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测试

高三语文

2024.8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试图在埃及弯曲金字塔里,通过收集和分析塔内放射性宇宙粒子——“u粒

子”的数据,寻求破解金字塔建造方法之谜。

弯曲金字塔位于埃及开罗郊区的达舒尔地区,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时期所建造,其最显著的

特点是具有弯曲的斜坡。它的奇特造型,在人类建筑历史及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理论,没有一个得到了百分之百的证实或检验,它们都只是假说而已。”遗

迹创新保护研究所副主席希拉勒表示,“我们试图利用这项新技术,来证实、改变、升级或完善目前关于

金字塔建造方法的假说。”

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始对取自弯曲金字塔的U粒子进行研究。U粒子源自地球大气层,随着降雨来

到地面。这些粒子可在人体和建筑物中穿行而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但遭遇硬度较高的表面时,可被吸收或

转向偏离原始方向。

这个项目原理很简单:当地露天的宇宙线与金字塔内部的粒子流强度均可测,U粒子穿进金字塔里时

因其与建筑材料相互作用,粒子流强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因而科学家们可以根据两个测到的粒子流强度的

不同,相对准确地得出金字塔建筑材料的信息。若研究者耗费足够时间在一地探测U粒子,将可得知金

字塔中空荡或质地坚韧密致的区域,以了解金字塔内部环境,进而揭开其建成之谜。

研究小组还计划在胡夫金字塔进行U粒子测试,负责人塔尤比表示:“即使我们发现某处有一米的

空隙,都将带给我们新的疑问和假设,或许将帮助揭晓决定性的问题。”

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在建成之后的3800年里曾一直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建筑。它由大约200万块巨

石构成,巨石的平均质量达到2.5吨。现代机械学家认为,即使利用现代的建筑科技,想要重新建造一个

千年屹立不倒的建筑物也很困难。以古埃及时期的技术,人们是如何把重达几吨的巨石搬运至金字塔顶端

的呢?

由于埃及人并未留下任何关于金字塔建造方法的记录,现代的考古学家只能在一些为数不多的古希腊

记录中寻找答案。

公元前150年前后,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洛斯访问埃及时记载,“坡道”在建造过程中发挥了作

用。考古学界认为,在古埃及时代,没有轮轴并且杠杆没有普及,工匠们在金字塔外部修建坡道,沿坡道

把巨石一点点推上去,金字塔竣工之后再把坡道拆除。但是如果按此推论,这种坡道的角度就不能超过8

度,因为角度再大的话,以当时的人力会无法搬运巨石。这也就意味着倘若修建一个像胡夫金字塔那么高

的巨大建筑物,就需要一个长达1.6公里远的外部坡道。而修造这样的坡道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就要同修造

整个金字塔所需的建材大致相同。而在实际的考古活动中,学者们也并未找到坡道遗迹。并且,金字塔旁

也没有足够的平地可供建设坡道。

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了回旋坡道理论,认为金字塔在建造时使用了一种改良的坡道,这种坡道类

似于盘山公路,环绕着金字塔主体盘旋而上,这样就聪明地避免了垂直坡道遇到的难题。但也有学者指出

了这种方法的瑕疵;建造过程中,金字塔主体可能会被攀附其上的坡道完全掩盖,造成整体建设难以控

制,从而影响金字塔建造的精确性,并且在坡道拐角处巨大的石块难以转向。

(选自郭晓薇的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前后,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胡夫金字塔建成2000年的时候访问埃及,记录下了

当地的传说,认为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时候使用了某种“机器”。考古学界推测,古埃及人使用了一种类

似桔棉的起重设备,将巨大的石块一层层堆砌起来。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它需要

大量的起重设备,这也就要使用大量木材;另一方面,金字塔越靠顶端,设备能够落脚的面积就越小,因

此到一定高度后就不可能使用吊装设备了。

几年前曾有学者在金字塔里发现了水道遗迹,因此推测,当时在建造金字塔时,除了大量人力外,还

在河流与金字塔建造地中间挖了运河,利用水的浮力,运送巨石。使用水运当然能大量节省人力,不过问

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石头不会沉入水中?金字塔高度非常高,河水是怎么把石头运到高处的?

