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痴岱张湖心亭看雪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湖心亭1、看课下注释信息。2、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尤其是《陶庵梦忆》,偏偏都是好文章、每读其乐融融。--陈平原3、《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写于1644年,明亡不入仕,入山著书,书中缅怀昔日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张岱,何许人也?痴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欣赏西湖奇景,把握白描手法的运用。

3.赏析课文,解读张岱“痴”

的精神世界。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听录音,注意节奏、重音、停顿。利用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崇祯是日更定毳衣炉火雾凇沆砀铺毡对坐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chóngzhēn)(gēng)(cuì)(sōng)(hàng)(dàng)(zhān)(gèng)(qiǎng)

检查1.余强2余挐一小舟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定矣。3.一惟长堤一痕。

上下一白4.白饮三大白。

上下一白。5.是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理解积累,解释蓝色的字竭力,尽力。文中指痛快。哪能,还古计时单位一道全,都酒杯白色这表判断,是撑船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痴的人啊!”读美文,悟痴情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问:哪个字最能体现张岱的性格?表现在哪里?痴咬文嚼字品痴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痴人:遗世独立清高孤傲身临其境赏痴景

美读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景独特在哪里?特景:

雾凇

,天与

,上下

。湖上影子,惟长堤

痕、湖心亭

、与余舟

、舟中人两

而已。身临其境赏痴景身临其境赏痴景上下一白长堤一痕余舟一芥人两三粒痴景:(白描绘景)

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简练朴素的文字,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勒出事物的形象。白描用于写景,也可用于写人,还可用于写事。

——白描手法身临其境赏痴景特点:空阔淡雅苍茫静寂天人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雅情雅趣知人论世悟1、崇祯五年十二月。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看课文下面注释,了解信息。1、崇祯,明朝皇帝,崇祯五年是1632年,本文写于1644年,已过12年,仍用明代纪年,说明张岱心中不忘故国。2、金陵,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金陵(南京)成为明朝留都。所问非所答,说明二人心结一样,同有心系故国,离黍之悲!痴心《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写于1644年,崇祯五年是1632年,已过12年,仍用明代纪年明亡不入仕,入山著书,书中缅怀昔日,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痴心痴情几何?知人论世悟痴心痴心:不忘故国,离黍之悲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痴迷于故国之思,离黍之悲。

这是对张岱的精神世界准确评价。痴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孤舟一寒士,独抱满湖冰。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人小结:痴行痴景痴情张岱作业1、文中如张岱一般的痴人又有几个?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