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作文之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_第1页
风作文之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_第2页
风作文之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_第3页
风作文之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_第4页
风作文之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国县将军风采的作文【篇一:蔡廷锴将军诞辰征文获奖作文】浩然正气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高一(2)班曾裕八十年前,山河破碎;八十年后,金瓯无缺。问连片山岳之下,有几多忠骨于绿芜相连,是几多热血与夕阳互映,茫茫弹指一挥间,竟再道不尽了。但道不尽的凛然正气在这人世间回荡,愈显珍贵。生于乡关,十八从军。狼烟四起他几度沧桑;炮声轰隆他几经历练,满腔炽热爱国情怀只待时机以迸发。当是时,先生机勇,撒豆成兵是他,战壕葬敌是他,横刀立马亦是他,处处彰显出“不扫倭奴誓不还”的喋血杀敌的气势。战旗猎猎,铁流滚滚,血战三十三天,我方五次总攻,敌方四易其帅,硬朗的脊梁只为表明:国不可辱,民不可欺。先生的一首《抗日军次登虎丘》,我甚喜欢。“劫灰血泊掩长江,半壁江南不忍亡”透出忧思渐浓;“寇重已无磨剑暇,那堪尝胆救家邦”渗出自强魄力。真为一首人间正气歌。反想当时,国仇家恨当前,还有人投机取巧去发战争财,还有利用战争扩己疆域,还有人明哲保身抛家弃国,乃是人心不正的缘故。先生战后在京任职时,依旧胸怀坦荡。他说,搞政治主要靠正气,靠主义,而非靠手腕和阴谋。大跃进时期,吹出亩产万斤粮,先生批评:“写文章我没有你们本事,我耕田出身,一亩产一千斤就不得了,哪有产万斤的呢?“左倾”时期,高举着的是三面红旗,敢讲真话有几人?坚持真理有几人?想当下,政治思想较之进步,但敢说真话,不做泛泛水中凫的仍为少数。政府宣传要扬正气,促和谐,定要从内部彻底落实。否则,腐败不作为,岂不自打嘴巴,惹人反感。官员本是人民公仆,但又欺压民众吸取民脂民膏,皆因正气不存于官场之故。又念当下学生,学术风气欠缺,思想近利且僵化,比不上民国学生,这是在体制中吸纳而不消化,正气——探索整理,难达其血髓之中,游离于皮肉之外。先生戎马一生,却是青松般岿然不动,将根扎进国土,将精神留存在人间。我愚,仅悟先生正气二点,一则爱国为民,二则坚持真理。此二点亦足受用终生。八十年前,风飘絮;八十年后,山河在。天地正气虽尚存,永存必应以正事染目入耳;以正骨立脊架肢;以正血通脉活筋。则正气能透魂穿魄,凛然回荡于人世间,方显珍贵!将魂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高一(2)班吴森汉红舌四吐,硝烟弥漫。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倒在了血泊中,但我绝不会后退半步??——题记昔将已乘黄鹤去,此地却还存将魂。留取丹心照汗青昔将已没,爱国爱乡之魂还在。他精忠报国,看不了敌人蹂躏我们的圣土,便毅然选择从军,以捍我国土;他爱乡爱民,听不了民间的疾苦,便化悲愤为力量,战场上英勇杀敌,所向披靡;他磊落光明,忍不了国贼的卖国求荣,便站出来坚决反对,维护祖国的尊严。他的一颗忠诚的爱国之心可昭日月!他爱国爱乡之将魂永存我们心中。黄沙百战穿金甲昔将已没,英勇无畏之将魂还存。他骁勇善战,洒脱豪迈,即使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总是无所畏惧,亲率着虎狼般的将士勇往直前,奋战杀敌。淞沪抗战则是对他英勇无畏最好的诠释;在外无援兵,内缺弹药的劣势下,他厉兵秣马,鼓舞士气,凭着强大的实力和与敌人奋战到底的决心,让敌军屡受重创,曾几度更换指挥官,最终打破日军三月亡我中华的狂言。这不仅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还大大地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更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英勇和无畏。他的英勇无畏之将魂永存我们心中。不破楼兰终不还昔将已没,自强不息之将魂还存。他进取不息,顽强拼搏。好运从不曾眷顾过他,他的一生坎坷孤苦,可他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从不曾被磨灭。英姿飒爽的他机智勇敢,屡建奇功,也曾多次受过嘉奖;她由一个小小的士兵成长为一军之长,雄风英气愈加逼人,为国为民的理想也愈加强烈。他是一个胜不骄,败不馁,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民族英雄!他自强不息之将魂永存我们心中。昔将已没,化为巍巍青山。但后人永远不会忘记他——蔡廷锴将军。我心中对他更是无限的怀念,只可惜这支笨笔却勾勒不出其万分之一,令我很是悲痛。但蓦然回想,逝去的肉体是短暂的,存留的灵魂却是永恒的。永远难忘他的英姿,他的豪迈洒脱。我哦们也会把他“爱国爱乡”、“英雄无畏”、“自强不息”的将魂永久地流传下去,建设一个更好明天!最后,我自信:身怀将魂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军,我心中不落的太阳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高一(2)班黄嘉艺犹记得在日落时分看到故居门前小水塘折映出的那一片金黄;犹记得学校中央那尊铜像发出的那种永远静穆的光亮;犹记得父亲在每次说起将军时眼中是幼年的我不能理解的闪烁。