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二元思辨类作文舄作自主鉴贯(十)
导读提示
181.无用•大用(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182.无用«有用(“无用之用”当真无用?)
183.物质-精神(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
184.先锋者-成功者(先锋者敢为人先成功者造就辉煌)
185.小・大(立足于“小”,着眼于“大”)
186.新时代•新自我(领跑新时代,悦纳新自我)
187.新时代•发声(时代潮头,理性发声)
188.行动-未来(远行者才有故事)
189.行・名(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190.形式-形式主义(拒绝形式主义,保留仪式感)
191.兴趣-志趣(因兴趣而始,择志趣而成)
192.幸福感-科技(科技时代的小确幸)
193.选择・改变(选择与改变)
194.选择-坚守(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坚守)
195.学历-学问(莫为学历遮望眼)
196.寻常-最美(寻常烟火,最美风景)
197.衣食-修养(敬畏粮食,增进修养)
198.义•利(义利之辨)
199.引进借鉴-自主创新(秉自主创新,谱盛世华章)
200.引体向上•低姿匍匐(向下扎根沃土,向上追求阳光)
181.无用■大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慕名前往看一棵古老的松树。他们几乎是同时在大脑
中出现了对这棵古树的第一印象:木商脱离不了木商的心习,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
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脱离不了植物学家的心习,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
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画家则只管审美,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接着,木商说“它
宜于架屋或制器,我将不遗余力地去买它,然后砍掉它,把它运走。”植物学家说“这棵松树
属于某类某科,它和其他的松树有诸多不同,它为什么活得这样长久呢?”画家没有说话,只
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古树苍翠的颜色、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体味它那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木商在一颗参天巨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而植物学家想到的是
科学意义。这样的两种观点无可辩驳,因为他们对人类的生活与进步具有重要意
义。但是,我更喜欢画家对巨松最纯粹的态度。我愿做那位画家,欣赏巨松参天
的身躯,让它那苍劲的翠色留于心间。
诚然,木商和植物学家的角度无可厚非,他们只是更注重物质的实用与功能
性,这些在推动历史和文明前进中也不可或缺,但我更偏爱画家那无用的思想。
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但无数过客往往选择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于是终成一无用之人,却
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太白的澎湃与豪情。他
迎着裹挟黄沙的风,站在惊涛拍岸的滚滚黄河边,吟出了这一千古诗篇。如若没
有李太白这一无用的吟诵,谁又能托起他心中的豪情?谁又能将黄河的骨气一览
无余?苏子有言:”休对古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陶渊明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可久感叹:“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吟诵出这些诗篇的文人墨客不也正因这些无用之事,满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成
为令自己、令后世敬仰的人吗?
殊不知,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
脱的铁链和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
学了没用!”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
时候,要好好学习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
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
“有用的”、“无用的”的定语。
究竟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无用的呢?
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功利地追求事业名利是有用;而让自己的心沉静下
来,于大千世界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如蚁附膻者即为无用吗?
恐怕我不敢苟同。
我喜欢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看行人的步履匆忙。只一瞥,便觉得日月悠长,
山河无恙。这也是无用之事,却让人的心于物欲横流的灯红酒绿中寻得一份心灵
的暂时安息之所,又何尝不是大用呢?捧了一本书放在膝盖上,沉甸甸的,让书
页自由地滑过指尖。近午的阳光下,远处鸟群翩趾……
我愿在波涛汹涌的浊流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当一个画家,欣赏那参天
的巨松,做一个无用之人。
182.无用■有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初中生家长鲍先生寄信给某报纸,提出中小学课本中能不能少些无用的知识。美国佛
罗里达州一位民选学区委员说,数学是造成中学生辍学的首要罪魁祸首,其实那些题目测试的
知识,在工作中都是用不到的。周国平说:“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
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关于有用和无用之争,先贤早已启迪我们,老子有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庄子
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关于“有用与无用",你有什么样的感触?请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无用之用”当真无用?
近日有一初中生家长投书某报,提出课本中就不能少些无用的知识,也曾有
美国的民选学区委员认为,数学工作中用不到,而且是造成中学生辍学的罪魁祸
首。类似言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功利。在社会的高速运转下,很多人多在
追求效率与财富,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用的事,挤压“无用”之事的时
间。但“无用”,当真无用吗?
