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第3版 )》 课件 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_第1页
《电子商务法(第3版 )》 课件 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_第2页
《电子商务法(第3版 )》 课件 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_第3页
《电子商务法(第3版 )》 课件 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_第4页
《电子商务法(第3版 )》 课件 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法(第3版)主编

秦立崴

秦成德第12章

电子商务市场规制学习目标案例导入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12.5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12.6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本章案例本章小结本章习题

本章阐述了电子商务市场垄断和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通过本章的内容,学生应了解电子商务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本章对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电子商务行政与行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学习目标屏蔽视频广告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18)案例导入案情介绍:原告某信息技术(北京)公司系优酷视频网站的经营者,被告杭州某软件公司开发的某网App下载页面显示“某网是目前国内最好用的广告过滤软件,完全免费!唯一有效拦截全网热门App广告(优酷土豆……等)”。用户下载某网App后,通过步骤引导用户设置广告屏蔽功能,并在首页显示当日屏蔽内容。用户打开某网App并启用屏蔽功能后,观看优酷视频时会跳过视频前广告。某信息技术(北京)公司遂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杭州某软件公司立即停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及运营某网App,赔偿某信息技术(北京)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06万元。屏蔽视频广告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18)案例导入裁判内容:法院经审理认为:首先,某信息技术(北京)公司因向视频用户播放广告而获取广告收益,杭州某软件公司因吸引观看优酷视频的用户使用某网App而获得利益。即便杭州某软件公司暂时无盈利,但是互联网经济是“眼球经济”,事实上已经扩张了某网App的市场,故二者具有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竞争关系。其次,某信息技术(北京)公司据此获得的商业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属于具有可诉性的利益。屏蔽视频广告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18)案例导入裁判内容:杭州某软件公司不仅对其屏蔽优酷视频广告功能进行图文宣传用以吸引用户下载使用,而且在用户下载某网App后,通过步骤引导用户设置广告屏蔽功能,并在首页显示当日屏蔽内容,杭州某软件公司已不仅仅是软件的提供者,其实施的不再是简单地帮助、教唆行为,而是利用了不愿付费且不愿看广告的用户作为其实施屏蔽视频广告的载体。因此,杭州某软件公司的行为与屏蔽优酷视频广告建立了直接联系,自然应由杭州某软件公司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综上,一审法院判决杭州某软件公司立即停止通过某网软件屏蔽优酷视频播放页面中出现的片头广告的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32万元。一审宣判后,杭州某软件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屏蔽视频广告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18)案例导入裁判要旨:

1.商业模式本身不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但是经营主体基于正当商业模式所获取的合法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2.屏蔽视频广告软件的开发者及运营者如果有明确的侵权指向、明显的步骤引导,利用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系直接侵权。12.1.1

电子商务市场准入登记制度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实行市场进入登记制,经营者要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实行事先登记制,便于行政部门动态掌握市场基本情况,以便加强监管,规范行业运作。实行事先登记制,可为未来解决税收问题提供前提条件。为提高整体效率,避免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限制太多,这个登记应实行核准制。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网站名称登记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2.1.2

电子商务企业法人的登记管理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电子商务法》确立了平台经营者的代理管理平台公共事务的准行政职能地位。该法第27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然后,“按照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为应当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办理登记提供便利”(第28条)。

此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与纳税有关的信息,并应当提示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依规办理税务登记。12.1.3

不同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准入政策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电子商务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采取电子商务交易手段的传统企业,包括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一类是采取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辅助服务的现代互联网服务商(ISP),主要有互联网联结商(IA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等。12.1.3

不同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准入政策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电子商务法》第10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不过,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第11条)。

12.1.3

不同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准入政策12.1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

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第12条)。《电子商务法》第15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属于依照本法第十条规定的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12.2.1

电子商务中的垄断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定的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行为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总是针对特定的市场范围——相关市场而言,相关市场大小范围的确定是认定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12.2.1

电子商务中的垄断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对市场支配地位进行界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结果,分别对应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市场行为和盈利情况,在认定经营者是否构成市场支配地位时,要综合上述三种因素进行判定。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在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除了要看经营者自身的市场份额外,还要考虑其他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状况、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的能力、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因素。12.2.2

电子商务中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2022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盟《数字市场法》的立法目标有四方面:

首先,依靠“守门人”在单一市场提供服务的企业用户能够获得更公平的商业环境;

其二,创新者以及初创企业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获得进行公平、充分、不受限制的竞争和创新机会;

其三,消费者能够自由地选择价格更为合理的网络服务,以及自由地更换网络服务提供商;

其四,“守门人”不得对依赖其平台服务的企业用户和消费者采取不公平的限制或交易条件,不得维持或扩大其不正当的竞争优势。12.2.2

电子商务中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2018年颁布的《电子商务法》第22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因其技术优势、用户数量、对相关行业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经营者对该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该条文为电子商务领域反垄断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