专家指出,古埃及人将羊皮充满气,制成最简便的漂浮工具,并用绳索进行固定制成皮筏,将巨石从

河中漂至金字塔建造地。当运到金字塔处后,聪明的古埃及人在向上的水道中设置了许多闸门,当第一道

闸门开启的时候,石头就会浮到第二道闸门处,再关闭第一道,打开第二道,以此类推。这是一个很简单

的原理,在浮力与物体重量取得平衡之下,物体就会缓缓浮到最高的水面。因此只要有充足的浮力就可以

让石头持续往上升,直到达到需要的高度。

古埃及人利用这个简单的原理,在金字塔的四周都盖了同样的水道,可以从四方运送石头上来。水道

随金字塔的建造高度而升高,但都以53度角向上建造。这个角度是经过计算的,它能让整个水道变得稳

固,又不至于太倾斜而难以使用。工人只要在预计的施工位置,将巨石从皮筏中取下即可。等到金字塔完

成后,只要将下方的层层水闸打开,水就会自己流掉。

2007年,法国建筑师皮埃尔•乌丹提出了新论点,认为埃及人是在大金字塔外墙砌一道外置斜坡,胡

夫金字塔最初的43米是经由外部坡道建造的。由于只需要搭建到43米高,坡道并不需要传统理论中的1.6

公里长,而只需要400米就足够了。并且坡道不是传统理论中的“单行道”,而是并行的两条道。这样一

来,工人能够交替加高两条坡道,而加高坡道的同时金字塔主体的建设并不会停顿。

在建设之初,埃及人还建构一条内部坡道,内部坡道是一条螺旋上升的坡道,被预留在塔壁内侧10

米至15米的地方,坡道的倾角为7度,在金字塔最初的43米建设中,它并不被使用。当43米的工程完工

后,工人就开始拆除原有的外部坡道,将用于外部坡道的石料重新切割成大约两吨重的石块,然后通过内

部坡道向上运送,继续建设金字塔剩下的103米。在这个过程中,法老的墓室也被建造起来。

乌丹说,建造时金字塔的4个角是露天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巨石能够转弯。石块最终被“循环”堆

砌到法老墓室上方。当金字塔大体完成,露天的角位再被填堵,构成金字塔的一部分。

(选自报刊相关文章)

L依据材料一,下列对“口粒子”理解下.颐的一项是()

A,具有放射性

B.源自地球大气层

C.对人体伤害轻微

D,可被物体吸收

2.依据材料一,下列对“口粒子测试”的理解不亚确的一项是()

A.可得出建筑材料的相关信息

B.能够了解金字塔的内部环境

C.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D可瞬间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谜

3.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胡夫金字塔进行共粒子测试,成果显著。

B.用现代科技手段重建胡夫金字塔并非易事。

C.巨石构成的胡夫金字塔是地球上最高建筑。

D.轮轴的使用解决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难题。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金字塔研究的突破点是破解弯曲的斜坡之谜。

B.金字塔建造方法的零星记载来自古埃及人。

C.金字塔建造理论,有待于利用新技术验证。

D.金字塔建造的种种假说,大多缺乏科学依据。

5.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人们是如何运送巨石建造金字塔的。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

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日:“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多狱,信乎?”孔子答目:“不知其不能也。夫公

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

孔子日:“齐*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

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了此而动于彼,御

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如马失道矣。"文子曰:“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

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骏如舞,非策之助也。”

材料二

《书》曰“哀敬折狱”。仲弓问曰:“号谓也?”孔子曰:“古之军讼者,察贫贱,哀孤独及鳏寡老弱

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用。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

也。《书》日'大辟疑赦‘,又日‘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书》曰“若保赤子”。子张问日:“听讼可以若此乎?”孔子曰:“可哉。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

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爱民而重弃之也。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

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

材料三

孟氏之臣叛,武伯问孔子曰:“如之何?”答曰:“臣人而叛,天下所不容也,其将自反,子姑待

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了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

今其自反,罪以尽除,又可执焉?子修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武伯乃止。

(取材于《孔丛子•刑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听:审理B.是听之察察:明晰

C.断者不可展属:连接D.罪以反除反:反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齐书以礼求所以生之

