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生物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生物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生物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生物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生物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完全相同的结构〖答案〗B〖祥解〗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详析】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并非一切生物,A错误;B、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错误;D、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但是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D错误。故选B。2.内质网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复合体,有些能引导新生肽链准确进入内质网;有些能确保只有正确折叠、修饰的成熟蛋白质才会通过分拣过程,并被不同囊泡捕获,而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则不会被运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质网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复合体既能进行物质运输又具有识别能力B.经内质网正确加工后的蛋白质可被其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直接运送到高尔基体C.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合成D.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虽然不会被运出细胞,但一般也不会在细胞中过多积累〖答案〗B〖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析】A、由题意“有些能确保只有正确折叠、修饰的成熟蛋白质才会通过分拣过程,并被不同囊泡捕获”可知:内质网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复合体既能进行物质运输又具有识别能力,A正确;B、经内质网正确加工后的蛋白质,是通过内质网膜鼓出形成的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的,B错误;C、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合成,离不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C正确;D、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会被运出细胞,可能被召回,正确加工后再运出细胞,或被溶酶体降解消化,一般不会在细胞中过多积累,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需经60℃恒温灭菌处理B.在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时,通过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C.若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通过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来控制自变量D.伞藻核移植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核的来源,因变量是新长出的伞帽的形状〖答案〗B〖祥解〗一、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二、“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扦插枝条的种类、处理插条的时间、每根插条上的芽和叶等都是无关变量。【详析】A、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有土壤微生物”,土壤中存在微生物是自然状态,60℃恒温灭菌是处理状态,故为实验组,A正确;B、在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时,通过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但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错误;C、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这是控制实验的自变量,C正确;D、伞藻核移植实验是为了研究细胞核对细胞的遗传性状的控制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核移植时细胞核的来源,因变量是核移植后新长出的伞帽的形状,D正确。故选B。4.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能催化水解几丁质产生低聚寡糖或单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几丁质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催化细菌细胞壁的降解B.几丁质酶催化几丁质的水解需要消耗ATPC.细菌和真菌合成几丁质酶的场所相同,原料均为氨基酸D.应在常温下保存几丁质酶,高温会使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和松散〖答案〗C〖祥解〗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等。【详析】A、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另外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供能,A错误;B、几丁质酶催化几丁质的水解不需要消耗ATP,几丁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B错误;C、几丁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菌和真菌中合成场所均为核糖体,原料均为氨基酸,C正确;D、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几丁质酶,高温下酶的空间结构会因遭到破坏而变得伸展和松散,D错误。故选C。5.某兴趣小组利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并利用以下两套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的生成情况B.仅根据装置一乙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为黄色无法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装置二有色液滴不再移动,说明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已经死亡D.若装置二有色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答案〗B〖祥解〗酿酒使用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产生等量二氧化碳,菌体大量繁殖。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详析】A、由于葡萄糖也可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故应在充分反应后(葡萄糖消耗完),取适量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A错误;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均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以仅根据装置一乙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为黄色无法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正确;C、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液滴不再移动可能是酵母菌已经死亡或者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完全,C错误;D、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则图中有色液滴将右移,D错误。故选B。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B.果蝇棒状眼的形成与其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缺失有关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基因上的任意位点,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答案〗D〖祥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析】A、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A错误;B、果蝇棒状眼的形成与其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有关,B错误;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基因上的任意碱基位点,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发生移接、颠倒等所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也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D正确。