“有用”“无用”之别,在于能否马上带来好处,有用之事有时只能带给我们
一时的好处,而“无用”之事却能给我们长久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正如庄子
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用”经时间的积累终将有用。古人有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的无
用在今日成了一片树荫,产生让人们得以休息的功用,这便是无用之用。如今,
一些追求“有用”的言论这看似是为了节省时间,学习更多实在的知识,以提高
孩子的成绩,殊不知,那些看似用不着的知识将会是我们日后生活中的解决困难
的基础。曾有人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还有什么
用?”在我看来,无论是数学还是课本中其它“无用”的知识,虽然学了不一定
会牢记,但长远看来,它们都将成为我们的底蕴,支撑着我们,使我们处事不惊、
逻辑严密,从而助力我们成材。
“无用”或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周国平曾诜“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
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不论是吟
诗、醉酒、还是读书、钟情,均无加班工作来之有用。若我们只学习工作,内卷
加班,忽视风花雪月,那我们就称不上有思想、有精神需求的人。古今多少文人
墨客、才子佳人,饮酒赋诗,做着现在人人眼中的无用之事,但他们将其情感写
进诗词,融入笔墨,佳句才思流传至今。若无先辈的无用之事,岂会有今日的情
感之共鸣,慰藉我们的心灵?所以,在当今高速的社会,我们也需栗慢下来,读
一两篇散文,在优美的文字间放松心灵;或拿出落灰的刻刀,在逐渐流畅的线条
之中忘却生活中的烦恼;或叫上三五好友,在把酒言欢中释放压抑在心中的情绪。
在追求“有用”的路上偶尔停下,以“无用”装饰我们的精神家园。
“无用”之于己而言或为大用,于国家于人类而言亦是如此。辽宁号航母造
价惊人,但对于和平年代的我国,其直接作用约为无,反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但它的生产意味着我国在军事上已拥有强大的能力,使我国的国家安全得
以保障;我国贵州的射电望远镜,建造过程极其困难,且到如今为止除了其规模
为世界之最,研究成果却无一最大成就,但它大大提高了对宇宙奥秘探索的能力;
挪威的世界最大基因库保有了世界上现有生物的大部分基因,却暂无重大贡献,
但它的完善却保障了生物多样性……由此可见,“无用之事”在不断发展的今日,
于国家与人类或也为大用。
“无用之用”当真无用?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追求有用或为眼前,追求看得
见的物质提升,但当我们把时间都用在了追求“有用”上,又容易使我们只着眼
目前,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有用之用”,人生会有缺憾,而无用之用,沉淀时
间,寄托心灵,立足长远,更是大用。
183.物质•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
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
命之夭折。
有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
在秋天来临之际,田鼠一家分工明确,忙着收藏冬天用的食物蔬菜,而弗雷
里克负责收藏阳光、色彩与故事。到了寒冷的冬天,它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
一边听着有趣的故事。在美丽的色彩与温暖的阳光陪伴中度过了一个美好冬天。
看来,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唯物主义认为,如果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没有物质基
础,精神力量再强大也同虚影。田鼠弗雷德里克一家精心准备过冬,收集充足的
物质,这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假设它们一家没有收藏入冬的粮食,只是收集阳光、
色彩和故事等一系列精神的东西会怎样呢?恐怕,即使内心得到安慰,肚子也
会饥饿得难受吧!那么田鼠一家将会在温暖与美丽的色彩中饿死。正是因为物质
生活如此重栗,在物质充足的基础上,才能具有享受阳光、色彩、故事的资格。
可见,无论做什么,都应该首先考虑物质条件的第一要素。
精神是生活的支柱。正如高晓松所言: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
方。如果田鼠一家只是有物质方面的东西,只是没有饥饿感。而内心却是空虚寂
寞的,它们怎样在阴暗的洞中平安度过这漫长的冬天?因为弗雷德里克的坚持,
对嘲笑不予理睬,一心一意的收藏阳光、色彩与故事。而情况就变得不一样。它
们温暖而快乐的度过了美好的冬天。没了精神的支撑,生活将是枯燥无味的。因
此,精神世界是不该忽视的,因它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夯实基础,又强化支柱。孟子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认为,可以兼
得。因为物质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两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就像田鼠一
家,它们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各自负责,收藏各自的东西。最后,既能吃到丰富
可口食物,又能享受温暖阳光、欣赏美景和倾听有趣故事,它们真的做到了,才
度过一个美好的冬天。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人是微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
是力量。”是的,只有团结友爱,有集体精神,合作意识,我们才能变得更好。
田鼠一家能做到,我们更应做到,同时拥有物质与精神生活,才会如何虎添翼。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双丰收呢?现在,我们生活在物质丰裕的社会,不必为
吃穿住发愁,精神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经济与精神同步发展,才能使社会
更加美好。我们要努力读书,汲取丰富营养,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做到知行合一,
才能使精神与物质双丰收。
康德最敬畏两样东西:一是头顶的星空,二是内心的道德法则。我说,人生
最需要两样东西:一是物质;二是精神。物质给予我们生活的基础,精神给予我
们生存的意义。那么,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吧!
