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七篇)_第1页
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七篇)_第2页
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七篇)_第3页
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七篇)_第4页
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共5页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6.对于涉及医疗质量、技术的医疗纠纷处理完毕后,科室内部或医院内部应及时组织讨论,明确责任归属,查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医疗纠纷处理程序a.基本程序1.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及其家属应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出投诉,并要求查处。2.接到投诉后,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立即指派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相关医疗物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涂改、伪造、隐匿或销毁。若患者不幸去世,应主动提出进行尸体解剖的建议。3.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应随即展开调查,并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必要时,需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汇报。对于个体开业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所涉医疗纠纷,由批准其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和处理。调查对象包括病人及家属、相关当事人(主要是被投诉人员)、旁观人员。查阅医疗文书等资料,进行技术咨询。为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建议邀请第三方人员将调查情况整理成文字材料,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录音。4.参与处理的各方需熟悉相关法规及制度。5.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如遇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秩序等情况,应立即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6.对于一般性医疗纠纷,经调查后,可由医务部门与患者进行协商解决。若患者或家属不接受协商结果,则将调查结果上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7.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吸取教训,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8.将处理意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力求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若确属医疗单位责任,必要时应给予经济补偿或赔偿。同时,将医疗纠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9.若纠纷仍未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申请复议或进行二级鉴定。若仍不满意,可继续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将根据鉴定结论及相关法规制度作出相应处理。11.若患者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存异议,可依法向县区级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对县区级法院判决结果不服的,可继续向上级法院上诉,直至高级人民法院。12.根据法院判决结果,医疗单位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b.投诉情况记录备案1.记录投诉人姓名或单位名称。2.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及住院号。3.详细记录投诉的主要内容和目的。4.整理调查所得的基本情况。5.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训。6.记录处理情况及结果。c.有关资料1.投诉信件原件及副本。2.调查过程的详细记录。3.相关录音材料的整理稿。4.涉及的医疗文书资料。5.相关物证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医疗事故鉴定程序1.召集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2.召开会议,通报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3.组织学习相关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4.进行鉴定调查,包括复习病情资料、查阅病历、病理切片及尸体解剖结果等。5.开展鉴定辩论。6.进行鉴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可应用医疗事故(事件)辅助鉴定系统以提高鉴定效率和透明度。7.发布医疗事故(事件)鉴定书。8.根据鉴定结论作出相应处理决定。法院诉讼、判决基本程序一、起诉阶段原告需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二、受理与立案阶段法院接到起诉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将在规定期限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将在规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三、开庭前准备阶段1.向当事人发送起诉状、答辩状副本。2.确定审判日期、时间。3.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4.询问审判人员是否需要自行回避。5.审查案件材料,确定案由。6.确定当事人范围,通知遗漏的当事人参加诉讼。7.审核诉讼材料,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8.深入调查和收集证据,包括询问当事人、第三人、证人及鉴定人,提取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并进行现场勘验。9.评估是否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10.评估是否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二)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及安全医疗管理的官方规范一、医疗事故基本情况报告1.报告要素:应明确记录失行为发生的时间、具体经过,以及随即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与患者方的具体要求。二、医疗过失行为的即时应对措施2.紧急处理:一旦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旨在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并防止损害范围的扩大。三、医疗事故争议的自行协商解决与报告3.报告时限与内容:医院与患方若未经事故鉴定即达成协商解决,须在协议达成后____日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详尽包括双方协议书(含基本情况、争议原因、等级认定、过失行为、责任划分、赔偿数额)、协议执行情况、对涉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经济及行政层面)、以及医院的整改措施。四、医疗事故争议的调解与报告4.调解解决后的报告:若医疗事故争议通过医院与患方协商或____部门调解得以解决,医院应在协商解决后____日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5.法院判决后的报告:对于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的医疗事故争议,医院应在收到生效的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后____天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内容需涵盖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医疗机构的整改措施,以及对涉事人员的行政处理意见。