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9分)大家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要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调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调理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调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就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的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心很乱,或初上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

(节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17.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18.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

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安定。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1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条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乱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参考答案:19.D(原文是最后一段“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这句话,这个地方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而写文章仅仅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而已。)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风

语胡炎风,卷着梦的香气,一阵一阵,撩得人难受。村头老杨树下,他蹲着,目光铸在密密匝匝的枝叶间。叶片上,昨夜的梦还在跳荡,金光灿灿,晃得人眼晕。抬头捋一把,那叶子全是钱,新崭崭香喷喷,揣进怀里,平素蔫软的腰杆硬是生生挺得笔直。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最后一支抽尽,再把烟屁股捡起来,点燃,狠狠地补几口。心,也给灼得火烧火燎:这财,别人发得,我怎就发不得?“爹!”进家,他叫。“弄啥?”爹不看他,手里的锤子起起落落,自顾加固他的锄头。“钱……我得用。”爹的手停了,翻他一眼:“那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媳妇不急,钱急。”他给爹敬支烟。“到底弄啥?”“正事,别问!”他把字咬得很重。爹不再言语。这是他唯一的儿。儿一贯是老实本分的,他不能不依他。叔、伯、舅、姑……挨个借了个遍。然后村西的、村东的,南头的、北头的,挨门槛进,讨好地笑,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就你,也做白日梦?”村人的眼里,满是鄙夷和不屑。他依旧笑,心里却骂:“狗眼看人低,等着瞧!”购置设备、联系货商、组织人手……第一批成品终于出炉。没想到,事儿来了。一块黑砖,拍晕了他:“敢跟老子抢生意?”他摸索着爬起来,捂着流血的后脑勺:“疤哥,我不懂事,您老人家大人大量,抬抬手,给兄弟条生路。”疤哥叉着腰:“这砖,挨得亏不亏?”“不亏。”“想不想再挨一砖?”“疤哥,您说笑。”“识相点,拜老子的山头,有钱大家赚。”“懂了,疤哥,您是爷。”“好孙子。”疤哥又朝他的后脑勺拍了两下,这次不是砖,是手。有了疤哥,生意竟出奇的红火。人前人后,他便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老实蛋子”,好烟潇洒地掷过去,说话便有了十足的底气。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么也拧不出个表情。或许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和庄稼,那是他生命的全部。这晚,他置了好酒、好菜,硬把爹从牛棚子里拉到餐桌旁。“爹,喝一口解解乏,咱爷儿俩好好说说话。”他捧起酒碗,敬爹。爹的手沾满泥土,接过碗,却没喝。沉吟了一会儿,爹说:“带上酒菜,跟爹走。”他不知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拾掇了酒菜,跟着走。月光下,爹的身影更显得瘦削,那是日晒的、风吹的、雨淋的。他不由心痛,日后,是得让爹好好歇歇,可劲儿享一把清福了。出村向北,穿过一片树林,半山坡上,是自家的祖坟。墓碑前,摆好酒菜。爹拉他一把:“给先人跪下。”四周静得出奇,唯有虫声唧唧。爹说:“儿呀,当着先人的面,你要说实话。”“嗯”“你干的,是正经营生吧?”“是……”他低着头,不敢看碑。“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爷走时跟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可别辱没了祖宗。”……他哑然,心底被一只手狠狠掏了一把,底气全给掏光了。然而,一阵风吹过,底气一下子又回来。订单越来越多,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车买了,楼盖了,漂亮媳妇娶了,四面都是风光。唯有爹,照样耕他的田,犁他的地,侍弄他的庄稼。地是他的命,随他吧。然而有一日,他从风声里,听到了异样。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脊骨一软,腰杆儿竟再也挺不起了。两月后,一条新闻充斥大街小巷:“全国特大地沟油案主犯被判无期徒刑……”这天,荒草萋萋的祖坟前,爹长跪不起。末了,一头撞在碑上。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撩着很多汉子的心。一张张焦裂的嘴,吐出一团团墨蓝的烟雾,在风中飘啊飘,飘啊飘……(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1期,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头1-4自然段写“他”受梦的蛊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开始了“他”的发财梦,也开启了“他”的人生悲剧。B.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如“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中的“拉伤”一词运用比拟的手法,把“他”赔着笑到处借钱的情态写得淋漓尽致。