184.先锋者•成功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植物学家钟扬《生命的高度》一文中写道,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
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达到了生命的高度。然而,当一个物种要拓展
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栗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
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先锋者敢为人先,不断攀登,虽可能失败,但对成功者来说,
仍有意义和价值;成功者以先锋者为基石,他们的成功是对先锋者最好的回馈。
当然,成功者与先锋者的身影往往是重叠的。
以上关于〃先锋者与成功者〃的论述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先锋者敢为人先成功者造就辉煌
钟扬在《生命的高度》说,物种在开疆拓土、迎接挑战之时,先锋者敢为人
先,牺牲自我,成就后人,造福种群。而成功者也正是以先锋者为基石,达到生
命的高度,更彰显了先锋者的伟大。自然界如此,人类亦如此。真可谓:先锋者
敢为人先成功者造就辉煌。
先锋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为成功者留存宝贵经验。
迎接挑战之时,总有先锋者挺身而出,敢为人先,也许会有失败与牺牲,但
其宝贵经验,却对成功有着很高的价值与意义。清朝末年,外来势力恃强凌辱,
国门被迫打开;先锋者抛头颅、洒热血,开始了救国之途: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无数的开拓进取,很多的尝试探索,随即展开,虽然大都以失败告
终,但确实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时代的发展需栗先锋者,
人人都应做先锋者,开拓进取,不怕牺牲,即使失败,也可为成功者累积经验铺
垫成功。
成功者善于借鉴,敢于创新,以辉煌成就回馈先锋者。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先锋者以其牺牲换取宝
贵的经验,而其重要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成功者少走弯路。”前车之覆,后车
之鉴。”从当初的被压迫,到今日世界舞台上拥有话语权,成功者正是因为有先锋
者的经验可以凭借,才寻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让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扬眉吐气。若先锋者能看到今日之盛世中华,也定会欣慰不已。
所以,今日之成功亦是对昔日先锋者最好的回馈。我们青年,欣逢盛世,定栗以
先锋者为基石来铸就成功,以更辉煌的成功来回馈先锋者。
盛世之下,成功者与先锋者必将携手并进,成就更大的辉煌。
时代的发展需栗成功者,更需要先锋者,而两者亦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若只有先锋者而无善于借鉴之人,那么失败与牺牲全都是白费功夫;同样,没有
先锋者的开拓进取,牺牲自我,何来成功者的成就之说;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尤
其是处于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展前景如此广阔,我们不仅应该成为先锋者,
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更要成为成功者,善于借鉴敢于创新;我们坚信,盛世之下,
成功者与先锋者必将携手并进,成就更大的辉煌。
总而言之,开拓进取的先锋者理应敬重,铸就辉煌的成功者也值得赞扬。作
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们应争做先锋者,成为成功者,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
献。
185.小•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顾诵芬和王大中两位院士获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包括两位获奖者在内的历届获奖者,如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程开甲、于敏、
赵忠贤、侯云德、王泽山等等,其中许多人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他们几十年埋头耕耘,
对外界而言,似乎名气很小;他们即使受国家表彰,享有崇高荣誉,依然心怀谦逊,把自己看
得很小。但同时,他们身上还有着很多“大”:他们贡献巨大,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他们志向远大,奋勇争先赶超国外;他们胸怀博大,不计名利,一心为国为民。
中国科学家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小”和“大”,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现实,
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足于“小”,着眼于“大”
当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汇入大时代的滚滚洪流时,小浪花便在大潮中实现了
价值最大化。我国两千年前便有“小大之辩”的哲学命题,而我从中国科学家
群像中已然看到了新的阐释。
他们立足于“小”:心怀谦逊,甘坐冷板凳,在自己的领域兢兢业业。他们
着眼于“大”: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实为我们青少年应当追寻
的楷模,理当学习的榜样!或许,有人会担忧:立足于“小”,会不会让自己淹
没在宏大的时代潮流之中?着眼于“大”,会不会让自己默默奉献却无法实现自
我?我以为,从中国科学家群体现象展现的“小大之辩”,的确值得我们一探究
竟。
立足于“小”,是一种谦逊的姿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无名。倘若袁
隆平、卢永根、钟杨,把自己看得很“大”,不扎根泥土,不脚踏泥泞,不攀爬
雪山,又何来当今繁华盛世“十八连丰”,又何来全世界瞩目的“中国种子
库”?倘若以居功自矜、高人一等的姿态做人做事,想必是无法获得吴文俊、
袁隆平、黄昆、程开甲、于敏等众科学家的成就的。永远心怀谦逊,从一点一
滴做起,从一颗纽扣系起,从一根钉子钉起……声振林木的名字不会因长久缄
默而沉默,立足于“小”,方能成就自我的“大
敢于立足于“小”,恰恰是因为着眼于“大立足于“小”,不等于“孤芳
自赏”,相反,立意高远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才会从人民的需求、国家的需要
去思考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价值。朔风、黄沙,于无声处起惊雷,这又是多少
于敏、程开甲一片片赤诚才能实现的?嫦娥、北斗、满天璀璨,“祝融”探火、
“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这又是多少顾诵芬、王大中、孙家栋用一生
的奉献才能收获的?立足于“大”,方能拥有与物质抗衡的力量,不至于陷入无
端端焦虑、反复“内卷”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立足于“小”,常怀谦逊,立足平实,方能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脚踏实地,
蹲厉奋进。着眼于“大”,胸怀大志,忧百姓急难愁盼,念国家机遇挑战,成就
一番大业。有“小”,方能成就个人乃至家国的“大”;有“大”,方能指引“小”
阵厉奋进的方向。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科学家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小大之
辩”。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十八岁的少年,恰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倘若如此
年华选择孤芳自赏,不顾人民的需求,不管祖国的需栗,躺平、摆烂、佛系,
抑或是争仿丑态''网红"博大众眼球,又如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理清了“小大之辩”,我们方能珍惜当下,如饥似渴学习,扎实打牢基础,
及时更新知识,苦钻研理论,积极掌握技能,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
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186.新时代•新自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年之旅,国更强盛;生态更美了,交通更好了,钱包更鼓了,购物更方便了……中国人
的腰杆更硬了,更有了平视世界的底气。然而,生活节奏更快了,升学与就业竞争也更激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中有一些人躺平了,一些人抑郁了,一些人开始破罐破摔了……我们应
以怎样的心态进入社会?在祖国愈加繁荣昌盛的当今,我们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新时代,新自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领跑新时代,悦纳新自我
岁月沧桑,缔造中国梦;时序流转,青年怀天下。十年之旅,中国有了平视
世界的底气;吾辈青年,更要心态积极,上下求索,志存高远,砥砺前行。领跑
新时代,悦纳新自我。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新青年领跑新时代。
奋斗见证风雨征程,奋斗创造百年伟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
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
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
战争年代,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激情岁月;从''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改革征途,到“擂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时代……我
们始终把团结奋斗鲜明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该立鸿
鹄之志,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新时代悦纳新自我。
至善始于行,至美始于求。伟大的新时代,也正在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青年学生,就必须胸怀理想、求真问学、练真本领,我们这一
代青年人,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肩负着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相信我们定能不负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人生最美好的时
期实现自己的价值,以真学问、真本领充盈自身,悦纳新自我。
知行合一,实干担当,自我与时代日新月异。
实干是前进的方向,力行是时代的底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
力行以成。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而实干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十年来,
没有亿万人的奋斗故事,就没有辉煌中国;没有亿万人的出彩经历,就没有精彩
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我们取得的
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反观当下,许多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紧栗关头,却选择了躺平,整日里碌碌无为,用佛系掩盖斗志,最终自甘
平凡,一事无成,吾辈青年当依此为戒!
