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山西晋中期末)2024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阔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科普课。再过4个多月,三名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三号”重返地球家园。据此完成第1~3题。1.“神舟十三号”返回时()A.所经过大气层温度越来越高 B.着陆后将不再称为天体C.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D.选择黑夜便于地面监测追踪2.航天员在太空可以看到()A.蔚蓝色的天空 B.星光闪耀的恒星C.一闪即逝的流星 D.被云层包围的地球3.可能会对“天宫课堂”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的是()A.云雾 B.流星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答案】1.B2.D3.D【解析】第1题,“神舟十三号”返回时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所经过的大气层温度有升降变更,整体先下降、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A项错误;“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后不属于天体,B项正确;“神舟十三号”返回时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C项错误;返回时为保障平安、刚好发觉目标,应选择白天,D项错误。第2题,航天员所在太空中几乎没有大气,太阳光线不易被散射、反射,因此航天员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A项错误;恒星的光线不受大气层干扰,不会出现星光闪耀的情形,B项错误;流星是星际物质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燃烧现象,太空中没有大气,不会出现流星,C项错误;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及其外围的云层,D项正确。第3题,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会对空间站与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造成干扰,D项正确;云雾、流星和太阳辐射对无线电短波通信造成干脆干扰的可能性较小,解除A、B、C项。(2024年陕西宝鸡期末)当地时间2024年10月7日22时41分,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35.5°N,140.15°E)沿海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75千米。据此完成第4~6题。4.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岩石圈C.软流层 D.莫霍面5.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难是()A.滑坡 B.山洪C.泥石流 D.火山喷发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①在室内,躲到大房间内②在室内,用棉被护住头部③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④在室外,尽量躲到大树上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4.B5.A6.C【解析】第4题,依据所学学问点可知,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是33千米,日本千叶县位于陆地上,震源深度约75千米,故震源不在地壳上,而位于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A项错误,B项正确;软流层位于地下100千米以下,而这次震源深度约75千米,因此震源位于软流层的可能性小,C项错误;莫霍面位于地下33千米处,不是震源位置,D项错误。第5题,依据材料,该地震发生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故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难是滑坡,A项正确;山洪和泥石流都须要暴涨洪水或者暴雨天气出现,材料中未体现天气状况,B、C项错误;发生地震不肯定会伴随火山喷发,D项错误。第6题,发生地震时,在室内应躲到墙角或者卫生间,这些地方简单撑起一个求生空间,大房间面积较大,不利于躲避坍塌的建筑物,①符合题意;在室内尽量用棉被护住头部,可以减轻建筑物坍塌时对人造成的损害,②不符合题意;在空旷的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防止坍塌造成的损害,③不符合题意;在室外,地震简单导致大树断裂倒塌,不适合当成躲避场所,④符合题意。图1为温室效应模拟试验图。读图,完成第7~8题。图17.下列对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的推断,正确的是()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C.分别是二氧化碳和空气 D.分别是空气和二氧化碳8.试验效果()A.阴天比晴天好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C.早晚比中午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答案】7.C8.B【解析】第7题,读图,阳光照耀后,甲管气体吸热快,体积膨胀快,品红溶液向乙管方向移动,两管内气体肯定不同。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空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比空气吸热快,体积膨胀快。第8题,试验效果阴天比晴天差,晴天时太阳光照足够;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砂石吸热快,管内升温快;早晚光照较弱,不如中午光照好;管内二氧化碳浓度高比低好,浓度越高,吸热、保温效果越强。(2024年福建三明期末)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用于祈福。图2为燃放孔明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图29.能正确表示孔明灯点燃后灯口下方气流运动方向的是()AB C D10.放飞孔明灯存在平安隐患,易引发火灾。为平安起见,放飞时应选择的相宜气象条件是()A.晴朗多大风的天气 B.阴雨微弱风的天气C.多风无霜冻的天气 D.寒潮入侵时的天气【答案】9.C10.B【解析】第9题,灯火最终加热了灯罩内的空气,灯罩内空气膨胀,密度减小,膨胀的空气从灯火两侧溢出,而灯火处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最终推动孔明灯飞起,C项正确。第10题,大风天气易导致火灾扩散;寒潮入侵的天气,气候寒冷干燥,易诱发火灾。阴雨微弱风的天气,空气和地面相对潮湿,放飞孔明灯不易诱发火灾,B项正确。(2024年湖南长沙期末)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2024年3月30日,木里县某山地一处持续近一个月未降水的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着火点位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河谷,火势从着火点快速向四周扩散。图3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图311.飘至木里县上空的浓烟会造成当地()①大气逆辐射增加②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增加③地面辐射增加④太阳辐射增加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12.火灾后木里县森林面积削减,这对当地雨季时水循环过程变更的影响是()A.④增加 B.⑤增加 C.③增加 D.①增加【答案】11.A12.A【解析】第11题,充满在大气中的浓烟含有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会剧烈汲取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同时也会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削减,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就减弱,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第12题,据图可知,①为海洋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灾后木里县森林面积削减,森林植被遭破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力下降,会导致下渗削减,地下径流削减,地表径流增加,即⑤削减、④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③会削减;①与此无关。(2024年浙江丽水期末)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溶化、季风增加,冰川溶化会导致海洋表层和深层之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加大,增加的季风会使浮游生物被翻搅到海洋深处,进而影响海洋的固碳实力。据此完成第13~14题。13.下列关于海洋表层和深层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最大的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度:中纬度密度:赤道 B.