C.本文的对话描写耐人寻味,其中“他”与“爹”的对话是重点,有两处,前一处着重写“他”的要求和“爹”的信任,后一处着重写“他”的执迷不悟和“爹”的怀疑、挽救。D.“他”一开始做的就不是正经生意,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命运反映了农村青年想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愿望,值得同情。E.从“满是鄙夷和不屑”和“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村人鄙视穷人,巴结有钱人,这加深了小说对人性的揭示。(2)小说中的“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本文以风语为标题有何作用?(6分)(4)有人评论说这篇小说通过对“他”的刻画揭露了人性的弱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A3分,C2分,D1分。(2)①憨厚老实,勤劳本分:爹坚守教诲,牢记不辱没祖训,辛勤劳动,种好田,养育好后代,安稳过日子。②有责任感,关爱儿子:当儿子需要钱“创业”时,爹支持了他;当怀疑儿子做不正当生意时,爹用祭拜祖先的方式委婉地教育他;当儿子受到法律制裁时,爹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职责,因而痛悔触碑。③为人淳朴,不爱慕金钱:爹面对贫穷,能耐得住,坚持用双手创造财富;儿子挣来钱后,也能耐得住,照样耕田。(每点2分)(3)①“风语”是全文的线索: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自然之风、社会之风贯穿全文,使文章情节紧凑,不枝不蔓。②“风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他”因不择手段地赚钱风气影响而办厂,因打击不法经营之风而入狱,情节因“风”而发展。③“风语”使文章结构完整:结尾处“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照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④“风语”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儿子”正是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不法生产地沟油,体现了他贪婪,意志薄弱的人性弱点。⑤“风语”深化文章主旨:“风语”一语双关,很容易让人联想当今社会风气,家风民风等,特别是结尾处,“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发人深思,使人警醒。(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4)①揭露了人性的贪婪:文中的他本来“老实本分”,但禁不住金钱的诱惑,爹对他委婉劝诫,仍不收手,最后受到法律的严惩。(2分)②揭露了人性的虚荣:文中的他身处贫困时,不能正确看待人们对他的鄙视,稍有发展就潇洒地掷烟,底气十足,发达后,买车盖楼娶媳妇,风光无光。(2分)③人性的弱点确实存在,但我们要恪守本心,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用理性战胜自己的弱点。(2分)【技巧点拨】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2)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爹”的言行,然后总结归纳。如:为了儿子做生意,他拉下老脸到处借钱;儿子做生意赚了钱,在村人眼里风光起来,可是“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么也拧不出个表情”“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和庄稼,那是他生命的全部”,还把儿子带到祖坟前,质问儿子做的是否是正经营生,让儿子说实话,并且说“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爷走时跟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可别辱没了祖宗”;知道儿子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他到祖坟前谢罪,最终“一头撞在碑上”……依据这些信息,即可总结出本题答案。【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花婶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3)试题分析:从结构上看,“风语”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使全文成为有机整体;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风语”既是指自然界的风声,也是指社会风气,它影响着百姓的生活,有深化主题的作用;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全文故事都是围绕“风语”展开,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儿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走上的犯罪的道路,而老人则坚守正确的道理风尚,两个人物个性鲜明,所以标题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是否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本题属于观点型探究题,一般设题方式是:XX认为……,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XX认为……,你赞同吗?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第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的观点,那么首先要在其中确定一种进行探究的观点;第二步,注意题干要求,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第三步,如果题干要求联系实际,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要注意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本,选好角度,如果文本主题是颂扬真善美的事物,考生可一并赞同并提倡颂扬;如果文本主题是否定假丑恶,考生则可从相反的角度倡导真善美即可。3.现代文阅读(13分)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