从幼年尊崇到现在,我想那是蔡廷锴将军内心爱国火热的余晖,那是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气势留给我们的自豪,经过岁月的沉淀,仍旧鲜亮和威严。将军,我心中不落的太阳。父亲很是敬仰蔡将军,每次来到故居或者学校铜像前都要拍照留念。而我也在平时的耳濡目染下,慢慢了解了这位抗日英雄。1932年,日军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不断蔓延,而当时作为领导人的蒋介石由于私欲,几次下令退让和战败更是助长了日军的气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面临重大灾难之际,蔡廷锴将军及其带领的十九路军不惜反抗国民政府下达的退兵命令,坚决奋起抗日。当时的淞沪没有滚滚黄沙、金戈铁马的雄壮;当时的十九路军没有经过养精蓄锐的锐气;当时的战况没有出现任何国民政府的支援。却仍迫使日军四易帅,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大捷。而最让我振奋和自豪的是——当时他们有的就只是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震天嘶喊;就只是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必胜决心;就只是内心那如火般滚烫的满腔热血。还记得幼时的我电视剧看得太多,自然地便幻想将军是“一身军装,高挺的鼻子上一双星眉剑目,凛冽冷峻之气不怒而威”这样的英姿。可当我第一次看到将军的相片时,心中既是失望又是庆幸。失望的是将军他厚厚的嘴唇,上眼眶深陷,耳格外突出,眉并不算很好看;庆幸的是发现将军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陌生和高不可攀。在我看来,将军在相片里的面容,无论是威严的还是放松的,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熟悉。每当我在学校凝视那个熟悉的身影的时候,便也是我挂念家里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少小离家的将军在抗战时会不会也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落寞呢?后来,疑惑久了便也想通了。家是每个人都深深挂念的,而将军也并不是不想家,他只是把家乡和亲人放在宽厚的背后,誓死保卫,也许也是作为自己誓死作战的支撑和动力。于是,每当我想家的时候便也会在将军身影前得到一些慰藉和动力,学习他把私欲放在背后,作为自己的动力。我常想象将军作战时的骁勇和艰辛,可仍然想象不出将军在面对国家临危的巨大压力下,在面对敌人先进装备的威胁下,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或焦虑或迷茫,或愤怒或心痛。可无论怎样,使敌人挫败、恐惧的气势已成为让我们为之折服的不争事实。将军精神代代相传,而我亦会一直抬头仰望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一路向前。【篇二:八位将军事迹素材】“孙吴白韩,颇牧卫霍”(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1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由于伍子胥一再进谏,夫差大怒,遂制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心完全冷了。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孙武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孙武练兵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先生可否用宫女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练呢?”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作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待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继续操练。他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鸦雀无声。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按规定动作,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吴王见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挤进强国之列。2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出生于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早年在外求官不成,耗尽全部家产。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从东门逃出卫国。吴起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后来吴起拜曾参之子曾申为师,学习儒术。