的较低处(高度较低的树丫)或灌木林中,而白鸽则分布在乔木林的最上层。【详解】该温带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节该草原出现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相变化。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1、(1).分生组织(2).红光和远红光(3).不能(4).背光(5).促进细胞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6).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7).都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微量高效、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写出两点,合理即可)【解析】(1)由题表可知,用红光单侧照射胚芽鞘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均增加;但在相同处理时间内,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相同,说明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2)用蓝光单侧照射胚芽鞘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均增加;处理时间为30min内,向光侧的胚芽鞘长度等于背光侧,在其他相同处理时间内,向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小于背光侧,说明在处理时间足够长时,单侧蓝光照射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详解】(1)光敏色素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2)由实验结果可知,无论单侧红光照射多长时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始终和向光侧相等,因此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因为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因此该胚芽鞘将背光弯曲生长。(3)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4)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相同之处有:都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微量高效、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写出两点,合理即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及其生长素的作用,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