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物质科学二(化学)3空气3.6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一、单选题1.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2.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C.
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二、填空题3.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物质I俗称________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乙是
(填化学式).(2)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丙,则甲和乙的组成元素
(填“相同”或“不同”).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5.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A物质的化学式为:
;A物质还可以与
(写一种)反应生成B物质.(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有
(填写序号).6.
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右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1)写出化学式:A
,N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
.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
.7.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3)F→E的反应现象是
;(4)A→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5)F→G的化学方程式是: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现有Ca(OH)2、Cu、CaO、CO、CaCl2、CuO、CO2、CaCO3八种物质,平均分成A、B两组(即每组4种物质不重复),“→”表示一步即能发生物质转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若A组的甲为CO2,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2)若B组的甲为CaCl2,写出丙→丁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g。10.下列变化:推测:X为
,
Y为
,
B为
,黄色溶液与X的反应方程式为
。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来制取烧碱的过程:
.12.
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I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I的化学式分别为
、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1)甲、乙、丙、丁都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2)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3)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或
.14.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反应③是物质E与氧气、水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剂甲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2)试剂乙中一定含有的离子:________。(3)写出化学变化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15.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的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步得到的沉淀成分________(2)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6.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17.
“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请以表2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Ⅱ、Ⅲ中的空格:项目序号
举例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Ⅰ
CaCl2+Na2CO3=CaCO3↓+2NaCl
盐1﹣盐2
盐→新盐Ⅱ
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盐
酸→
Ⅲ
写出氢氧化钠转变成另一种碱的
碱﹣
碱→新碱(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填标号).A.MgCl2﹣AgNO3B.KNO3﹣MgCl2C.MgCl2﹣HClD.Mg(OH)2﹣MgCl2.18.
A、B、C、D、E、F、G、H、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G、I属于单质,A为红褐色固体,G为紫红色固体,H为浅绿色溶液.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略去).(1)E溶液中的溶质是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中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和生成I的原因
.19.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20.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D物质是
;(2)若C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则C可能是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
绿矾又名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铁盐、氧化铁颜料、净水剂、防腐剂、消毒剂等.绿矾(FeSO4•7H2O)的一种综合利用工艺如下:(1)细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绿矾与NH4HCO3在溶液中反应,有CO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FeCO3FeOFe,实际作还原剂的是CO.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FeCO3FeO+CO2↑;B.
;C.
.(4)母液“除杂”后,欲得到(NH4)2SO4粗产品,操作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22.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常见氮肥①NH4NO3②NH4HCO3③CO(NH2)2相对分子质量807960(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y4)O2xCO2+y2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3.
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单质且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D是一种盐,E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俗名是
,D是
.(2)在一定条件下,A既可以转化成C,也可以与C发生化学反应.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乙和丙,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则丙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若丙固体的俗称为干冰,则甲为
.由丙转化为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一个即可).25.已知α一氨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NH2COOH,它可与NaOH反应生成α一氨基丙酸钠,其化学式为C3H6O2NNa,又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已知它具有下列有关性质:①常态下为白色晶体,含有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有肉类鲜味;②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似成非咸、似涩非涩的谷氨酸二钠,鲜味降低;③在150℃时失去结晶水,在210℃时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盐,并在270℃左右进一步分解。根据以上信息填空。(1)a氨基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使用味精适宜的条件是________。26.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F、H为气体,且H有刺激性气味.(1)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铵态氮肥时应注意
.(4)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F转化为C的反应,名称为
;工业生产中用F和H合成尿素,反应中F和H的质量比为
.27.
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
.(3)AB+C的化学方程式是
.(4)I+F(气体)H+D的化学方程式是
.28.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g.29.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同学认为“图中每一步转化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他的判断
(填“正确”或“不正确”).30.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
;②
;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1.
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换关系如图所示.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A物质可能是
;(2)E和F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
.33.
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D物质的化学式是
,E物质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X是
和
(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
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第Ⅱ步中,欲将MgCl2去除,选择添加NaOH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但小亮同学对小明设想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用Ca(OH)2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__2(2)小琴对第Ⅲ步进行实验,要将溶液中的Ca2+沉淀出来,必然加一种常见的盐,该盐为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盐要加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据此分析,经过第Ⅲ步除去不溶物后,所得溶液的所有溶质有________2(3)第Ⅳ步中,小琴加入过量盐酸,除去溶液中所有杂质后,认为过量的盐酸也并不是新引入的杂质,经过加热蒸发,盐酸也可以除去,小琴利用了盐酸的________性35.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的化学式为________,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6.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小科与同学一起进行如下实验。(1)A、D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________性。(2)写出F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三、解答题37.氯化钠对于地球上的生命非常重要。(1)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另一种气体具有可燃性,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物质也可以制取氯化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如图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①如将mg的稀盐酸换成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则所测得的溶液pH▲7。②若用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则需要10%的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③当加入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盐酸的质量为ng时,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请计算生成气体的质量(用带含A,m,n字母表示,请写出计算过程)。38.将体积为V1,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1)图乙中V1=0时,图甲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________色。(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________
mL。(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39.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①写出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40.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是铁粉先和稀硫酸反应,还是氧化铜先和稀硫酸反应,或者两者同时与稀硫酸反应?为了解开困惑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各物质质量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稀硫酸均过量。实验序号铁粉(克)氧化铜(克)9.8%稀硫酸(克)实验现象10.561.660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蓝色21.681.660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1)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能发生如下反应:①铁和稀硫酸反应:②CuO+H2SO4=CuSO4+H2O;③Fe+CuSO4=FeSO4+Cu。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实验后小明做出如下推测: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遇9.8%的稀硫酸时,氧化铜和硫酸先反应,铁和硫酸后反应。其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3)根据表中实验1的数据,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41.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1)写出PM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3)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4)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0.1%)42.某化工厂打算用铜、硫酸和硝酸等原料制备Cu(NO3)2溶液,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d种制备方案,其原理分别是(假设原料利用率为100%)①Cu+4HNO3(浓)Δ__Cu(NO3)2+2NO2↑+2H②3Cu+8HNO3(稀)Δ__3Cu(NO3)2+2NO↑+4H③2Cu+O2Δ__2CuO;CuO+2HNO3__Cu(NO3)2④Cu+2H2SO4(浓)Δ__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4幼儿园保育员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项目海外分销代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人才招聘与培训合同2篇
- 2025年教育设施智能化改造与装修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合同范本及效益评估3篇
- 专业车辆运送协议模板(2024定制版)版B版
- 2024虚拟股投资退出机制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经营管理权定制化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调研合同3篇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目录
- 《中外资产评估准则》课件第6章 英国评估准则
- FZ∕T 63006-2019 松紧带
- 罐区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31页)ppt课件
- BIQS评分表模板
- 工程建设项目内外关系协调措施
- 招投标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