吴起的母亲病逝,他没有回家奔丧,曾申恼怒吴起不孝,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侍奉于鲁国季吴起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过改革使魏、楚两国富国强兵,他在政治上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赞誉。但是吴起贪恋功名,为取得成功不择手段。他杀妻求将、为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为这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增加了人生污点,也成为文人墨客诟病的对象孙氏门下。3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最重要的事迹主是指挥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也是第一次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最典型的战例.4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以韩信的典故为名的成语。刘邦曾问他:“你觉得我可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那你呢?”韩:“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刘:“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一词说的是韩信早年穷困潦倒,在淮阴曾受过一个替人洗衣为生的妇人(漂母)的餐饭接济。韩信曾表示将来必定报答。漂母怒道:“大丈夫自己都不能维生,我是可怜你才帮你,哪里是为了报答!”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回到淮阴,找到了漂母给了一千两黄金。韩信在淮阴还曾受到过重大侮辱。淮阴市井有人生事,找到韩信说:看你一直带着剑,但是我猜你是个胆小鬼。你有胆量就刺我一剑,没胆量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看了这人很久,最后甘受“胯下之辱”。韩信封楚王后,找到了这人,封他为中尉,并对众人说:“这是一个壮士。当年他侮辱我时,难道我不能杀他?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是为了做大事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指韩信一生成败,从被刘邦重用到最终被处死都源于萧何的影响。“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则又指当年漂母施舍救了他一命,最终还是死在另一个妇人吕后手中。“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5【篇三:国民革命军四十八位兴国籍将军】国民革命军四十八位兴国籍将军一、上将1、胡谦胡谦(1882-1927)原名寅文,字斡丞,后改字戆忱,江西省兴国县北门外瑶岗脑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曾出版发行《胡谦将军传略》等。其事迹载入台湾出版的《黄埔军校先烈传略》。胡谦天资聪慧,磊落有大志,常以廓清寰宇、复兴中华为己任,勤奋读书。公元1902年,江西护理巡抚相逢时奉督练处令开办江西武备学堂,饬各县考选学生送省入学。胡谦从兴国应选赴试,名列前茅。入学后,他学习勤奋,为总办汪瑞凯、监督陈伯文、教官吴介璋等称许。未几,北京练兵处考选学生东渡日本深造,江西应选派四人,胡谦又以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当选,和第一名的李烈钧一起,由江西巡抚夏时资送京应试,并于1904年东渡日本。到日本后,他先从私人学日语,继入武学校学学中等基本学科,如算术、代数、几何、日文等。振武学校毕业后,他被分派到联队入伍一年,其间当二等兵三个月,当一等兵三个月,当上等兵三个月。自此,始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一年半。在日本学习期间,他一方面不知疲倦地吸收军事、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勤学苦练带兵本领。另一方面,积极向孙中山等先进分子靠拢,参加革命活动,加入同盟会。1908年学成回国,分发在江西袁州(今宜春市)任驻赣陆军第二十七协五十四标二营管带。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胡谦训练有素,带兵有方,对士兵严格要求,威望很高。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获得成功,胡谦继九江、南昌独立后,也在袁州、临川、瑞州都督分府于萍乡,胡谦被推举为都督。随即,他将地方武装巡防队扩编,兵力由原来的一个营扩为四个营。军需处长胡渊是胡谦的胞兄,日本警监学堂毕业。与此同时,地方上又推举钟震川为袁州民政长。此时,三人之间关系正常,未发生任何芥蒂。1911年11月,袁州都督府奉令撤销,胡谦任都督,所有都督府一切收支帐目一并移交江西都督府接收。袁州民政长钟震川在清查袁州都督府收支帐目时,发现身为军需处长的胡渊竟然贪污浮报,数额颇大。钟震川深感事关重大,便召开群众大会,将胡渊交付公审。时群情激愤,要示处决胡渊,钟震川迫于群众压力,只得交付执行。此事在胡谦和钟震川之间埋下了祸根。1912年四、五月间,李烈钧任江西都督,并启用钟震川为内政司长,胡谦这都督府高等军事顾问。一日,钟震川出席都督府政务会议,胡谦也以高级军事顾问的身份列席。