龙会吟

师傅越来越性急了,大棍和小柱都有这种感觉,虽然师傅没有对他们发过火,教他们识别草药也很耐心。可大棍和小柱还是感觉到,师傅的性子越来越急,恨不得两个徒弟几天之内,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全学会。其实两个徒弟都学得很卖劲。师傅是草药郎中,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原来直挺的腰背已显佝偻。他有一手绝活,专治疑难杂症,医院治不好的顽疾,他几副草药,就能让顽疾断根,千里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他平时很少把方子示人,采药一个人去山里采,配药一个人在屋里配,再聪明的患者也搞不清,他到底用了什么药。他家的祖传秘方,从不传给外人。可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他的衣缽。师傅的儿子是名大学生,对草药没有半点兴趣。师傅就毅然决定,把祖传医术传给外人,大棍和小柱就成了他的徒弟。每天,他都要把徒弟带到山上,采下一味一味的草药,给他们讲病理,谈药性,教他们如何对症下药。现在,师傅又带着两位徒弟,在山里转来转去。正是盛夏季节,白亮花花的日光灼在身上,像被烈火炙着,汗珠滋滋冒出。师傅的衣服全湿透了,粗重的喘息比风扇还响,喘得大棍和小柱心里十分难受。师傅,回家去吧,转久了会中暑的。师傅瞪了他们一眼,像要发脾气,见大棍和小柱都怯怯地闪开眼光,才没有把脾气发出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不在山里转,怎么认得草药?两人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有道理,草药长在山野,上山才能认得,关在屋子里是学不会的。他们不再劝师傅回家了,跟着师傅转来转去。转到了一片竹林前。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白花花的阳光里碧波一样荡漾。师傅感觉累了,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望着竹林出神。等喘息平稳了些,看着两位徒弟问,你们认得多少种草药了?大棍说,我已认得一百多种。小柱说,我也认得这么多。两人都有点沾沾自喜。师傅却眉头紧蹙,面孔板得铁紧,语气里透出不满,说,世上的草药好几万种,认得一百多种就满足了?两位徒弟垂下头去。师傅意识到自己的话重了点,又把语气缓和下来,问大棍,治疗毒蛇咬伤,用哪几味草药?大棍想也没想,噼哩啪啦地回答,如行云流水,十分顺畅。师傅又问小柱,无名肿毒怎么识别?哪些草药疗效最佳?小柱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逐一回答,声音不高,却有条理,一二三四,滴水不漏。师傅满脸皱纹里绽开了一丝笑容,瞬即又吝啬地收了回去,望着两位徒弟说,你们要攒劲学习,我死了就不能教你们了。大棍说,师傅怎么会死,活一百二十岁都不成问题。小柱也说,师傅寿比南山,永远不会死的。师傅摇了摇头,说,世上哪有不死的人?竹子也会开花。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前面的竹林,眼里织出神往。竹子怎么会开花?小柱奇怪地问着,视线落在竹林上,心里充满了疑惑。他长这么大了,从来没见过竹子开花,师傅怎么说竹子会开花呢?他期待地望着师傅,想得到师傅的解释。师傅却站起来了,带着他们向更高的山上爬去。小柱的意识却还没离开竹子开花,扯扯大棍,问,你听说过么,竹子也会开花?大棍望着竹林,手在头上挠着,挠着挠着就记起了什么,说,我听我爹说过,竹子会开花。你爹告诉过你么,竹子为什么会开花?小柱好奇地追问。大棍眯细眼睛,把爹对他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地讲给小柱听:天大旱了,地下水干了,竹子晓得自己活不长了,就拼出全身精力,挤出全部养分,开花,结籽,让籽落到地上,等到大旱过去,竹子又长出来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小柱瞪圆了眼睛。原来竹子也有灵性,大限临头时拼命开花,为的是延续家族生命。大棍的眼睛也瞪圆了,望着师傅的背影,神情突然有点慌乱。小柱,师傅他……师傅他什么?小柱莫明其妙。大棍压低了声音,说,我俩没跟他以前,师傅去医院看过病,回来后就急忙收了我俩做徒弟,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

