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01(人教版)3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01(人教版)3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01(人教版)3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01(人教版)3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01(人教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摸底考九年级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心家园夜市是重庆最大的夜市之一,下列地摊美食的制作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鸡爪去骨制无骨凤爪 B.西瓜榨成西瓜汁C.牛奶制作老酸奶 D.土豆压成土豆泥【答案】C【详解】A、鸡爪去骨制无骨凤爪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西瓜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牛奶制作酸奶生成新物质乳酸,属于化学变化;D、土豆压成土豆泥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下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药品 B.量取液体读数C.添加酒精 D.金属与酸反应【答案】B【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右两盘上要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金属颗粒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为防止打破试管,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B。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食醋 B.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C.海水、干冰 D.小锅米线、水煤气【答案】C【详解】A、氧气是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高锰酸钾是钾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C、海水中含有水、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D、小锅米线中含有水、淀粉、食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水煤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C。4.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4课开讲。实验仓内使用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78% B.0.03% C.0.94% D.21%【答案】D【详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故选D。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细铁线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B【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C、细铁线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实验现象描述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答案:B。6.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B.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C.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答案】A【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掉反应的氧气的体积空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用作实验反应物,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该实验原理是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物是磷和氧气,共两种,生成物只有五氧化二磷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该反应原理是化合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插入的速度过慢,红磷燃烧放热,装置内的空气受热从瓶口逸出,使倒吸的水体积偏大,所以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红磷用量过少,装置内氧气反应不完全,倒吸的水将会偏小,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物理变化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答案】D【分析】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详解】A、该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描述正确;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根据各成分气体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描述正确;C、液氮的沸点低于液氧的沸点,因此先收集到的氮气,描述正确;D、工业制氧气得到的氧气时空气中本来就含有的,而不是新生成的,描述错误。故选:D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C.氧气和液氧都能作助燃剂——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冬天水结成冰,停止流动——分子停止运动【答案】D【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则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通电后分解产生氧气与氢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则该反应可以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与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氧气与液氧化学性质相同,都可以做助燃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的运动不会停止,冬天水结成冰,停止流动,水分子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的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C.该反应前后分子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D.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D【详解】根据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为水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即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可知反应前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化合价分别为1和+1,错误;C、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但分子改变,错误;D、该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10.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比较,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和则为原子;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和则为阴离子;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和之和则为阳离子。【详解】A、由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之和,所以A是原子;B、由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之和,所以B是原子;C、由于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之和,所以C是阴离子;D、由于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之和,所以D是阳离子。综上所述:选择C。11.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答案】D【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钴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钴的元素符号为:Co,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符合题意。故选D。12.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B.将废弃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C.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技术给作物供水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答案】C【详解】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B、将废弃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C、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技术给作物供水,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应合理开采,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表示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答案】D【详解】A、红磷燃烧放热,容器中压强增大,随着氧气的消耗,容器中的压强慢慢减小,且最终小于外界压强,故选项错误;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为零,故选项错误;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1:8,故选项正确;故选:D。14.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做核酸病毒保存液,其中一种物质为盐酸胍(CH6ClN3),盐酸胍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关于盐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胍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构成B.盐酸胍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C.盐酸胍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盐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5【答案】D【详解】A、盐酸胍由盐酸胍分子构成,一个盐酸胍分子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故A错误;B、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盐酸胍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1,故B错误;C、盐酸胍中C、H、Cl、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35.5×1):(14×3)=24:12:71:84,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盐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35.5+(14×3)=95.5,故D正确。故选D。15.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无其它产物。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无法确定是否含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答案】C【详解】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参加反应的化合物的质量为8.8g+5.4g9.6g=4.6g,又由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该化合物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g<4.6g,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故选:C。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红磷燃烧【答案】D【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7.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B.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D.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答案】B【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说法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说法不正确;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大理石,故C说法正确;D、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故D说法正确;故选:B。18.破坏燃烧的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下列灭火的措施不妥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大火蔓延线路前的树林,形成隔离带C.图书馆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在桌面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答案】A【详解】A、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油的密度比水大,会浮在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该选项的措施不正确;B、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大火蔓延线路前的树林,移出可燃物,形成隔离带,该选项的措施正确;C、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留下痕迹,则图书馆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该选项的措施正确;D、若酒精灯不慎在桌面燃烧,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该选项的措施正确。