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7讲:现代诗歌赏析-艾青诗选_第1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7讲:现代诗歌赏析-艾青诗选_第2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7讲:现代诗歌赏析-艾青诗选_第3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7讲:现代诗歌赏析-艾青诗选_第4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7讲:现代诗歌赏析-艾青诗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阅读】

现代诗歌赏析一一艾青诗选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相关文学知识;

2、抓住主要意象理解诗意,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表达情感。

贰%考题链接

1.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发表的诗词的选集。艾青原名,号,浙江金华人。

1933年第一次使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1985

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一选自《我爱这土地》,

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它们的核心是—o

4.“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一一《鱼化石》。这里诗人借助

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再别康桥行路难•其一

轻轻的我走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正如我轻轻的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轻轻的招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作别西天的云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悄悄的我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思考:你知道这两首诗歌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一:定义不同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

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

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区别二:形式不同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

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

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

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

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区别三:写法、思想表达不同

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

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

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

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引出本课主题:现代诗歌,一起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一、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

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

呼集》和《春天》等。

二、《艾青诗选》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

期的主要作品,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

和风格特征。

【诗歌风格】

1、20世纪30年代(抗战期间)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

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

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这些诗歌是

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

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

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

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

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

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

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

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

明”的胸臆中直接照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其实,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己经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

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

觉的追求。

2、1978年以后(文革之后)

这一时期的诗人,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

的另一个高峰。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

兴味。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

“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

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

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诗歌意象】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一一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

主题。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

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艺术特色】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其中心意象是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

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2、具有忧郁的诗绪。

艾青的忧郁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经历和性格;一方面来自于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飘泊的情愫”和西

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特殊的抗日战争时代。

3、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感觉出发,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意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色”。

其次,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还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

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4、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

5、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

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

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

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

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创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

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

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主旨赏析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

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一一“死了”

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

义感情。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我们这个多灾

多难的国度。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一一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

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

诗的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

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

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全诗选取了“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鲜明的意象,表达了“爱

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创作背景

1932年,诗人因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罪被判入狱6年。在狱

中他写下了这首《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克”双亲,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到家人歧视,还被送

到大堰河家里寄养。养母大堰河给了艾青温暖的母爱。艾青于1932年被捕入狱,次年1月的一场大雪,

让他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写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借以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

主旨赏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这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一一中国大

地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一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回忆大堰河的乳母生涯、佣工生涯及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

淳朴、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触景生情,追述大堰河的一生)

第三部分(9一11节)回到现实,讴歌赞美大堰河。

第四部分(12—13节)直抒胸臆,赞美大堰河。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的描述了自己的保姆一一大

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及劳动人民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的仇

恨和诅咒。以及作者对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赞美。

诗里反复铺陈“她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一方面突出了大堰河勤劳、宽厚、乐观的品格,另一方面

也写出了她为自己的家付出的艰辛,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用具体可视的紫色来表达

自己对大堰河的灵魂的主观感受,使抽象的主观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拓展了诗意。

一、艾青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

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一一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

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

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二、人物评价

1、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一一牛汉

2、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一一聂华苓

3、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

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

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中国网评

三、现代诗歌理解要点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自由。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

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

2、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3、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

要透过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4、体味诗歌的情感。

“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

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际上是

在写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

1.下面对《艾青诗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的诗歌中选用了丰富的意象,有的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

B.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长大了的大堰河的

儿子”,这句诗坦诚地告诉我们:“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还要亲密。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

诗人自己。

D.诗人在《礁石》一诗中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伤痕累累的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大海……”,象征着

人们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的精神。

【答案】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表面上指喻体“鸟”,实际

上指诗人自己,诗人借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C错误,故选C。

2.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方》中写道:“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B.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

反映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C.《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

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艾青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

的苦难,忧伤祖国的命运。

【答案】D

D.充满“土地的忧郁”和国家、民族苦难命运等主题是艾青第一个创作高峰时期诗歌的特点和主题,第二个

高峰时期的诗歌,诗情更加深沉,体现一种睿智的哲思。故选D。

3.下面是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②③④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

A.①《我爱这土地》②《大堰河一我的保姆》③《鱼化石》④《礁石》

B.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鱼化石》③《我爱这土地》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②《大堰河——我的保姆》③《礁石》④《光的赞歌》