五、医疗事故争议信息的定期上报6.定期上报制度:医院需按季度在每月的第____日前上报上一季度的医疗事故争议信息,而各科室则需在每月的____日前上报科室的安全医疗信息。六、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工作制度为强化安全医疗管理,及时上报并处理各类医疗纠纷及事故争议,特成立江干区人民医院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并制定以下工作制度:1.即时上报: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争议时,必须于当天书面报告医务科,重大争议则需立即上报。2.事后报告: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解决后亦需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科。3.月度信息汇总:每月____日前,各科室需向医务科上报上月的安全医疗信息。4.月度讨论通报:在科室每月的安全医疗讨论中,小组成员需及时通报本月投诉情况。5.季度会议传达:参加院每季度的安全医疗会议后,需及时向科室人员传达会议内容。6.人员变动通知:小组人员变动时,需及时通知医务科以确保联络畅通。七、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预案1.目的:为有序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维护医院秩序,保护工作人员安全,降低负面影响及经济损失。2.定义:明确重大医疗事故争议的具体标准,包括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及影响。3.职责分工:明确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党政办和人保科等各层级及部门的具体职责。4.应急程序: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快速响应与有效处理。八、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登记制度:各科室需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原因及后果,并定期进行讨论与总结。2.补救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不良后果。3.上报机制:发现医疗差错事故或医疗事故争议时,需立即按程序上报,并接受调查与核实。4.证据保留:妥善保管与差错事故相关的记录、报告及物品,以备鉴定之用。5.讨论与处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差错事故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并吸取教训,改进工作。6.隐瞒责任:对隐瞒不报或有意隐瞒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7.纠纷处理:对涉及医疗事故的纠纷,处理结束后需按程序记录并讨论,必要时记入个人档案。8.防范措施:医务科应定期分析差错事故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三)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及相关信息上报的官方规范一、针对医疗过失行为的发生时间、具体经过,以及随后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应详尽记录,并明确患方的具体要求。二、一旦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相关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手段,旨在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并严格防止损害结果的扩大化。三、若医院与患方通过自行协商方式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且未经事故鉴定程序),则双方应自协商达成一致之日起的指定天数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需涵盖:1.双方正式签署的协议书,详细列出基本情况、医疗争议的起因、共同确认的事故等级、过失行为的具体描述、责任划分、赔偿金额等关键信息。2.协议的实际执行情况。3.对涉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结果,包括经济处罚及行政处分等。4.医院针对此次事件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四、对于已确认为医疗事故的情况,若医院与患方通过协商或经由特定部门调解达成一致,医院应在协议生效后指定的天数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五、若医疗事故争议通过法院诉讼程序解决并获得生效判决或调解书,医院应在收到相关法律文书生效后的指定天数内,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医院整改措施,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理意见。六、医院应按规定时间节点,即每季度首月指定日期前,上报上一季度的医疗事故争议信息。同时,各科室也需在每月指定日期前,上报本科室的安全医疗信息。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工作制度为强化我院安全医疗管理,确保各类医疗纠纷及事故争议得到及时上报与妥善处理,特成立江干区人民医院安全医疗联络小组。该小组旨在加强科室间及与医疗质量监控部门的沟通联系,并遵循以下工作制度:1.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争议时,必须于当天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医务科;对于重大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上报至医务科,以便迅速响应。2.对于科室内部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解决后仍需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医务科备案。3.各科室需于每月指定日期前,向医务科提交上一个月的安全医疗信息报告。4.在科室每月例行的安全医疗讨论会上,联络小组成员需及时通报本月的投诉情况及处理进展。5.联络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院方每季度组织的安全医疗会议,并在会后及时向科室成员传达会议精神及决策内容。6.联络小组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若科室需更换联络员,应及时通知医务科进行相应调整。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预案一、目的为有效应对重大医疗事故争议或纠纷,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纠纷对医院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定义本预案所称重大医疗事故,系指因不良医疗后果引发的、可能对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造成重大影响、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害医院财产、对医院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医患纠纷冲突。三、职责分工1.院长:负责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把握事态发展趋势,并对关键性问题做出决策。2.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必要时参与分管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随时向院长汇报事态进展及处理情况,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医政科报告相关信息。3.医务科:负责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与其进行协商沟通;迅速了解事件全貌,并通知学术委员会拟定处理方案;要求责任人回避;同时联系保险公司和法律顾问,并通知党政办公室、人保科、护理部和总务科等相关部门协同处理。4.党政办和人保科:协助医务科做好家属接待工作,维护医院日常秩序;必要时请求警方协助处理。四、应急处理程序(具体流程见简图)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各科室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详细记录差错、事故的发生时间、原因、后果及处理情况等关键信息;科室负责人需定期组织讨论与总结。2.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3.发现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说明。4.