故选A。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 B.氧化铁 C.黄铜 D.生铁【答案】B【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详解】解:A、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B、氧化铁是铁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正确。C、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D、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故选项错误。故选:B。20.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B.实验②中铜丝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蓝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案】C【详解】A、实验①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排在氢前,实验②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铜排在氢后,实验③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所以通过实验①②③不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故A说法不正确;B、由于铜排在氢后,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实验②中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故B说法不正确;C、实验④中,要证明Zn>Fe,则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锌能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可以说明锌比铁活泼,故C说法正确;D、实验③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若实验④中若X为锌,Y为硫酸亚铁,锌能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可以说明锌比铁活泼,所以通过实验③和④,可以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与简答(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8分。)21.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在A、B、C、D四种粒子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3)B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4)若A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该粒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答案】(1)816.00(2)BAB(3)三/3(4)14【详解】(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8;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的结果属于稳定结构,则图中B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AB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3)B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B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则该粒子的原子核内中了数为2713=14。2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5)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答案】(1)H2/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2)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合理即可)(3)②(4)B(5)肥皂水【详解】(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多,所以是氢气;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2)在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有很多,例如,洗菜水用来浇花、洗衣水冲厕等;(3)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会造成水体污染;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②;(4)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故说法正确;B、明矾能吸附悬浮杂质,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说法不正确;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故说法正确;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说法正确;故选B;(5)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23.化学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氖元素;②3个镁离子;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④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其化学式为:。(2)钛金属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钛铁矿需要粉碎,其目的是。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金属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措施是(填字母)。A.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

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C.钛金属抗腐蚀性能好,可随意堆放储存

D.寻找、开发钛金属的代替品【答案】(1)Ne3Mg2+CH4Na2FeO4(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Mg+TiCl42MgCl2+TiAD【详解】(1)①氖元素的符号为Ne。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3个镁离子的符号为3Mg2+。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④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2)①钛铁矿需要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2MgCl2+Ti。③A.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可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不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虽然钛金属抗腐蚀性能好,但也不可随意堆放储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寻找、开发钛金属的代替品,可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D。24.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结合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1)电网通过石墨电剧给动车供电,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性。(2)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3)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填“大”或“小”)。(4)晶体硅是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电子芯片的关键电刷车身材料。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为:SiO2+2CSi+2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5)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②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乘客喝完矿泉水后的塑料瓶应放入(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答案】(1)导电(2)喷漆(刷漆、涂漆)(3)大(4)CO(5)金、银、铁(6)可回收【详解】(1)石墨作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它有良好的导电性。(2)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喷漆(刷漆、涂漆),以达到隔绝水和氧气,达到防锈的目的。(3)锰钢是一种铁合金,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所以锰钢硬度大于纯铁。(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化学反应后有1个硅原子,所以2X是2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5)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铁参加了反应,根据活动性铝排在铁前,铝应先与硝酸银反应,故铝已经完全反应完,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有剩余,铁有剩余就将硝酸银完全反应完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金活动性比银弱没有参与反应,故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金、银、铁;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化学方程式为。(6)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8分。)25.根据已掌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过氢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在A~F中选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A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若发生装置选用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则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2)CD/DC2H2O22H2O+O2↑2KClO32KCl+3O2↑(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没有【详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C,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排水集气装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A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制氧气时药品应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方程式为,故填:CD或DC、、;(3)关闭弹簧夹,产生气体增多,压强变大,试管中液体下压进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试管中液面上升,液体和固体接触,反应继续进行,故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G装置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放植物油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而使测量数据不准确,产生二氧化碳装置中压强就会变大,就会将植物油下压,水就会进入量筒,故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没有。26.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蜡烛燃烧的产物【查阅资料】(1)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小组同学做了图1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2)结论: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实验可推断出组成蜡烛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任务二:高低蜡烛的熄灭顺序如图2所示,小组同学分别做了将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放有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图甲)和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图乙)两个实验。(3)甲图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乙图上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下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面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猜想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查阅资料】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同学进行了图3实验: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a处和底部b处,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两处滤纸褪色顺序。(4)小明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的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2】(5)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该混合气体中,发现,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高低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实验结论】(6)小红综合她所做的两个实验,得出猜想2正确。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