盐度:高纬度密度:赤道C.盐度:赤道密度:中纬度 D.盐度:赤道密度:高纬度1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固碳实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 B.海洋固碳实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C.海洋固碳实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 D.海洋固碳实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答案】13.A14.C【解析】第13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海洋的表层海水,由于南、北纬30°旁边盐度较高,因此盐度规律是由南、北纬30°旁边向南、北方向渐渐削减;海洋的深层海水盐度差异并不大,因此盐度差异最大的是中纬度地区。海水的密度大致上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海洋的深层海水密度差别不大,因此密度差异最大的海区是赤道旁边。第14题,阅读材料,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冰川溶化将导致海洋表层和深层之间的盐度差异和密度差异加大,A、D项错误;增加的季风将会使浮游生物被翻搅到海洋深处,使海洋的碳元素渐渐削减,固碳实力下降,C项正确。“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调、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更,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第15~16题。15.符合材料描述的地点的是()A.撒哈拉地区 B.西欧地区C.南极地区 D.马来群岛16.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荒漠 B.雨林C.落叶林 D.针叶林【答案】15.D16.B【解析】第15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旁边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第16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2024年广东佛山段考)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叶片长、宽、厚,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非常困难。国际植物学界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第17~18题。17.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头最有可能是()A.元古宙末期 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18.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缘由,推断正确的是()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子 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答案】17.B18.A【解析】第17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留意题干关键词“最早出现的地质年头”,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第18题,依据材料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的生存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因此百岁兰根系发达,便于获得地下水,A项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水是植物生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叶片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储存水分,而不是因太阳辐射强,避开灼伤,B项错误;沙漠地区动物活动比较少,而且一生只长两片叶子是为了适应沙漠干热环境,削减蒸发,C项错误;茎短主要是削减水分蒸发,与风力大关系不明显,D项错误。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散逸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图4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早晨不同时刻二氧化碳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图419.表示早晨二氧化碳浓度随高度变更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 D.④20.通过变更二氧化碳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A.增加土壤的湿度 B.增施土壤有机肥C.削减植株的密度 D.增加作物的高度【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农作物夜晚基本没有光合作用,早晨时作物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加上土壤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多,且越接近地表,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第20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土壤的呼吸作用最强,且土壤呼吸作用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过湿不利于土壤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故不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增施土壤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释放二氧化碳,增加作物层二氧化碳的浓度;削减植株密度会增加底部的光照,不利于提高作物层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随作物的高度上升而降低,增加作物的高度也不利于提高作物层二氧化碳的浓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的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问题。(20分)图5(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为________,该地形区内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总体地势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8分)(2)图中冲积扇位于________________,三角洲位于________________。(4分)(3)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缘由。(8分)【答案】(1)平原丘陵山地西高东低(2)河流的出山口河流入海口(3)空间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渐渐变小。成因:黄河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区,地势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实力减弱,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沿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22.(2024年湖北十堰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鼎湖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海拔为100~700米,多丘陵和低山。爱护区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9℃,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降雨量为186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1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82%。爱护区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岩和赤红壤,爱护区内植被由马尾松人工林向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再向季风常绿阔叶林复原。图6示意三种林型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垂直变更。图6(1)影响三种林型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简述三种林型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更特征。(6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