12.2.2

电子商务中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12.2电子商务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目的是为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反映出我国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形势仍然紧迫,法律供给尚不够充分;同时也是对国际上数字市场反垄断立法趋势的跟进。12.3.1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要件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市场主体间的正当竞争,排斥不正当竞争。我国2019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12.3.1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要件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电子商务实践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为经营者在电子商务中采用各种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等违法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电子商务秩序的行为。电子商务中,构成不正当竞争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具有经营性。

(2)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所侵害的对象。

(3)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法性。

(4)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危害性。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交易。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2.网络虚假宣传。

网络虚假宣传,既包括虚假宣传,也包括引人误解的网络宣传两种类型。就宣传的内容而言,包括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任何一项或几项的虚假宣传或者引人误解。虚假宣传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商品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如将国产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等。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指就一般的社会公众的合理判断而言,宣传的内容会使接受宣传的人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被宣传的商品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3.电子商务中的域名或商标抢注。

针对恶意抢注且用来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可以扩大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解释,将其中的“市场交易”扩大解释为“有形市场交易”和“虚拟电子市场交易”两种。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3.电子商务中的域名或商标抢注。

这样在因特网上将他人厂商名称(商号)注册为域名并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便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那些利用因特网来从事有损于厂商名称(商号)拥有者商业信誉的不正当广告宣传行为,可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修改为“经营者不得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这样利用广告手段通过因特网这个渠道所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被侵权者就可以藉此获得法律的保护。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4.电子商务中的侵犯商业秘密。

在网络环境下保护网络用户的商业秘密,可采取多种形式和依据不同法律。一方面,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订立保密合同或在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另一方面,网络用户可以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当自己的商业秘密被人侵犯时,权利人可依《反不正当竞争法》获得民事和行政保护。该法第20条规定,凡侵犯商业秘密,给其所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权利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我国《刑法》第219条还专门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必要时,这也将成为网络用户保护自己商业秘密的重要依据。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5.电子商务中的商誉侵权。

(1)运用网络广告贬损他人商誉。

(2)电子布告板上的商誉侵权。

(3)匿名的网络诽谤。网络环境下的商誉侵权有两个构成要件,即侵权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和具有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主观目的。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的第1款和第14条均是解决商誉侵权纠纷的起诉依据。

12.3.2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种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6.链接等技术性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要求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该法的各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12.3.3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济、民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行政责任的目的在于利用行政处罚的手段使被破坏的市场经济竞争秩序得以恢复。该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形式主要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12.3.3

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12.3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进行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适用于那些对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严重、情节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刑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只是作了原则规定,确定具体的刑事责任要适用中国刑事法律的相应规定。12.4.1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及保护特点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保障权受到极大的威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征是:

(1)广泛性:每个公民都是消费者,其正当权益都应当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境内消费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要得到同样保护。

(2)综合性:消费者权益涉及多个领域,受到多种法律部门及其分支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然要综合反映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如产品质量、计量、广告、价格管理、进口商检、食品卫生,药品管理,标准、商标法等;

(3)倾向性:消费者是消费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总体上讲,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致,但实践中消费者处于客观不利地位,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侧重申张权利,而对经营者则侧重强调其义务。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概述。

《经合组织关于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指南的建议》,从以下方面对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指导性建议:(1)信息透明的、有效的保护。

(2)公平的商业、广告及销售行为。

(3)在线信息披露。

(4)确认过程。

(5)支付。

(6)争议解决和救济。

(7)隐私。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电子商务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发生纠纷时,注意帮助、指导消费者引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格式合同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保护其自身的利益。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电子商务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但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地过程中,被他人非法的修改、删除或重放,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问题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与谬误以及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等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此外,如何对消费者的身份进行识别,防止他人假冒交易的一方破坏交易也是需要考虑的。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4.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为防止个人数据的滥用,即消费者对其个人数据的支配权和损害救济权。为保护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的隐私权,各国和地区出台若干规定,如1996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的《欧盟电子通讯数据保护指令》等,但是针对消费者的隐私权的保护规定非常少。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持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在1400个被抽查的网站中,90%的网站收集访问者的个人数据,只有14%的网站告知访问者收集到的信息将被如何使用。因此,对消费者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应当得到进一步加强。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5.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保护。

(1)电子商务消费者的退货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5.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保护。

(2)电子商务消费者退款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签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6.电子商务损害责任问题。

无论是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炒股还是网上服务,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尤其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交易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发生问题恐怕难于避免。不管错误或服务不能的原因是来自黑客袭击还是系统失误,也不管我们怎样遣责黑客或是抱怨软件的BUG不断,责任终归是要有人来承担的,那么应是商家承担风险呢,还是顾客自认倒霉?而这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的解决,就有赖于人们对电子商务中损害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法律认识。