冤家相见,胡谦想起胞兄胡渊即是因为钟震川才命丧泉,于是一怒之下,拔枪将钟击毙。事发之后,同盟会的会员立即在江西召开支部大会,要求李烈钧惩办胡谦。李烈钧因与胡谦有同学之谊,并深爱其才,不欲加杀。但不杀胡谦又不足以服众,只得挥泪割爱,下令枪决胡谦,并交都督府参军长蔡锐霆在南昌城内东湖边执行。聪明的蔡锐霆暗窥李烈钧的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在执行时,只朝胡谦胡扰打了几枪,说草草了结。其实仅一枪击中了胡谦的左肋,胡谦之妻暗中将胡谦纳入大缸中,运往上海医治。经过数月精心治疗,胡谦出院,捡回了一条性命。1913年7月12日,二次革命开始后,李烈钧以为湖口是江西之门户,需要有掌兵大员坐镇其间,故特授胡谦以督办统税之名,实则密令其练兵,以固其咽喉要地。第二年,胡谦又被调回省任讨袁军总参谋长。讨袁失败后,他和李烈钧、黄兴等再次东渡日本,待机而行。1915年,胡谦等秘密回国。此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封建割据,兵事迭起。胡谦在此其间,跟随着孙中山先生,辗转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或运筹,或督战,或办学,为国民革命政府立下了屡屡战功。1917年7月,护法战争开始,孙中山率领滇军和部分桂军等,抗击北洋军阀。但联军出师不利,败走湖南,当时,是胡谦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加以制止,献计截敌人,击败北洋军参谋长张怀芝的部队,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面,终于反败为胜。胡谦的机智勇敢和卓民的军事才能,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赏。1918年西南军政成立后,任命胡谦为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主持作战计划。1919年,胡谦调任广东护国军讲武堂教育长。在这期间,他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调教。他经常告诫学生训练时要多吃苦,为的是战场上少牺牲。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则体贴入微,就连学生们在长途行军脚底起了泡,也亲自过问,并亲自端来热水给他们洗脚。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军队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他深得学员们的爱戴。他为国民革命培养了许多英勇善战的栋梁之才,如蔡廷楷、刘绍汉、沈载英等一代名将多出其门下。1921年,总统府参谋长李烈钧奉总统孙中山先生命令,率滇、赣联军北伐,胡谦也以北伐援赣别动军总指挥的身份参加了。在这次北伐战争中,再一次显示了胡谦的军事才能。初,联军驻扎在桂林,拟从湘入赣。后因叛军陈炯明部占领湖南,联军辗转不得行。是胡谦献计回师广东,再由广东入江西,并亲自对起草计划书,经过周密部署,率部由侧面入赣,收复多县。1923年,胡谦任大元帅府高级参谋,随军政部长程潜出师西江,兼任程部之参谋,西江平定后,又任大元帅命令所所长兼增城防守司令。这时,陈炯明入侵东江,率领逆军近万人,由桂系名将林虎指挥,来势凶猛。而胡谦所率各部疲惫之师只不过千人,仍与叛军周旋达数月之久。最后终因驻守石龙之正面各军退却,胡谦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面对敌人的围困,胡谦又出奇制胜,挽回危局。为了节约子弹,他规定非敌人达到三百米以内,不得开枪射击,同时设法寻找子弹代用品,初,他下令让城内居民按户按人征集石头送上城墙,用石头掷击敌人。石头用尺了,乃改用开水烫浇敌人。最妙的一着是用陈久的大粪,抬上城头,煮滚以后喷射敌人,使敌兵身上所沾之处,剧痛发烂,致使士气一落千丈。这样便大地挫败了敌人的强攻。由于大军云集增城,士兵良莠不齐,加上城中烟馆赌摊,星罗棋布,一时出现士兵强买勒索行为。各商业店因不堪其扰,纷纷闭门罢市。胡谦意识到如此下去,不但影响军需、民用的供应问题,而且还会危及军民关系。这了军民相安,稳定秩序,巩固城防,胡谦亲临商会,召集各业商人,晓以利害,劝导开市,并下令以纪律较好的谭鸿支队出面维护市场秩序,兼负城内治安之责,授予谭为增城宪兵司令之职,令其日夜上街巡查,并于当街处决了几个强买勒索、聚赌滋事之徒,终使城中秩序安定,商店开市,军心日见稳定。胡谦就是凭着这样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对国民革命的无限忠诚,带领官兵,固守孤城12个昼夜,直到1923年一月下旬援军的到来,里外夹攻,大败敌军。增城一战,牵制了敌军,使其不得直下广州,同时又使正面各军得以保全,为北伐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大元帅孙中山高度赞扬他说:“吾国数千军人之美德,复见于兹。”并论功行赏,任他为军政部次长,建国军北伐第三军军长。1942年10月,当时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又委任他为黄埔军校首任教育长。1925年,北伐军开始第一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先后收复东江、潮州、梅州等地,后因北伐军中滇桂杨、刘二军入广东以来,明抢暗夺,平日只顾收税索饷,无心东征,骄横不可一世,路人为之侧目,蒋介石恐慌其策反,又回师靖敌。胡谦则率黄埔学生千余人进攻猎德,一举歼灭赵成梁部,使得蒋得以一心指挥大军长趋广州,肃清杨、刘。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任命胡谦为北伐总指挥部总参谋长。