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859年,24只原产于英国的某种野兔被带到澳大利亚,结果在澳大利亚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野兔种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B.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C.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先天性疾病 B.21三体综合征是单基因遗传病C.红绿色盲属于伴性遗传 D.线粒体基因不会导致遗传病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g)产量(kg)成熟粒率(%)对照11525766180生长素5pp霉素30pp烯利20ppm11026749987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4.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5.下图为染色体上基因(用字母表示)的排列次序及其变化,有关①和②过程所产生的变异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基因突变 B.②是基因重组C.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D.②是染色体数目变异6.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一个神经元只能将信息从该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D.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数量远大于神经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为人体内血糖来源和去向示意图,图2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①⑤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②⑥代表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_______一般不能分解为血糖。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时,机体内主要进行图1中的②的分解、_______和⑤代表的生理过程。(2)图2中Ca2+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使胰岛素以__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出细胞。如果机体发生图1中的④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填“不足”或“过多”)。(3)请列举图2中所示胰岛B细胞中ATP的两项生理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多巴胺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研究表明,多种神经性疾病与多巴胺含量有关。如图是多巴胺的分泌和作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神经元内的多巴胺储存在___________中,兴奋传来时多巴胺被释放到___________,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使人产生愉悦感,随后多巴胺被突触前神经元___________。(2)毒品——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使人产生“快感”。据图推测,可卡因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致病机理是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而该神经元死亡的原因之一是多巴胺能神经元胞外多巴胺的浓度过高。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吸毒的人比正常人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更___________(填“高”或“低”)。10.(10分)为积极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范围内、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____是实现碳循环平衡的重要举措。(3)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了许多有害物质,如铅、汞等,它们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危害人类,有效减少这种危害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即可)。(4)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主要是遵循_______________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11.(15分)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正常通气品种A正常通气品种B低氧品种A低氧品种B丙酮酸(umol/g)0.180.190.210.34乙醇(umol/g)2.452.496.004.00(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ATP。(2)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__________。(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两者的外部形态是否有明显差别,A错误;B、由于两地的环境选择的方向不同,因此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B正确;C、两者具有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已经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两者是否具有生殖隔离,因此不能判断是否形成了两个物种,D错误。故选B。2、C【解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有的遗传病成年后才发病,例如渐冻症,A错误;B、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C、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线粒体遗传病是线粒体基因遗传导致的,会出现母系遗传现象,D错误。故选C。3、D【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和题表,该实验自变量是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因变量是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成熟粒率。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处理组均能能增加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成熟粒率,其中5ppm生长素处理组的每穗粒数、产量和成熟粒率均最大;30ppm赤霉素处理组千粒重最大。【详解】A、表中信息显示,5ppm生长素处理组的每穗粒数、产量和成熟粒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仅千粒重略低于30ppm赤霉素处理组,据此可知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B、与对照组相比,20ppm乙烯利处理组的成熟粒率较高;20ppm乙烯利可释放乙烯,而乙烯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30ppm赤霉素处理组的水稻千粒重和产量均较高,且三种处理中30ppm赤霉素处理组的水稻千粒重最高,说明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D、根据表格的信息无法判断二者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故选D。4、B【解析】由图可知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Y表示的值关系为a<b<c<d。【详解】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种群密度最大的是d,但不一定营养级最低,如食物链树→虫→鸟,虫的种群密度远远大于树,A错误;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则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顺序a→b→c→d,B正确;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最少,可能位于最高营养级,则可能有食物链d→c→b→a,但四个种群不一定构成食物链,C错误;D、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是d,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题关键是记忆一些特例,如A选项中树和虫的数量关系;C选项中食物链一定由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5、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详解】A、①中j、e基因来自非同源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②中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排序发生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错误;C、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D、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故选C。6、C【解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详解】A、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A正确;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C、一个神经元也能将信息传给肌细胞或腺体细胞,C错误;D、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为其输送营养,其数量远大于神经元,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筛选目的菌(2).选择(3).化合物A(4).异养需氧型(5).防止外来杂菌入侵(6).接种环(7).灼烧(8).防止造成环境污染(9).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10).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解A的目的菌,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2)据该培养基成分分析,化合物A提供氮源和碳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提供氧气,需要有机物A,故该细菌为异养需氧型。(3)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灭菌。(4)平板划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灭菌。(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以获得纯净“目的菌”。(6)为了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还要设置一组对照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判断是否有杂菌生长。【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8、①.消化吸收、氧化分解②.肌糖原③.③的转化④.由正变负⑤.胞吐⑥.不足⑦.使K+通道关闭、为胰岛素分泌等多种生命活动供能【解析】1.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①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为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③脂肪等非糖物质变成葡萄糖。

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3条。①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②变成肝糖元、肌糖原储存起来。③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当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糖尿。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1)图1中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⑤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糖类的氧化分解供能。②表示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⑥代表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显然②⑥代表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肌糖原一般不能分解为血糖。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时,由于机体内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为胰高血糖素,进而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③非糖物质转化,进而维持血糖平衡和⑤代表的生理过程。(2)图2中Ca2+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从而引起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使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如果机体发生图1中的④尿糖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进行利用和储存引起的血糖浓度过高。(3)图2中所示胰岛B细胞中两项消耗ATP的生理过程为:K+通道关闭、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等多种生命活动。【点睛】熟知血糖的来路和去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正确辨析图中各种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图2种各种生理过程的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1)①.突触小泡②.突触间隙③.兴奋④.回收(2)可卡因会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3)高【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兴奋传来时多巴胺经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由图可知,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多巴胺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可卡因会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即阻止了多巴胺的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胞外多巴胺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帕金森病,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吸毒的人因为可卡因阻止了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胞外多巴胺的浓度增大,因此吸毒的人比正常人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更高。【点睛】本题以多巴胺为素材,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药物对其传递过程的影响,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10、(1)①.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作用(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②.二氧化碳排放(或“碳释放”或“化石燃料的燃烧”)③.植树种草(或“碳存储”或“秸秆还田率等措施”或“森林覆盖率”)(3)①.生物富集②.合理利用资源、较少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吸收有害金属元素的植物等(4)生态工程的基本【解析】碳循环平衡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存储碳的过程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可以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回到大气中。【详解】(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转变为有机物,再以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转变为CO2回到大气;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可以是光能合成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消费者获取碳元素是以捕食,分解者获取碳元素是以分解作用。(2)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平衡,使大气中的CO2浓度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来减少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主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保护森林等,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循环平衡的重要举措。(3)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了许多有害物质,如铅、汞等,它们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危害人类;有效减少这种危害的方法有合理利用资源、较少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吸收有害金属元素的植物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