医院应按照市卫生局的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发生的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5.涉及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所有相关记录、检验报告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标本以备鉴定之用。6.对于发生的差错事故应根据其性质与情节组织全科或全院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同时明确事故性质并提出处理意见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四)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制度一、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根据全院统一的项目与要求,各科室需设立专册进行详尽登记,确保登记内容完整无遗漏。二、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流程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争议的过失行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需迅速将情况上报至医院的医疗质量监督科(包括医务科、护理部),该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并向院领导汇报,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三、医疗纠纷与过失处理对于出现的医疗纠纷或二级医疗事故以下的医疗过失,应立即报告至所在科室负责人,并由科主任及时向医教科报告。医教科在接到报告后,需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同时,需将相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汇报,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通报、解释及调解工作。若矛盾有激化趋势,应及时报告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以维护现场秩序,保存相关证据,并向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告知事故处理流程。对于夜间发生的纠纷,应立即向总值班报告,由总值班负责调查核实、通报解释及调解工作,并同时向科主任和质量监控科长报告。接到报告的科主任需在一小时内赶到医院处理。四、重大医疗事故处理对于重大医疗事故(如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或涉及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必须立即按照科主任→医教科→业务院长及院长的顺序进行逐级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区卫生局报告。对于死因不明的病例,需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行尸检,并需获得死者亲属的同意及签字。报告内容需包括医院名称、医务人员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时间经过、救治措施、患方要求等。五、医疗过失行为处理一旦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六、医疗事故争议协商解决报告医院与患方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事故争议(未经事故鉴定),需在协商解决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含基本情况、争议原因、等级认定、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赔偿数额等)、协议执行情况、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含经济及行政处理)以及医院的整改措施等。七、医疗事故争议调解与判决报告对于经医院与患方协商或卫生部门调解解决的医疗事故争议,医院需在协商解决后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对于经法院解决或判决的医疗事故争议,医院需在收到生效的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后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医疗机构整改措施及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理意见等。八、医疗事故争议与安全医疗信息上报医院需每季度第一个月规定日期前上报上一季度的医疗事故争议信息,各科室需每月规定日期前上报科室安全医疗信息。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工作制度为加强我院的安全医疗管理,及时上报及处理各类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特成立江干区人民医院安全医疗联络小组。该小组旨在加强科室与医疗质量监控科室之间的联系,并制定以下工作制度:1.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时,需当天书面上报至医务科;对于重大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上报至医务科。2.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解决后需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医务科。3.每月规定日期前向医务科上报上一月的安全医疗信息。4.在科室每月进行的安全医疗讨论中,小组成员需及时通报本月的投诉情况。5.参加院每季度的安全医疗会议,并将会议内容及时向科室人员通报。6.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科室更换联络员时,需及时通知医务科。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预案一、目的为有序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或纠纷,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保护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尽可能降低纠纷对医院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定义重大医疗事故是指由不良医疗后果引发的医患纠纷冲突,该冲突可能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危害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院财产、对医院产生社会负面影响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三、职责1.院长:负责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控制和把握事态发展趋势,对关键性问题做出决策。2.副院长: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必要时参与分管职能部门的工作,随时向院长汇报事态发展和处理情况,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医政科报告。3.医务科:负责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与其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五)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制度一、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根据全院统一的项目与要求,各科室需设立专册进行详尽登记,确保登记内容完整无遗漏。二、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流程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争议的过失行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需迅速将情况上报至医院的医疗质量监督科(包括医务科、护理部),该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并向院领导汇报,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三、医疗纠纷与过失处理对于出现的医疗纠纷或二级医疗事故以下的医疗过失,应立即报告至所在科室负责人,并由科主任及时向医教科报告。医教科在接到报告后,需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同时,需将相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汇报,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通报、解释及调解工作。