节选自《2009中国年度小小说》1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师傅对大棍和小柱两位徒弟期望很高,他言传身教,耐心传授祖传的医术,严格要求徒弟,堪称良师。B大棍和小柱虽然个性不同,但都勤奋好学,淳朴厚道,敬重“师傅”,最终也都得到“师傅”的认同。C小说写“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衣钵,隐含作者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乏人的担忧。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师傅”,塑造了一位医术高明、宅心仁厚的草药郎中的形象。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主要叙述“师傅”带徒弟上山学药一事,情节虽不复杂但能引人深思。20小说写“一片竹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21、小说结尾说“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①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②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③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④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有谷,诒孙子

诒:欺诈、欺骗B.以志吾梦云

志:记下、记录C.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艺:种植、栽种D.犹冀其世世享德

冀:期望、希望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公以言事忤天子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①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②不能喻之于怀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④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⑤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⑥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13.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3分)译文: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3分)译文:

(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3分)译文: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译文:

14.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4分)

参考答案:10.A11.C12.B13.(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家庭不免有风雨飘摇的祸患。(得分点:数、见、患,共3分)(2)玉岩公因为直谏之事触怒了天子,辗转岭南十多年(得分点:以、忤、间关,共3分)(3)古人之所以非常看重(或慎重)施刑于大夫这件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4)想苟且顺从私情,向上官申诉却不被允许。14.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一点1分)(顺序词没有扣1分)10.试题分析A.诒:给予。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C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①代词,他的;②代词,自己。B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D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①是他建杏花屋的愿望

③指世俗⑥指子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简要概括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文言文阅读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选自《战国策》)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听:探听B.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蔽:屏障C.更羸曰:‘此孽也。’

孽:经受过灾难D.故疮裂而陨也

陨:坠落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B.①请粟于齐,而齐不听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C.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D.①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则(我秦国)且遂攻之

B.夫(齐国)救赵,高义也C.然则(汝,指魏加)射可至此乎?

D.(其,指孤雁)闻弦音,引而高飞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齐、楚两国去救赵国,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那么(我们)就退兵。B.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我们)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显示我们的高义,使强秦退兵,显示我们的威名;(现在)不专心做这些事,却专心做吝惜粮食的事,那么为齐国考虑,(这)是错误的。C.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

——我年轻时喜欢射箭,我想用射箭比喻这件事,可以吗?D.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我不用拉开弓弦,就可以为大王射下一只鸟来。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秦国攻赵国长平,初时采取的是相机行事的战略。B.苏秦认为赵国像只漏瓦罐一样,很快就要灭亡了,救也没用了。C.楚春申君在天下合从的形势下准备派临武君拒秦。D.魏王开始对更羸“引弓而下鸟”是抱怀疑态度的。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4分)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①。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取材于钟嵘《诗品》)参考答案:7.A

听:听从、接受,即“借给(赵)”。8.D

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连词,“来”“以便”;介词,“因为”。B项表转折连词,“但是”;表承接连词。C项介词,“替、给”;动词,“做”。9.C

然则(汝,更羸)射可至此乎?

10.D11.B

苏秦认为齐救赵应该像手捧一只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锅一样,宜快不宜慢。12.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皆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间曰:“至尊崩过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5分)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5分)参考答案:6.C7.A

8.D9.(1)

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江谧一起到郡上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他挨饿。(5分)

