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附答案解析)_第1页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附答案解析)_第2页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附答案解析)_第3页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附答案解析)_第4页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考点12创新题训练一种群和群落

1.大黄花虾脊兰属兰科常绿草本植物,生长在深山常绿阔叶林下,对生态环境和水源的要求

较高。目前,该植物野生种仅存于江西和安徽等地,野外实际存量不足300株。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可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在大黄花虾脊兰分布地调查以估算其种群密度

B.决定某地大黄花虾脊兰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C.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过低的原因可能是其生存环境被破坏、结实率低等

D.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太少,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将其迁入植物园保护

2.2020年我国“深海勇士”号深潜器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

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其演化分为四个阶段:鲨鱼、螃蟹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一

海蜗牛、蠕虫等无脊椎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一鲸骨腐烂产生硫化氢,硫细菌等从硫化氢中获

取能量一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鲸落中的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上述特殊生态系统

B.因为深海没有阳光,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不存在生产者

C.鲸落的形成演化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

D.鲸骨礁岩上演化出充满生机的珊瑚礁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3.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此外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该群落中有两种

植食性动物A、B及肉食性动物C,C捕食B,但不捕食A,三者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A.该群落物种丰富度可能低于同纬度的森林群落

B.该群落中灌木较少,原因可能是该地降雨量较少

C.植食性动物B的繁殖能力和种间竞争能力可能都强于植食性动物A的

D.C捕食B,不捕食A,所以该群落中A种群数量大于B种群数量

4.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的出现概率、主要的食物种

类等,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绿翅鸭和青脚鹤的生态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C.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越大,二者的种间竞争强度越大

5.某矿区废弃地利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绿化技术进行山坡生态修复。该技术采用特定的混

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修复地两年后开始生长灌木,三年后灌木

生长茂密,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与在沙丘上发生的相同

B.生态修复过程是不同种群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发生的优势种取代过程

C.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所必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上述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6.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种群之间数

量变化的关系,如甲数量减少导致乙数量增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数量增多

甲数量减少

乙数量增多

乙数量减少

丙数量增多

丙数量减少

A.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

B.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C.甲乙丙数量变化体现了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D.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一乙一丙

7.人们将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引入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A、B小岛,一段

时间后,调查统计两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岛

6000,371km2

5000[

(

n()4ooo

慰3ooo

区B岛

2OOO119km2

1000}/\/\

IIIII、>

191019501980

时间(年)

A.两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

B.随着驯鹿种群数量增加,小岛面积对种群的作用强度减弱

C.两岛上驯鹿种群数量骤减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导致的

D.A岛和B岛上驯鹿种群的K值分别是6000只和2000只

8.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研究团队以四种

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

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调查分析结果如

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

观察数

物种生生生

量小坚草螺贝壳砂甲壳其

境境境颈尖

果屑类砾类他

123

绿翅

21206703352.8163701213005.5

绿头

1513981178.30.807.15.61.17.1

鹤鹤21206703352.8163701213005.5

青脚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一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蔗草带,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

A.四种水鸟均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绿翅鸭和鹤鹤的生态位有重叠,两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C.四种鸟类觅食生境的策略不同,其中青脚鹤的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

D.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9.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

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

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

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aOabcde时间

0102030405060I

图一演替时间/年图二

A.图一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草本的是甲,乔木的是丙

B.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C.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特点是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D.调查甲、丙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都是样方法,但样方面积可能不同

10.小黄花茶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被誉为“茶花皇后”。通过测量树木高度来划分年龄

是确定林木龄级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员将样地中的小黄花茶存活个体以0.5cm高度间隔人为

划定I~XV龄级,各龄级所占比例如图1(其中I级为幼体,n~v级为成体,其余为老年个

体)。不同播种环境以及在湿润沙土中的贮藏时间(休眠时间)对小黄花茶种子出苗率的影

响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出苗率/%

注:播种前对林地和苗圃清除凋落物并翻土处理

图2

A.调查小黄花茶种群密度时应在密集处选取样方

B.据图1推测,该小黄花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分析图2,原生地土壤中含水量较高,小黄花茶种子出苗率较低

D.播种前对林地和苗圃清除凋落物并翻土处理,小黄花茶的出苗率较高

1L我国劳动人民在明代就已经将鲤鱼、鳗鱼、草鱼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率。下图表示某池