胡谦纵观当时形势,认为惠州是东江的重要门户,北伐的一大障碍,只有先破得惠州敌军,扫清前进道路,才有可能进入东江,清除陈炯明部。蒋介石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于杨坤如死守,惠州久攻不克,官兵伤亡过重,蒋介石气馁,并萌退兵之意。而胡谦则力主东征军继续猛攻,并调谭曙卿接任团长挥二团,终于攻下了惠州。惠州大捷后,蒋介石任命胡谦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师师长,留守惠州,兼惠州警备区司令。惠州地处沿海,素多匪患,加之被击散的敌军残部四处出没,危害治安,为了巩固后方,使大军北伐无后顾之忧,胡谦驻惠州二年,搜索进剿,不遗余力,不仅把惠州城治理得城泰民安,而且从黄埔军校毕业生中,遴选出赣籍学生五十名,调到十八师,把十八师建成一支能征征善于战的劲旅。1927年8月,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率部移驻广州,与当时广东省主席李济深联系起来,图谋反蒋,他们共同密谋,准备从蒋的主力胡谦开刀。于是李济深下令胡谦的部队主力开往赣州,另由张发奎二十五师李汉魂进驻惠州。李汉魂就是早年被胡谦击毙的钟震川的外甥。李汉魂为了公报私仇,表面上是尊称胡谦为革命老前辈,实际上却暗中策划谋害胡谦的勾当。一天,胡谦在往惠州公园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欢迎李汉魂。不料,李汉魂却在答谢词中说要清算胡谦。胡谦此时方知中计,赶忙返回警备司令部。李汉魂率队尾追,并趁乱将胡谦乱枪射死。随后又以“胡谦畏罪潜逃,拒捕被杀”草草了事。一代英雄就这样倒在了乱枪之下,终年48岁。胡谦一生追求孙中山先生,护卫国民革命政府,遵守三民主义,为国民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卒以身殉职。他的一生虽然不算长,但在国民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克敌人,以奇制胜的佳话。蒋介石为奖励他的丰功,令南京政府追恤他为陆军上将。二、中将2、王根僧王根僧(1898-1965)别名兆熊,又名更生,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人。1918年初入广东革命军,后入韶关讲武堂,毕业后,历任赣军排长、营长、团长。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任第四期第二总队一中队分队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十六团参谋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第五十七师上校参谋处长。1936年任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参谋处少将处长,1936年12月参与发动西安事变,后任第一一七师副师长、代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了忻口抗战1939年1月任任第九十六军少将副军长,第七兵团副参谋长,在河南参加抗战,1945年6月凤邠师管区中将司令。1947年2月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中将高参,5月任第42军副军长兼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南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7月任整编第42师中将副师长。1949年9月25日随董其武等在新疆迪化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起义部队改编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第九军副军长,1953年8月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兼石河子农业试场场长,1955年任石河子管理处长。1965年冬病逝。3、王隆玑王隆玑(1905-?)别号伟弦,江西省兴国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历任第五军排、连、营、团长,参加台儿庄战役。1938年起任第五军野战补充旅副旅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学生大队长、教导团团长,第四十六师副师长,第一六七师副师长、师长,1943年2月授陆军少将。1944年率部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后任第九十一军副军长,整编二十七师副师长。后任国防部高参。1949年到台湾。4、王建煌王建煌(1907-)别字浣欧,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小春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中央军官训练团政治研究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排长,连长,营长,第三十六师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第二十三师参谋主任,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1946年后任陕西关中师管区司令,广西南宁师管区司令。