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用语说课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_第1页
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用语说课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_第2页
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用语说课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_第3页
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用语说课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_第4页
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用语说课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题、充要条件与逻辑推理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目录CONTENTS单元概念考情分析课标解读学习内容分析

01020304为人师表010203040905060708教学问题诊断及突破单元目标解析教学反思单元评价表课时教学设计0506070809单元概念1、单元大概念2、单元主题3、单元结构0101单元概念选自人教A版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充要条件和第五节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单元大概念命题寻真,充要辨明,逻辑领航单元主题单元结构单元概念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2、课标解读02能正确的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已知的数学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通过已知的数学实例,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明确复习方向,确立教学策略课标要求2.1课标要求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以及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数学实例教学小组讨论合作精选习题练习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思维严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明确“若p则q”的命题中,p对q的不同条件关系。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并对含有这两种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明确复习方向,确立教学策略知识层面教学策略能力层面02课标解读考情分析1、近五年试题呈现2、考情分析033.1近5年真题呈现xfzx20242023202220212020判定充要条件全国甲卷第9题,北京卷第5题,天津卷第2题全国甲卷第7题,北京卷第8题,天津卷第3题,新课标Ⅰ卷第7题浙江卷第4题,北京卷第6题全国甲卷第7题天津卷第6题,北京卷第10题,浙江卷第9题含量词的命题真假的判断全国2卷第2题全国乙卷第3题

新课标Ⅰ卷3题考查内容考查频率考查趋势难度与分值几乎每年都会涉及,常以选择题形式直接考查,解答题中也可能会穿插对逻辑推理的考查以辅助其他知识点的解答。充要条件的判定逻辑推理的应用题目难度跨度较大。常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紧密分值一般在5-10分左右与其他知识点融合考查。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实际应用3.2考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2、内容分析0404学习内容本单元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分为2课时,第1课时为充要条件,第2课时为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4.1学习内容加深对定理、定义理解,提升表达严谨性。对含有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命题,得出判断真假的方法及否定形式。上位知识:逻辑思维和数学证明的一般方法。下位知识:具体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逻辑思维方法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抽象概括思想育人价值知识上下位关系蕴含的思想方法内容本质4.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判定②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表示及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4.3教学重点教学问题诊断及突破1、教学问题2、教学难点0501020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课前小组整理本单元概念并在课堂上分享、建立本单元知识体系,画出思维导图、课堂上借助希沃白板重建概念体系本单元学生学习的符号较多、形式化程度高,容易产生困惑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借助集合、不等式、数列,几何问题等对知识进行类比和变化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容易混淆,导致解题时出错借助文字语言或者集合语言帮助学生体会逻辑用语的意义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准确的将本单元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融合5.1问题诊断及破解方案教学难点提升本章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5.2教学难点单元目标及解析1、单元目标2、目标解析0606单元目标及解析达成的标志:学生能够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命题进行分类,并清晰阐述各类命题的特点。在练习中,对命题真假判断的准确率达到较高水平;能够熟练地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进行条件关系的判断,在复杂的数学情境中也能准确分析。1、经历对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的系统梳理过程,结合典型例题分析与练习巩固,理解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等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素养。06单元目标及解析达成的标志:能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高考真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提炼出本单元常考的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作业中,能运用提炼的方法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高考真题,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常用逻辑用语,掌握用命题和充要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本单元高考考点和方法技巧。06单元目标及解析达成的标志: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能够积极提出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完善。在面对实际问题情境时,能够迅速识别其中的逻辑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在综合测试中,涉及常用逻辑用语与其他数学知识板块联系的题目,学生能够准确作答,体现出良好的综合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借助实际问题情境分析,学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将逻辑用语与其他数学知识板块相联系的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单元评价表07单元评价表姓名:

班级:评价内容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学生自评1.知识掌握:理解本节课知识点,并能准确应用54322.解题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解答各类题目,方法多样且合理54323.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和练习54324.自我反思能力: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总结错题原因和解题技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54325.团队合作表现:积极与小组成员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共同进步5432小组互评

6.知识交流:积极分享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对小组成员有很大帮助54327.合作态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54328.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讨论中,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小组解决问题贡献大54329.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协调小组成员关系,促进团队和谐543210.学习进步:在复习过程中,有明显的进步,对小组起到激励作用5432教师评价11.课堂表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543212.作业完成情况: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答案准确543213.知识理解与应用:对知识点理解深刻,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543214.学习态度与进步:学习态度端正,积极进取,有明显进步5432个人反思:设计意图07单元评价表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过程088.1课时内容1、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压强有关的计算。围绕学情目标确立教学难点1、压强概念的建立2、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环节一

课标要求与解读明确复习方向,让学生清楚高考重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各知识点的关联。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提升应考能力,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8.2教学过程环节二

考情分析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与考点分布,了解命题趋势,明确复习重点。通过对比分析,掌握答题技巧与策略,增强应考信心。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8.2教学过程环节三

复习充要条件8.2教学过程312强化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系统梳理充要条件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自主整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加深记忆,提升归纳能力。学生体验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整理知识框图学生分享知识点习题练习环节四

真题探究8.2教学过程312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使学生从不同视角审视题目,拓宽解题思路促使学生主动研究高考题型和考点,学会辨别重难点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学生评价所选的题学生讲解高考题总结解题方法环节五

联系实际1、结合实际举例,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增强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人工智能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合理应用人工智能,而不能过度依赖。8.2教学过程环节六

课堂小结1、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解题方法、重要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2、顺口溜形式活泼有趣,在帮助学生快速记忆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能缓解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2教学过程环节七

课堂评价1、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他人的学习成果和方法,拓宽思维视野。8.2教学过程环节八

作业设计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作业内容,提高复习效率。2.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通过设计作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认真对待作业,提升学习的投入度。8.2教学过程板书设计09

板书设计09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0成功之处还需改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注重实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讲解,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解题技巧。教学中对难点的突破还需加强;精准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10教学反思单击此处添加标题上位知识:逻辑思维和数学证明的一般方法。下位知识:具体数学领域中的应用。逻辑思维方法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抽象概括思想加深对定理、定义理解,提升表达严谨性。对含有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命题,得出判断真假的方法及否定形式。知识上下位关系蕴含的思想方法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内容本质育人价值4.3教学重点04学习内容教学重点1、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压强有关的计算。围绕学情目标确立教学难点1、压强概念的建立2、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运用大量的数学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条件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明确“若p则q”的命题中,p对q的不同条件关系。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并对含有这两种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明确复习方向,确立教学策略知识层面教学策略能力层面2.2课标解读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0201教学准备图片、铅笔、视频02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演示多媒体辅助03学习方法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第二章:教学策略xfzx教学过程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0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用压力的大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介绍压强的定义、定义式,符号、单位相关物理量。利用压强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比增大减小摩擦力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