壮志凌苍见,精诚贯白虹。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面对十年变化,吾辈
青年当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时代青年当领跑新时代,悦纳新自我。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亮剑新时代,
共谱华章!
187.新时代•发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世界成为一个相对低门槛的舆论空间,似乎人人都可以说上
一嘴。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网络的虚拟世界是现实的避难所,在网络世界发言常常不再认真
斟酌,加之面对面交流的语境缺失,人们常常只是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判断他人之立场,从而
情绪宣泄取代了基本的沟通。在这种氛围中,个体易于盲从,易于被他人的欲望和表达裹挟。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或者这个问题背后潜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重
新思考当代人如何更真诚而无负担地面对他人和自己。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生活,我们
都亟须更加良性的交流环境。在戏谑与自嘲之后,我们是否还能回归自我,严肃思考并真诚地
说话。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新时代与发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时代潮头,理性发声
著名的网评人曾说“网络,绝对是上帝带给人世间的最好的礼物。”的确,网
络世界的公开透明让所有的丑恶都无处遁形,掀去了多少人伪善的面纱,也使无数
罪大恶极昭然于世。互联网成了人们惩恶扬善的利器,但是“成也网络,败也网
络”,网络世界里人人都化身为正义的审判者,以看似维护公平道义的方式去主持
属于自己认知领域的所谓正义,甚至用戏谑与自嘲来掩盖不再认真斟酌的网络世界
发言。
然而,人心不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发声谋取私利,一些肆意破坏的
人利用网络发声起哄,一些不辨真伪的吃瓜群众随波逐流,造成了现在网络世界发
声的乱象,这个网络的时代,孰真孰假?我们需栗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如何更真诚
而无负担地面对他人和自己?如何不被他人的欲望与表达裹挟?如何营造良性的
交流环境:如何严肃思考并真诚地说话?归根结底,这个时代,对于发声,我们应
该何去何从?
于是乎,面对时代潮涌,我辈青年应该发声。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
权利。发声是网络时代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力,在互联网、个人传媒终端、全球性社
交媒体成为文化传播主要渠道的今天,我辈青年要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探索适
应数字化传播体系,自媒体人李子柒发生的方式是短视频,她以网络为媒介,传播
中国文化,把中国最古老传统的审美力呈现给世界,她的发声是讲好中国故事;香
港媒体人陈贝儿用镜头发声,她奔走在中国抗击贫困的一线,用自己的声音记录下
中国脱贫攻坚路上的壮歌,她的发声是传播中国精神。
当然,我辈青年更要敢于揭露和批驳一些非主流、个别容易混淆视听的不良声
音,所以,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辈青年更应该理性发声。
理性发声,不是嚣喧的哗众取宠,也不是偏激的愤世嫉俗。而是无畏的远见卓
识,而是炽热的爱国激情。唐山女孩被打一案因为网络的曝光而轰动全国,可是一
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发声居然是“怪就怪女孩子们深夜外出,衣着暴露”,这样的发
声不仅是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甚至颠倒黑白触犯法律的红线。理性发生,需要的所
有发声人守住自己的心,用负责任的话语表达,如果不能符合社会良知道德底线法
律准则,请不要发声。哗众取宠只成他人的笑柄,罔顾事实只能被众人唾弃。
理性发声,是无畏的远见卓识,是炽热的爱国激情。在这和平年代居然有边防
被恶意侵犯的事情,而我们年轻戍边战士的发声,“宁可丢失一条命,不失国土半
毫分。”面对比我方人数多不只十倍的侵犯者,几名边防战士毫不畏惧,大胆发声,
这样的发声才是新时代的发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理性的发声是出于责任意
识,有高远的人生格局,赤诚的爱国情怀。我辈青年的发声,应在真才实学之上,
有思想,不惧难,合情理,谋远虑的。惟其如此,才是理性发声。
《南方周末》在新年献词中写道:“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才是希望之民族,
才是强大之国度。”时代潮涌,民族复兴,中国梦圆,我辈理性发声。
188.行动•未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散文《岭上多白云》的作者称汪曾祺是“一个苍茫远行者”。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
“远行者”,各自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请以“远行者才有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远行者才有故事
天光还未破晓,四周寂静无声。十七揉了揉惺,公睡眼,从睡袋里钻出来,伸
了个懒腰,一只受惊的蝴蝴猝不及防,落荒而逃。
一切都像一场梦。十七觉得自己好像刚刚才交上那份“影响一生”的考卷,
不曾想“一眨眼”就与大自然撞了个满怀。柔柔夏风捎来山野里的气息,阵阵幽
香萦绕鼻尖。昨天碰见的那位“驴友”说什么来着?对,再往前走不远就可以看
到他想看到的风景了!
