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4_第1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4_第2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4_第3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4_第4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一代名相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新课导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南宋·杜甫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朗读节奏。阅读目标2.结合作者生平,抓住关键词,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诫子书》一般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也是后世学子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勤学励志、修身养德、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背景资料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梁启超家书》背景资料书信书信一般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构成。①称呼。顶格写,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有两个书写位置:一是紧接在正文之后书写,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写,其后加上一个感叹号可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的右侧。夫()君子之行淡泊()yín()慢lì()精险zào()穷庐()fú·bó淫励躁lú··1.字词注音【宁静致远】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平稳静谧的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词语解释根据语意断句读,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断句读,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断句读方法归纳3.整体感知方法指导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译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长才干。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振奋精神。励,振奋。修养性情。治,修养。【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岁月。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结合前面的字词分析,试着解释一下文章题目的含义。诫子书告诫、劝勉之义。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旨在告诫、劝勉的信。(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别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一正一反,说服力强。4.课文解析(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向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内心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4)说一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5)(重难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那么“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二者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性作用。因为节俭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志向,实现目标。(6)(发散思维)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恬淡的心境,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在这个时代,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也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做到宁静、淡泊,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过得充实、轻松。(7)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淡泊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静心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珍惜时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5.合作探究不矛盾。(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2)“接世”,是在儒家文化濡染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入仕为官不是为了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大学》里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观念,是传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2.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岁月蹉跎,那将于事无补。示例二:“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夫君子之行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今义:丈夫古义:操守、品德今义:行为,行动古义: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义:指环境安静,不嘈杂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之行6.古今异义古义:增长今义:广泛;宽广险,古义:轻薄今义:危险,惊险治,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今义:奔驰,奔跑古义:懈怠

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年与时驰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歌以咏志可以为师矣静以修身消失离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用介词,凭借去以学夫学须静也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学习名词,学业7.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的目标倒装句: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即“将复及何”8.词类活用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9.主旨归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实社会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方向,切忌追逐短视的功利而汲汲于功名富贵。它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但对于后人也有普遍的警示作用。10.学会感悟

❶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本文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观点鲜明,说服力强。再如,从“静”的重要性上看,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文章层次十分清晰。11.写作特点❷正反阐述,对比鲜明。文章从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了治学、修身的条件,劝诫儿子惜时并有所为。同时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写作特点诫子书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励志修身养性珍惜年华12.板书设计劝miǎn(

)

遂(

)

淫慢(

)淡泊(

)

夫君子之行(

)险zào(

)勉suìyínbófú躁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的字注音。13.课堂检测(1)静以修身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

(4)淫慢则不能励精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放纵懈怠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本文的作者是

,字

,

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俗语有

。本文题目中,“诫”的意思是

,“书”的意思是

诸葛亮孔明三国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告诫、劝勉书信3.文学常识填空。A.夫君/子之行B.非学/无以广才C.淫慢/则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