12.4.2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2.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7.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

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国家工商总局(时称)牵头的22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20年4月国务院进一步调整完善该机制,成员单位增加到26个,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研究并推进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指导、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协调解决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消费事件;组织开展对消费侵权热点和典型违法活动的治理;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12.5.1

电子商务管理机构12.5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

1.我国信息网络的管理机构。

我国于1996年5月成立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负责全国信息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其职责包括负责全国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国际联网的协调与管理工作,是对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宏观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

信息产业部于1998年7月成立,行使主管全国信息产业的相关管理职能。

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997年6月成立,并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授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及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具体任务包括,为我国境内的互联网用户提供域名注册、IP地址分配、自治系统号分配等信息服务。

12.5.1

电子商务管理机构12.5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

2.电子商务经营许可管理机构。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对通过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对信息源提供者实行申报核限制度,多媒体通信接入服务经营者,同时又是信息源提供者的,只需申办经营许可证”。12.5.1

电子商务管理机构12.5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

3.电子商务市场行政管理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监管电子商务市场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神圣。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的电子商务主体既包括法人企业,也包括非法人企业;既包括内资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既包括采取电子商务交易手段的传统企业,也包括现代互联网服务企业(ISP),如互联网联结商(IAP)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网吧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的电子商务行为囊括了买卖、租赁、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咨询、中介等各种商事行为。12.5.2

电子商务企业法人的管理12.5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

1.建立电子商务企业法人制度。

2.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

3.建立电子签名和安全认证制度。

4.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

12.6.1

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12.6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我国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各级互联网协会。该协会于2002年3月16日正式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12.6.2

电子商务主体诚实信用12.6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电子商务市场应当成为诚信市场,诚实信用原则强调当事人认真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诚实信用原则既是指导市场主体开展电子商务行为的行为指南,也是对电子商务合同和其他经济法律文书予以妥当解释的重要规则,还是指导法院和仲裁机构作出公平裁判的法律渊源。

12.6.3

媒体舆论的监督12.6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成本低、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快而深远。新闻媒体是沟通商家与消费者的快捷高效通道,应当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对电子商务主体进行经常而有效的监督。要划清正当新闻监督与不当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界限,既鼓励新闻媒体大胆地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观念、行为和制度进行鞭挞,也要避免新闻侵权。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20)本章案例

入选理由:本案系首例涉及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的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本案判决积极回应了网络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以用户原选定应用目标能否得以实现为切入点,通过对被诉行为对消费者选择权和他人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经营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符合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是否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明确了互联网新型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定标准。本案判决秉持正向的网络治理观,有效规制互联网流量劫持行为,划定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合理边界,为打造公平有序的互联网竞争秩序提供了司法保障。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20)本章案例

案情介绍:原告浙江某网络公司、某(中国)软件公司系“手机淘宝”IOS系统的开发者、运营者。被告北京某科技公司系某App的运营者。两原告通过公证保全发现,在AppStore下载支付宝,登录后点击“第三方服务”中的手机淘宝,显示“Alipay”想要打开“手机淘宝”,点击“打开”跳转至手机淘宝客户端。如果用户下载安装某App后再使用支付宝、钉钉、UC浏览器、Safari浏览器等访问手机淘宝,弹出的页面则仅显示打开App的提示框,且用户只能选择“打开”或“取消”,点击“打开”后页面直接跳转至某App。北京某科技公司在某App客户端的“URLScheme”规则中输入了对应淘宝App的协议名称“taobao”。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20)本章案例

案情介绍:两原告认为,北京某科技公司通过篡改唤醒协议的技术手段,不当使用了淘宝App对应的协议名称,强制进行应用间跳转,劫持其平台用户流量,构成不正当竞争,请求判令北京某科技公司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00万元。北京某科技公司辩称,某App系由他人开发与维护,其已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案涉纠纷源于URLScheme本身技术漏洞,其不构成侵权。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20)本章案例

裁判内容: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网络市场应当允许网络经营者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下自由竞争用户流量,鼓励经营者开发网络产品和服务,但不能以创新技术为名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竞争权益。

首先,从技术角度分析,URLScheme是iOS系统应用开发者常用的技术开发协议,主要功能在于识别特定应用软件。北京某科技公司通过自定义唤醒协议的技术手段,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将用户选择淘宝App的应用目标自动导引至其所经营的某App,且用户只能选择打开某App或取消。此种应用目标间跳转,就用户而言具有迫使其放弃原定应用目标选择的强制性,就淘宝App而言因不能被用户选择而丧失了实际运行的可能性,妨碍、破坏了两原告网络产品的正常运行。利用手机App唤醒策略实施流量劫持不正当竞争案(杭州互联网法院2020)本章案例

裁判内容:其次,从行为正当性方面分析,网络市场中的App应用软件是海量的,每个应用软件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