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____(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_________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義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_____(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1.文中加点字“澈”“遨”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zhé

àoB.chè

àoC.zhé

áoD.chè

áo2.文中____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惧

博B.惧

搏C.俱

博D.俱

搏3.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B.前仆后继C.日新月异D.可歌可泣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4.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5.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B.③C.④D.⑤二、选择题6.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作为活动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逆袭,赛场夺冠B.文明社会,关爱为先C.科海泛舟,逐梦飞天D.诚信为本,道宽路广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属于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三、名句名篇默写8.默写古诗文。(任选5句作答。若全部作答,只计前5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昂扬的主旋律。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我们感受到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卫国之心;体会到辛弃疾“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忠国之意;理解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忧国之情;感动于文天祥“

”(《过零丁洋》)的爱国之誓;敬佩过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满江红》(小住京华)]的报国之志。“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飘扬。四、名著阅读“把握文章事实,善于分析、比较”是纪实作品常用阅读方法。用此方法,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语段摘选①“朱德”这个名字很有意义,简单而响亮。这是一个很适切的名字。由于文字上的奇异的巧合,这两个中国字是“红德”的意思。他相貌并不动人,大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的艰苦,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②朱德领导“赤色联军”打数百次小仗,数十次大仗,冲破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敌军的进攻武力超过他八九倍,敌军的资源也超过他无数倍。然而他的胜败程度的对比还值得较量一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关于战术的灵敏,巧妙的流动,行军的神奇,他一再证明自己胜过地方任何将官。他无疑地在游击战中培养了中国革命军队惊人的战斗力。9.根据插图和语段摘选,该著作是(

)A.《红岩》B.《长征》C.《谁是最可爱的人》D.《红星照耀中国》10.根据语段摘选,按要求回答问题。(1)根据第①段,朱元帅“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表现在哪里?(2)根据第②段,斯诺眼里的朱元帅是一位怎样的将官?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往更远深空的中转站。古人望月,想象出嫦娥奔月的故事,描摹出清寂幽美的广寒宫。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未来,航天器从这里起航,就能飞向更遥远的星空。(摘编自《经济日报》2023年10月8日)材料二

嫦娥五号完成了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是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该任务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0日)材料三

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具备原始探测数据是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基本条件。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勘探过的周边方圆77米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让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和“玉兔”在“广寒宫”相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大多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和神话传说人物命名的地理实体命名。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可以想见,不远的未来,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30日)材料四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探月工程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愿意同世界各国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资源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合作共赢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5月27日)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月宫”指的是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不是传说故事中的广寒宫。B.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C.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主要条件是具备原始探测数据。D.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会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会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12.2010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影像数据,获得位于月球的“毕昇”环形坑的命名。结合材料三,联系毕昇的重要成就,写出命名依据。13.下面语段放在哪则材料中比较合适?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启动了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邀请所有感兴趣的国际伙伴,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1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性。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那些可爱的人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②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③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坡度陡,碎石遍地,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说:“就是要走那条路,往两边一步都不行。”向右,相当于越界;向左,相当于国土就少走了一块。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更不能把国土守丢了。”这句话早已印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里。④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乡亲们说的最多的是“金珠玛米亚咕嘟”,藏语是“解放军好”的意思。军车开在路上,乡亲们会主动招手,小孩子见了,会向车敬礼。这是人民群众的拥军情结,也是对军人的“专属待遇”。⑤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他说:“我走了,让树替我站岗。”本来没报太大期望,结果树竟然活了,现在还“站”在那里。营区河沟边还有几棵柳树,20年来,从两米多高逐渐被积雪压趴下来,如今矮得如陀螺一般,树冠却依然如盖。⑥现在,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军人在边境一线做着什么。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⑦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改编自《青年文摘》)15.概括文中与战士们有关的几件事情。16.按要求作答。(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7.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18.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应该删除,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结构和内容说明理由。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唐·陈羽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①海:指湖泊。19.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海畔、冻泥、梧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渲染了