D.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我爱这土地》③《礁石》④《光的赞歌》

【答案】D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当时艾青从欧洲留学归国后不久,因参

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

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

“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

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当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遭遇到一

些困难。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

度去观察和描写它。在诗人笔下,“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

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是改革的新时代。艾青重新获得创作权利之后,不能不对社会、人生、历

史,以及自己的一生,作一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光的赞歌》,就是这一思考的结晶。光,再一次启示了诗

人,使诗人在光的指引照耀下,去思考,去观察……可以这样揣测:在诗人看来,此时此刻,只有光的形

象能传达自己的心绪,任何其他形象,都显得太轻了,都在光的面前黯然失色。因而,诗人再一次选择了

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因此图中所对应的诗歌分别为: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我爱这土地》,③《礁石》,④《光的赞

歌》;

故选D。

4.读《艾青诗选》后,同学们分享了阅读感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抒发了作者对保姆深深的爱和无尽的怀念。

B.《镜子》是一首哲理诗,借镜子说世事人情,无论它真实、直率,所以很多人喜欢它。

C.《向太阳》这首诗表现了人类从苦难中再生的欢欣,深受广大青少年和中学生的喜爱。

D.通过阅读《刈草的孩子》这首诗,使我充分感受到了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A

B.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应改为“因为”;

C.“广大青少年”和“中学生”是包含关系,并列不当,去掉“广大青少年和”或“和中学生”;

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去掉“使”。故选A。

5.下列对《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

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而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成名作、长诗《大堰河一我的保姆》。

C.《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D.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

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答案】C

C.“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长期受浪迫害却依然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所以“象征着高

傲自负的人们”的表述错误;故选C。

6.下列对艾青《树》内容的表述有簿误的一项是()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

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选自《艾青诗选》)

A.树,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诗人托物于树,赞颂了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

神。

B.“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借助树这一自然物的形象进行了艺术构思。并通过这一感性形象,对现实进

行理性的认识,便形成了诗中的思想。

C.这首诗写于1940年,那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年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正进行着艰苦

卓绝的斗争。

D.“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这四句主要表现当时抗日战争时

期,我们处于“一盘散沙”的现状。

【答案】D

D.根据“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可知,诗歌通过

树与树之间“彼此孤离地兀立着”联想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诗人托物于树,赞诵了一种独立向上,

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中国人民正团结一心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并非“一盘散沙”。“表现当时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处于,一盘散沙’的现状”表述有误;故选D。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

C.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在抗战艰难时期,民众冷漠、相互斗争不止。

D.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答案】C

C.“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

起“,将“树”在上面有间隔,地下的根相互纠缠的状态比作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打击不屈服,革命者的心紧密

相连在一起的状态;这里的“树”象征着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于敌人的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紧密团结

在一起的革命者们;而并非“体现了在抗战艰难时期,民众冷漠、相互斗争不止”;故选C。

8.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B.《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成名作,抒发了他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挚爱。

C.《艾青诗选》中的作品经常以“土地”和“太阳”为意象。因此,艾青被人们称为“土地和太阳的歌手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其以宋江、吴用、林冲、鲁

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答案】B

B.表述不正确。艾青的成名作是《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

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

情。故选B。

9.关于名著《艾青诗选》,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土地”,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

好希望。

B.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比较整齐,诗情变得比较深沉,诗意变得比较

警策,充满哲思。

C.艾青成名作是《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他在1933年发表《我爱这土地》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

名。

D.艾青擅长绘画,他的诗歌中还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

般的简练、凝重。

【答案】C

C.“他在1933年发表《我爱这土地》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名”表述有误,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的著名诗人,他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此诗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故选C。

1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中,《北方》《鱼化石》《镜子》均为艾青同一时期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抒发了诗人的赞

美与歌颂的情怀,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B.《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在现代散文创作中具有创造性的艺

术成就。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作的,其中保尔这个英雄形

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D.《傅雷家书》中,傅雷主要以自身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传达了他对儿子深厚的爱。

【答案】A

A.解说不正确。

(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

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

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

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

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

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写“我爱

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

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

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

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二)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写作背景: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

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作品风格:这一时

期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

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

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又如《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

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

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所以,《北方》是艾青创作早期作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

的风格;《鱼化石》《镜子》为创作晚期作品。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故选

A„

11.以下是关于艾青诗歌的相关信息,其中错送的选项为()

A.艾青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该诗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

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这一时期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诗歌