(2)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这类人竞争高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他执掌吏部。(5分)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同时还要关注一些断句的标志,正确断句为: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断句抓住主语“朝野””“景素”“苍梧王”虚词“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情况。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分类积累记忆。A项中,“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如: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曹毗〉今三明互照,二气载宣,玄教夕凝,朗风晨鲜,道以才畅,化随理全。故五典克明于百揆,虞音齐响于五弦,安期解褐于秀林,渔父摆钩于长川。如斯则化无不融,道无不延,风澄于俗,波清于川。方将舞黄虬于庆云,招仪凤于灵山,流玉醴乎华闼,秀朱草于庭前。何有违理之患,累真之嫌!子徒知辩其说而未测其源,明朝菌不可喻晦朔,蟪蛄无以观大年,固非管翰之所述,聊敬对以终篇。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8.试题解析:D项中,世祖赐死江谧,是因为江谧的挑拨离间。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题中重点词语(1)"款"、"莅"、"系";(2)"诚"、“侪”、“委遇”.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他祖父名秉之,做过临海太守,是宋时的清官。他父亲名徽,做过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太初皇帝杀害。江谧也被拘押在掌管制造供应帝王用的器物的官署,即名为尚方的地方,待到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得脱身出来。脱去布衣入仕做奉朝请,又为辅国行参军、于湖令,能干称职。宋明帝刘或为南豫州刺史时,江谧竭尽全力侍奉他,被刘或当作亲信看待。刘或即皇帝位,以江谧为骠骑参军。江谧转尚书度支郎,很快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死了,十九岁,未行成年的仪礼。礼官提议依照成人丧礼穿戴丧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奏告说:“《礼记》上有女子十五岁行成年礼,郑注说这年龄是指已许嫁的人。那些没许嫁的则是二十岁才算成年。射慈说十九岁死还应算是未成年死。礼官背离经典,丧服礼仪没有依据。”博士、太常以下官职以免官赎罪论处;江谧因罪过杖责五十,罚扣百日劳俸。江谧又启奏说:“孙夐原先不研讨分辨清楚,附和错误议论,参照有关事例,也应该追究他的责任。”孙夐也应以免官赎罪论处。皇上下诏“可以”。江谧外出任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执政治理繁琐刻薄。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一起到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他挨饿,僧遵道人撕裂身上的法衣吃,吃完后就饿死了。江谧被有关官吏弹劾,被征返京。明帝崩,遇赦,免受处罚。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时,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朝为游击将军。秉性鄙俗,善于趋炎附势。元徽末年,朝野都属意于建平王景素,江谧更是曲意逢迎巴结,景素在京口起兵败死,江谧仅仅能躲免受牵连的祸害。苍梧王被废黜后,人心归向尚在犹疑困惑,而江谧却独自竭诚归附太祖,原任官职未动又兼任尚书左丞。升明元年,迁黄门侍郎,尚书左丞职务依前不变。沈攸之起兵发难事起,朝臣议论把天子用的仪仗黄铁加给太祖,就是江谧的提议。沈攸之的事平定后,江谧迁吏部郎,逐渐被太祖当亲信看待。迁太尉谘议,领绿事参军。齐朝建立,江谧为右卫将军。

建元元年,迁侍中,外出做临川乇平西长史、冠军将军、长沙内史、行湘州留事,先派他到湘州镇治,不久骠骑豫章王萧嶷领湘州刺史,以江谧为长史,将军、内史、知州留事依前不变。封永新县伯,食邑四百户。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不久诏旨说:“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们竞争高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赏识托付,可提升他执掌吏部。”江谧的才干尤其长于主办文案,他任职的部门事情都办得不错。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的缘故。世祖即皇帝位,江谧又没能升官,因此心怀不满。当时世祖有病,江谧拜访豫章王萧嶷挑拨离间说:“太祖皇帝驾崩发生太快,东宫太子又不具备天子的才干,明公现在有何计划?”世祖知道这些后,调江谧外出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尚未动身,世祖暗使御史中丞沈冲弹劾江谧前前后后的罪行,皇上下诏赐予死罪,江谧死时年龄五十二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点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

某大学关于学生去图书馆目的的调查表去图书馆的目的人数百分比上自习19063%查资料5117%电子阅览4816%其他114%(1)“调查表”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评(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调查表”主要信息:大多数大学生去图书馆的目的是上自习,少数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极少数做其他事。(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答出“大多数学生目的是上自习”或“最主要的目的是上自习”可得1分。答出“少数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或“一小部分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或“不少人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读”或“其次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读”可得1分。出现具体数字该点不得分。)(2)点评:这与图书馆应发挥的主要功能有一定差距。(2分。结合图书馆功能进行点评才能得满分,其他点评,只要有点合理即可给1分。)8.某中学将于2017年5月27日举行2017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尊敬的各位家长:①我校将于2017年5月27日早8时在普育广场举行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