的气氛。20.一位同学根据诗歌第四句的内容,创作了一幅画: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直上天山。请你帮他为这幅画命名(不超过6个字)。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②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③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④。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⑤。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节选自《与元九书》,有删改)【注】①仆:我。②谙:熟悉,知道。③遑:闲暇。④胝:老茧。⑤乡赋:地方举行的乡贡考试。21.用“/”标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2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D.始龀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24.从[甲][乙]两文中,你得到了学习方面的哪些启示。八、作文25.父母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幸福;老师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希望;朋友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欢笑……我也想对你说……请以“听我说,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先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26.明天意味着光明,预示崭新的未来;明天也蕴含着机会,指向无限的可能。因为这样,明天才如此值得期待。明天属于每一位勇敢前行的青少年,明天属于每一个坚守信念的奋斗者。请以“明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题号67答案CA1.D2.B3.C【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清澈(qīngchè):形容水清净而透明。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神、声音等纯净、没有杂质。遨游(áoyóu):指漫游、游历。通常用于形容在广阔的空间或领域中自由地活动、探索。故选D。2.本题考查字形。不惧(bùjù):不害怕、不畏惧。拼搏(pīnbó):指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故选B。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B.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C.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文中提到中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有赓续传承的事业等,体现出中国在各个方面快速发展、不断进步的状态,“日新月异”符合语境;

故选C。4.A5.B【解析】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我们从哪里来”和“我们走向何方”本身是两个疑问句,在此处,作者着意用问句的形式来提醒自己,在中国到了今天的历史时刻,更要时刻不忘这两个具有历史感的问题,要时时向自己发问,问自己从哪里来,要走向何方。故两处都应用问号;故选A。5.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B.第③句的“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否定不当。“每时每刻”是一个并列短语,表示每分钟,每一时刻,否定以后,句意变成了:我时刻不提醒自己。与语境不符。应该为: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故选B。6.C【详解】本题考查活动主题。A.主要围绕体育赛场的拼搏与胜利,与航天无关;B.强调的是社会文明和关爱,与航天主题无关;C.“科海泛舟”体现了对科学领域的探索,“逐梦飞天”直接指向航天事业,即对天空的追逐与探索,与“中国航天”科普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D.强调诚信,与航天科普活动无关;故选C。7.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述有误。《故乡》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十四篇小说;故选A。8.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男儿烈匹夫不可夺志也【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射、却、冰河、汗青、烈”等字词容易写错。9.D10.(1)表现在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的艰苦,万事采用民主方式。