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

C.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诗人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

得更活泼,诗意变得更警策。

D.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的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

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答案】B

B有误;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故选B。

12.下列作品适合填入横线处的一项是()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

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A.《鱼化石》B.《我看》C.《光的赞歌》D.《向太阳》

【答案】A

A.《鱼化石》是艾青在1978年重返诗坛之后久被压抑的情感的释放,是诗人“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

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

与悼惜之情。诗中作者还以隐喻的方式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心灵悲剧。全诗分节匀齐,诗句和谐,抒情自

然,语言有一种朴素美。符合题意;

B.《我看》作者是穆旦,不是艾青的作品。不符合题意。

C.《向太阳》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品。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

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由于这首诗所显示的作者对人生和艺术不断探求的精神,以及

它达到的宽广的审美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

要的优秀诗篇。因为它不仅标志着艾青的创作道路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发展产生

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D.《光的赞歌》中,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二、名著阅读

13.你所在的小组合作朗诵《我爱这土地》,品味诗歌情感。对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一句的朗读设计,小珍和小珠产生了分歧。

小珍: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深沉,语调下抑。

小珠: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解析】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土地、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爱。任

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同意小珍,可以从写作背景的角度分析。《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

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所以要读得深沉一些。

如果同意小珠,可以从作者爱国情感的强烈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一句直抒胸臆,表明可以为祖国奉献一切,爱国之心是真挚、炽热的,因此可以读得激昂一些。

【答案】

示例一:同意小珍,因为此时祖国正在遭受侵略,内心十分悲伤,所以要读得深沉一些。

示例二:同意小珠,因为诗人想借这首诗歌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甘心献身祖国的崇高情怀,最后两句直抒

胸臆,读得激昂一些,更能表现诗人一颗赤心、满腔热血。

14.在“诵读经典”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后感慨:“学写诗歌一定要整齐分

行,追求建筑美,才能增强表现力;一定要押韵,才能使诗歌具有音韵美,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

忆。”请你以《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吸《泰戈尔诗选》中《金色花》的创作特点为例,

反驳他的结论。

【答案】

示例:同学,写诗歌不一定非要整齐分行和押韵。艾青的诗就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

数、行数的整齐划一,如《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共13节,一节从4行到16行不等,一行少则2个字,

多则22个字,全诗没有押韵,但又常会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来照样气韵通畅。(言之有理即可,若

选《金色花》,围绕散文诗来谈即可)

示例:同学,诗歌不一定非要整齐分行和押韵。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金色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

节奏感。诗人选取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

美好与圣洁,极富表现力。

15.《艾青诗选》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请根据人物及形象特征选出对应的诗歌。

①唐尼和李茵一在时代洪流中和个人爱情、命运里经受考验,逐渐成熟,逐渐清醒,逐渐坚强,最终成

为勇者的女青年。()

②一个孩子——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充满好奇心。()

③农夫、少妇、母亲、土地垦殖者一在残暴的侵略战争中,遭受着贫困流亡甚至蹂蹒和杀戮的中国大地

上的苦难者群像。()

④无名战士——一个对生命意义与死亡价值有着深刻思考和认识的、在抗日战争中受伤后第二次奔赴前线

战死的普通士兵形象。()

A.《他死在第二次》B.《火把》

C.《下雪的早晨》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解析】

A.《他死在第二次》是一首叙事长诗,写一个普通兵士在抗日战争中从受伤到第二次奔赴前线战死的经

过。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不是仅仅叙述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并借曲折的情节取得作品的效应,而是深层地

剖解了这个兵士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以及对战争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B.《火把》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唐尼和李茵在人民大众的集体行动中受到教育、坚定

了革命信念的故事。诗篇主要通过正确地认识生活、爱情的意义,来表现主人公对革命的向往、犹豫和转

变。

C.《下雪的早晨》是艾青写于1956年的作品,诗人假托了对一个小孩的思念,表达了对童年的期盼向往,

那应该是脸像鲜花,眼睛发亮,脚踏露水,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

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

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①根据“唐尼和李茵”分析,B《火把》符合,故选B。

②根据“一个孩子一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充满好奇心”分析,与C《下雪的早晨》“对一个小孩的思念,

表达了对童年的期盼向往,那应该是脸像鲜花,眼睛发亮,脚踏露水,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符合,故选

