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新冠病毒(COVID-19)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胞吞B.新冠病毒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不同可以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3.丙型肝炎病毒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根本原因是()A.环境变化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存斗争4.下图为膝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膝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极少数是曲线X,其余的都是曲线Y的趋势B.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C.不考虑迁入迁出,BC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的K值不同6.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物质X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 B.若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激素Y可能是胰岛素C.若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神经递质 D.若激素Y是生长激素,则该细胞是垂体细胞7.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旋转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8.(10分)当人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抑郁。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被称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B.5-羟色胺的释放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且需要细胞供能C.积极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度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D.5-羟色胺的受体可能大量存在于某些脑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二、非选择题9.(10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戴维和阿代姆,以表彰其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194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和赫伯特发现机体存在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其末梢相当于图中的_____(填序号)。(2)若刺激①,其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状态产生兴奋。兴奋在②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兴奋在③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3)若刺激②,图中的电流器发生_____次偏转,方向_____(填“相同”或“相反”)。刺激②引起⑤反应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4)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③在脊髓,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_。10.(14分)如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如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会远远少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11.(14分)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实验:①显微镜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②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__。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2)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的还原性糖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色沉淀。鉴定花生中的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脂肪可被该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____色,鉴定豆浆存在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色反应。12.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2)填写图中E系统的名称:E____________。(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调节。(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新冠病毒为大分子颗粒,进入宿主细胞的运输方式为胞吞,A正确;B、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故选C。2、D【解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A、水平方向光照强度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故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B正确;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动物要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要求不同,所以动物会随着植物的分层而分层,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C正确;D、群落不包括空气、水等无机成分,只包括其中的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D。3、B【解析】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进行繁殖,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病毒不存在染色体。【详解】A、环境是变异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A错误;B、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进行繁殖,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因此丙型肝炎病毒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正确;C、病毒没有染色体,所以不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D、生存斗争只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B。4、B【解析】1、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2、完成反射的条件:一是适宜的刺激,二是完整的反射弧。【详解】A、传出神经与屈肌和伸肌相连,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A正确;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C、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反射弧,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神经元之间)和传导(神经纤维),C正确;D、刺激a处可引起屈肌收缩,但兴奋的传导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能称为反射,D正确。故选B。5、A【解析】A、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生长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一般都是曲线Y的趋势,A错误;B、依据图示可知,曲线X是表示的“J”型曲线,曲线Y表示的是“S”型曲线,故曲线X可建立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份,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B正确;C、在曲线Y上,BC段表示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只是比开始增长的要慢些,但仍然在增长,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那么,种群的出生率还是大于死亡率,C正确;D、K值是环境对该种群数量上的最大容纳值,对于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K值是不同的,D正确。故选A。6、B【解析】由图可知,物质X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使其分泌激素Y。【详解】A、若物质X是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故该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B、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B错误;C、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因此若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神经递质,激素Y可能是抗利尿激素,C正确;D、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因此若激素Y是生长激素,则该细胞是垂体细胞,D正确。故选B。7、D【解析】影响生长素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地球上横放的植物幼苗在重力的作用下茎具有不定向,根具有向地性。【详解】把一株植物水平放在地面上,由于根、茎内的生长素受重力作用分布不均匀,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而在宇宙飞船中,水平放置的幼苗所受的微重力,对幼苗的生长几乎无影响,故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故选D。8、D【解析】依据题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来缓解抑郁症状,可推知5-羟色胺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这种药物作用于突触前膜。【详解】A、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会导致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A正确;B、5-羟色胺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抑郁,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度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C正确;D、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由胞体膜或树突膜组成的,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2)①.显著活跃②.电信号(或神经冲动)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两②.相反③.不能(4)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解析】据图分析:甲是传出神经元,乙是中间神经元,丙是传入神经元,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小问1详解】感觉神经元相当于传入神经元,丙是传入神经元,其感觉神经末梢位于图中的①(感受器)。【小问2详解】兴奋是指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若刺激①,其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产生兴奋。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②神经纤维上传导。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③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3详解】若刺激②,兴奋先传到电流表的右电极,在传到电流表的左电极,因此电流表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②引起⑤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小问4详解】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③在脊髓,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点睛】本题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背景,主要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10、(1).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2).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3).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少(4).Ⅱ同化的能量(5).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6).b/y×100%(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8).25A/(1+4X)【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分析图1,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少。分析图2,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Ⅱ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Ⅱ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分析图3,食物链两条:甲→丙、甲→乙→丙,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能量,至少能量按照20%计算。【详解】(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2)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1-X)×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因此a=25A/(1+4X)。【点睛】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11、(1).物镜(2).目镜(3).甲与丁(4).D(5).斐林试剂(6).砖红(7).苏丹Ⅲ或苏丹Ⅳ(8).橘黄或红(9).双缩脲试剂(10).紫【解析】显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离装片越近。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能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详解】(1)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②由题意可知,甲、乙一端有螺纹是物镜,甲镜头较长,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是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因此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