B.则辔也则马失道矣

C.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子之于臣

D.何谓也又巧执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有罪的人感到害怕,无罪的人感到羞耻

B.执辔如组,两骏如舞

手执缰绳像握着丝带一样(自如),马跑起来像跳舞一样(轻快)

C.虽得其情,必哀矜之

即使查明了这些人犯罪属实,也一定会怜悯他们

D.爱民而重弃之也

爱护百姓,却又一次次地抛弃他们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子认为,刑罚尚不能制止不法行为,礼义教化则更无用。

B.孔子以驾车为喻,意在说明“礼”和“刑”应该相互配合。

C.孔子认为听讼者为人求生路,体现了“若保赤子”的理念。

D.孔子料到孟氏之臣会回归,并为武伯分析了其叛逃的原因。

10.请概括材料一、二中孔子关于刑罚的观点,并阐释这些观点在材料三的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雍⑴也可俟南面。”(《论语•雍也》)

②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日:“可也,简。”仲弓曰:“居⑵敬而行简,以睁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

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③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

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李斯语矣。”(《论语•颜渊》)

注释:【1】雍:冉雍,字仲弓。【2】居:居心,存心。

(1)翻译上述语录中的加点词语。

①使:②临:③事: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仲弓是怎样的人。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媚似相迎。

ttt,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O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巧卿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3.“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

“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A,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陆游《西村》)

B.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14.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一位同学在海边看日出。海天一线,忽然间天边幻化出缤纷的色彩,美得无法描绘,这位同学

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

惆怅而彻夜难眠。

(3)《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4)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16.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小题。

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关于这一点,《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中有一处文字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

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处关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在整部作品中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作品简要解说。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人闲桂花落

①长江岸边,桂花悄悄地开了。

②桂花乃一种寻常又不寻常的花。它一直活在古老的神话里,月亮上的那株桂花,吴刚砍了千万年,

也没砍尽。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如此非凡的想象。桂花就那样潺专在我们的头顶,漂浮在月亮上,一

漂几千年。它也一直活在唐诗宋词里那一片诗的汪洋大海,生长着数不胜数的桂花,几乎每一个诗人,都

有一株甚至几株属于他自己的桂花。更多可观可嗅可触的桂花,终归还在烟火人间,在一个个寻常不过的

庭前屋后,也在某个笙歌芯芯或荒败落寞的院子里,孤独地生长,无须任何竹石花草的陪伴与亭台楼阁的

布置。

③平时,桂花从来都是不怎么显眼的,它花朵细碎,在花形上并不具有与百花争艳的资本。它只是自

言自承■地活着,在风里点点头,晃晃身子,在雨里无遮无盖地淋个透湿,鸟儿会不打招呼地随意歇落在它

的枝头,虫子也可以在它身上悄无声息地爬来爬去……直到秋天,到了秋天的某一时刻,它才被人们悠然

地甚至突然地想了起来。所谓“某一时刻”,便是秋天。那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忙完农事之后的季

节,这时的人,才有了点儿闲暇,突然闻到了桂花的香气,也看到了桂花。作为诗人,王维似乎最早发现

了这个秘密,于是那句与桂花相连的名句,便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诞生了,诞生在那首《鸟鸣涧》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④春山夜半,夜色宁静,山野空寂,他竟听到了簌簌桂花飘落。细斟,发觉王维真想说的,并不是至少

不完全是桂花,而是春山之夜的那点“闲”,那点“空”——山寂冥,人闲适,他才听到桂花飘落,月洒青

山,山鸟夜飞,不时撒下的几声鸟鸣,一直在春山里回荡。也就那样,诗人赢得了一点道心。

⑤闲,是《鸟鸣涧》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处。而我再次想起桂花,却是秋天,正在故乡滨江步道上

悠悠而行——自然,也是闲着的。

⑥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沿江一带密麻的绿植里,也有桂花树。我根本就没想过——有或没有桂花树,都

