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声光热专题01声现象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及其相关计算等。声音的特性了解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大特性是声现象考题中命题点较为集中的内容,主要考查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以探究形式出现的填空题。命题点有:声音的音调以及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声音的响度及影响因素、音色和声源的辨识、超声波与次声波等。噪声及其防治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人类活动越来越重视环保,对噪声的认识以及控制噪声的考题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对噪声相关问题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命题点有:对噪声的认识、噪声的防治方法等。声的应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逐步得到推广和重视,相关考题也逐渐多了起来,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中。命题点有: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等。1.(新情境)(2023·常州)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A.
B.
C.
D.
2.(跨学科)(2023·菏泽)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新考法)(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A.1.70m B.1.65m C.0.85m D.0.80m►考向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23·宜宾)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图是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琴声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琴弦的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2.(2023·遂宁)2023年4月22日,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比赛在美丽的观音湖盛大举行,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为龙舟队员呐喊助威,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下列对此场景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D.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3.(2023·无锡)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
特别提醒: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考向二声音的特性4.(2023·金昌)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2023·济南)《青藏高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描写我国青藏地区美丽景色的歌曲。为什么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这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A.响度大 B.音调高C.音色美 D.节奏快6.(2023·潍坊)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7.(2023·连云港)我们能辨别出熟悉同学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讲,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8.(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9.(2023·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10.(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解题技巧:音调、响度、音色的对比概念决定因素日常描述相关说明音调人耳觉到声音高低感发声体振动的的频率,频率的越高,音调越高①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②声音的尖细指音调高,粗沉指音调低③唱歌时“这一句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音调高①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只取决于传播介质响度人耳觉到声音强弱①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①“你的声音太低,我听不清”,这里的“低”指响度小②“震耳欲聋”指响度大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闻其声而知其人”指每个人的音色不同音调、响度、晋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振动方式等决定,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考向三声的利用11.(2023·攀枝花)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12.(2023·广西)下列关于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超声波清洗眼镜B.
收听广播C.
倒车雷达D.
大象间的交流解题技巧:区分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的方法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考向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14.(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易错易混在判断减弱噪声的方法时要综合考虑,既能有效减弱噪声,又不会对正常要听的声音起阻碍作用,如上课时要减弱教室外的噪声,让学生戴防噪声耳罩就不合适了。若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它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度是多少分贝,但它不能减弱噪声。1.(2023·阜新)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乐器。如图所示,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表面呈梯形。关于马头琴演奏中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轻拉琴弓是为了改变音色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D.根据响度可以辨别马头琴的声音2.(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3.(2023·广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4.(2023·株洲)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5.(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6.(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7.(2023·威海)如图所示,游乐园内有一个奇特的传声筒,内部中空,向一个喇叭喊话,在其余喇叭处均可以听到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通过筒内空气传播B.声音在筒内发生了多次反射C.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频率变大8.(2023·甘孜)图是2022年红原大草原第五届“雅克音乐节”上歌手弹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光速传播的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声响度相同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声音调相同9.(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10.(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11.(2023·陕西)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12.(2023·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13.(2022·吉林)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琴声是能够通过传播的,为了不打扰他人,弹琴时应关闭门窗。14.(2023·武威)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15.(2023·菏泽)1987年我国发现了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如图所示),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使它发出声音的变化。我们能够区分骨笛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16.(2023·抚顺)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传过来的。
主题一声光热专题01声现象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及其相关计算等。声音的特性了解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大特性是声现象考题中命题点较为集中的内容,主要考查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以探究形式出现的填空题。命题点有:声音的音调以及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声音的响度及影响因素、音色和声源的辨识、超声波与次声波等。噪声及其防治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人类活动越来越重视环保,对噪声的认识以及控制噪声的考题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对噪声相关问题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命题点有:对噪声的认识、噪声的防治方法等。声的应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逐步得到推广和重视,相关考题也逐渐多了起来,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中。命题点有: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等。1.(新情境)(2023·常州)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海豚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范围,其听觉频率范围比发声频率范围大,且听觉频率最高值比发声频率最高值大;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则正常灰鲸的听觉频率最高值会比25Hz高,最低值比15Hz低,但是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发出频率为52Hz的声音,则听觉频率最高值会低于52Hz;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跨学科)(2023·菏泽)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枪声是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由图可知,第8赛道的运动员距离发令员最远,声音在各赛道传播的速度相同,由可知,枪声传到第8赛道运动员的时间最长,故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故B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枪声是通过客气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3.(新考法)(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A.1.70m B.1.65m C.0.85m D.0.80m【答案】B【解析】由得,该同学头顶距离感应器的高度是该同学的身高为故选B。►考向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23·宜宾)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图是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琴声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琴弦的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答案】B。【解析】AB.古筝声是由琴弦的振动而产生的,故A错误,B正确;C.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琴弦的振幅不同,响度也不同。故D错误。故选B。2.(2023·遂宁)2023年4月22日,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比赛在美丽的观音湖盛大举行,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为龙舟队员呐喊助威,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下列对此场景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D.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答案】D。【解析】A.锣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量高,即响度大,故B错误;C.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故D正确。故选D。3.(2023·无锡)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