若矛盾有激化趋势,应及时报告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以维护现场秩序,保存相关证据,并向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告知事故处理流程。对于夜间发生的纠纷,应立即向总值班报告,由总值班负责调查核实、通报解释及调解工作,并同时向科主任和质量监控科长报告。接到报告的科主任需在一小时内赶到医院处理。四、重大医疗事故处理对于重大医疗事故(如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或涉及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必须立即按照科主任→医教科→业务院长及院长的顺序进行逐级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区卫生局报告。对于死因不明的病例,需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行尸检,并需获得死者亲属的同意及签字。报告内容需包括医院名称、医务人员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时间经过、救治措施、患方要求等。五、医疗过失行为处理一旦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六、医疗事故争议协商解决报告医院与患方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事故争议(未经事故鉴定),需在协商解决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含基本情况、争议原因、等级认定、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赔偿数额等)、协议执行情况、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含经济及行政处理)以及医院的整改措施等。七、医疗事故争议调解与判决报告对于经医院与患方协商或卫生部门调解解决的医疗事故争议,医院需在协商解决后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对于经法院解决或判决的医疗事故争议,医院需在收到生效的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后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向江干区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医疗机构整改措施及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理意见等。八、医疗事故争议与安全医疗信息上报医院需每季度第一个月规定日期前上报上一季度的医疗事故争议信息,各科室需每月规定日期前上报科室安全医疗信息。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工作制度为加强我院的安全医疗管理,及时上报及处理各类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特成立江干区人民医院安全医疗联络小组。该小组旨在加强科室与医疗质量监控科室之间的联系,并制定以下工作制度:1.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时,需当天书面上报至医务科;对于重大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上报至医务科。2.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解决后需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医务科。3.每月规定日期前向医务科上报上一月的安全医疗信息。4.在科室每月进行的安全医疗讨论中,小组成员需及时通报本月的投诉情况。5.参加院每季度的安全医疗会议,并将会议内容及时向科室人员通报。6.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科室更换联络员时,需及时通知医务科。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预案一、目的为有序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或纠纷,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保护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尽可能降低纠纷对医院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定义重大医疗事故是指由不良医疗后果引发的医患纠纷冲突,该冲突可能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危害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院财产、对医院产生社会负面影响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三、职责1.院长:负责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控制和把握事态发展趋势,对关键性问题做出决策。2.副院长: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必要时参与分管职能部门的工作,随时向院长汇报事态发展和处理情况,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医政科报告。3.医务科:负责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与其2024年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六)医疗纠纷处理及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官方指南一、医疗纠纷处理程序a.基本程序1.投诉受理: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应向医疗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投诉,并明确要求查处。2.证据保全:接到投诉后,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相关医疗物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禁任何形式的涂改、伪造、隐匿或销毁。若患者死亡,应主动提出并协助进行尸体解剖。3.调查取证: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将组织专项调查,包括询问患者及家属、当事人、旁观人员,查阅医疗文书等资料,必要时进行技术咨询。调查过程中,应尽可能获取被调查人的书面材料,并视条件进行录音,以全面记录事件经过。4.法规熟悉:处理人员需深入了解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规章制度。5.秩序维护:面对患者及家属的过激行为,如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秩序等,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6.协商调解:对于一般医疗纠纷,经调查后,可由医务部门与患者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提交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进一步处理。7.研究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将根据调查结果,深入分析问题,吸取教训,并制定处理意见。8.沟通协商:将处理意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争取通过协商达成解决。若确属医疗单位责任,必要时将给予经济补偿或赔偿,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处理情况。9.鉴定程序:若纠纷仍未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依次申请复议、二级鉴定及至一级鉴定。10.行政处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将根据最终鉴定结论及相关法规,作出相应处理决定。11.司法途径:患者或家属对一级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县区级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对法院判决不服的,可逐级上诉至高级人民法院。12.执行判决:根据法院最终判决结果,医疗单位将依法履行相应责任。b.投诉情况记录备案详细记录投诉人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投诉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