故选D。7.天南星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常染色体上的D/d基因也会影响性别,当D基因不存在时,XX个体发育为雄性不育株。为研究天南星宽叶(E)和窄叶(e)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窄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F1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3:1:4。若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d、E/e两对基因独立遗传B.亲本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XeXe、DdXEYC.F1雄性个体中雄性不育株占2/5D.F1中的宽叶雄株不育〖答案〗C〖祥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B、题意分析:某小组用窄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F1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3:1:4,其和为8=2×4,说明一对等位基因相当于测交,另一对相当于自交,且D/d、E/e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D基因不存在时,XX个体发育为雄性不育株,且位于D/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XeXe、DdXEY,AB正确;C、F1雄性个体基因型(3D_XeY、ddXEXe、ddXeY)共有4种,其中雄性不育株(ddXEXe)占1/5,C错误;D、F1中的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ddXEXe,其不育,D正确。故选C。8.研究表明,在转录因子C-Myc的激活下,胃癌细胞内会大量合成某种长链非编码RNA(用LncRNA-a表示),LncRNA-a通过与某单链小分子RNA(miRNA-1,能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靶向结合来调控SPZ1基因的表达,进而加速肿瘤生长转移,其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ncRNA-a与SPZ1mRNA通过对miRNA-1的竞争性结合,影响SPZ1基因的表达B.LncRNA-a基因被激活后,在相关酶作用下,以它的两条链为模板大量合成LncRNA-aC.细胞内LncRNA-a基因过量表达时会加速患者胃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D.促进miRNA-1的合成或降低SPZ1基因的表达量均可作为治疗胃癌的新思路〖答案〗B〖祥解〗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析】A、据图可知,LncRNA-a与SPZlmRNA都能与miRNA-1结合,SPZlmRNA能翻译形成SPZ1蛋白,因此推测LncRNA-a与SPZlmRNA在细胞中通过对miRNA-1的竞争性结合,从而影响SPZI基因的表达,A正确;B、转录因子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B错误;C、当细胞内LncRNA-a过量表达时,大量的LncRNA-a竞争结合miRNA-1,SPZlmRNA不能与miRNA-1结合,从而使SPZImRNA产生大量的SPZ1蛋白,抑制细胞凋亡,所以会加速患者胃癌肿瘤生长,C正确;D、据题干信息,除了减少LncRNA-a的表达之外,还能通过增大细胞内miRNA-1的含量,使其与SPZlmRNA结合,从而降低SPZ1蛋白含量,或者降低SPZ1基因的表达量等,促进癌细胞细胞凋亡,从而治疗胃癌,D正确。故选B。9.突触后膜可塑性研究表明:在静息电位状态下,NMDA受体(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因其离子通道被Mg2+阻滞而受到抑制。一些带正电的离子如Na+、K+、Ca2+等可通过AMPA受体进入突触后细胞。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最终Ca2+内流与胞内钙调蛋白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使更多的NMDA受体向突触后膜转移。下述分析错误的是()A.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吸水能力增强B.Na+通过AMPA受体、Ca2+通过NMDA受体的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内,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消耗ATPD.NMDA受体可能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运输到突触后膜〖答案〗B〖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析】A、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能力增强,A正确;B、据图分析,Na⁺通过AMPA受体、Ca²⁺通过NMDA受体的过程均不需要能量,所以均为协助扩散,B错误;C、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消耗ATP,C正确;D、NMDA受体蛋白向突触后膜转移,类似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NMDA受体可能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运输到突触后膜,D正确。故选B。10.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B淋巴细胞也能呈递抗原B.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既能引发体液免疫又能引发细胞免疫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D.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答案〗C〖祥解〗一、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二、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析】A、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处理和呈递抗原,A正确;B、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属于胞内寄生菌,感染人体后既能引发体液免疫又能引发细胞免疫,B正确;C、经过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的病毒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C错误;D、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C。11.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升高会抑制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C.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答案〗D〖祥解〗一、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二、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析】A、生长素浓度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A错误;B、乙烯的主要作用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B错误;C、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并不能说明其是一种植物激素,因为该赤霉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获取的,C错误;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D正确。故选D。12.家庭制作馒头时可以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制作泡菜时可以向泡菜坛中加入一些“陈泡菜水”,而工业上大规模生产馒头或泡菜时往往需要添加单一菌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家庭制作馒头时采用老面发酵,属于传统发酵技术B.添加“面团”和“陈泡菜水”可分别为发酵提供酵母菌和乳酸菌等菌种C.馒头和泡菜的制作都需要创造无氧环境D.泡菜腌制时食盐用量过高易造成泡菜咸而不酸〖答案〗C〖祥解〗制作泡菜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详析】A、老面中留有酵母菌,家庭制作馒头时采用老面发酵,属于传统发酵技术,A正确;B、“面团”中有酵母菌,“陈泡菜水”中有乳酸菌,添加“面团”和“陈泡菜水”可分别为发酵提供酵母菌和乳酸菌等菌种,B正确;C、泡菜的制作需要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繁殖和发酵,馒头的制作中需要先创造有氧环境,C错误;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是因为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从而导致酸味无法产生,D正确。故选C。13.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植株甲(自花受粉)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有4种基因型B.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3/16C.