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种U

数r

量眸k草鱼、青鱼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池底水草、螺蛔等水层及优势种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引起池塘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C.如果群落中两种鱼的觅食生境和栖息地一样,则这两种鱼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D.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12.研究人员在2000—2020年间对南汇东滩盐沼地区的主要植被及其他生物进行了调查,部

分结果见下图。其中在2000—2005年间,该地实施了海岸圈围工程(将近海海岸改造成人类

活动的场所);在2015—2020年间。该地实施了海岸促淤护滩(促进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

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年份

A.2000—2005年间南汇东滩三种植物的环境容纳量均下降,但相关动物不受影响

B.采用样方法调查南汇东滩盐沼地区芦苇的种群密度时应注意随机选取样方

C.海岸促淤护滩工程能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抵抗力稳定性

D.引入天敌光蝉、种植盐沼植物碱蓬防止互花米草的方法均属于生物防治

13.科研人员对中国四大草原之一的伊犁草原的放牧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1、2、3所示;

下表为不同放牧方式下草食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日草原黄鼠

。黑线毛足国

■布氏田鼠

口黑线仓鼠

■达乌尔鼠

□长爪沙鼠

图1植被高度调查(S积0.25m2)图2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总捕获率图3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放牧方式连续放牧禁牧季节轮牧

丰富度指数(R)0.60+0.230.42+0.150.58+0.42

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R=(S-l)/InN,S为物种数,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

A.调查黑线仓鼠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

B.三种放牧方式中连续放牧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可能是连续放牧使植被变矮,易被捕获

C.三种放牧方式中季节轮牧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D.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少,且物种丰富度也最低,推测禁牧可能会降低种间斗争的激烈

程度,使鼠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小

14.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伪装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伪装行为

进行研究发现伪装的类型很多,其中拟态(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非常普遍,如贝氏拟态(指无毒害或无攻击性生物模仿一种有毒害或有攻击性生物,从而减

少被捕食)、缪氏拟态(两个有毒害或攻击性物种互相模仿,从而减少被捕食)等。以下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通过伪装可以拓展其生态位,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B.竹节虫、变色龙都有其特有的伪装方式,分别属于贝氏拟态和缪氏拟态

C.蜜蜂与黄蜂形态类似,且都具有用尾刺量其他动物的能力,它们彼此模仿属于缪氏拟态

D.若要调查某种生物是否存在贝氏拟态现象,则涉及被调查的生物至少有两种

15.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林木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

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森林植物具有碳汇(吸收并储存C02的能力)和碳源(产生C02的来源)

双重属性。研究人员研究了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一定年限碳储量和碳

密度等数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森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虽然

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以因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

态,和谐共存。

(2)森林中有的植物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

色,这类植物主要生活在(填“上层”“中层”或“下层”)。若森林发生局部轻微火灾,反

而有利于林下植彼的生长,原因是(答两点);森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3)洛须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山地森林,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固碳场所。洛须自然

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级森林碳储量(碳元素存留量,以碳元素的质量表示)和碳密度

(单位面积的碳储量)的调查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洛须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

分布在海拔米左右的区域。请结合人类活动分析,平坡区、缓坡区及陡坡区碳储量和碳

密度存在差异的原因:o

(4)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碳库转化的主要动力。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酚类、醍类物质可与植物残

体中纤维素、木质素等聚合成腐殖质。但酚类氧化酶在厌氧环境下活性极低,若将秋季落叶

采用挖沟填埋方式处理,将(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腐殖质形成。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由于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不足300株,所以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

度,A错误;B、决定某地大黄花虾脊兰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植物一般

没有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C、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过低的原因可能是其生存环

境被破坏、人类过度采挖以及结实率低等,C正确;D、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太少,

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并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A错误;B、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硫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C、鲸落属于特殊的生态系

统,鲸落的形成演化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C正确;D、礁岩上发生的演

替属于次生演替,因为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A、该群落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生长,群落结构

不如同纬度的森林群落复杂,因此其物种丰富度也可能低于同纬度的森林群落,A正确;

B、降雨量影响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多少,降雨量较少,可能导致该群落以草本植物为主,灌

木较少,B正确;

C、B数量总体上多于A数量,因此可以推测B的繁殖能力和种间竞争能力可能都强于A,C

正确;

D、C捕食B,不捕食A,但是B的繁殖能力和种间竞争能力可能都强于A,仍然导致该群落

中A种群数量小于B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青脚鹤主要觅食环境为环境2,绿翅鸭的主要觅食环境为环境1,A正

确;

B、两种水鸟的觅食环境、食物种类等均存在重叠,说明它们的生态位存在一定重叠,B正确;