念及此,十七小心地把摄影包从睡袋里取出,然后草草卷起睡袋放入行囊,
随便咽下一块面包,踏上了远行之路。
这是十七第一次独自出门。最近,家里总在为他应该填报哪个志愿而纷争不
休,他想学摄影,爸妈觉得他太不切实际,他实在是听教训听得脑仁疼,就借着
毕业游的名义溜出来了。金融再好,怎敌绿水青山?医学再好,焉知医治地球就
是医治人类?计算机再好,难道写出来的程序可以代替我欣赏这么美的风景,呼
吸这么新鲜的空气吗?“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都说“远行者才有故事”,
他可不想一辈子就这样索然无味地滑过,他想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为此他愿意
跋山涉水!
十七扶着树,稍作歇息,然后继续前行。刚刚情绪太激动,走得太快,都忘
记欣赏沿途的风景了。''驴友"告诉过他,目的地固然重要,但对他们这种远行者
来说沿途亦是享受。许多美好的回忆并不一定来自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过程中
的犹豫、挣扎、释然、坚定也是组成远行的重栗一环。
挣扎也算美好?十七不解。当然!那位“驴友”望向远方山头。总会有人在
半途放弃的,唯有坚定不移奔赴终点的人才被我们称为“远行者”。
“驴友”收回目光,回头朝他笑笑。你现在也是“我们”中的一个了,不是
吗?每一位远行者都目标清晰,心怀赤诚,若是途中遇见了,定当相互问候、帮
扶——或分享故事相互激励,或给出建议帮助来者。这就是独属于远行者们的温
暖,是独属于“我们”的故事。远行者才有这样暖的故事呀!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十
七从小就想带上相机,去周游四方、欣赏美景、分享快乐,还想把大自然正在遭
受的、无人知晓的痛苦带到大家面前。他已经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寒窗苦读了十
二载,在精神的世界里探索了那么久,也该出来看看,勇敢追梦了。十七想,倘
若手握六便士的人忘记了曾经想摘的月亮,想象的权利都被锁死,生活又哪来的
故事可言呢?
就快到目的地了!调皮的山泉已经迫不及待与他相见。一阵电话铃声蓦然响
起,十七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一阵沉默过后,有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想学
什么随你,但你小子必须给我学好!
还有,出门在外,注意安全……”
189.行■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行为由自己做出,名声由别人赋予。获得社会认可,争取个人
荣誉,是人之常情。好名声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但归根结底是自己从修身养德做起。习近平总
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来鼓励互联网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
社会,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的企业。”
以上论述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行为由自己做出,名声由别人赋予。人过留名,雁
过留声。追求好名声是人之常情,但如何追求名声、怎样对待名声?
“贪夫徇财,烈士徇义”。仁人志士,只恐德之不修,不患令名不彰。
林则徐流放伊犁,戴罪之身,但心系民生,“林公井”流传至今,这一“千秋
万岁名”,就是他的政声;韩文公被贬潮州,崇文兴教,惠爱百姓,使一方山水,
竟姓了韩;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
们如深山幽兰,如墙角梅花,无意苦争春,却香远益清。反观那些沽名钓誉、欺
世盗名之人,他们或精致利己,见利忘义,从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自然声名狼藉。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人如是,企业亦如是。
昔有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百年同仁堂,情怀依旧——做药
就是做良心,惟其如此,使之成为业界翘楚。今有鸿星尔克,河南暴雨中,他们
近乎破产式的捐赠,毁家纾难,急公好义,使其成为奔涌的国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
说,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造福人
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宏图,他们是心中有皎洁月光的儒商,念“国之大者”
的大商,而不是眼里只有“六便士”、身上只有铜臭味的暴发户。“以其无私,故
而成其私名”,鸿星尔克等企业,他们本是涸辙之第,然而以沫濡人,无意中却收
获了整个海洋;他们“可怜身上衣正单”,然而却为众人抱薪,无意中收获了整个
春天。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民族国家更是如此。
中华民族,从来不鹫虚声,不慕虚名,当一度落后时,我们知耻后勇,自修
求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自强不息;当复兴强大时,我们居仁由义,立己达人,
富不侮贫,强不凌弱,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厚德载物。大德不孤,必有芳邻。''桃
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成为世界上竞相称赞的友善之邦。进博会,我们让开放
的春风吹拂世界;碳中和,我们慷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襟怀坦荡,光
风霁月,以其无私,故而成其私。惟其如此,古老的中国,以唐诗宋词的古典墨,
春节年味的中国红,成为世界流行色。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循吏对令名、口碑的追求;“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志士对功名的追求。“知我罪我,其唯春秋”,是历史的
脊梁俯仰无愧令名的自许。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行和名,犹如形和影,影随行动。同样的道理,名
由行得,只要志洁行廉,正道直行,则令名自彰。
190.形式•形式主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它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
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特别希望生活具有某种仪式感,
为某个仪式“轰轰烈烈的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兴奋不已,并认为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
最直接的方式。
对于“形式”,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拒绝形式主义,保留仪式感
形式主义“用轰轰烈烈的形式替代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
盖矛盾和问题”,它自然该得到抵制。然而,形式有它独特的作用,它与形式主
义是非常不同的。
形式是相对外形而言,指事物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而形式主义指的
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形式主义违背
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固然该被抵
制。然而,形式是“事物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它是不能被简单否定的。