培育植株A、D、E都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植株A~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C、D〖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甲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A为单倍体植株,植株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物B是纯合二倍体,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植株甲的种子发育形成植株C是二倍体,该过程属于杂交育种;植株甲的细胞离体培养得到植株D时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为无性繁殖的方法;植株甲和植株乙培育得到植株E时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该育种方式的典型优势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析】A、植株A是由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甲减数分裂后产生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所以为单倍体,由于植株甲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b、aB、AB、ab共四种,故该单倍体的基因型为Ab、aB、AB、ab共种,在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正确;B、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植株C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9∶3∶3∶1,植株甲的表现型为双显类型,故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9/16,B错误;C、植株A、D、E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D、植株A、B、C、D、E中,植株A为单倍体,植株B是纯合体,植株E是多倍体,所以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C、D,D正确;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可由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递B.兴奋的产生及传导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的跨膜转运有关C.酸碱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兴奋的产生D.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传递给传出神经〖答案〗ABC〖祥解〗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详析】A、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可沿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A正确;B、兴奋的产生及传导与神经细胞内外Na+、K+等离子的跨膜转运有关,B正确;C、酸碱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影响兴奋的产生,C正确;D、兴奋由传入神经传递给传出神经,经过了突触结构,其在突触处以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D错误。故选ABC。15.经调查绘制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甲病和乙病独立遗传,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B、b基因控制,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Ⅲ2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303C.通过检测Ⅱ4是否具有b基因,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D.若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404〖答案〗BC〖祥解〗由图可知,Ⅱ4和Ⅱ5患乙病,Ⅲ4正常,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可能为伴X显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和Ⅱ2正常,Ⅲ1患甲病,且为女性,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析】A、Ⅱ1和Ⅱ2正常,Ⅲ1患甲病,且为女性,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100,则正常人群中基因型Aa的概率为2×99/100×1/100÷(1-1/10000)=2/101,基因型AA的概率为1-Aa=1-2/101=99/101,Ⅲ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2/3Aa+1/3AA,因此Ⅲ2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2/101×2/3×1/4=1/303,B正确;C、由图可知,Ⅱ4和Ⅱ5患乙病,Ⅲ4正常,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可能为伴X显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Ⅰ1为表现正常的男性,其基因型可能为XbY或bb,Ⅱ2表现正确的女性,其基因型为bb或XbXb,则Ⅰ2的基因型为Bb或XBXb,则Ⅱ4的基因型为Bb或XBY,故通过检测Ⅱ4是否具有b基因,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若Ⅱ4具有b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Ⅱ4具没有b基因,为伴X显性遗传病,C正确;D、Ⅱ4和Ⅱ5正常,Ⅲ5患甲病,则Ⅲ5的基因型为aa,则Ⅱ4和Ⅱ5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Ⅲ3关于甲病遗传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3的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又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101,则Ⅲ3与一个表型正常(A_XbY)的男性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101×2/3×1/4×(1-1/4)=1/404;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3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2,则Ⅲ3个体与一个表型正常(A_bb)的男性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101×2/3×1/4×(1-2/3×1/2)=2/909,综上,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404或2/909,D错误。故选BC。16.为研究血管紧张素与渴觉的关系,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体重相近、饮水量相当的长跑运动员均分为两组,让其进行长跑,直至体重减轻1.5kg。随后让第1组运动员摄入1.5L纯净水,第2组运动员摄入1.5L质量分数为0.5%的食盐水,并要求他们将渴觉的变化用1~10进行打分(数值越大渴觉越明显),同时分别定时测定运动员体内血管紧张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饮用前饮用20min后饮用2h后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1组106.21.32.18.05.82组106.32.42.23.02.8A.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最终在下丘脑处产生渴觉B.在一定的实验范围内,各组的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均与渴觉指数呈正相关C.第1组在饮用纯净水2h后,渴觉指数又迅速回升是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直接引起的D.饮水20min后,第1组运动员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低于第2组〖答案〗BD〖祥解〗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析】A、剧烈运动后会口渴,是因为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丢失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错误;B、表中实验数据显示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越高渴觉越明显,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越高,渴觉指数越大,呈正相关,B正确;C、第1组运动员饮用纯净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渴觉指数2h后又迅速回升的原因可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丢失水分的同时也丢失了大量无机盐离子,2h后水分随着代谢排出,血液量减少引发机体产生血管紧张素来维持正常血压,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导致渴觉产生,C错误;D、第1组饮用纯净水,纯净水被吸收入内环境后,渗透压明显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第2组饮用0.5%的食盐水后,机体的渗透压下降不明显,故第2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比第1组多,D正确。