(2)斯诺眼里的朱德是一位战术灵敏、巧妙流动、行军神奇,在游击战中培养了中国革命军队惊人战斗力的将官。11.C12.命名依据是为了纪念毕昇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传播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将他的名字命名在月球上,体现了中国元素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历史贡献。13.放在材料四中比较合适。材料四围绕“合作共赢”和国际合作展开,强调中国在探月工程上的合作立场和愿景。而语段中提到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正好体现了国际合作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的理念,与材料四的主题一致,能够增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14.①我国探月工程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高成就,为未来探月与深空探索奠定基础;②多个具有中国元素的地理实体的命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③强化了国家间的协作与影响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导语】这篇阅读材料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多重意义。材料从过去和未来两方面描绘了人类对月球的向往与探索,将古代传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嫦娥五号等任务强调了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命名月球地理实体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中国的科技实力,还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材料最终聚焦于国际合作,表明中国在全球航天事业中的开放态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文章展示了探月对于科技进步、文化弘扬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A.根据材料一“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根据材料二“嫦娥五号完成了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根据材料三“具备原始探测数据是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基本条件”可知,原文强调的是具备原始探测数据为“基本条件”,不是“主要条件”,而此项说法有误导成唯一条件的倾向,表述有误。D.根据材料三“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可以想见,不远的未来,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可知,此项表述正确。故选C。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要求结合材料三,联系毕昇的重要成就,写出命名依据。根据材料三“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大多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和神话传说人物命名的地理实体命名”“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具备原始探测数据是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基本条件”可知,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多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和神话人物的名字进行,而命名权的取得需要原始探测数据。联系毕昇的重要成就可知,毕昇作为古代科学家,其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月球地理实体,符合中国用历史上重要的科学成就人物命名方式,这一命名体现了中国元素的重要作用以及毕昇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中国和世界伟大贡献。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衔接。阅读四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讲述了月球作为人类通往深空的中转站,未来将成为深空探测前沿基地的重要性。材料二主要讲嫦娥五号完成了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并为后续月球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材料三讲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体现中国探月成就与文化浪漫。材料四围绕“合作共赢”和国际合作展开,强调中国在探月工程上的合作立场和愿景。而语段中表述的内容是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正好体现了国际合作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的理念,与材料四的主题内容一致,能够增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故合适放在材料四。14.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根据材料一“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材料二“该任务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可知,我国探月工程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高成就,为未来探月与深空探索奠定基础;根据根据材料三第三段“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可知,我国探月工程实现了用多个具有中国元素的地理实体的命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四“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我国探月工程强化了国家间的协作与影响力,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5.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1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17.指出公众对军人在边境一线工作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18.不赞同。内容上看,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收束全文;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在艰苦条件下驻守边疆的军人,展现了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具体事例,如极地生活的辛劳、冬囤物资和边境巡逻等,凸显战士们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文中还通过自然环境的对比,反映出坚守的艰难,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结尾以号声继续吹响,象征着使命的延续,而非局限于一代人,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为“冬囤”做准备。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为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困难,驾驶员们就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于是,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故可概括为:为“冬囤”做准备;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巡逻的情景。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依然坚定地就是要走那条路。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故可概括为:按规定巡逻;根据第④段“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可知,在战士们戍守的岗巴,军民鱼水情情深,乡亲们说得最多的是“解放军好”,军车在路,乡亲们会主动打招呼,小孩子会敬礼。故可概括为:军民鱼水情;根据第⑤段“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可知,驻勤点终年积雪,四季不见绿叶,一位老兵在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竟然神奇地种活了。故可概括为:老兵退伍前种矮松。16.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1)“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根据“像”字,判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冻土豆”比作“蜂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800米,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土豆会冻成“蜂窝”,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和巡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表达了一种惊讶或意外的情绪‌。在海拔5371米的驻勤点种植矮松,以改变四季不见绿叶的现状,是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然而“树竟然活了”,这是一个惊喜。“竟然”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17.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根据第①段“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可知,戍边将士所处环境极端恶劣,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他们巡逻时不折不扣,极端负责任,他们把祖国与人民的嘱托时刻记在心头。对于这样的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本应充满敬意和感激,然而我们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对他们缺乏关注与了解;因此,“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这个句子指出公众对戍边军人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了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18.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内容上看,首先,“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这句话将岗巴一地一群的事迹与精神一般化,使全军将士都具备了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化了主旨;其次,“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不同地方”的战士们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引人遐思。因此,结尾一句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一句“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将上文“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四件事一笔勒住,收束了全文;其次,第①段“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首现“号令”,此处再现“号声”,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19.环境描写寒冷、萧瑟、凄苦20.天山红旗图【解析】19.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概括。(1)“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意思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的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这两句诗描绘了海边泥土冻裂、树叶凋零的场景,所以是环境描写。(2)本诗前两句“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描写了海畔、冻泥、梧桐,其中“裂”“折”等词可见描写风的力度之大,天气的寒冷。通过描绘海畔的风将冻泥吹裂,梧桐的叶子掉落、枝梢折断的景象,展现出环境的恶劣和严酷,给人一种冰冷、孤寂和充满苦难的感受,所以说渲染了冬日萧瑟、寒冷、凄苦的气氛。20.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概括。“红旗直上天山雪”形象地写出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的壮丽景象。画面描绘了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洁白与旗的鲜红形成鲜明对比,山的静谧与旗的动感相互映衬,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生动展现了“红旗直上天山雪”的壮丽景象。考虑到命名需要简洁而富有意境,同时不超过六个字,我建议可以命名为“雪山红旗图”或“红旗映雪图”。这两个名字都紧扣画面主题,既体现了画面的主要元素——雪山和红旗,又传达了画面的动感和气势。21.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22.D23.(1)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2)我虽然嘴上不能说话,心里却已经默默记住了24.示例: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愚公虽年且九十仍立志移山,不懈努力。还要勤奋刻苦,如文中“我”自小刻苦学习,不遑寝息。同时,应从小培养学习兴趣,早做准备,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导语】这两段文言文展示了毅力和勤勉的重要性。甲文中的愚公以坚定的决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想要移山,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乙文通过作者自身年少时的学习经历,描述了在艰苦条件下以苦学力文取得进步的过程。两者均说明了在面对困境和追求目标时,持之以恒和毅力是关键。而愚公移山和作者的努力学习,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不懈追求的启示。2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考中以后,虽然专注于科举考试,也不废弃写诗。“既第之后”表示一个时间节点,即考中之后,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后面应稍作停顿。“虽专于科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