“爱为生活增添仪式感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仪式感”就是人们表达
认真生活态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可见,形式主义虽该加以抵制,形式却有其
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内容总栗借助一种形式才能展现,没有任何一种内容能
脱离形式而存在,也没有任何一种形式不展现某种内容。
过年放鞭炮寄寓着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吃月饼寄寓着我们对家
人团圆的希望,端午赛龙舟寄寓着我们对古圣先贤的怀念与敬仰,清明扫墓寄寓
着我们对祖先亲人的思念与尊敬,生日吃面寄寓着我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生
活中所有的“仪式感”都在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种“仪式”是蕴含其
欲表现的内容的,而不是被扔掉了鲜花的花瓶——只重形式而无内容,这与形式
主义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舍弃了这种“形式”,之前提到的种种寄寓
与期望则将无所寄托,无法展现。
回望历史,古代先贤也无不在寻觅承载生活内容的独特“形式”。君可见,
苏子虽被频频贬至险恶、蛮荒之地,却陶然于“溪边自有舞零风”;爱好香草美
人的屈原,何不也是在困苦之时发出“制芟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长叹;
追慕洛神的曹植也曾深情落墨:“旁鬣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无数仁人志士们在穷途末路之时,无不借助某种特殊的形式来承载自己的孤独。
这种形式或是诗歌,或是词曲,或是纵情山水,或是游戏人间……总之,他们的
情感要有一种宣泄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一种“形式”。
“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跟内容同等重要。因此,形式主义必须抵制,形
式则必须被保留。
形式与形式主义像肉体和尸体。人的灵魂必须寄寓于一个肉体中,否则它就
不能存在;而尸体是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失去了自己所承载的“内容”,因此,
它只是一副躯壳。尸体已不再是“人”,因为它失去了作为人的“内容”,而肉体
则是人的一部分,因为它是人的灵魂寄寓的居所,这一独特的形式承载着一个独
特的内容。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就像一具尸体,已经僵化,已经失
去了功能,给人的是冷冰冰的感觉;而生活中的仪式感则像人的肉体,没有这个
躯壳,我们生活的“灵魂”就无法展现。
少年,尊重形式,拒绝形式主义,给生活增加点仪式感,去追那无穷的远方,
去寻觅那无穷的山海吧!
191.兴趣•志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詹天佑从小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伙伴一起用泥土仿作各种机器模型。后来他考入耶鲁
大学专攻铁路工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他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材料二:
钱伟长自幼喜读经史,文史成绩优异。“九一八”事变后,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的他决
定弃文从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转学物理。随后,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完成了志
向与兴趣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兴趣与志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因兴趣而始,择志趣而成
人的成长,必先始于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兴趣能为我们
的初始学习提供最大的动力,鼓舞我们勇于探索;也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学习热情,
鼓励我们持续深入。就比如牛顿因为对苹果落地感兴趣而开始研究“万有引力”,
瓦特因水壶盖被顶开产生兴趣而开始研究蒸汽,詹天佑因对机器感兴趣而最终走
上铁路建设之路。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兴趣的作用,以此为基,积极地去
学习、去探索、去实践。
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兴趣亦有高下之分。就如有人对网络信息科学感兴趣,
也有人只对电脑游戏感兴趣有人对足球运动感兴趣,也有人只钟情于赌球。人
们的兴趣,往往源于人内心中的原始欲望和情感刺激,但志趣则不同。
或许有人会问,志趣为何与兴趣不同,志趣又是什么?我想,志趣必当基于
兴趣而生,继承其“趣”之意。但同时,志趣还必须源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而生,经过成熟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实现考量,志趣又应该伴随着坚强意志
而行,以“志”趋“趣”。所以,有人以追名逐利为兴趣,而孟子却以舍生取义
为志趣;有人以功名利禄为兴趣,而陶潜则志于安贫乐道。高尚的志趣催人奋发
向上,而低俗的兴趣却会使人误入泥淖,越陷越深。
同时,个人的兴趣似乎往往只关注自身,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有些事虽不
容易使人产生兴趣,却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是人们对于社会与国家发展应尽的
责任。所以,我认为,志趣的内涵中还应当有一层“责任”在,我们在追寻之初
不能仅仅追求个人之“趣”,还应思考国家之“责”,并以责为志。就如冯友兰所
说的,在矿井里做工等不能不有人做,又如钱伟长虽自幼喜读经史,却能意识到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从而一生以物理为志趣。但同时,追求志趣与责
任,并不一意味着我们就完全放弃了自我。钱伟长为国家需要选择物理,却能在
研究过程中找到物理的乐趣,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前行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
而对今日的我们来说,兴趣与志趣最大的抉择,也许就在于我们的专业选择
与就业选择上。有人与兴趣为基,选择了诸如电竞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等,也
有人以志向与责任为由,选择了参军。而当我们自身面对林林总总的专业时,我
想我们更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世俗观念,将自身的兴趣特产与国家的需要充分结
合起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就如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她之所以选择
看似冷门的考古专业,既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也是源于“敦煌女儿”
樊锦诗等前辈一生淡漠功名,为敦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奉献终身的精神影响。
扎根所爱,即使前行路上充满挑战,依然累并快乐;志在四方,不随波逐流,
选择国之所需,才能不负韶华。就让我们以最饱满的兴趣热情和最冷静的志趣思
考,迎接自己的未来吧!
