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营口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B.应杜绝进行存在生命科学伦理问题的“设计试管婴儿”的研究C.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不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B.人类需求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输入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D.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间接价值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的吲哚乙酸具有生长素效应,则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B.1935年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赤霉素,则赤霉素是植物激素C.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使用的乙烯利是植物激素D.植物体内还有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着生长发育过程,这些天然物质是植物激素4.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B.新型冠状病毒能致病,说明患者体内不发生免疫反应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意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B.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C.HIV破坏免疫系统,使机体无体液免疫,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比酵母菌物质交换效率低 B.乳酸菌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呼吸C.蓝藻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D.肺炎双球菌在线粒体内完成有氧呼吸7.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F1母本植株上选取一朵或几朵花,在花粉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去雄B.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有3种是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含双显性基因的配子数量最多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配子的结合存在16种组合方式8.(10分)图为生物学中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I为人体内环境,并且有的关系,则Ⅲ是血浆B.若I为可遗传变异,Ⅳ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则Ⅳ是基因重组C.若I为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Ⅱ和Ⅲ人人生来就有,则Ⅳ是特异性免疫D.若I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且由Ⅱ和Ⅲ构成营养结构,则IV是分解者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的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_,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___________。(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_____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为了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科研人员从其他植物中得到矮杆基因C(图1),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水稻中。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一般使用__________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2)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水稻的__________,将C基因导入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筛选被转化的水稻细胞;要得到相应的水稻植株,要利用__________。(3)用__________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染色体上;此外,还需要在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显示C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但水稻并没有矮化,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11.(14分)图所示甲、乙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和Ⅱ-3均不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是_______________性基因(填“显”或“隐”),可以确定________(填“甲”或“乙”)家族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甲、乙两个家族的遗传病属于______________(填“单基因”“多基因”或:“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若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图中画出Ⅲ-2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_。12.冷冻胚胎技术是将胚胎置于零下196℃的液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胚胎里的细胞生命几乎是完全静止的,但并非中断。一枚胚胎“沉睡”了18年,直至2015年11月初,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的帮助下被“唤醒”,并成功移植到妈妈的子宫内。2016年6月27日,这位妈妈顺利诞下女婴,婴儿重3300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据悉,这是目前中国保存时间最久经复苏成功的胚胎,医生们形象地把这个宝宝称为中国最“抗冻”宝宝。请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胚胎可以分为_______、囊胚以及_______三个阶段。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2)当胚胎发育到适宜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移植。该“抗冻”胚胎也可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其可以在代孕母体子宫中存活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抗冻”宝宝的性状与代孕母体是否有关?请回答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是用体外受精的方法获得的胚胎,那么受精过程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______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早期的胚胎生命力旺盛,______(填“不存在”或“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设计试管婴儿: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是,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3、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详解】A、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极其恶劣,可使用人工制造表土等方法缓解矿区的生态环境,最根本在于能够利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即土壤中微生物将矿区有害物质分解,A错误;B、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目的是为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不应该杜绝,B错误;C、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染面广、难以防治,因此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C正确;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也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识记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C【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如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B正确;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在遭到破坏后恢复慢,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错误;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3、D【解析】

植物激素:指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対织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A、吲哚乙酸是人尿中的化学物质,不能说明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体内产生的吲哚乙酸才是植物激素,A错误;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C、乙烯利不属于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其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D正确。故选D。4、B【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B、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要靠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与之结合来完成体液免疫,但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是绝对的,B错误;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体温升高,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C正确;D、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来考察学生对病毒知识和生命活动的调节方面的知识的掌握。5、C【解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l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有高度变异性,A正确;B、HIV破坏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减弱,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正确;C、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可以保留部分体液免疫,C错误;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D正确。故选C。6、B【解析】

A、与组成酵母菌的真核细胞相比,组成大肠杆菌的原核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效率高,A项错误;B、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项正确;C、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增殖的主要方式,而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C项错误;D、组成肺炎双球菌的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D项错误。故选B。7、D【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子一代F1是自交,不需要母本去雄,A错误;B、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有2种是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B错误;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是相等的,C错误;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存在4×4=16种组合方式,D正确。故选D。8、B【解析】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又叫细胞外液;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步移;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其中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若Ι人体内环境,并且有的关系,则Ⅲ是血浆、Ⅱ是组织液、Ⅳ是淋巴,A正确;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若若I为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Ⅱ和Ⅲ人人生来就有,说明Ⅱ和Ⅲ是非特异性免疫,则Ⅳ是特异性免疫,C正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因此若I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且由Ⅱ和Ⅲ构成营养结构,则IV是分解者,D正确。二、非选择题9、动物甲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K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增强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生物群落演替【解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植物及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适用于样方法,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适用于标志重捕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2、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的最大数量。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4、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详解】(1)动物甲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因此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K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生物群落演替。【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DNA连接酶感受态法/Ca2+处理法愈伤组织潮霉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杂交方法/DNA分子探针法整合到染色体上的C基因没有表达(转录)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没有相应的功能【解析】

分析题图:图1矮杆基因C的两端有EcoRI酶识别位点,图2质粒有EcoRI和BamHI酶识别位点,所以对基因C和质粒用同一种酶EcoRI酶切割,再用DNA连接酶连成重组质粒,通过感受态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中,让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水稻。【详解】(1)构建重组质粒时,应用同一种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并用DNA连接酶连成重组质粒。用感受态法/Ca2+处理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2)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水稻的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根据重组质粒中的抗生素基因,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水稻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水稻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3)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染色体上采用分子杂交方法/DNA分子探针法。如果检测显示C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但水稻并没有矮化,则可能是整合到染色体上的C基因没有表达(转录)或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没有相应的功能。【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几点:1.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2.目的基因插入点应在运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以保证目的基因的表达。11、隐乙常单基因如图(染色体顺序、基因顺序颠倒也对)【解析】

两个家族都存在“无中生有”——父母正常、子女中至少一个患病,则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为隐性基因。据图分析,甲病致病基因既可以在常染色体上,也可以在X染色体上,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Ⅱ−3是女性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否则其父亲要患病,因此乙病致病基因只能在常染色体上。【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甲病致病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