故选BD。17.生态学科研工作者对某群落中甲、乙两种群进行了长期调研,统计得出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N),绘制曲线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t3~t4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t2~t3段,乙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t1~t2段某个时刻,乙种群的数量可能与甲种群相等D.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相同〖答案〗AB〖祥解〗已知N表示出生率的值,当N>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N=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N<1时,种群数量减少。【详析】A、t3~t4段,甲种群N一直小于1,甲种群数量一直减少,故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B、t2~t3段,乙种群N一直大于1,故t2~t3段,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加,B错误;C、t1~t2段某个时刻,会出现乙种群的N值小于甲种群,但种群数量可能相等的情况,C正确;D、t₂时,甲、乙两种群的N值相同,即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同,但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一定相等,D正确。故选AB。18.天然抗原一般包含多个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下图为针对X天然抗原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表位是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结构基础B.经抗原刺激后,分离后得到的1号试管中只有一种浆细胞C.“生物导弹”中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D.骨髓瘤细胞培养时不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现象〖答案〗AD〖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析】A、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其能与免疫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故抗原表位是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结构基础,A正确;B、由于抗原上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的抗原表位可以激活不同的B淋巴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的浆细胞,因此1号试管内可能含有多种浆细胞,B错误;C、生物导弹由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而成,单克隆抗体又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靶向给药,对癌细胞起杀伤作用的是药物,而不是单克隆抗体,C错误;D、普通的体细胞培养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现象,而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不会出现该现象,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裂解水,释放出O2并还原电子受体,可将蓝色的氧化剂2,6-二氯靛酚还原为无色,实验中可通过测量OD值来反应水光解的程度,OD值越大,水光解程度越小。研究人员将2,6-二氯靛酚加入菠菜叶离体的叶绿体中,分别测定在不同光照强度、蔗糖浓度下的OD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离体叶绿体的方法是_________,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可将捕获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中的能量供应暗反应(2)结合图1实验结果分析,遇阴雨天气时蔬菜大棚人工补光的原因是________。若增加光照强度,离体叶绿体光合速率增强,短时间内C3含量_______,原因是_______。(3)渗透压对菠菜叶离体叶绿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据图2分析,叶绿体在0.8mol/L蔗糖溶液中,可能出现_______的现象,从而使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农业生产中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差速离心法②.ATP和NADPH(2)①.阴雨天气光照较弱,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OD值减小,水光解反应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强②.减少③.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NADPH增多,C₃还原速率加快,CO₂固定速率暂时不变,导致C₃含量减少(3)因过度失水而皱缩(4)光照强度、适当补充光照、合理施肥和灌溉(答出一点即可)〖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析】由于各种细胞器的密度不同,故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叶绿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可将捕获的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能量供应暗反应。【小问2详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裂解水,释放出O₂并还原电子受体,实验中可通过测量OD值反应水光解的程度,OD值越大,水光解程度越小,光反应越弱,光合作用强度越低,所以遇到阴雨天气蔬菜大棚中人工补光的原因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OD值减小,水光解程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增加光照强度,离体叶绿体光合速率增强,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NADPH增多,C₃还原速率加快,CO₂固定速率暂时不变,此时C₃含量减少。【小问3详析】渗透压对菠菜叶离体叶绿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渗透压过高,会导致叶绿体失水皱缩,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小问4详析】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农业生产中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白天适当补充光照、合理施肥灌溉等。20.已知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棕身(由基因H/h控制),翅形有长翅和残翅(由基因C/c控制)。现利用纯种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若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体色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2)据图可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等位基因H/h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若F2中出现__________,则可推断控制翅形的C、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研究证实了C、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3)已知果蝇的Ⅲ号常染色体缺失一条(即Ⅲ号单体)仍能存活并能正常繁殖后代,单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随机移向一极;两条都缺失则无法存活。现有纯种灰身、棕身的Ⅲ号单体雌雄果蝇和染色体正常的棕身纯种雌雄果蝇,请选择合适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探究H/h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F1__________,则H/h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②若F1__________,则H/h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答案〗(1)灰身(2)①.常②.由亲代到F1可知灰身为显性,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雄果蝇均为棕身,雌果蝇均为灰身③.雌性全为残翅(或残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雄果蝇=2∶1∶1)④.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3)①.