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七上第二单元预习学案(学生版)_第1页
2024秋七上第二单元预习学案(学生版)_第2页
2024秋七上第二单元预习学案(学生版)_第3页
2024秋七上第二单元预习学案(学生版)_第4页
2024秋七上第二单元预习学案(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过渡【编者按】总体来说,新版历史教材的第二单元的单元名更换,以及单元下面的五个课名更换,页码由原来的19页扩充到25页。这也就意味着课容量的增加,凸显社会形态;其次,优化了单元导读和课前导读,并新加入了时间轴和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尤其是第8课重点介绍先秦时期在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包括青铜器的制造技术、天文观测、医学知识、诗歌和音乐的发展等知识点,以前这些内容在课本里面提到的比较少,大体是知识拓展的内容,但是考试经常能见到,现在直接加入进去;除此之外,还新增了学史崇德、想一想、读地图等活动性栏目,增加和新换了很多图片、相关史事以及材料研读等如魏绛和戎、弥兵大会、稷下学宫等,这些需要留意。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标要求】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识梳理】1.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夏朝商朝周朝建立约公元前年,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制度代替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统治措施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灭亡夏王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被商部族联络周围部族所灭。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中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其他二里头遗址: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以及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盘庚迁殷: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迁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依据与周王的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对象宗亲和功臣等权力与义务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和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实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扩大统治范围【知识拓展】1.夏、商、西周政权的发展。2.分封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西周初期,周王室拥有较高的权威,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3)对后世的影响:将各地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同时推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宋、郑、吴、陈、许、秦等。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标要求】知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知识梳理】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前476年。1.王室衰微(1)背景:社会动荡,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2)表现:①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②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3)影响:地位不断下降,大的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这时候,国家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从手中转移到了手里,他们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2.诸侯争霸(1)目的:追逐自身的利益,积极争夺地位。(实质是大国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2)方式: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的旗号。(3)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和也先后北上争霸。(4)影响: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5)民族关系发展: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观念。(新教材增加“魏绛和戎”)3.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和出现,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2)手工业:不断扩大,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知识拓展】分封制瓦解的原因。(1)经济(根本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使分封制失去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经济基础。(2)政治: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强大,难以驾驭;周王室分封的土地已经难以满足诸侯的要求。(3)思想文化:诸子百家思想为当时治理天下提供了多种方案,为分封制的瓦解作了思想理论准备。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标要求】知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知识梳理】时间:公元前475—前221年。1.战国七雄(1)背景: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我国历史进入了,即。当时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2)形成: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三家分晋),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田氏代齐)。当时,、楚、燕、韩、赵、魏、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方位巧记:东、南、西、北到中间)(3)性质:兼并战争(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①特点: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②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之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等。③结果: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2.商鞅变法(1)背景: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新教材增加“李悝变法”、“吴起变法”。)(2)开始:公元前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3)内容及其影响领域内容影响政治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废除贵族的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改革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法律、制度的推行。严明,禁止私斗。经济废除。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统一。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军事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作用: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奠定了基础。4.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2)手工业: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等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4)都江堰修建时间/地点:公元前年;成都附近的岷江。人物:蜀郡郡守。作用:、灌溉、水运等。意义:使成为沃野,被称为“”。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知识拓展】1.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比较项目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同点所处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目的争夺霸主的地位富国强兵,统一全国战争特点时间短、规模小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称霸方式强国通过召集诸侯会盟确立霸主地位强国兼并弱国,进而统一全国相同点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启示原因:(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我们要促进当今社会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第7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知识梳理】1.老子和《道德经》(1)简介: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又称《道德经》)一书中。(2)思想主张: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②政治上主张“”,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2.孔子和儒家学说(1)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2)主张及成就①核心思想:“”,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②政治主张: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③教育成就:创办,主张“”,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3)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2)表现: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3)主要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儒家孟子主张实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拥护,强调“”荀子主张实行,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墨家墨子主张“”“”;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道家庄子强调要顺应和,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统治(4)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知识拓展】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政治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经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兴起,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阶级关系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并受到重用;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思想文化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第8课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先秦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成就,感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梳理】天文、历法和医学(新教材新增加子目)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载;《诗经》中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历法相传时就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医学传说中,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战国时期的名医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甲骨文与青铜器甲骨文含义时期,人们把占卜情况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地位已经具备了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时期时期,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用途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