1949年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总统府特派华中战地中将视察官。同年10月到台湾,任“国防部”参议,1960年退役。5、欧阳焕欧阳焕(1896-1969)名登资,字怀甫,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密石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南京中央军校中校兵器教官,1911年去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后历任教官,技士长,军事委员会兵工专科学校少将教育长,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研究委员会中将委员。6、胡嘉诏胡嘉诏(1887一1962)字检汝,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坊坑人。国民党中将。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获京都帝国大学士本科学士学位。归国后,致力交通建设事业,初任四川铁路工程师,1925年江西省道局成立,下设工务、总务两科,出任工务科长。1928年,任江西公路处处长,筹划全省地方公路建设,主持制定《江西省修治六大干线实施计划》,将赣粤、赣湘、赣闽、赣浙、景德镇湖口五大干线计划中的景湖线向南延伸,经乐平、万年至余干黄金埠与赣浙线相接,成为赣皖干线,另增赣鄂干线。限于财力物力,六大干线时停时续,在当年底完成赣粤公路的南昌至莲塘段。1932年3月,拟订“赣粤、赣浙、赣湘、赣闽四线并进工程计划”,经省务会议通过实施。其时蒋介石“围剿”红军,他任南昌行营公路处处长,负责抢修战时公路,保障军需物质供给与畅通。1934年全省新修公路里程2332公里,为民国时期年修公路里程最高纪录。在他主持督办下,赣粤、赣浙、赣湘、赣闽、赣皖线先后完工,但工程设计粗糙,施工简陋,质量低劣。1935年,调四川、贵州,主持西南地区交通建设,任川黔公路监理处处长、四川行营公路监理处中将处长。抗日战争时期,主持设计修建滇缅公路。1943年,奉命回江西,任省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兼任第三战区粮食管理处中将处长、长官司令部军粮处中将处长、中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主席等职。任内制订全省县市区街道建筑规划草案17条,制订房屋管理租赁规则19条,完成九江十里铺飞机场续建工程,修复战时被毁的南昌至吉安、吉安至泰和、赣县至南康公路,主持颁发《江西省城市建筑法》。1947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前夕赴澳门,任澳门大学土木工程学教授。后迁居台湾。7、胡信胡信(?-1973)又名克文,别字元忠,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筲箕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父从商农。有田产数十亩。本县翊华高等小学毕业,兴国县立中学肄业,广州新亚英文中学肄业。陆军大学将官训练班毕业。1924年春由其伯父胡谦(时任广州大本营陆军部代理次长)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毕业后任军校入伍生部教育副官、政治教官,第五期政治部上尉政治指导员。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少校区队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警卫处警备大队长。江西永丰县长,三青团江西支团候补干事,陆军第四十七师政训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新编第二十三师第二旅代理旅长。1939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第二十三师师长。1944年春任第二十三军副军长。1946年起任整编第二十三师副师长,第二一三师师长,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73年8月7日逝世。8、谢远灏谢远灏(1900—1955)一说(1899~1979)字浩然。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四期、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毕业。早年加入赣军,任队长、代理排长。1923年到广州,加入建国赣军(李烈钧部),任总指挥部讲武学堂学生队长。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历任教导第2团(团长王柏龄)排长、第1师(师长何应钦)连长、连党代表、第1补充师(师长严重)营长、第21师(师长严重)团附等职。1928年2月调升第2师(师长徐庭瑶)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7月调任第11师(师长曹万顺)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1929年3月调任第3师(师长毛秉文)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9月调任第3师(师长陈继承)第8旅(旅长李玉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