选取纯种灰身的Ⅲ号单体果蝇与Ⅲ号单体的纯种棕身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及比例(或选取纯种灰身的Ⅲ号单体果蝇与正常棕身纯种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及比例)②.灰身:棕身=2:1(或灰身:棕身=1:1)③.不出现棕身果蝇(或均为灰身果蝇)[或不出现棕身果蝇(或均为灰身果蝇)]〖祥解〗一、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三、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小问1详析】亲本灰身和棕身杂交,后代均为灰身,可知灰身为显性性状。【小问2详析】由亲代到F1可知灰身为显性,若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雄性均为棕身,雌性均为灰身,因此判断出H、h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亲代到F1可知残翅为显性,若控制翅形的C、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CXC、XcY,F1的基因型为XCXc、XCY,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残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雄果蝇=2:1:1。因此若F2中出现残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雄果蝇=2:1:1,则可推断控制翅形的C、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C、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析】探究控制体色的H/h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可选取Ⅲ号单体的纯种灰身果蝇与Ⅲ号单体的纯种棕身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及比例。思路1:若H/h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亲代为H0×h0(0表示一条染色体缺失),因两条Ⅲ号染色体都缺失的个体无法存活,F1灰身(Hh、H0):棕身(h0)=2:1;若H/h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亲代为HH×hh,则F1全为灰身。思路2:若H/h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亲代为H0×hh,则F1灰身(Hh):棕身(h0)=1:1;若H/h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亲代为HH×hh,则F1全为灰身。21.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离子、肾小管分泌钾离子,在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当人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调节血钠含量平衡的机理如图1所示。同时醛固酮的含量受肾脏分泌的肾素(血管紧张肽原酶)的调节,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细胞外液量增多及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醛固酮对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__________调节。(2)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环境的渗透压,血钠含量降低时,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量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醛固酮的直接作用在于可使细胞内表达更多的_______。(3)图2中,当血压降低时,肾素通过增加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同时促进__________(填具体分泌部位)分泌的醛固酮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最终使血压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答案〗(1)①.减少②.反馈##负反馈(2)①.升高②.减少③.Na⁺通道蛋白、线粒体蛋白和钠钾泵(3)①.肾上腺皮质②.升高〖祥解〗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和钾离子的排出(保钠排钾),并使肾脏重吸收水的量增加,使血容量增加,【小问1详析】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对钾离子的排放;当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当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减少,故醛固酮对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析】钠钾泵在起作用时,泵入2个K⁺的同时泵出3个Na⁺,结果使内环境中溶质微粒数增多,内环境的渗透压增大;血钠含量降低时,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机体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量减少;醛固酮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产生更多的Na⁺通道蛋白,促进了Na⁺的重吸收,同时表达更多的线粒体蛋白和钠钾泵,促进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问3详析】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具有调节Na⁺的重吸收的作用,当血压降低时,肾素通过增加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同时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2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贮存库。广阔的湿地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请回答下列问题: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同化量455XY呼吸消耗量10031.53.9未被利用25040.52.6分解者分解158.10.9(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2)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鸭的种群密度。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__________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鲑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人工养殖时还定期投放植物青饲料。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4)该湿地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该诗句体现这一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②.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③.不能④.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2)①.标记重捕法②.数学(3)①.11%②.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投放饲料中的化学能(4)①.物理②.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祥解〗一、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得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①物理信息:信息的载体为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物理因素,且通过物理过程传递。②化学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③行为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动物的特殊行为。(2)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①对于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对于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对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1详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群落指该区域所有的生物,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只含有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缺少分解者,因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小问2详析】野鸭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坐标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或波动情况。【小问3详析】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又叫初级消费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