192.幸福感•科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毕淑敏说:“对于现代文明进程而言,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明显标
志。知识和控制自然能力的增长、新工具和工艺的增加,这种种一切都使得人们的生活一天比
一天舒适。但相比古代人可谓简陋的科技水平,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
长吗?”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科技时代的小确幸
科技洪流向前,房子越建越多,车子越跑越快,人们脸上的疲态和愁容也越
积越多;短信电话,视频聊天,人与人谋面变得简单,但鱼传尺素、见字如晤的
温度却已然不再。
于是毕淑敏喟然发问:“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
吗?”
不可否认,科技使生活愈发便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古人“卧看牵牛织女
星”,而我们抬起沉重的头颅,只看到雾霾下灰蒙的月光;古人“今夜月明人尽
望”,而我们发个短信以示问候,继续低头玩手机。
似乎,科技发展在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在钝化我们的幸福触觉,我们真
的成了幸福的绝缘体?
非也。苏格拉底说“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如果身处科技时
代的每个人,对“幸福”的要求不那么苛刻,从而体验生活里的“小确幸”,他
就会发现,幸福有如恒河沙,俯拾即是。看电影《奇迹•笨小孩》,最难忘的场
景是:景浩兄妹挣扎“求生”,但每天望着妹妹烂漫的笑,迎接哥哥体贴的抱。
这不就是幸福?
我们的一生,所求实在太多,所需其实又很少。不必住别墅,不必开豪车,
不必山珍海味,或许一个人,或许一家人,安享播种的乐趣,也静候花开的幸福。
科技的怪兽难免横冲直撞,你就学着见招拆招,借力打力。逛逛淘宝、京东,电
商为你省时省力,你能腾出时间读书写字;刷刷抖音、B站,短视频不只让你笑
口常开,还让你感知大千世界的快乐;聊聊微信看看朋友圈,一解异地求学、家
人分散的相思苦……如此,不也能感受到种种幸福?
今天,科技突飞猛进,但我们不一定非得穷追不舍。你可以搭乘飞机甚至飞
船,“坐地日行八万里”,你也可以登临“小慢慢”绿皮火车,体验一把每站必停
的优游。或许你会说今天贫富悬殊,但古时候不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或许你会说升学、求职、养家压力山大,但古时的十万进士不也为功名消
得人憔悴?无论哪个年代,努力灌溉才能开出幸福之花,倾力培育才能结出幸福
之果,然后,还栗用心品,才能尝出幸福花果的滋味,不是吗?
幸福不在巍峨险峰,不在悠远海底,而就在你踩着的土地上,在你触手可及
的周遭,在平凡细微的小处。擦亮你的慧眼,去仔细地找寻,心有幸福,山河明
媚。
193.选择•改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
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
生命,也是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
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
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去世于2021年。
一百多年时光,两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人生的“选择”与“改变”,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选择与改变
彭湃烈士抛家舍业选择救国救民,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中国,他的儿子
彭士禄服从国家需要,选择改行,改变自己,也改变了中国的核工业。选择不
同,改变不同,命运也不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改变了中国人麻木的灵魂。在仙台学医时,他清
楚地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与冷漠,深感学医救不了中国,果断从文,以笔为枪、
为剑,破除中国人思想的屏障,向封建社会发出最猛烈的挑战。''狂人"、“孔乙
己”、“华老栓”,生动鲜活的人物,映射了中国的守旧与封建。他的犀利让人无
法与之对视,因为他可以看清你的灵魂,毫不犹豫地暴露出你内心的丑陋,让
你无地自容。这就是鲁迅,他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用自己明智的选择,
唤醒愚昧麻木的国民,改变了一代人的灵魂。
“置你于危崖,你却馈人间以芬芳。”
张桂梅选择扎根深山,改变了山区女孩的命运。“七一勋章”和“感动中国
人物”,这样的荣誉似乎并没有改变张桂梅的生活,她瘦小的身躯如同一棵参天
大树,深深地扎根在山区。她创办华坪女高,招收山区女孩,为了改变她们的
命运,让她们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呕心沥血,为山区女孩儿
托起梦想的翅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范跑跑”,危难之际选择弃学生于不顾,
还大肆宣扬自己的做法,受到大众的一致谴责,这种行为也改变了他后来的一
生。张桂梅之于范美忠,就是月光之于荧光,张校长改变山区女孩儿们的未来,
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铺就通往光明未来的路。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选择投身水稻研究,改变了全中国人民的果腹问题。上个世纪60年
代初,一场席卷全国的饥荒,让袁隆平决定研究水稻,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197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他没有独自研究,反
而与周边国家有关单位共同研究,1973年我国杂交水稻产量提升近三倍,袁隆
平的名字在国内外被广泛传播,但鲜花和掌声并没有让袁老停下脚步,他依然
在田间奋斗。如今,虽然袁老已逝,但他的光和热却仍在,我们不仅栗缅怀他,
更要传承他的精神。袁隆平的选择,让中国人从此不再为吃饭发愁,改变了中
国缺粮的现状,解决了关系到国计民生最重要的问题。
选择不同,改变不同。我们作为青年人,更要明确自己的选择,这改变的
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更可能是我们的民族和祖国的命运。
194.选择•坚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在面对楚王欲托付国事时,用“吾将曳尾于涂中”的回答拒绝了楚王:宋人面对绚丽
斑斓的唐三彩,没有一味去迎合,反而返璞归真,摒弃多余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使宋瓷简约
素雅,温润如玉;成绩优异的烈士之子包家骏收到很多名校的邀请,但他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
因为这是他因公殉职父亲的母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每一次慎重选择的背后都有我们
自己坚守的东西。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坚守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是很多人心目中不戴桂冠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林
间路》中写道:
-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
生的道路。
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燃起毁灭的熊熊大火时,法国文豪雨果正在为完成
巨著《悲惨世界》作最后的冲刺。书稿完成后,他没有像法国大众囿于狭隘的
