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共27张)课件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共27张)课件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共27张)课件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共27张)课件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共27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考试说明: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2、“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2一、危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面临怎样的形势呢?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3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图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考:从图示可见,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4项目主要内容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劳动方面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内容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5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实质)政策的实施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积极性局限性6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阅读教材,归纳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具体背景有哪些?9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参考图示)10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有哪些?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目的:1)恢复经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巩固苏维埃政权;3)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1)直接目的3)根本目的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1921-1927)内容作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能力提升:12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何处?“新”: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13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使苏俄找到了一条比较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经济政策给苏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4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5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知识拓展:5.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言之有理即可)16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

A真题演练:17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184、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布哈林的这一思想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B195、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20《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不同时期俄、美、中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实质各是什么?俄国: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列宁去世后,苏联的路怎么走?课后预习:1924年,列宁去世。他的继任者会如何带领苏联人民走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呢?课后请预习专题7-222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千克),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

高考真题演练:答案:1、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2、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负担。23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上述材料表明,苏俄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你知道这些危机是怎么引发的吗?

参考答案:长期的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粮食、原料、能源缺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24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俄来说,不是一条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请问,在我们所学的中国史中,有哪些典型的事例也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呢?(列举两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5材料:1918年,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国家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基地,近一半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问:这些材料反映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什么形势?答: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反扑和外国的武装干涉;国内资源有限。苏维埃政权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26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