【答案】振动空气【解析】[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静止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是音叉的振动推动乒乓球弹起,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特别提醒: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考向二声音的特性4.(2023·金昌)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答案】B。【解析】请勿大声喧哗,是为了防止响度较大的声音对他人造成干扰,控制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3·济南)《青藏高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描写我国青藏地区美丽景色的歌曲。为什么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这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A.响度大 B.音调高C.音色美 D.节奏快【答案】B【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所以“高”字就唱不上去是因为歌曲中“高”字音调是高,故B正确。故选B。6.(2023·潍坊)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答案】D【解析】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只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在抽气的过程中,手机扬声器继续发声,所以它仍在振动;随着抽气盘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弱,音色不变;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其传声效果越差;由此实验进一步推理可知,当空气全部被抽出时,我们就不能再听到声音,这种实验研究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人们可以得到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2023·连云港)我们能辨别出熟悉同学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讲,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我们能辨别出熟悉同学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答案】B【解析】A.频率表示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已知M发出声音的频率为440Hz,表示该音叉每秒钟振动440次,故A不符合题意;B.已知M和N发出声音的频率都为440Hz,所以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故B符合题意;C.引起N音叉振动的能量是由M音叉传递来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所以N音叉发声振动的振幅应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3·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答案】A。【解析】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则振动的频率越快,则音调越高,因此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不是传播越快,声音传播的快慢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故B错误;C.拨动两条橡皮筋,因为橡皮筋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但响度可能不同,当拨动的力度相同时,响度相同,故C错误;D.拨动不同橡皮筋,因为橡皮筋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所以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解题技巧:音调、响度、音色的对比概念决定因素日常描述相关说明音调人耳觉到声音高低感发声体振动的的频率,频率的越高,音调越高①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②声音的尖细指音调高,粗沉指音调低③唱歌时“这一句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音调高①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只取决于传播介质响度人耳觉到声音强弱①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①“你的声音太低,我听不清”,这里的“低”指响度小②“震耳欲聋”指响度大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闻其声而知其人”指每个人的音色不同音调、响度、晋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振动方式等决定,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考向三声的利用11.(2023·攀枝花)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答案】D【解析】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属于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可以了解工件的质量问题,属于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可以提前预知灾害的来临,做好应对准备,属于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引起污渍的共振,使其脱离眼镜,属于声波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2023·广西)下列关于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超声波清洗眼镜B.
收听广播C.
倒车雷达D.
大象间的交流【答案】A。【解析】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收听广播、倒车雷达、大象间的交流,都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题技巧:区分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的方法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考向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考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答案】D【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易错易混在判断减弱噪声的方法时要综合考虑,既能有效减弱噪声,又不会对正常要听的声音起阻碍作用,如上课时要减弱教室外的噪声,让学生戴防噪声耳罩就不合适了。若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它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度是多少分贝,但它不能减弱噪声。1.(2023·阜新)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乐器。如图所示,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表面呈梯形。关于马头琴演奏中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轻拉琴弓是为了改变音色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D.根据响度可以辨别马头琴的声音【答案】C【解析】A.马头琴有两根弦,属于弦乐器,琴声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轻拉琴弓是为了减小用力的力度,改变琴弦振动的幅度,改变响度,故B错误;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故C正确;D.根据音色可以辨别马头琴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C。2.(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答案】C【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广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答案】A【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3·株洲)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答案】C【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超声波也是声波,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故B错误;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在传递信息,故C正确;D.超声波是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潜艇上的舰员不能够听见,故D错误。故选C。5.(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答案】B【解析】ACD.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6.(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解析】AB.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分贝(dB)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A正确,B错误;C.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D.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音调更高,故D错误。故选A。7.(2023·威海)如图所示,游乐园内有一个奇特的传声筒,内部中空,向一个喇叭喊话,在其余喇叭处均可以听到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通过筒内空气传播B.声音在筒内发生了多次反射C.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频率变大【答案】D【解析】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筒内传播时,碰到筒壁会多次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因为不断发生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同时因为空间狭小,声音的能量更集中,这使得声音的响度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2023·甘孜)图是2022年红原大草原第五届“雅克音乐节”上歌手弹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光速传播的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声响度相同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声音调相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吉他声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故B错误;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振动的幅度变大,响度变大,故C错误;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9.(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答案】C【解析】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发出声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响铃声音大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故B错误;C.校内广播是通过声音告诉学生信息,故属于信息传播,故C正确;D.次声波是人类听觉范围以外的声音,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能被听见,所以不是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C。10.(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答案】C【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男女歌手声音的传声介质均为空气,温度也相同,因此传播速度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响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现场观众耳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23·陕西)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抵押贷款合同范本5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个人代理销售协议2篇
- 2025年度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建设与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个人借款咨询与信用评分提升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赡养金代缴及管理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与新能源汽车推广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合同2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承包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租赁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合同2篇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论语》学而篇-第一课件
- 《写美食有方法》课件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 (完整word版)申论写作格子纸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