C„

③根据“农夫、少妇、母亲、土地垦殖者”分析,与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

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相符。故选D。

④根据“第二次奔赴前线战死的普通士兵形象”分析,与A《他死在第二次》“写一个普通兵士在抗日战争中

从受伤到第二次奔赴前线战死的经过”相符。故选A。

【答案】

BCDA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远古的墓莹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16.选文节选的诗歌的作者是,其成名作是《》。

17.20世纪30年代,这位诗人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除了“太阳”外,还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18.有同学认为诗中“太阳向我滚来”一句应该改为“我向太阳奔去”。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19.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选》的艺术特点。

【解析】

16.结合诗歌的意象、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可知,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出生于浙江金华,当

代文学家、诗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

表长诗《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这一作品成为他的成名之作。

17.根据艾青1938年创作的《我爱这土地》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可知,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土地、河流、黎明”;根据艾青

1940年创作的《火把》中“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可知,

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还有“火把”o

18.结合诗歌的内容理解,“太阳向我滚来”一句,一下子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恢宏的画面,而这一句中,关

键的又是一个“滚”字,有了这一“滚”字,其气势一下子出来了,也可以说这一“滚”字,是全诗的诗眼,其

它诗句,不仅是围绕着这一“滚”字展开,而且这一“滚”字也使其它诗句生辉了。这一“滚”字用得好,前面

几句,都是为“太阳向我滚来”这一句服务的。而这几句诗,又都有一种暗喻,“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

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

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如果改成“我向太阳奔去”,只是一句单纯的叙述,没

有这么丰富的表达效果,所以这样改不好。

19.《太阳》是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结合诗歌内容和情感,分析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1)选取独特的意象抒发情感。这首诗前两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第三节暗示光明的到来,将出

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第四节直接抒情,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

光明。诗人用“太阳”象征“光明”,用“远古的墓莹”“黑暗的年代”“人类死亡之流”象征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

黑暗的中国,运用象征手法,强烈抒发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对科学文明的新时代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心。

(2)艾青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

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山脉、沙丘、太阳”“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

市、河畔”等几组画面,描绘了太阳出来之后,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情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具有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

【答案】

16.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17.土地、火把、河流、黎明等。

18.不好。①“太阳向我滚来”生动表现了太阳的气势磅礴,不可阻挡;②“滚”字是全诗的诗眼,其他诗句

都是围绕着“滚”字展开;③结合前文,可知“滚”表现了太阳是从历史远处滚来,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

的到来时必然的。改成“我向太阳奔去”只能表现诗人对于光明的强烈追求,却没有历史、光明不可阻挡之

后、o

19.①艾青诗歌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诗中“太阳”象征光明。“远古的墓莹”“黑暗的年代”“人类死亡之

流”象征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下的黑暗的中国。诗人借这些意象抒发了他对光明的向往,更表达了他对光

明必将来临,新时代必将来临的坚定信心。

②艾青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中“生命”“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市”等寥寥数语,就构筑

了太阳来后,大地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画面。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这首诗的题目,作者(笔名)o现代诗人,他的成名作是

《》O

21.“爱国主义”在诗人的作品中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请结合这首诗所描写的意象,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

理解。

【解析】

20.根据“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这首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创

作的一首现代诗,发表于《十月文萃》,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

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其作品有《大

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

世,享年86岁。他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21.诗歌中出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作者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作者诗中具有多重

象征意义。作者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

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这种感情

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

“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

索。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

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

便进如作者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

力。在诗中,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虽然悲哀但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

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作者笔下的另外二个意

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悲愤和

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

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但是作者意犹未尽,“——然后

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执著的爱。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

20.《我爱这土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1.诗歌中出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其中土地是诗歌的中心意象,它是祖国命运的象征,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是精神文明的象征。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

即使痛苦到死也不愿离开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充满了炽热深沉的感情,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2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班级举行《艾青诗选》专题探究会,小深同学选择了“诗歌的意象”作为专题探究,并选取了三首诗歌与同

学们分享阅读感受,请你帮他完成以下表格。

北方(节选)

我奔驰,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呀,这国土养育了,

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向太阳(节选)

我奔驰,

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

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我的肉体

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

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这时候

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鱼化石(节选)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

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请你帮他完成以下表格。

诗歌意象诗歌表达的情感

《北方》土地对祖国最深厚的热爱

《向太阳》①②

《鱼化石》③④

(2)请结合所选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