民族主义情感陷入“胜利”的狂欢,也没有选择精致的沉默,而是以给一个虚
拟想象的巴特勒上尉回信的形式严正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其中写道: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
强盗放了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这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最光辉、最勇敢的代表。
在“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掠夺”的年代,在谎言盛行、假丑恶横行
的年代,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的年代——
总有人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助纣为虐,能够清醒独立地思考;
总有极少数人不肯沉默,敢于发言呐喊,就像《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
小男孩;
总有人不肯苟活,要真实勇敢地活着,甚至高贵地去死;
总有人不肯做随波逐流的浮萍,而要做即使孤立也要根深蒂固的树,就像
鲁迅《秋夜》中“落尽叶子,单剩干子,却直刺天空”的枣树……
人类中这样的高贵者与其说他们是在选择,不如说他们是在坚守:守住了
底线,守住了良知,守住了自己崇高的精神根基。
尼采说得好:“其实人和树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
向黑暗的地底。”有的人像把根深扎在地底、向阳生长的树,精神在高处;有的
人没有精神根基或没扎牢根基,活成了浮萍,活成了墙头草,活成了群盲,在
愚昧混乱甚至贪婪中、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或虚无主义中浑浑噩噩了此一生,
于己无趣于人于益。
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庸俗的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在教育被这样的社会风
气严重腐蚀的校园,总有为师者高扬起精神的风帆,力求用视野打开视野,用
精神引领精神,用智慧开启智慧,和学生们一起向真向善向美。因为他们深悟
教育之道: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
另一个灵魂。
世象纷纭,貌似选择,实应坚守。
195.学历•学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根据漫网的内容和寓意,结合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表明对谈画反映的现象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1不少于800字.
莫为学历遮望眼
演说家赫塞尔曾激情呐喊:“让虚假的文凭见鬼去吧,真正的学识才是灵魂
的底色。”漫画中:一群人对学历趋之若鹫,而学历背后的学问却无人问津。这幅
漫画正是当今社会现象的生动体现。面对这一现象我想大声疾呼:莫为学历遮望
眼,唯苦心钻研学问,方能行稳致远。
追求学历本无可厚非,毕竟学历是一个人学问与能力最直观的体现。但是,
只一味追求学历,而忽略了学问,这无异于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究其本源,这与时下流行的门槛有关。国内外众多企业在录用员工是最先关
注的便是学历,更有甚者唯学历至上,非985、211、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不用。
有高学历才能跨过好工作的高门槛。这也与现今的教育制度分不开。学校一味地
以学历、证书等考量学生优秀与否。当然,学问的获得也并非一蹴而就、一朝一
夕。这是一个登堂入室的过程,需要沉潜下来,需要耐得住寂寞,而浮躁功利的
社会环境,人们只会弃难求易,选择名利双收的学历,而弃学问于不顾。因而,
人们纷纷追求学历而忽视了学问的养成。
然而,这样的厚此薄彼真的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吗?
回答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学问而非一纸文凭。大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需要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真才实学。君可见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州逐梦、
北斗环宇,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哪一次不是源自无数中国航天追梦人的学
识;君可见疫情之下,千百万医护人员架起走出死亡的桥梁,这无疑不源自无数
如钟南山李兰娟般的科学家们的真才实学。只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才实学,学历
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一味的追求学历而忽视学问的养成,一定会阻
碍国家、社会的发展。小到一个人的成长,单靠学历可使其进入某一领域,但任
何工作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才实学。一味追求学历而不钻研学问会阻碍
我们进一步发展。
故而,我们必须改掉重学历轻学问的社会偏向。
重视学问,这需要上到国家下至学校再到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
引导企业在录用人才时更倾向于学问而并非一纸文凭;其次,学校应该更注重学
问的培养,不能一味的以获得毕业资格作为教育人才的标准。最后,我们每个人
都应该意识到,学历虽不可少,学问才是根本。我们当摒弃学历之浮华,沉淀自
我,淬炼意志,方能登学问之室,进而实现个人理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添砖
加瓦。
行稳方能致远,笃学才可登峰。让我们摒弃学历之浮华,择学问之长空,骂
行不怠,攀登巅峰。
196.寻常•最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
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模板:离职员工离职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装修工拖欠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车位使用权转让与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公司解散及债权债务转让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产业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并购融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财税顾问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设施维护保养与紧急维修协议
- 2025年度老人家庭雇佣保姆及养老设施租赁服务协议
- 吉林农业大学《ustrator》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维护社会稳定规定
- 《牙髓血运重建术》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工程管理培训教案
-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 (完整版)二年级乘加乘减口算100题
- 函授学生毕业生登记表
- 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
-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
- 船舶避碰课件
-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