不奇怪。但那个清晨,幽隐的桂花香气,不时迎面扑来。淡淡秋阳下,我一抬头,就看到了高大的桂花树,

挂满了淡金色的桂花,一嘟噜一嘟噜,煞是好看。而放眼望去,桂花树不止一株两株,而是一直地绵延开去。

早些天,傍晚溜达时,就闻到过淡淡的幽香,料想是该有桂花树的,到了这个清晨,才发现江边的桂花树,

竟有如此壮阔的阵容-----边是浩荡却无声的长江,一边是一道隐形却博大的花香,如是,人行其间,感到

的,便是这样的秋日那有些特异的魅惑,以及甚为开阔的舒爽了。

⑦不禁想,充盈于《鸟鸣涧》里的闲,到底是什么呢?闲,不完全是个时间概念,它首先是个心理概

念,心先得“空”,得淡。淡,据说是一种品味。王维是一例,孟浩然是另一例。当功名心渐渐淡下来

时,那首《宿建德江》便问世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⑧做这种近乎白描的诗,是孟浩然的拿手灯时:“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与其说是

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闻一多语)诗如此,花亦如此。桂花,恰好开在闲适季节。农

事完毕,稼禾归仓,要不,我们的先人,哪有心情去看月亮,赏桂花呢?

⑨这是我头一次在桂花飘香季节,走在家乡那条滨江大道上。在远方,我住的院子里,也种有桂花,

据说是新品种,四季桂花,一年到头都会开。我日常都会从那里走过,平时几乎没见有人去搭理它,我也

一样——人们走路时脚步匆匆,总是很忙。有一天,也是偶然,在一个夜晚路过那里,闻到了桂花香,才

觉出桂花开了。记忆中的那种桂花香,似乎没长江边的桂花这么浓郁,这么博大。毕竟大江边的桂花,只

是慢慢生长,蓄积了整整一年,一直让花香憋着,憋着,憋足了劲,直到秋天,到人们大都闲了下来,或

至少在心理上闲了下来,它才尽情怒放。

⑩那一带长江边,自先秦至唐宋以降,来来往往,走过了无数诗人。如是秋天,那些乘一叶扁舟“千

里江陵一日还”的诗人们,不可能闻不到江边的桂花香吧?

⑪隹花跟梅花一样,花都细碎,却质胜于形,跟梅花一样,以馨香取胜,俗称“桂魄梅魂”。我们真

的很少去注意它们的外形,享用的只是它们的芬芳。那天从江边走回来,路过菜市时,一个估计来自近郊

的老农,蹲守在一个小提篮后,篮子里面装满了细细碎碎的、暗金色、颗粒状的东西。我愣看了几眼,问

是什么,回说是桂花。问是卖的吗,多少一斤,答说五十。想想,一斤,就是一大堆桂花了,卖五十元也

不算贵。猜想老农大约也是秋后得闲了,才去采摘桂花的,但他的闲,跟写“人闲桂花落”的王维,肯定

不一样——爬高下低地去采桂花,料想不会是件轻松的事。他未必读过王维的诗,兴许他只是有点喜欢桂

花,知道城里有些人也喜欢桂花。便趁着那样一点“闲”,去费心费力地采了,又跑到城里,想卖给那些

喜欢桂花,也懂得桂花的人。这么一想,倒觉着那略略有点佝偻的身子里,也有点灵魂的芬芳了。可惜,

不是每个人都真懂得那点闲、那点淡——包括我。简单的事情,其实又很复杂——不管是王维的诗,还是

老农的桂花。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潺浮在我们的头顶漂浮:存在、停留

B.笙歌款羲款款:和乐的样子

C.它只是自言自谓地活着自言自语:安闲、自在

D.是孟浩然的拿手好就拿手好戏:擅长的本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桂花活在神话和唐诗宋词里,表现出桂花在传统文化中不寻常的意义。

B.作者引用闻一多对孟浩然诗作的评价,意在说明赏桂花需要闲适的心境。

C.作者质疑老农不辞辛苦采摘桂花并卖给城里喜欢、懂得桂花的人的做法。

D.文章语言典雅优美,既有多处诗句引用,也有“月洒青山”等诗意表达。

19.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的那种桂花香,似乎没长江边的桂花这么浓郁,这么博大”?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述原因。

20.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人闲桂花落”包含哪些涵义。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

21.语言基础运用。

①国潮产品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②可是,令人叫年季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