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豆种子用60Co处理后,筛选出一株杂合子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则其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下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此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C.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快速育种时常选用单倍体育种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①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有关②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一定不相同③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来调节植物生长④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幼苗顶芽获得的植株较正常植株矮⑤油菜素内酯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决定细胞的分化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仅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⑦光敏色素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受到光照射时,其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⑧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参与其调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3.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4.当人从25℃到0℃的环境中,人体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体温降低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5.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蜜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因,通过茶多酚的干扰之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咖啡因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B.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使蜜蜂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利于躲避敌害C.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作为一种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6.小鼠(2N=40)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如图表示某雄性小鼠体内的4个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仅绘出两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染色体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图2对应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会发生2种类型的基因重组C.图1对应细胞内的核基因与图4对应细胞内的核基因完全相同D.图4对应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20对同源染色体、40个核DN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体液是______________,经过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2)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3)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两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1)从题图可知,影响东亚飞蝗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2)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_____和_________等。(3)蝗虫与真菌、蛙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相关信息,从种间关系和环境改变角度两方面说明预防“蝗灾”的措施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9.(10分)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问题。(1)为验证幼苗顶端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图甲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为_____。(2)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结果如图乙所示。①该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离体的豌豆茎段的生长具有两重性。②将相同的茎切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cm,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生长素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取原相同切段浸入,测得其生长量为bcm,则结论是:若_____,若_____。10.(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法。(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11.(15分)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请结合以下血糖浓度较高时的血糖调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分析,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可接受______(填信息分子)的刺激,进而分泌胰岛素。由此可以看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是______调节。(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作用上表现为______关系。图2表示进食1h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值的变化,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某人因长期的饮食习惯不当,造成其血糖浓度总是高于8.8~10mmoL/L,形成糖尿,分析糖尿形成的生理原因是血糖浓度过高时,使____________。(4)糖尿病患者常常“多尿”,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常见的育种方法总结:1、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3、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4、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5、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详解】A、杂合子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杂合子在第n代所占比例为Fn=,则其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1/2,其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上升,A错误;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没有用到基因工程技术,B错误;C、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C错误;D、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快速育种时常选用单倍体育种,D正确。故选D。2、B【解析】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2、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①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①错误;②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位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可能具有相同的促进作用,②错误;③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③错误;④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幼苗顶芽,会抑制顶芽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这样顶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较高,顶芽生长较慢,获得的植株较正常植株矮,④正确;⑤油菜素内酯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赤霉素促进种子的萌发、促进细胞的伸长,⑤错误;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受到基因的控制,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同时受环境的影响,⑥错误;⑦光敏色素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受到光照射时,其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⑦正确;⑧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参与其调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⑧正确。④⑦⑧共三项正确。故选B。3、C【解析】1.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且对一者或二者均有利。如大豆和根瘤菌。

寄生:一种生物寄住在另一种生物的身体,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寄主受害,寄生生物受益。如各种寄生虫。

竞争:两种生物对生存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为了生存而抢夺生存资源。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如植物间争夺光和水分。

捕食:在食物链上处于上下级关系的生物,称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如老虎与羚羊等。【详解】AC、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A错误;C正确;B、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制约,B错误;D、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先高于乙种群的出生,而后二者的出生率相等,最后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D错误。故选C。4、B【解析】体温调节:(1)机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进入寒冷环境中,大白鼠的耗氧量增多,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变,A错误;B、进入寒冷环境,耗氧量增加,散热量减少,体表血管收缩,B正确;C、进入寒冷环境,耗氧量增加,肾上腺素增加,心率加快,C错误;D、进入寒冷环境,耗氧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变,D错误。故选B。5、B【解析】协调进化包括两个方面:(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体现在捕食关系、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上。(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无氧环境影响生物的代谢类型均为厌氧型,自养型生物的出现产生的氧气使环境变成有氧环境,这又影响了好氧生物的出现。【详解】A、花蜜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反应的浓度阈值,也就是提高其对外界危险的感知的敏感度,A正确;B、茶花释放的茶多酚并没有引起蜜蜂的基因发生突变,只是提高其反映敏感度,有利于躲避敌害,B错误;C、茶多酚是一种化学信息,可以用来调节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D正确。故选B。6、B【解析】图1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2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3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4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控制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图中并未绘出X和Y染色体,A错误;B、图2对应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会发生2种类型的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B正确;C、结合图示可知,图4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所在的染色体与图1是互为同源染色体,其上所含的基因不一定相同,C错误;D、图4对应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0对同源染色体、40个核DNA,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淋巴②.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2)蛋白质、无机盐(3)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体液的概念和组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题图分析,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小问1详解】B体液是淋巴,经过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血浆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小问2详解】C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小问3详解】如果②代表O2,其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协助完成,因为氧气需要首先进入肺部,指肺泡部位完成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随后运动全身各处去;目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点睛】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成分上的差别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1)①.温度②.水(2)①.年龄结构②.性别比例(3)寄生、捕食(4)①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或释放寄生生物②植树造林,改变蝗区气候【解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东亚飞蝗种群密度随气温和降水量而波动,影响东亚飞蝗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小问2详解】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小问3详解】真菌可寄生在蝗虫体内,故两者的关系是寄生;蛙可以以蝗虫为食,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小问4详解】结合题干信息“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可知,从种间关系和环境改变角度两方面说明预防“蝗灾”的措施有: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或释放寄生生物;植树造林,改变蝗区气候。【点睛】本题以东亚飞蝗为素材,考查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准确判断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9、(1)幼苗顶端向右弯曲生长(2)①.不能②.b>a,则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的浓度为16mol/L③.b<a,则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的浓度为4mol/L【解析】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极性运输的方式向下运输,作用部位为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2、图甲处理可使胚芽鞘尖端下部左右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图乙表示在一定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离体的茎段生长量逐渐增加,约在10左右,离体茎段生长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超过该浓度,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小问1详解】图甲操作使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左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比右侧快,故幼苗顶端向右弯曲生长。【小问2详解】①乙图中与生长素浓度为0umol/L的组比较可知,不同生长素浓度处理离体茎段,生长量均大于不同生长素处理的组,故均为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离体的豌豆茎段的生长具有两重性。②分析图示可知,离体茎段生长量为a时对应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4umol/L、16umol/L),若生长素浓度在两个浓度范围之间,则茎段伸长量大于a,若未知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6umol/L,则稀释为原来浓度的一半时,对应8umol/L,此时的茎段伸长量大于a。若未知生长素溶液浓度为4umol/L,则稀释为原来浓度的一半时,对应2umol/L,此时的茎段伸长量小于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调节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曲线,考查学生对基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准确把握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10、(1)抽样检测(2)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②.需要(3)①.稀释②.无色③.128【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小问1详解】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多、体积小,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小问2详解】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设置对照组;为了防止实验的偶然性,该实验是需要重复实验的。【小问3详解】培养后期酵母菌的数量较多,应该先稀释后再计数。死亡的酵母菌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