C、两种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减少了对环境的竞争,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C正确;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越小,二者的种间竞争强度越大,D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对于该矿区废弃地来说,虽然植被被破坏,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可能还残

留有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因此其生态修复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应属于次生演替。而在沙

丘上,由于原先并不存在植被和土壤条件,因此发生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A错误;B、生

态修复过程实际上是群落内部不同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

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种群可能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优势种,而另一些种群则可

能逐渐衰退甚至消失,B正确;C、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植被不仅

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还通过其根系和叶片等器官与土壤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同时,植被恢复还依赖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协助。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

养分循环、提高土壤肥力等,从而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C正确;D、人类活动

对群落演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如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措施使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群落得以形成。在上述实例中,

通过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绿化技术的应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物种数量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D正确。故选A。

6.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甲数量增多,会使乙数量减少,说明甲以乙为食;乙数量减少,会使

丙数量增多,说明乙以丙为食,因此,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A正确;

B、甲与乙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两者的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B正确;C、

甲乙丙的数量变化相互制约,导致其数量不会有很大变化,体现了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

正确;D、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一乙—甲,D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根据题意和图示,驯鹿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后出现骤减,并未呈现典型的“S”形增

长,A错误;B、随着驯鹿种群数量增加,小岛面积对种群的作用强度实际上是增强的,因为

资源有限,竞争加剧,B错误;C、驯鹿种群数量骤减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导致的,因为驯

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食物资源有限,C正确;D、K值是环境容纳量,图中并

未明确标出A岛和B岛的K值,不能确定分别是6000只和2000只,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四种水鸟均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

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虽然绿翅鸭和鹤鹤的生态位有重叠,但当空间和资源非常丰富时,两者不存在竞争关系,

B错误;

C、分析提图表可知,青脚鹤在3种觅食生境中均有出现,绿翅鸭和鹤鹤主要在生境1和生境

3中出现,绿头鸭主要在生境1中出现,说明四种鸟类觅食生境的策略不同,其中青脚鹤的

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C正确;

D、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

结果,D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A、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甲最早出现,最可

能是草本,丙是最晚出现的,最有可能是乔木,A正确;B、图一中纵坐标为相对多度,是该

种植物个体数所占百分比,而不是具体的数目,其变化无法直接反映增长速率化,30-50年,

虽然乙植物占比(相对多度)在减小,但无法确定其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不一定对应图二

的cd段,B错误;C、在退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的植被虽然已不存在,

但是原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

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C正确;D、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

一森林阶段,甲可能是草本,丙可能是乔木,调查乔木种群密度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调查草

本种群密度的样方面积,D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调查种群密度在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

扰,A错误;B、由图1可知,I级为幼体,II~V级为成体,其余为老年个体,处于生殖前

期的个体数远少于生殖后期的个体数,故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错误;C、分析图2

可知,小黄花茶种子在湿润沙土中的贮藏时间越长,出苗率越高,推测原生地中小黄花茶种

子出苗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原生地土壤含水量较少、透气性低等,C错误;D、结合图2可知,

播种前对林地和苗圃清除凋落物并翻地处理,小黄花茶种子出苗率较高,D正确。故选D。

11.答案:BC

解析:A、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栖息在池塘的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

正确;

B、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引起

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B错误;

C、生态位除了觅食生境和栖息地,还包括与其他的物种关系等,故如果群落中两种鱼的觅

食生境和栖息地一样,则这两种鱼的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c错误;

D、池塘水域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D正确。

故选BCo

12.答案:BCD

解析:A、2000—2005年间该地实施了海岸圈围工程,由题图中的信息可知,三种植物面积

均大量减少,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三种植物和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均下降,A错

误;B、使用样方法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防止主观因素

影响调查结果,B正确;C、海岸促淤护滩工程能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营养

结构变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引入天敌光蝉、种植盐沼

植物碱蓬分别利用了捕食关系、种间竞争关系防止互花米草,两种方法均属于生物防治,D

正确。故选BCD。

13.答案:BC

解析:A、黑线仓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故调查啮齿动物的密度应该采用标记重捕法,

A错误;B、据图可知,三种放牧方式中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的是连续放牧,其原因可能是

连续放牧导致草场植物高度变矮,啮齿动物易于被发现从而易被捕获,B正确;C、实验结果

表明,三种放牧方式中季节轮牧的捕获率和植被高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

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C正确;D、据图可知,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低,且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