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甘肃省酒泉市酒泉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C.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数量都符合“S”型曲线D.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群落本身及环境条件均有关3.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高出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Na+内流C.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Cl-内流D.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均未产生动作电位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面临自然环境变化的重大课题,其内涵应该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 D.以上三项都对5.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感受器 B.效应器 C.骨髓 D.神经中枢6.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7.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而促进植株的生长。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以及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温特通过琼脂块转移实验证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进胚芽鞘C.在茎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有关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已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8.(10分)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灰羽(A)对白羽(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发生了如图所示的突变。已知含单条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可以存活并繁殖后代,含两条异常染色体的个体会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图示雌、雄个体能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为1/2C.该种突变类型都不会改变群体中基因A/a的频率D.突变型II和突变型I的杂交子代中,白羽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二、非选择题9.(10分)基因工程疫苗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受体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再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如将乙肝表面抗原的基因插入细菌的基因组,可制成DNA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已知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推测出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但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获得目的基因后,常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在体外将其扩增,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入一种特殊的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构建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之前,需要先用_________________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_细胞。10.(14分)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11.(14分)如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反射弧有___条神经元,图乙A中的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图乙的细胞B可以是___细胞或___细胞或___细胞。(2)刺激图甲中的b点,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图乙中,在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4)2020年3月6日,某26岁国际象棋手因吸食过量“笑气”(一氧化二氮)而窒息死亡,吸入“笑气”会产生失控的笑声和欣喜若狂的感觉。笑气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研究表明“笑气”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而产生药理作用的。请利用多个小鼠离体的反射弧设计实验来验证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即可)。1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此实验中,用32P标记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4)上述实验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免疫调节,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结果是将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从而使得抗原暴露出来。体液免疫的结果是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清除抗原。【详解】A、丙型肝炎在检测时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已经存在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确定该个体是否感染丙肝病毒,A正确;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该种病毒,进而再依靠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其结合,最终将其清除,B正确;C、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抑制这种病毒的增殖,进而控制丙型肝炎的病情,C正确;D、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错误。故选D。2、C【解析】①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群落的演替受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演替的结果不一定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②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详解】A、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A正确;B、群落演替过程中,通过生存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导致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B正确;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物种会被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物种逐渐取代,导致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这种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C错误;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说明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群落本身及环境条件均有关,D正确。故选C。3、A【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因此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A、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两个突触静息电位都是70mv,因此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符合题意;B、分析突触a的膜电位变化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小,说明发生了阳(Na+)离子内流,B不符合题意;C、分析突触b的膜电位变化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大,说明发生了阴(Cl-)离子内流,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虽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上升,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下降,但膜上电位都仍然是外正内负,没有形成局部电流,因此突触后神经元均未兴奋,未产生动作电位,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即可正确答题。5、C【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详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B、D属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C不属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故选C。6、D【解析】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仅适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即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同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点睛】遗传规律适用范围(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7、A【解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会进行主动运输,是扩散,B错误;C、在茎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有关,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C错误;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D错误。故选A。8、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鹌鹁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灰羽与白羽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用0表示,故突变型I的基因型为a0ZW,突变型II的基因型为A0ZZ。【详解】A、图中染色体缺失一部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B、由分析可知,突变型I基因型为a0ZW,产生的配子为aZ、aW、0Z、0W;突变型II基因型为A0ZZ,产生的配子为AZ、0Z,二者各能产生1/2正常的配子,B正确;C、由题意可知,含两条异常染色体的个体会死亡,当突变型II和突变型I杂交时,产生的后代中00ZZ、00ZW两种类型个体会死亡,故该种突变类型会改变群体中基因A/a的频率,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突变型II和突变型I的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ZZ、AaZW、A0ZZ、A0ZW、a0ZZ、a0ZW、00ZZ、00ZW,由于00ZZ、00ZW个体死亡,故白羽雄性个体占1/6,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2).PCR(3).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4).基因表达载体(5).限制酶和DNA连接酶(6).Ca2+(7).感受态【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根据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可以推测其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而推测出m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最终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因为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所以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常采用的方法是Ca2+转化法,先用Ca2+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基因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详解】(1)如果已知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而推测出m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最终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因为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所以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2)获得目的基因后,常采用PCR技术在体外将其扩增,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4)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之前,需要先用Ca2+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点睛】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0、C【解析】由题可知,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胰腺分泌胰岛素,因而需要手术切除垂体和胰腺,防止内源激素的干扰,由图可知,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详解】A、无关变量对实验影响较大,A错误;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体重较生理盐水的有所增加,C正确;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11、①.3②.胞吐③.腺体④.神经⑤.肌肉⑥.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⑧.神经中枢⑨.a(b)cde⑩.取多个小鼠离体的反射弧,分成两组,一组用电刺激轴突末梢,另一组给予一氧化二氮处理,同时用电刺激,然后检测和比较两组突触间隙中相应神经递质的含量【解析】据图分析:1、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则a、b、c、d、e、f分别为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突触、传入神经、感受器。2、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中合成,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从A→B。3、丙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4、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详解】(1)图甲中的反射弧有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有3条神经元,图乙A中的物质(神经递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图乙的细胞B可以是腺体细胞或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2)刺激图甲中的b点,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膜外Na+大量内流,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图乙中,在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a(b)cde(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4)根据题干中““笑气”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而产生药理作用的”,利用多个小鼠离体的反射弧设计实验,实验思路可以是:取多个小鼠离体的反射弧,分成两组,一组用电刺激轴突末梢,另一组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